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真的落後嗎?

87373838



很多人以為臺灣能經濟起飛都是因為老蔣從大陸帶來的黃金,其實老蔣跟國民黨帶來臺灣的是災難,老蔣帶來約100萬人來臺,根據老照片跟老人口耳相傳,帶來的是100萬難民,逃難的難民,臺灣當時也窮,才幾百萬人口,想也知道,當然經濟崩盤,比委內瑞拉嚴重,當然這方面我沒有確實證據,我用臺幣貶值歷史來佐證我的文章 。
跟頭條兄弟說臺灣貨幣貶值歷史,臺灣的貨幣叫新臺幣,有新當然有舊,1945年臺灣光復,1946年發行舊臺幣,發行面額為1元,5元,10元,最大面額是10元,可想當時購買力,很不幸的,經過國民黨統治臺灣,經濟崩盤,到最後最終版的舊臺幣在3年後1949年發行,最大面額100萬,3年時間從10元跳到100萬,故事還沒結束,舊臺幣在1950年改革,用4萬臺幣換成新版的1元新臺幣,那時候跟美元定價為5元新臺幣換成1美元,過沒幾年,新臺幣又貶值了,最後貶到40新臺幣換成1美元,這段貶值歷史,誰知道多少通貨膨脹?災難還沒結束,蔣氏王朝帶領的國民黨在臺灣幹了很多缺德事情,例如228事件,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強占人民土地房屋的事情也不少,蔣家第三代蔣孝武的風花雪月的浪子事蹟也很多,就跟土匪進村差不多,所以本地臺灣人對國民黨印象很差,大家都知道臺灣有族群之爭,族群就是老蔣帶來的外省族群跟早期來臺灣的閩南人客家人


林老爺522


臺灣經濟已經很落後了!2000萬人口的亞洲四小龍,再也經不起民進黨的幾次瞎折騰。

10年前。我第一次去臺灣的時候,臺灣是那麼美好,人們彬彬有禮,社會秩序井井有條。相比之下武漢那時候和臺北相比,武漢就像是一個城鄉結合部,那時候武漢連地鐵都還沒有,而臺北已經有相對複雜的捷運網絡了。

每一年都去一次臺灣,十多年過去,臺灣還是那個臺灣,甚至越來越破舊。而武漢,每一年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武漢每天不一樣。

臺灣已經很落後了,不說經濟,方方面面都已經徹底沉淪落後。走在臺北的街頭,和武漢相比,臺灣幾乎比武漢落後一個世紀。

武漢的各行各業都發展壯大,很多行業都由地攤小作坊,發展成為企業集團大型企業,武漢也成為一座白領城市。而臺北,似乎在走相反的路,越來越多的白領出去街頭擺地攤回家做小作坊了。

現在的臺灣經濟,乏善可陳。臺灣的產業,已經技術老化、經營保守守舊、員工老齡化,大規模工業外遷,使得臺灣的產業層次不僅僅沒有上升,反而不斷下降,臺灣島內也越來越出現產業空心化。

相比之下,武漢這邊產業不斷升級,不斷研發創新,大規模產業不斷聚集,武漢越來越成為一座產業之都,創新創業之都。

臺灣的落後,是方方面面的。比如交通,臺北那個破舊的捷運好像再也沒有怎麼增長過。而武漢,四通八達的地鐵網快速形成。臺灣的鐵路還是窄軌小火車,而武漢,高鐵已經四通八達,還有通達郊區的城際動車組。

臺灣的大學很多,可是基本都是野雞大學,真正有水平上檔次的基本沒有,整個臺灣,高等教育加在一起,幾百所高校,還不如武漢大學一所學校。

臺灣台北只是破舊,下面的縣市,連破舊都不如。臺南、臺中,這種所謂的直轄市,和咸寧黃岡比都落後三十年。

臺灣已經徹底不行了,如果還不同心協力發展經濟,同心同德迴歸祖國,臺灣的頹勢只是越發明顯。臺灣再也經不起幾次折騰了。


武大東湖


臺灣的輝煌是在上個世紀60——90年代,這30年,是臺灣經濟騰飛的30年。自上世紀60年代起,臺灣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讓臺灣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締造了舉世矚目的臺灣經濟奇蹟,被列入“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臺灣於90年代躋身發達經濟體的行列,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像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在全球領先,這些領域的“臺灣製造”是世界名牌產品。

進入新千年,改革開放在中國大陸也已經實施了20年以上,依靠改革開放的東風,大陸經濟迅猛發展。而此時的臺灣,則陷入了經濟低迷時期,發展止步不前。

臺灣經濟近十幾年發展緩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1、面積狹小,自身資源缺乏。

臺灣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臺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人口約2350萬,7成人口集中於西部5大都會區,臺北目前是臺灣最大都市。

