如何實現攝影二次構圖?

zds0708


一次性成像,是每一個攝影愛好者的期望。但由於多種原因,常常需要二次構圖。如果善用二次構圖,不但可以彌補拍攝中的一些失誤或者遺憾,有時還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二次構圖,是攝影愛好者常常用到的一個名詞,也是攝影人的一項基本功。通俗一點講,二次構圖就是照相機拍攝成像之後,再一次對照片進行取捨裁剪和編輯,構成具有新意境的圖像,也就是再創作。從成因上來說,二次構圖,大多數情況是由於一些不得已的原因,採取的一種補救措施。主要表現在:

一是確保突出拍攝主體,裁去其他部分。拍攝人像或者建築物時,由於照相機感光元件尺寸比例的限制,拍攝構圖時,難以剛好符合理想要求,不是長了一些就是窄了一點,必須裁去其他部分,才可能比較完美。

比如川劇演員在演出前的熱身照,在裁去頭像之外的其他部分,就變成了臉譜特寫,圖片的視覺衝擊力更強,也更有川劇地方特色,動態的人物紀實照,就變成了戲曲人物照。


二是因為風景拍攝受限,裁去次要部分。在拍攝中,因為沒有攜帶長焦鏡頭,或者離拍攝物體比較遠時,想表現的拍攝主體往往偏小,畫面中的主次不分明,顯得比較平淡無味,若是裁去次要部分,期望的亮點就可以比較好地展示出來了。

拍攝風景照片時,構圖中很容易出現多種元素均在其中,處處是景而又好像無景,看不出來到底要拍攝什麼。尤其是一些次要的景物,多了就會沖淡拍攝主體,影響圖片的意境,二次構圖便成了必然。

三是為了彌補拍攝失誤,裁去多餘部分。沒有足夠的時間取景圖拍攝條件下,特別是人物抓拍時,常常是怕錯失良機先拍了再說,即便是人物嚴重偏離中心位置,或者有不合諧雜景,也不得不抓拍,有總比沒有好。


特別是有多餘的景物,或者人影在畫面中的位置上下比例失調,不二次構圖就會頭重腳輕,左右比例移位太多,影響圖片的美感,裁剪是最好的手術刀,往往可以令失敗的拍攝起死回生。

四是實現創新拍攝意境,裁去無關部分。攝影中,常常有“盲人效應”,局部與整體感覺差別很大。如果突出某個局部景物上,通過截去無關部分,最後的成像可能會令人喜出望外、別有洞天。

一張很普通的照片,但有的局部可能很有特色。倘若裁剪適當,景物照可能會變成動物照,或者變成某種人物特寫照。尤其是一些看私很普通的原始照片,二次構圖時裁去無關緊要的部分,圖片的類型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甚至令人喜出望外,實現攝影的再創造。

(昌斌視覺/圖文原創,未經授權,不得私自轉載)


昌斌視覺


何為二次構圖

說白了就是前期拍攝的時候沒構好,後期再來構一次。二次構圖屬於後期的範疇。
之所以前期構圖不夠完美,一般有以下3個原因

1、拍攝的太過隨意,這也是很多入門的愛好者容易範的一個問題
2、拍攝的題材轉瞬即過,當時來不及嚴謹的構圖
3、拍攝完成後,對畫面的表達上有了新的認識

二次構圖都包含哪些操作

1、剪裁

這張地鐵抓拍的照片,當時拍的比較匆忙,來不及仔細構圖,通過後期裁切使得人物更加突出。

這張瘦西湖的片子,剪掉前景中的大量遊客後,畫面變得更加乾淨。

2、旋轉
畫面中有地平線、海平面等明顯線條的畫面,一般來說都要把畫面拍正。如果前期拍的略有傾斜,後期可以通過“旋轉”來調直。
當然,也有例外。有時候為了特殊的表達往往需要把畫面拍歪或者調歪。比如下面這張吉隆坡的雙子塔。

當時拍攝的位置太近,用了一個超廣角的鏡頭,所以畫面桶形畸變比較嚴重,再加上原本的構圖右側偏重了些。所以後期做了一個旋轉處理。這樣既讓畫面變得更均衡,也弱化了畸變的效果。
3、透視
尤其是低角度拍攝高大建築的時候,難免會把建築拍歪。通過透視工具調整水平或者垂直的透視效果,就可以把照片修正。

4、展開

上圖中的原片沒有這麼多留白,我是通過snapseed的“展開”工具拓展出來的。
操作很簡單,打開“展開”工具,確保是“智能填色”狀態,然後用手指按住畫面一邊或者一個角往外拖動,鬆開手後,軟件會智能的把周邊像素填補新拓展的空間,從而達到擴展背景的效果。

這個功能handyphoto中也有,叫做“魔法修剪”,操作方法與snapseed一樣。不過這類的工具更適合那些背景相對簡潔的圖片。
如果你前期拍攝的照片構圖太緊湊,可以通過這個功能做一些適當的調整。
儘管二次構圖可以對前期拍攝進行一些構圖上的調整和完善,但多少都會影響照片的畫質,所以在前期拍攝的時候要儘量多一些思考少一點隨意,構圖上儘量一次到位的好。


手機攝影手冊


如何實現攝影二次構圖?

