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有償退出,5萬一畝,你願意把你的土地退出去嗎?

老農民說事


農村土地有償退出,5萬一畝我懇定不退出。我是農民,土地是農民生活生存的最終根本,且不說我們甘肅每畝地還沒有三萬以上的佔地補償。

土地確權再延續30年不變,國家給了農民生存的最大支柱依靠,守著士地,就算再沒本事的人,種點地收些糧食,餓不著肚子,管它錢是個啥東西嘛,就像人死了不會吃不會喝,有多少錢,沒命你也花不著了,沒用

現在農村種地大都是打不動工,沒啥生存技能的老年人了,5萬一畝聽起來很誘惑人的,人活人哪有個啥定數,指不定哪一天災難就落你頭上,一夜之間身沒,分文,你成了窮光蛋你咋生活?守著幾畝士地,大不了辛苦些,不求爺爺告奶奶,別人大魚大肉,我吃白開水煮麵條,照樣肚兒圓!

土地是農民的產業,多少錢守不住,土地你得守護好了,它管你吃管你喝,靠它生存才靠譜!


開心151933790


我家在河北農村,我們家一共8畝地,爺爺有三個兒子,當初爺爺的地分成三份,大伯,我們家,五叔,每家分得8畝地左右。5萬一畝,一共40萬,聽著確實很動心,我問過家裡人,家裡的地每年種玉米,每畝地減去投入的玉米種子的錢,化肥,澆地,僱機器收割的錢等等,每畝地其實也就能掙1000多塊錢,8畝地,每年能收入1萬多。40萬相當於家裡種地近40年的收入了,有了40萬也不用愁給弟弟娶媳婦的彩禮費用,買車買房的費用了。但是家裡人還是不願意就這樣將土地有償退出。



家裡的地,父母已經種了30多年了,家裡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種地也種出感情了,突然沒有地了,他們也不知道該乾點什麼,也徹底沒有收入來源了,所以,為了不將收入來源斷掉,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所以父母,爺爺奶奶都不會同意將土地有償退出的。錢可以再去掙,但是作為農民,是肯定不能沒有土地的。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

答題人:香草博士(北京交通大學)


探村博士聯盟


農村土地有償退出,5萬一畝,你願意把你的土地退出去嗎?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試想一下,5萬元一畝一次買斷,這就意味著農民一輩子沒有土地,就連子孫後代都沒有土地了。這代人看似拿錢了幸福了,可是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連子孫飯都讓這代人給吃光了。我算一下,現在我們這裡土地流轉是500元一畝,離土地承包期還有40年,一年一畝500元,40年也可以收回2萬元,再說土地流轉出去,承包權還在自己手裡,到時照樣可以分土地。而土地一次退出農民將永遠沒有了土地。



再算一下,一畝土地是666.67平方米,50000元一畝。50000÷666.67=74.99元,就算它75元一平方米,而經過開發商之手,商品房就搖身一變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一平方米。到底誰掙錢誰吃虧呢?肯定的說是農民吃苦。

再換句話說回來,在農村山區鄉這樣閒置荒廢的土地多的是,不要說5萬,農民2萬都願意買,可又有誰會要呢?還是城市郊區的農民好,土地吃香有錢掙,還有失地養老保險,管他什麼子孫後代,這代人享福就好了。



土地有償退出5萬一畝,你願意退出土地嗎?歡迎大家一起都來說一說,評一評。

[更多農村新鮮事敬請關注老孃舅說事點贊評論]


月季正紅


土地有償退出,每畝還5萬?

對於一些沒有實際用途在城市又有穩定居住的生活的人來說確實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對於身在農村靠著土地生活的人來說多少錢都不是能解決問題的,最高又能高出多少呢?