過於狹小的面積,使臺灣缺乏必要的礦產資源,如鐵礦、有色金屬、煤炭、石油等,這些工業基礎資源臺灣分佈很少,很多幾乎沒有,必須依賴進口這些資源才能建設和發展本地工業。這就限制了臺灣工業自主發展的條件,增加了發展成本。如果沒有進口,工業發展幾乎會停止。

2、臺灣的高端產業後勁不足,沒有探索出屬於本地地情的新道路,遇到了發展瓶頸。

由於以前打下的良好經濟基礎,在亞洲地區,臺灣的工資水平較高,勞動力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像美國以前在臺灣開辦的微軟、通信、電子等高端技術產業,由於臺灣本地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企業利潤越來越薄,萬不得已,這些企業紛紛撤離,搬到了印度或東南亞等勞動成本低廉的國家和地區。臺灣沒能留下這些企業,對臺灣經濟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3、臺灣太依賴於國際貿易。近些年,當全球的國際貿易整體低迷時,也影響了臺灣自身的發展。

4、臺灣歷界領導各有心思,為了賺取更多政治資本和利益,他們忽視了臺灣經濟的發展,讓臺灣失去了縮小差距的時機。

雖然說臺灣近些年發展低迷,但瘦死的駱駝畢竟比馬大。臺灣在2016年的經濟總量為33500億元,跟大陸地區的四川省、湖北省基本相當。整個大陸地區,只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五省的經濟總量超過了臺灣。但這些省的人口數量遠遠超過臺灣。

由於之前打下的良好基礎,在人均經濟方面,臺灣達到了22600美元,並不落後,還可以說比較富有,躋身了高收入行列,在亞洲仍然名列前茅。大陸地區,只有北京、上海等地區才可以媲美。

臺灣一份盒飯在30元左右,並且份量很少,差不多相當於大陸地區的一半。這個價格要比北京、上海等城市都要高。可見,收入高,物價高,消費高,是發達地區的共同特徵。


鴻鵠迎罡


臺灣的基礎建設確實比大陸差了點,因為都是老建築哪,不像大陸都是新興城市。

如果說人家臺灣經濟落後就著實搞笑了,我希望你們知道個大前提,臺灣只有2300萬人口。臺灣的人均GDP是2萬4千美元,大陸是9000美元,臺灣的人均工資是每月4萬8000塊臺幣,摺合人民幣超過一萬元。大陸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貌似是北京,8462元。

而且再說一個你們不知道的數據,臺灣人在海外的淨資產有30萬億臺幣,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平均每個臺灣人在海外有30萬人民幣的存款!

最後,這都是可以查詢到的數據,你覺得臺灣的經濟到底怎麼樣呢?真正的自信是能正視不足而不是整天吹牛逼


賴寶的朋友


我說一下,第一點,臺灣省和大陸的 經濟GDP 統計口徑不一樣,貌似臺灣省 GDP 包括了很多大陸不計入統計的部分,例如臺灣將島外的產業產值也加到自己的經濟範圍裡面,相反如果大陸按照統一的標準來統計的話貌似已經可以超過美國了(現在也不包括港澳臺,只有大陸),第二,臺灣高速發展時期應該是70年代~90年代,當時臺灣省的 經濟佔到大陸的二分之一,而大陸是在9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可以說是後來居上,截至到2016年臺灣的經濟僅僅只能佔到大陸的5%,可以看到臺灣是在衰落,大陸是在崛起,臺灣所產出的 gdp 預計在2017年排到所有省市的第八位(2007年之前是第一),如果不出意外未來每1、2年就有大陸的省份超過臺灣,不過臺灣省的人均 gdp 一直遠遠高於中國大陸這是事實,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強於大陸,但是他們的物價也比我們要高,舉個例子一瓶可樂要約合人名幣6塊錢吧,其實像中國一些發達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經不輸臺灣了,臺灣現在在經濟,教育,科技,城市面貌規模等等方面都已經落後大陸,如果臺灣不採取一系列措施,可以肯定的說臺灣的經濟會在10年之內從現在的第八滑落到省份20名,因為臺灣人口實在太少只有2300萬相當於東北的吉林省,不過還是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


清水源sky


我03年在臺灣一電腦公司打工,這些臺灣人很是叼,幾乎每個主管都找個大陸廠妹,有次開早會說我們臺灣公司給你們解決就業,食堂還供飯吃,有湯喝,你們要珍惜這份工作云云;以前有個笑話,臺灣人在秋天首次來到北京看到樹光禿禿的,你們大陸真窮,樹葉都吃光了;去年去一家臺灣供應商做稽查,順便瞎聊,旁邊一同事說我深圳的房子都值500萬了,臺灣的主管一臉愕然,然後有點失落~


