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疵美的極致呈現:宋朝哥窯瓷(一)

瑕疵美的極致呈現:宋朝哥窯瓷(一)

之前給大家介紹了宋朝五大名窯中的三個:汝窯,定窯,鈞窯。今天我們再來看看哥窯。

哥窯雖是青瓷系列,多以青釉為主。但是相比青中之最的汝窯,燒出了“似玉非玉”的色澤,哥窯瓷就顯得沒那麼“雅緻”了。

哥窯胎多是紫黑色,鐵黑色,黃褐色等,釉色也不是瑩潤剔透的光澤,而是不怎麼透明的乳濁釉,釉面呈現出一種淡淡的酥光,燒製出來釉色濃淡不一,大多是粉青、月白、油灰、青黃等色。

這樣一個完全不靠顏色取勝的瓷器,靠什麼躋身進入五大名窯呢?

瑕疵美的極致呈現:宋朝哥窯瓷(一)

其實哥窯主要的特點有三個:

其一、“金絲鐵線”

其二、“攢球聚珠”

其三、“紫口鐵足”

“金絲鐵線”是指哥窯瓷釉面上的開片紋樣,之前在“汝瓷”那一篇的時候曾經給大家講解過什麼叫開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一翻。

開片就是指瓷器在燒製過程中因為意外導致的釉面自然開裂現象,本來是制瓷過程中的意外事故。但是被古人們掌握了開裂的規律並且加以利用,形成了各式各樣獨特的紋路,有著獨特的“瑕疵美”。

而哥窯,更是將這種美做到了極致。

哥窯瓷所燒出來的紋樣,有如漁網一樣規律散佈的“網形紋”,有猶如冰面裂開一般的“冰裂紋”,有細細密密,遠看如霧一般的“魚子紋”,還有下部如枝上如花的“梅花紋”。

關於“金絲鐵線”和哥窯,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

瑕疵美的極致呈現:宋朝哥窯瓷(一)

瑕疵美的極致呈現:宋朝哥窯瓷(一)

哥窯之所以叫哥窯,是因為這是兩兄弟之間哥哥開的窯,還有一個窯叫弟窯。兩者都出自我們上一篇講過的龍泉窯。

哥哥燒造技藝比弟弟略高一籌,加上勤勤懇懇,燒出來當時“紫口鐵足”的瓷器,一時名滿天下,甚至得到了皇帝的賞識。

皇帝命令哥哥替自己燒瓷,但是弟弟心生嫉妒,不滿哥哥的風頭壓過自己。所以弟弟故意使壞,想要讓哥哥燒給皇帝的那一批瓷器燒壞。

等到哥哥回家的時候,瓷器的釉面已經被破壞了,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裂紋。哥哥大吃一驚,已經快要到給皇上交瓷的日期了。

但是意外被幾個秀才看見哥哥燒出來的瓷,大為稱讚,等到了上供給皇帝的那天,皇帝也大加誇讚。

瑕疵美的極致呈現:宋朝哥窯瓷(一)

後來哥哥通過不斷的實驗,發現在有開片的瓷器裡倒上濃濃的茶水,裂紋馬上就變成了茶色,把墨汁塗上去,裂紋就變成了黑色。

他把又粗,顏色又深的叫鐵線,又細,顏色又淺的叫金絲。

這就是“金絲鐵線”。

明代《格古要論》曾這樣描述:"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為什麼冰裂為上呢?放一個圖片你們就知道了:

瑕疵美的極致呈現:宋朝哥窯瓷(一)

瑕疵美的極致呈現:宋朝哥窯瓷(一)

“哥窯品格,紋取冰裂為上”

冰裂紋其紋片如冰裂,且裂片層層疊疊,非常有立體感,非常逼真。在所有的“裂紋瓷”中,屬冰裂紋排名首位。製作工藝也是開片工藝裡面最複雜的,南宋滅亡之後就失傳了,實物極少。

除此之外,“攢球聚珠”也是哥窯的一大特點,也是導致哥窯最不易仿造的一個特點。篇幅有限,下一篇再做講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一下關注,謝謝!

古來閒話!每天分享不一樣的國風文化!

古來說閒話,興起詩酒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