如何實現攝影二次構圖,用後期修圖軟件來實現很簡單。

說一下常用的攝影后期二次構圖的方法。


第一種,裁剪畫面二次構圖法。

這種方法是攝影后期二次構圖中最常用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裁掉畫面中多餘的元素。

主要使用PS中的裁剪工具來完成。

在裁剪過程中,可以選擇不同的比例:

同時在裁剪二次構圖過程中,可以選擇不勾選刪除裁剪的像素,這樣可以保留原片,有更多的修改可逆性:


第二種,擴展畫面二次構圖法。

雖然說裁剪是二次構圖的主要用法,但實際上還有一種二次構圖法,就是擴展畫面二次構圖法。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增加畫面內容來實現二次構圖。

在PS早期版本中,是先用裁剪工具,然後用內容識別填充來完成的。在新版PS中增加了一個內容識別選項,只要勾選上就可以擴展像素了。

如圖,勾選內容識別選項,擴展裁圖:

完成後自動填充缺失像素:

如何用PS實現攝影二次構圖操作演示完成。


頭條號:紫楓攝影后期教學,專注於攝影及後期教學二十年,用簡單明瞭的方式講透原理,突出可操作性,歡迎關注,查看大量系統實用的教程!

關注後發私信,寫 學習 兩個字,系統自動回覆加入紫楓粉絲群方法,可以下載大量的攝影后期軟件,插件濾鏡,素材資源,在線交流,輔導答疑,完全免費!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如何實現攝影二次構圖?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什麼叫二次構圖,明確二次構圖的概念。

根據我個人的理解,先來給二次構圖下一個定義(這個定義不一定完全準確,但應該有助於認識理解二次構圖),搞清楚二次構圖的概念。

所謂的二次構圖在一次構圖的基礎上,即對拍攝的照片己形成構圖的基礎上,通過旋轉、剪裁等後期手段來對照片畫面元素進行修正重新佈局,使要表達的主題更加明確,畫面更加優美而進行的一種再創作過程

這裡,咱們去掉修飾語,簡單的說,二次構圖,就是通過後期手段,對照片畫面元素進修飾或重新佈局的一個

再創作過程

再簡化一點,二次構圖就是對照片進行的一個再創作過程。

那麼實現二次構圖,就是一個再創作過程。

這個問題問的是”如何實現二次構圖”,回答問題的重點應該突出“實現”二字

如何來實現二次構圖呢?個人以為,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實現:

1.通過旋轉來實現二次構圖



圖一

圖一在拍攝時地平線傾斜了,這種傾斜構圖少了美感,需要加以修正。



用PS調入圖一,點擊左上方紅箭頭處的剪裁工具,再點擊中間紅箭頭所指的拉直工具,在右上方紅箭頭所指的內容識別前打鉤,然後用拉直工具沿著圖中地平線拉一條直線,使傾斜的地平線水平。根據需要適當調整剪裁的邊緣,然後雙擊畫面完成修正和剪裁,二次構圖完成。




旋轉構圖後效果

2.通過擴展進行二次構圖



圖二

圖二在構圖上,因拍攝時用的長焦,左邊、右邊和下邊距離主體太近,留白大少,感覺太緊,有一種壓抑感,需要通過擴展來解決。



在PS調入圖一,點擊剪裁工具,在上方箭頭所指內容識別前打鉤,將左右兩側和下方剪裁線邊緣向外拉一點,滿意後雙擊畫面確定,等待幾秒鐘,擴展完成。



擴展構圖後的效果

3.通過剪裁二次構圖



圖三

通過剪裁,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構圖來實現創作意圖。比如圖三可以通過剪裁實現多種構圖:



剪裁一:裁掉一些下邊構圖



剪裁二:裁取右上方構圖



剪裁三:裁取左上方構圖



剪裁四:裁取右邊構圖



剪裁五:截取左側構圖



剪裁六:裁取下方構圖



剪裁七:裁取圖一主體構圖

二次構圖可以通過上述方法來實現,還可以通過拼接、修正變型等來實現,不再一一贅述。

二次構圖是一個再創作過程或者叫二次創作過程,同拍攝時的一次構圖一樣,需要熟悉掌握構圖知識,也同樣需要一定的審美能力和鑑賞水平。

謝謝!


王戈影像


圖一:二次構圖

圖二:原圖

顧名思義,二次構圖,就是在後期對原圖進行的裁剪、旋轉等操作,二次構圖對於突出拍攝主體、深化主題、提高圖片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以上面圖片加以簡要說明:

圖二是經過二次構圖的照片,圖一時原片。

比較一下,大家就很明白了。

圖一原片有些發灰,作為豆娘和新荷葉的主體也不夠突出,左邊背景上的黃色奪了人的視線,可以說,這是一張很一般的照片。

再來看看圖二,經過二次構圖,也就是裁剪,照片就大不一樣了。通過裁剪,突出了豆娘和新荷葉,後期再進行亮度、對比度等調整,變成了一幅很有意思的作品。

這就是二次構圖的作用,不當之處,敬請指正。謝謝!


