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包”燒一個巨大的互金平臺,支付寶意欲何為?


“紅包”燒一個巨大的互金平臺,支付寶意欲何為?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誰能料到2018年最後的一個月,一車大白菜佔領了網絡熱點。這一幕出現在北京街頭,有人拉了一車大白菜,要免費送人,據說是馬雲買單。左鄰右里只要用支付寶紅包支付,無論紅包大小,均有白菜贈送,引得大媽大爺們爭相圍觀。

這不是支付寶官方舉動,實為有人利用了支付寶花唄紅包套現。今年年底支付寶推出15億花唄紅包,想通過此舉為花唄引流,進而想一舉攻下被微信支付奪走的江湖。

曾幾何時,微信支付以簡易對賬服務等貼心功能,不僅大肆收攏了一大批街邊小攤小販,更以其便捷性圈走了那些買菜的大媽大爺們,讓支付寶在街頭那些更末端的支付場景中敗下陣來。

而今看來,支付寶顯然不示弱了,從哪裡失敗,從哪裡爬起,開始了新的一輪反擊,孰料最後是被一車白菜推向了高潮。

支付寶就這麼捨得為“支付”燒錢?

從2017年起,支付寶就開啟了“燒錢”為“支付”的紅包模式,從“支付寶”到“餘額寶”,再到“花唄”紅包,每個都是十幾億十幾億的大手筆撒錢,人民群眾自然也樂不可支。那麼問題來了,支付寶為什麼要發紅包?

沒有任何一種商業,能脫離支付和交易,支付寶發放紅包這一行動是多方收益的,套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就是“你好,我好,他也好”。於民眾而言,是直接受益者,可以得到現金;於商家而言,更是可以得到兩個等值紅包,平臺給一個,用戶支付給一個。

“紅包”燒一個巨大的互金平臺,支付寶意欲何為?

那現在來看,似乎就只有支付寶損失最大了。否也,這一舉動對支付寶來說是恰穩賺不賠。你聽說過貨幣乘數效應嗎?以往這一效應是銀行業的專利。銀行把錢貸出去,貸出去的錢會通過消費、採購等,再以存款的形式回到銀行。這一過程循環往復形成一個閉環。

理論上,銀行每收一筆存款,會上交央媽15%左右的準備金,粗略估算1萬塊,大概能發揮6萬塊的效果。所以巴菲特說,只要不傻,銀行是一門靠譜的生意。

支付寶雖然出了紅包錢,喪失了這些資金的絕對使用權。但是,無論這些資金在誰手裡,這些錢最終還是在支付寶的消費閉環裡週轉。個人消費和商家進出貨款通過支付寶支付流通,很大一部分會在支付寶存放幾天,支付寶吃掉了相當一大部分的貨幣乘數效應。然後支付寶把收到的錢轉手貸給銀行,充當貨幣基金。

所以長期來看,支付寶紅包還是會在資金週轉裡贏得收益的。

支付寶想用“紅包”燒一個巨大的互金平臺

年底了,支付寶為什麼那麼著急呢?我們看到現階段下淘寶、天貓似乎難再擴容,阿里此刻也另有宏願,那就是打造類似淘寶的一個互金平臺,支付寶做技術,為國內各大互金企業開放一個有巨大人流、錢流效益的大型平臺。

因此支付寶爭取到了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可以直接對接基金公司,這為支付寶支付功能附加了一層金融屬性。支付寶平臺也早已經孕育了一個新的獨角獸,螞蟻金服。這是繼淘寶、天貓等國民平臺之後,阿里又一個偉大的發明創造。

“紅包”燒一個巨大的互金平臺,支付寶意欲何為?

目前,螞蟻金服旗下佈局了支付、理財(餘額寶、螞蟻財富)、信貸融資(花唄、借唄、網商銀行)、信用服務(芝麻信用)、科技及全球化等幾大業務體系。

最近披露的螞蟻金服理財業務資產達到2.2萬億元,其中餘額寶資產管理規模為1.5萬億元,相較於這個資產規模,對於支付寶來說,扔幾個億的紅包算什麼哦,何況帶來的效益可比扔的錢多多了。

除了親生的螞蟻金服外,支付寶還吸引了大量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入駐平臺“財富號”,這裡面有天天基金、好買基金、同花順和陸金所等。

互金業務前景好看,但目前仍舊虧損

綜上我們可以說支付寶一系列紅包戰略下,確實為支付寶引流做出了貢獻,不過這些都是長期利好,目前來看,為紅包背書的螞蟻金服仍處虧損期。阿里巴巴2019財年Q2季報披露顯示,本季度,螞蟻金服應當支付給阿里巴巴集團的特許服務費和軟件技術服務費為支出1.32億美元,按照比例,螞蟻金服本季度虧損3.52億美元。

從阿里戰略佈局來講,虧損主要是用於維持螞蟻金服本季度在用戶獲取、產品創新和國際化擴展方面的投資。截至2018年9月30日,螞蟻金服加大了投資力度,提升其在金融服務領域的技術能力,以獲取更多用戶並抓住增長機會。大手筆的戰略投入帶來了用戶的增長,不過短期來看,也拖累了螞蟻金服的利潤。

“紅包”燒一個巨大的互金平臺,支付寶意欲何為?

對於處在上升期的螞蟻金服和支付寶來說,短期的盈利和虧損並不是最重要的,相反,從未來考量著手,用戶的增長和市場規模的擴大顯得更加重要。

支付寶支付發展道阻且長

螞蟻金服未來要想盈利,離不開支付寶不遺餘力的拉人引流。而放眼支付業務一直是國內紅火,國外市場冷清。12月10日,俄羅斯也擬立法禁止俄公民使用未在俄註冊的外國支付系統。中國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俄業務或將受影響。

在西方許多國家,第三方支付應用被限制從銀行賬戶劃賬。因而支付寶在臺灣等地曾遭到金融監管部門的警告,越南也曾因為付款違規行為宣佈禁用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就中國香港來說,當地人對現金和八達通卡有著根深蒂固的“執念”。部分香港友人甚至認為把錢放在手機應用中是“不靠譜”。

支付寶在開闢新市場的道路上,除了應對可能的水土不服,更不可避免地需要提防對方帶來的同類競爭,特別是來自佔據NFC支付90%份額的Apple Pay與當地銀行直屬開發的二維碼支付的威脅。

禍不單行,支付寶海外支付業務道阻且長,國內政策面也在一直承壓。支付寶一直是踩著政策紅線“開疆拓土”的,也就是說它隨時可能因為一紙政令陰溝翻船。早先,支付寶和微信等巨頭就突破了來自央行禁止線下二維碼支付的禁令,但現在又不得不面對年底剛來的行政,中國人民銀行規定支付機構應於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客戶備付金賬戶,這意味著支付寶將不能坐享你購物預支的費用利息了,同時,你曾享受過的網購“極速退款”沒有了。

總結:“支付寶掃碼紅包”活動是支付寶非常成功的一個與客戶互動的營銷盛宴,3.52億美元虧損、8.7億全球活躍用戶,No pain No gain,這就是互聯網新貴們一貫讓利於民的“燒錢”方式。不過鑑於政策面的收緊和海外拓展難度大等風險,支付寶走互金這條路似乎也更艱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