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豆有的地方賣1.7元一斤,價格還能不能漲呢?你怎麼看?

農事指南


東北大豆有的地方賣1.7元一斤,價格還能不能漲呢?你怎麼看?

進入9月下旬以來,東北大豆逐漸收穫上市,以1.65~1.70元/斤的價格低開後,依然是不溫不火的行情,近兩週的時間裡受豆粕漲價、進口大豆價格上揚等因素影響,價格出現了逐漸回暖的跡象。關於接下來的大豆行情,總體上還是看漲的,但上漲幅度應該在一個窄幅的空間裡。



一、東北地區大豆上市以來,價格一直處於窄幅震盪中,不過近日受南方大豆價格影響,預計在11月上旬東北大豆有可能出現上揚。據瞭解,目前農民出售普通大豆毛糧主流價在1.68~1.73元左右,裝車主流價格在1.80~1.85元之間。黑龍的牡丹江海林糧商收大豆1.69~1.70元/斤,內蒙古莫旗大豆價格1.70元/斤,吉林敦化大豆裝車價1.82元/斤,黑龍江黑河地區大豆受凍害影響,受害大豆毛糧在1.50~1.65元/斤,未受災大豆毛糧價格在1.70元左右,最高價1.80元。下面是近期大豆報價,供大家參考:



二、從大豆進口因素看,由於中美貿易關係原因,我國進口大豆主要轉向巴西和俄羅斯,近日進口大豆價格出現上浮,已經達到3300元/噸,價格優勢漸弱。有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大豆進口7001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44萬噸,下降2%左右。進口數量的下滑對國內大豆、特別是東北大豆有一定利好。

三、下半年以來,豆粕價格出現明顯上漲,到10月27日,豆粕價格已經突破3700元至3720元,再加上進入冬季後,畜禽消耗豆粕量會有所增加,大豆加工企業開工率上升,這將對大豆價格產生一定的拉昇作用。同時,接下來在元旦春節的節日大消費過程中,豆油消費也會有一定增長,也會對大豆價格有所幫助。



綜上所述,東北大豆在進口量下降、季節性消費增加、南方大豆趨漲、豆粕價格上行等諸多因素作用下,價格在春節前這段時間會有所上揚,但受國際大豆價格的大環境影響,上漲幅度比較有限。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


三農廣訊


東北大豆有的地方賣1.7元一斤,價格還能不能漲呢?你怎麼看?

這個價格應該還是十月份的價格吧,現在黑龍江很多地方的大豆出售價格已經接近1.8元/斤了,至於說後期是否還會漲價,我覺著還有輕微的漲價空間,但是幅度不會太大,1.9元/斤應該就是極限了。

眾所周知,我國目前的大豆產能遠遠滿足不了國內的需求,並且由於價格的因素大豆種植面積越來越小,藉著2018年大豆補貼比玉米高的春風,一些玉米種植戶改種大豆,但是仍是杯水車薪。這不,前幾天中糧集團又開始進口國外的大豆了嗎?用來滿足國內的大豆需求。由於是低價進口,必然會對國內的大豆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應該不會太大,畢竟國內大豆的缺口還是比較大的。

至於說還能不能漲價,我覺著還能漲點。入冬了,氣溫低了,糧食也能存住了,一些糧油企業也開始收購生產原料了,不出什麼意外的話應該在1.9元左右,畢竟有1.8元/斤的底子,而且現在的糧油企業還是少量收購的,滿足不了生產的需求。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東北大豆有的地方賣1.7元一斤,價格還能不能漲呢?你怎麼看?

多數價格維持在1.6--1.75元/斤之間波動,但同時也依據大豆的質量程度分辨價格,並不是橫等不變的。優質的大豆含水量低價格卻在2.0元一斤以上,總體來看,未來依然處於漲價趨勢中。



編者的家裡今年也有大豆種植,但由於非東北地區,種植面積減少在1畝地左右,由於夏季生長髮育期間,大豆的質量程度不佳畝產量才350斤左右。同理,在東北地區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大豆質量不佳產量不高。


第二,未來種植大豆的積極性提高,這主要在於大豆的種植補貼提高了數百元,有的地方補貼達到400元以上,畝補貼金額比種植收益高,這就極大的提高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

第三,近幾年需求量回升,大豆的需求量一直處於穩步回升的態勢中。養豬行情的回暖,對豆粕價格需求量有增無減。在加強企業加工的開工率高70%以上。


所以說,未來大豆價格會繼續走高,東北地區差不多均價能達到1.8元左右,從中長期趨勢看,一直會漲價,從短期1、2月的觀點看,會有部分下跌調整期。


小希時間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提要:年初至今大豆價位依舊1.7元每斤 進口受阻緣何沒能使得大豆價位上漲?

從2018年年初到今秋大豆收穫之際大豆價位基本上穩定在1.7元每斤,眾所周知我國今年大豆嚴重短缺,連國家都在想辦法找出路增加我國大豆供給,減少大豆消耗,然而供給局勢的趨緊卻沒能使得我國大豆價位上漲,這是為何呢?