國家給出的有償退出,指的是在城市有穩定的生活來源和穩定的住所的農民,可以自願選擇退出宅基地,並獲得一次性補償金,目前在全國只有一部分地區在實行,土地有償退出想要全國推廣是有先決條件的:

1.農村土地確權完整

土地確權要在2018年年底才能結束,有償退出,退出的是經營權也是承包權,想要大面積將有償退出推廣開來,至少要等到農村土地確權完成以後。


2.農村土地流轉成熟

對於農村來說土地面積可是不小的數字,要全面實行有償退出政策要的資金也是不菲的,農村不像城市那樣市場成熟變現時間快,再就是土地退出來幹什麼,怎麼用,都需要好好規劃,不然把所有的土地都積壓在村集體身上也不現實。市場成熟,規模化,有更多的資本到農村。


3.城鎮化進程成熟

城鎮化進程是要讓農村的農民到城市紮根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大面積保證有償退出的政策實施。

“三農問題”確實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它關係到農民的生活,農村的環境,農業的環境,要好好利用農村土地還需要探索出切實可行成熟的模式才能服人服眾。

如果你也對“三農感興趣”歡迎留言交流


程子農家


這個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2018年,剛剛發佈的一些農村政策信息,可以看出來,國家還是支持部分農民將土地有償、自願的永久退出。

這一類農民,主要是進城的農民。

眾所周知,在我國,土地大部分是承包地,不是私人所有,所以承包的土地是不可以轉讓買賣的。

這種政策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咱們農民的利益,讓農民手中的土地輕易不會被資本“收買”。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承包土地在如今經濟騰飛、工業發展迅速的時代,也露出了些許弊端,就是土地轉讓不夠靈活,導致了大量的閒地,也抑制了中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速度。

於是,前兩年,大約是在2015年吧,國家正式提出了土地的三權分置政策,可以讓農民出讓手中的經營權和承包權。至於土地的所有權,這是國家的,和農民是沒有關係的。

首先,如果出讓土地的經營權,說白了,就是往外租地,把土地租給其它人種,租地一般不是永久的,至少從法律層面是這樣的。

農民出讓了手裡的經營權,但承包權利還在。如果出讓的土地到期或者村集體重新劃分土地時,農民還有地可種,在法律層面上,還是屬於“有地一族”的農民,只不過自己的土地沒有自己在種而已。

這種土地流轉模式,大部分農民是可以接受的,覺得心裡稍微踏實一些。但這種“出租”土地的方式,土地的轉讓出租價格是比較低的,肯定到不了五萬一畝,想都不用想,這輩子都到不了。

說完這個,咱們再來說說“永久退出農村承包地”。

“永久退出農村承包土地”這也就牽扯到了農民手裡的承包權。咱們是有規定的,每個合法的農民都享有土地承包權,並且上一輪的分地延續三十年不變。

但是,對於一些要進城生活的農民來說,留著土地完全沒用。像我這樣的,住在城裡,可還從事農業,家裡留個十畝地,還能兼顧著種著。

周圍的一些其它年輕朋友,搞啥的都有,和農業八竿子打不著,以後估計也不可能再回去種地。這時候,如果價錢合適的話,他們很有可能退出農村承包地。

這個退出,並不是簡簡單單幾畝土地的時,而是退出的一種權利。

通俗點兒說,就是要向當地的村集體寫個聲明,告訴村集體,我不要承包土地的權利了,以後分地也沒我的事兒。

就像孔融讓梨一樣,你為了給村裡其他人更多的土地,主動退出了自己的承包地,並且保證了以後再分新地也不會要。這是你做得有利於村集體的一件大事兒。村裡肯定很開心,於是肯定要給你獎勵,獎個一畝地五萬元是很正常的。

懂了麼?

這就是咱們經常說得永久退出耕地,他退出得更是一種權利。搞明白了這事兒,五萬元到底值不值得退出呢?

看個人吧!權利能用得起來才有用,如果你完全和農村“絕緣”了,幾乎不可能再從事農業了,那就趁著機會退出吧。

目前是政策紅利,退出拿到的錢還能多一些。

當然了,對於子孫後代還生活在農村的,但又不太想種地的,還是留著承包權這個權利吧,把經營權轉讓出去,就可以了。

土地時立身之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僅供參考哦!


新農民


農村土地有償退出,5萬一畝,你願意把你的土地退出去嗎?

農業苑是東北人,如果真的如你所言,我肯定會願意!想必絕大多數的東北農民也會很樂意,畢竟對於人均耕地最多的東北地區來說,每家每戶都得有十幾畝地幾十畝,按照這個賠償標準,農民輕輕鬆鬆的成為“百萬富翁”啊!