山東張躍


我是金色大漠旅行攝影俱樂部的創始人-趙峰,多年的旅行和攝影積累了·一些經驗,也許是自己的感受和推,分享了,也許對你有幫助。


攝影的二次構圖,第一是在拍攝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有可能是構圖不是太理想,這就用相機本身的設置來處理,首先是合焦,輕輕的按住快門,完成準確的曝光,鎖定畫面,再按住“*”字鍵,這個時候,畫面是一家被鎖定了,這時候,再移動相機鏡頭,適度的調整畫面,感覺自己最慢的畫面是釋放按下快門,成就一張自己滿意的照片。


再又其他的步伐就是在拍攝以後,感覺畫面構圖不太滿意,只有在後期的處理中,合理的裁剪,這也的二次構圖,就很簡單了


其實關於攝影來說,有很多的技法和竅門,只要自己多聯繫,多喝有經驗的朋友交流,針對性的學習和演練,熟練掌握各種攝影的技巧也是很容易的。


也許1ode一些個人體會,會對你多少有些幫助,也希望得到更多的朋友們的交流分享


歡迎您關注我們,隨時交流探討,分享攝影的技巧和快樂


金色大漠旅行攝影


我們在拍攝時,常常遇見拍攝出不滿意的圖片,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就是後期製作裁剪就可以,也就是第二次構圖。


先把要裁剪的圖片準備好,然後進入編輯,點擊剪輯把框框調整至你所滿意的佈局,點擊確定OK,如圖一所示:這張圖片是我在有一段距離偷拍的,因為人家不願意讓你拍,我只好偷拍,拍攝出來的圖片就是這般模樣,但是,也沒有關係可以採取製作第二次構圖,把不要的景給他剪輯了。



如圖二所示:裁剪之後的圖片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與美感。所以,愛好拍攝的朋友,若你遇到拍攝出來的圖片不滿意,也不要著急上火,更不要嘆息,圖片是可以補救的,就是製作第二次構圖來完善你所滿意的圖片。
其實,經常拍攝的朋友都知道這一功能,無論是拍攝圖片或者是拍攝視頻,都有後期製作功能,把不完善的作品加以製作剪輯,製作出更加完善滿意的作品,當前的手機拍攝圖片視頻一體化,給喜歡拍攝的朋友帶來許多便捷,給我們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一機在手走遍天漄,美麗風景盡收機中。


曇棣


二次構圖其實也是攝影后期創作的一種方式,化腐朽為神奇,將廢片變成不錯的作品。對於經常攝影的用戶來說,可以說是經常做的事情。

二次構圖其實也就是進行裁剪,所以,首先要基於照片的分辨率,不然裁剪之後照片不夠清晰,那也沒有多大意義了,好在目前的手機分辨率都挺不錯。

舉一個簡單的栗子,比如這張照片,人物比較亂,想去除左邊這個多餘的人,我們就可以通過二次構圖來進行裁剪。裁剪完之後感覺直奔主題,效果要好的多。

二次構圖的好處就是你後期有大量的時間進行創作,感覺不好可以重新進行修改。這對於前期抓拍的一些照片進行處理、或者學習構圖方法都有很大的幫助。





古風徽韻


關於二次構圖

個人理解有兩種

一,拍好之後剪裁

二,測好光後鎖定曝光,

重新構圖,直至滿意後,

按下快門,即可成片兒。




西貝sheying


如何實現攝影二次構圖?

在日常拍攝過程中,受鏡頭焦段,拍攝環境的影響,拍出很多構圖並不能達到你希望狀態的照片是比較常見的事情。

你想想平時攝影時是不是因為焦段不合適,夠不到要拍攝的內容,主體佔的比例很小或很大。因為拍攝環境的原因,無法把主體放置到合適的位置。這時我們就可以通過二次構圖來完成照片的重新構圖。

目前相機的像素都比較高,適當的進行後期裁剪來二次構圖,對照片的清晰度影響不是很大,特別是在手機上分享的時候,影響是很小的。

二次構圖依舊要準從我們日常攝影中經常使用的構圖方法。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主要說一下如何進行照片的裁剪來實現二次構圖。

手機後期軟件目前很方便,我推薦時間snapseed來進行裁剪。

下圖是用手機拍攝的天鵝照片,因為離岸有距離,所以拍攝的天鵝在畫面中的比例很小,天空佔的比例也過大了。

經過二次構圖後。保留了遠處的樹木和天鵝,天空和天鵝下方的水面進行了大面積的裁剪。


製作方法如下:

打開snapseed,點擊加號添加一張照片。點擊屏幕下方的工具來打開菜單,選擇【剪裁】

拖動剪裁框,進行合理的再次構圖,調整合適後,確定即可。

最後保存照片即可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