Harleyzhou


我去過臺灣走馬觀花,臺灣落後談不上,但是也不發達,活在自己的小確幸裡面吧,總體來說工資20年沒見漲,換算成人民幣差不多6000左右,基礎設施比較老舊大多是蔣經國時代建設的,很多港口看的出當初的繁華,現在被內地所替代。臺西幾個大城好點,臺東相對來說落後很多,機場等比較小。環境還可以,在臺灣花蓮的時候還看見了螢火蟲。貧富差距比較小,公務員工資比便利店收銀員工資高不了多少。滿大街摩托車比較多,汽車10多年老車很多。感覺居住比較適宜,但是不方便,在臺東小城市很多地方8 9點就關門了,微信支付寶基本用不了。2017年去的時候,外賣很少,垃圾桶也少的可憐。很多東西換算成人民幣和內地差不多。但是藥很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進口的原因。臺灣總體感覺20年前他們已經很發達了,但是20多年過去了,他們還是原地踏步,而我們已經進步了。總體氣氛感覺發展停滯了,沒什麼追求,不像內地欣欣向榮,一年一變化。


影子987654321666


好好了解一下臺灣省就不會有這般疑惑了。試想,臺灣省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水平能差嗎?

2017年臺灣省GDP總量38702億元,排在34個省市區第5位,僅次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等5個經濟大省,高於其餘28個省市。臺灣省這個排名,用名列前茅形容不為過吧。
更牛的是臺灣的人均數據。2017年,大陸地區人均gdp8836美元。同年臺灣人均GDP約為2.44萬美元,是大陸的2.75倍。在全國重要城市中,臺灣的人均GDP僅次於澳門和香港,遠遠高於大陸的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

但是,這20年來,臺灣人面對大陸經濟的崛起,心理落差還是蠻大的。就在23年前的1994年,臺灣省GDP高達22098元,名列34省市區之首。其經濟總量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遼寧、河南、河北等7省之和,但到今天這7個省份中有5個超過了它。

1994年臺灣省GDP佔大陸經濟總量高達45%,到2017年這個比重下滑到僅有不足5%。說實話,這個落差還是蠻大了。1994-2017年,臺灣省GDP增長了75%,年均增長率2.47%,而大陸地區增長了16倍,年均增長13.11%。

今天,臺灣省的經濟實力依然不俗。2017年,臺灣省是全球排名第22大經濟體,甚至強於挪威、瑞典等北歐製造業強國。

2017年,臺灣省也是一哥重要的貨物出口地。全年貨物出口3173億美元,佔全球出口比重1.79%,排名全球第18,強於瑞士、印度等國家。


紅谷新視界


臺灣經濟是否落後要看參考對象是誰了。臺灣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上世紀60~90年代通過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而實現了經濟騰飛,到了90年代,中國臺灣已經躋身發達經濟體行列。



如果與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相比,臺灣經濟仍然顯得落後不少,因為這些發達經濟體的人均GDP都超過了3萬美元。與其它三條“小龍”相比,臺灣經濟發展也落後不少。臺灣經濟總量雖然在四小龍里居第二,但是它的人均GDP卻居於末位。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其人均GDP都超過4萬美元,而體量最大的韓國,其2017年的人均GDP也已經接近3萬美元。2017年臺灣的人均GDP為2.44萬美元,要知道,上世紀90年代以前,臺灣的人均GDP一直都是高於韓國的,只是後來被韓國趕超並拉大差距,這也印證了近年來臺灣經濟發展比較緩慢。



與中國大陸相比,臺灣的經濟水平仍然領先。2017年,臺灣省經濟總量為38702億人民幣,位居全國各省份第六,人均GDP為16.44萬人民幣,在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裡,也僅次於澳門和香港。當然,在上世紀90年代,臺灣的經濟總量一度接近中國大陸的一半,到了2017年以不足大陸的5%,未來也很有可能會被大陸更多的省份超過。

放眼世界,臺灣的經濟實力仍然不俗,2017年中國臺灣的經濟總量為5715億美元,如果把它看成一個經濟體參與世界排名,那麼臺灣的經濟總量能排到世界第22位,還是比較強大的。


錦繡中源


我說個我與臺灣人的對話吧。第二次中國-中東歐合作仍然在寧波舉行。一群臺灣人也來搭車做生意,下面是我與他們的一段對話。

臺:大叔,您幫我們在寧波找份工作吧。

我:你們這麼有錢,怎麼會來大陸打工呢。

臺:我們已經十年多沒加薪了!

我:那沒事啊,你們房價、物價也沒升啊。

臺:誰說的?!房價、物價年年漲,就是薪水沒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