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有些孩子是來報恩的,有些孩子是來討債的,這和父母的教育有關係嗎?

何依諾5208


這首先牽涉到命運的道理,應該說命運不是鐵定的不能改變。否則何以要修心性?當然如果你不主動地去了解生命的道理,落實到修心行的行上,那麼你也就擺脫不了命運的鉗制。說到父母和子女的緣份當然也會有,但因果的帳是很難算清的。你不能說孩子總體有利就是還帳的,對父母總體不利就是來討帳的。如果是這樣,子女自生的業力又體現在哪裡?父母對子女小時的教育一定重要!一個人出後,其實本身就有善惡的種子,教育的目的就是抑惡,揚善。怎麼會沒用呢?當然,現實地說,父母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就是父母本身也不是很清楚,或者是疏於教養。但並非是教育不起做用。結論是,父母和子女應該也是有緣份的,但對子女小時候正確教育也是至關重要的。


caoxiaopeng


答:對於孩子是來報因的,還是來討債的這個說法我不贊同。因為人就沒有前世因緣,人死如燈滅,燈滅了還可以再點亮,人死了什麼都完了。其實在生兒育女的過程中,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自然生育,生著智商高命運又好的孩子肯定能光宗耀祖。生著命運好,智商普通的孩子,雖然沒讀出書來,但打拼中,能有機會發家致富,父母也能享受子女的福,就認為孩子是來報因的。如果生著普通智商的孩子,讀書不行,命運又差,連自己的溫飽都成困難,他還有多少錢來孝敬父母,有時為了分家產,認為父母不公,還會打罵父母,有的還會殺害父母,有的吸上毒品,更是害父母吃盡了苦頭。還有的生了弱智低弱智的孩子,由於受孕時細胞老化,病症也多,不但掙不到錢孝敬父母,父母到會花盡積蓄給孩子治病。所以就認為這樣的孩子是來討債的。假如你在生兒育女的過程中,知道用選擇能生命運又好,智商又高的時間點受孕生孩子,就一定能生報因的孩子了。對子女就沒有後顧之憂。


範景良1


雖受過高等教育,仍認為這種說法不無道理,至少是一種現象級的劃分:

① 報恩的:即孝子賢孫。無論貧富,上報父母養育之恩,下承子孫繁榮之望,家族為之興旺。

② 報怨的:即敗家子。不忠不孝,活到老,啃到老。家產全敗光,父母無所養。

③ 討債的:即短命鬼。來世上花上父母一筆錢,或多或少,花完即走。那些身患絕症的小孩兒大約如此。

④ 還債的:對父母老有所養,終有所葬,只是物質上的回報,卻無親情可言。外人看來也是福報,只當事人心存遺憾。

按佛教說法,非此四種機緣,不成父子。當世人若看得開,欣然受之,努力爭取下一世福報,未便不是好的辦法。

即便入世的儒家,博之以文,約之以禮,也強調“父父,子子”。父親有父親樣,子孫有子孫樣,相互關愛,尊之以禮,即享天倫。

以我看來,無論哪種機緣,有天生因素,也有教育之功過。只不過,家庭教育,重在改變自身,父若不父,子又何子?

人生不過一場修行。



九月風滿樓


孩子來要債和還債。這是父母不可 推卸的責任。

如果你有兩個孩子,必定對大孩子嚴格一點,(這是普遍現象)特別是我們50.60年代出生的人,對這方面特別能理解



正常運轉


俗話說三份天性七份教育,我不太贊成報恩和討債這個說法,我只相信性格決定命運,但又相信命運70%掌控在自己手中,30%取決於客觀因素,那性格又是怎樣形成的了?!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他與環境和家教有相當大的關糸,素質高的家庭教出的孩子不會成熊孩子,會感恩的人教出的決走是善良的,父母的一言一行起著相當大的作用,父母教育孩孑賞罰分明,孩子會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不該做,如果孩子生活在烏煙脹氣的環境下,那長大決定是思想扭曲的孩子,要想孩子健康成長,要想孩子以後別成渣子那就要從我做起,給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家庭要和睦,孝敬父母,多和家人和孩子溝通,隨時注意孩子思想變化。瞭解駭子想要什麼不喜歡什麼,多跟孩子講些正能量的故事,儘管再聰明的孩子缺失正當的教育,或許將成為社會上最傻的人


熱愛生命214335354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先闡述下,哪種是報恩,哪種是討債。


所謂報恩,我的理解就是孩子和父母相處融洽,孩子的生活、學習、未來的事業、家庭都在軌道上,不用父母過多的操心,這應該就是在最好的天倫之樂。


所謂討債,應該有幾個方面:

一個是身體方面的問題,出生就三天兩頭生病,甚至天生不健全,大病纏身之類的;