但是現實情況告訴我,這就是一個美好的幻想而已,並不能夠如很多人願!因為在東北進行農村土地有償退出,賠償標準肯定達不到5萬元一畝!即便是放眼全國,也沒用幾個地區的農村土地退出賠償標準能夠達到5萬元這樣的高位。

為什麼農業苑會這麼說呢?具體原因包括以下兩個:

第一,我國土地有償退出並沒有大規模推廣!

據官方消息,目前只有極少數的縣市區在進行農村土地有償退出的試點工作,畢竟這個政策和我國以往的土地政策有很大的不同,暫且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的條件。

第二,退出賠償標準遠不足5萬元每畝!

即便是那些實施了有償退出耕地的那些試點區域,一畝地的賠償標準也不過是3萬元每畝以下,甚至有些地區只有不到2萬元每畝,和很多人心理預期相差很大。

所以,“土地有償退出賠償5萬/畝”這個說法更多時候像是農民的一個短期內無法實現的夢想。

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不想種地的話,還是乖乖的把土地流轉出去比較穩妥,這樣,即不用把自己束縛在那少量的土地上,影響自己的收入,又不耽誤自己外出打工或者從事其他工作。


農業苑


農村土地有償退出,5萬一畝。

這個價格的話,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例如800-1000元/畝的話,基本上是要向外出租50年。

不過,就算你給我再多的錢,我也不願意退出。為什麼?因為土地才是我們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如果沒有了土地,將來怎麼辦?

在外面打工混不下去了,誰來保障?土地才是我們農民的生命線。因為外面做不好,最不濟也可以回家種那一畝二分地,是我將來回到故鄉的根本保障。

綜上,如果5萬一畝,我肯定是不願意將土地退出去的。


民工札記


家鄉在河北保定的一個十八線小縣城,今年村裡修高速,補償價是八萬一畝,不過家鄉鄉親並不是很積極。

嚴格來說,價格並不算低,村裡人不太樂意大概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土地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上了年紀的老人是最牴觸的,他們認為兒女在外面待不下去了,回家了也不會餓到,而且每一家幾乎都有祖墳在地裡。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離雄安新區只有幾十公里,現在看看深圳幾十公里的房/地價格,誰敢說幾十年後我們這裡不會這樣?五畝地現在也就四十萬,並不能改變一個家族的命運,這是年輕一點不樂意的主要原因。


隨風而逝的夢想


答案:必須願意呀!一畝地等於666.6平方米,以下引用網友12年的一段數據:「~以小麥為例,基本按照市場價來粗略計算,一畝地得需要播種40斤,按每斤5元計算,得需要200元;播種費每畝地需付30元;每季需澆水兩次,每次30元(含柴油費),兩次就需要60元;每畝地得需要施肥100斤,也就是一袋,得需要120元,還不是最好的肥料;打滅草劑兩次,需要兩瓶農藥,每瓶10元左右,共計20元;殺蟲農藥兩瓶,也得需要20元左右;成熟收割每畝地需要60元;曬完拉回家需要30元(柴油費);人工費除去不算。現在小麥市場價每斤1.03元,收成按每畝1000斤計算,一年的收入才1100元左右。~」現在18年,以每畝地2000元收入來算,也需要至少20年才能收入到5萬元,還沒有將人工成本計算到裡面,所以,對廣大農民同胞來說,毋庸置疑必須換呀!

當然啦!如果你是一個擁有千畝良田的農場主的話,那也換呀,以1000計算,赤裸裸千萬富翁了!真有這樣的政策,還是退吧。


不高興的🐷


我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人來說一下這個問題。農村人對於土地的熱愛是城市人無法理解的。土地是農民的根本,有了土地,心裡才有底,才會踏實。一旦農民沒有了土地,那他們以後怎麼生存,社會形勢瞬息萬變,以後科技日新月異,機器人已經大行其道,很多打工的工作都被新技術所取代,打工都不是很好找工作了。有土地就不至於捱餓,所以土地對農民還是至關重要的。


國家提倡有償退出土地政策,這是對那些已經脫離農村的人來說,土地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失去了意義。他們雖然身份是農民,但是其實已經脫離了農村生活,這部分人可以選擇有償退出,這樣對於個人還是集體都是有益的。對於真正的農民來說5萬一畝退出估計很難。反正本人不會退出的。我會選擇出租自己的土地。這樣,不管啥時候土地還是自己的,萬一有了變化,也不至於捱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