其實上述價位應該說只是一個範圍,今年我國大豆價位整體還是有所上漲的,比如說年初東北優質大豆價位勉強可以達到1.7元每斤,而今普通大豆基本上就可以達到1.7元每斤,而且如果從全國範圍內看的話,我國今年大豆的價位漲幅就更加明顯了。比如說商丘大豆價位已經來到了2.1元每斤,安徽大豆也來到了2元每斤。相較於去年來說,這個漲幅還是比較明顯的。

不過綜合來說今年大豆價位漲幅確實真的不大,由於美國大豆加徵了25%的關稅額度,該政令一出,幾乎將美國大豆完全擋在了我國國門之外,在我國七月六號加徵關稅的第一天,一艘滿載大豆的貨輪從美國遠途運輸到我國,最終全程全速開進的情況下,依舊未能在提高關稅之前到達我國港口。而對美國大豆加徵關稅之後的價位則將會達到1.9元每斤,這個價位來說可以說已經超出了我國的東北大豆。

也正是由於缺失了美國大豆導致我國今年大豆短缺額度在近千萬噸,數據顯示今年我國來自美國的大豆數量相對於去年同期減少了80%還要多,僅有690多萬噸。在缺失了美國大豆的市場份額後,對我國大豆價位的普遍預期是要上漲的。

然而出乎大家預料的是,我國大豆價位運行相當平穩,並未出現大幅度上漲的行情。昨日科學興農針曾寫“進口大豆減少13% 我國大豆能否自食其力?”的文章其中指出,今年在短缺大豆之後我國對於大豆進行了“開源節流”,也就是節約大豆的用量,同時提高大豆的來源,進而保障我國大豆的供給。

開源

在這一方面我國採取的措施也比較多,在大豆種植的時候農村農業部就著急了東三省、河南、安徽等大豆產地的相關部門領導一起北京開會商討大豆擴種計劃,最終大豆麵積獲得 了顯著性增長,預計今年我國的大豆產量也將有150萬噸的增加。

同時我國的老鄰居俄羅斯遠東大量肥沃土地也被我國開拓成為了大豆種植基地,本月從大連港運回了8萬噸的俄羅斯租賃大豆,價值至少5000萬美元。不僅取得了經濟效益還彌補 了我國國內大豆的短缺。

在擴種之外,我國還同時增加了巴西、阿根廷、印度、烏克蘭等國的大豆,由於美國進口大豆的減少,我國大豆進口格局也有所轉變。

節流

今年預計大豆進口總量也就能夠維持在8800萬噸的樣子,即便是我國大豆需求量沒有任何的增加,相比去年也減少了近千萬噸的大豆。因此今年我國大豆供給不足也肯定是既定事實,那麼在大豆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儘量在不影響人們生活的同時,如何將這個影響降到最低才是當務之急。

本月我國調整了飼料配方,我國的蛋白比例維持在25%的樣子,而這個水平顯著高於國際蛋白含量的,本次將飼料中的蛋白含量降低到了12%的樣子,預計年節約大豆至少150萬噸。

其次減少大豆出口,在本月25日所公佈的出口退稅相關公告中指出,本年度針對豆粕出口取消出口退稅,也就是說豆粕如果走出國門的話,將不會得到任何稅費方面的補貼,那麼可想而知豆粕出口的成本將會高出許多。雖然我國年出口豆粕量不算很大,但是去年的豆粕出口量依然達到了160多萬噸,折算成為大豆的話也至少有300多萬噸的大豆。

綜上來說,我國大豆價位之所以能夠保持一定的穩定性,這也是我國多方面努力的結果,直白的說也就是“開源節流”措施真的起到了成效。不過未來我國人們對於大豆要享受的滋潤就不能看別人臉色,何時真的我國大豆足夠多,足量的儲備的時候,方能擺脫國際其他國家對於大豆的制約,正所謂“我國人民飯碗要裝自己的糧”。


科學興農


東北大豆有的地方賣1.7元一斤,價格還能不能漲呢?你怎麼看?



東北地區是我國大豆的主產區土地特別的肥沃,最適合種植大豆,玉米等高產作物,而且還特別的豐收,由於東北地區的光照時間比較長,雨水比較的適宜,所以好多農民都太愛種植大豆。

今年我國為了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對東北地區的大豆種植實行了種植補貼,而且提高了種植補貼的標準一般在種植,補貼在200到210元左右,對於吉林省的大豆種植戶,每畝補貼高達580元。先來看一下近期的大豆部分地區的報價情況:

今年東北地區的大豆價格適中,不是太高,就目前的大豆價格為1.7元左右每斤,個別地方達到了1.8元的上車價格,但對於華北地區的大豆價格平均在兩元左右每斤個別地方的企業收購價2.05元每斤。

對於南方地區的大豆價格有所上漲,一般大豆價格在2.3元左右每斤,甚至各個地方的大豆達到了三元每斤的價格。為什麼東北地區的大豆價格始終不能上漲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東北地區的大豆的主產區域,而且當地的養殖行業不是太景氣,由於非洲豬瘟病近期的影響,致使東北地區的大豆價格一度被打壓。



當然南北地區的大豆差價比較大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目前的汽油出現了九連漲的現象,導致了大豆的運輸成本急劇增加,所以使得東北地區的大豆很難運到外地來進行銷售,這也使得東北地區的大豆價格降低的另一個原因。

對於後期大豆的價格會出現上漲,但是漲幅應該是在兩元左右每斤的價格,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國的大豆消費量為1億噸,而今年進口的大豆消費量只有6200多萬噸,而且國內生產的大豆今年的總產量預計在1258萬噸,期間還有2000多萬噸的缺口,所以後期大豆的價格會出現上漲。

大豆價格上漲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今年出現了自然災害現象,導致了大度的生產量下降,當然還有對美國大豆的進口量進行加徵關稅,致使企業難以負擔高額的稅收。所以這也會造成國內大豆價格的上漲。



總之,東北地區個別地方的大豆收購價格為1.7元每斤,這只是個別的現象或者是大豆的質量比較差的原因造成的。近期大豆的價格每斤上漲了0.1元左右,以後大豆價格還會逐漸上漲,預計大豆價格上漲幅度最高的應該在明年的三四月份,也是大豆消費的黃金季節,比如說現在豆粕的價格已經達到了4000元每噸,這會使得大豆價格後期還會繼續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