一個就是生活、學習習慣養成不好,調皮搗蛋甚至犯下有反法律法規甚至人類常理的大錯,讓家長操碎了心,甚至無計可施;

還有就是毫無徵兆的意外事件導致的痛失健康或者生命等等。


關於報恩,我想說,這個跟家庭的教育關係是很大的。


這種教育不一定非要全程陪護,精細規劃,而只是家長和孩子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的溝通和互相影響就行。


現在的家庭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干涉過多,還干涉不到點兒上。

比如,像吃飯穿衣、主動學習、休閒娛樂、看書運動、承擔家務、懂得關心家人等等這些基本為人的東西,不需要過多幹涉,就讓孩子自己去做就好了,可是我們看到太多家長卻跟著孩子喂吃喂喝,加衣減衫,事無鉅細,生活上照顧得無微不至,完全使孩子喪失了自理能力。這是干涉太多了。


而像精神境界的提升,孩子2-3歲時的十萬個為什麼,成長中的情緒問題,禮儀問題,道德形成問題等等,這些是我們作為家長要時刻關注,不厭其煩的耳提面命,細微觀察,無微不至的關注和關心的問題,卻往往缺失的嚴重,這就是干涉不到點兒上。

家長只知道關注孩子吃好睡好穿好玩好,卻不關注孩子的心理和道德形成,最後說孩子是白眼狼,只知道吃喝玩樂,沒有人文關懷,這不都是我們自己長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問題偏差養成嗎?


所以,最後孩子的表現是有情有義的“報恩”還是白眼狼般的“討債”,完全是教育方式使然。



再說說“討債”

第一種,身體問題。這個我覺得優生優育工作做好了,就不存在討債問題了。實在小概率事件發生了,什麼檢查都做了,出來還是有問題,那這種可能是討債的。

而後期的健康問題,非先天性的,完全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造成的身體問題,這還是教育問題,不是討債問題。


第二種,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問題,這個還是教育問題。


第三種,意外。這個要看兩方面,如果是因為孩子沒有安全意識造成的,這個跟教育絕對有關;而如果是走外面哐一個磚頭砸下來出事故的,那就是討債了。


生命誠可貴,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作為家長,一方面要懂得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一方面要幫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最重要的是保持和孩子的感情鏈接,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明白他的苦樂哀愁。這是最好的親子關係,而不是控制、規劃、強迫甚至置之不理。

我們只是孩子的擺渡人,不是孩子的主人,我們要讓孩子自由成長,同時適當修枝減葉就好。


萊恩瑪特馬黛茶


孩子是來報恩還是來討債,我從來沒有這麼想過。到了結婚的年齡,父母都會想辦法讓孩子,結婚生子延續後代。這是一種很正常的規律。

作為我個人的思想觀念,我從來沒想過要讓孩子為我付出多少,只要他們過得開心,能夠把他自己的小家庭過好,不用我掛念就知足了。


趣聞千悟互贊互關



和教育基本無關。

比如說,有人曾經殺害過一個動物,後來這個動物投胎到這個人家裡,其實就是來報仇的,因為這個人以前殺過他(她)。

又比如,有人曾經救了一個動物,這個動物死後又投胎到這個人家裡,其實就是來報恩的。

所以說,主要是要看以前的因果關係,和教育基本無關。


常行居士


先表明下態度,不相信前世來生,也不存在孩子是來報恩還是討債一說。

這個問題,放到現在來說,更多的是父母從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以及教育的給予所獲得孩子的反饋。

家貧無孝子,久病無慈兒。這是物質的反饋,生活條件差,會改變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對父母的態度,這是客觀原因,當然怎麼判定條件差卻是每個人的主觀看法,這也是我們說一個人孝順不孝順一個簡單的判斷,其對生活條件好壞的看法是否和其周圍人對好壞的看法一致。

精神生活和教育也會有很深影響,窩裡橫的孩子,對父母多無良好的態度。教育引導的失誤帶來孩子長期的不成熟,對父母的不理解,也是讓父母傷心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報恩還是討債的說法,其實質上就是孩子對父母給予自己的物質生活以及教育的滿意度的一種反饋,如果真的出現讓人氣氛的討債行為,父母也應該多多思考下自己的教育過程是否有問題。


醉裡看書


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之初,都是一張白紙!父母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和自身有很大關係,也可以說,和孩子生活的環境有很大關係!要不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從一個孩子的言行舉止,可以看到他的家庭情況!就是這個道理!但是人無完人,每個人第一次當父母也沒經驗,也不可能生搬別人的經驗,只能針對孩子的情況和自己的想法,或借鑑別人的方法來教育孩子!但是這裡面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存在!比如,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孩子的態度,父母的脾氣性格,都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我認為,孩子是來報恩還是還債,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的生成環境和父母的教育!當然,孩子的性格也是一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