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的高考制,生地政歷化物,你們怎麼選?

玖柒柒133


聽答主的,多考十分。

不聽答主的,必吃虧。

1.由於語文為必考項,躲無可躲,所以不如正面亮劍,拿下它。如何能學好語文?那必須學歷史。所謂文史不分家,不學歷史,是學不好語文的。

古科舉時,只考文章。所學即經、史、子、集四項。語文考試,考“經”已經不多,所以史的地位驟然上升。

背誦各種歷史習題、文獻,無形中練習了閱讀理解和作文。對提高語文成績大有裨益。

歷史為必選,不選你就虧了。

2.必選地理。

理由有兩個。

從選課賦分制角度,某一門課考生越多,越容易考高分。而地理是選考最多的科目。從浙江、上海、山東三地的選擇看,地理毫無爭議排第一。學渣都選地理,你有什麼理由不選地理?

選地理有助於學習歷史。已經選擇了歷史,再選地理是順理成章的。人類歷史進程是由什麼決定的?它肯定不是隨機的。有人說英雄決定歷史進程,有人說人民決定歷史進程。然而真正決定性的,是地理,是氣候和地形。再者,如果沒有地理概念,你如何學好歷史?盲人摸象嗎?

3.任選第三科。

原本來說,非學霸是不建議選擇物理的。但是現在浙江省打了補丁,即低於6.5萬人時,按6.5萬人賦分。所以物理有優勢的,還是可以選擇的。不必太過擔心。若沒有補丁,則不建議選。

化學、生物、政治,這三門隨心選擇,答主無話可說。

很多人從以後的專業和就業上考慮,也不無道理。但是大部分人高三填志願時都鬧不清自己喜歡什麼,更別說高二選課了。所以一切以高高分為重,其他的以後再考慮,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要學會抓住當前的主要矛盾,解決之。

祝大家好運。


彭城墨者


新高考下的選課,高考成績的好壞,一個靠能力、一個靠命運!因為對於有的學生來說,高考成績會高於他的實際水平,而對於有些學生來說,高考成績則會低於他的實際水平。

一、理論上哪種組合都很好,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麼回事!

從理論上講,新高考選課的20種組合,都是針對不同學生進行的組合,都是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組合,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這個樣。

以山東為例,學生的成績要由原始分換算成等級分,這樣的話,就和命題質量有很大關係。

比如某一科的命題相對較難,那麼學生的分數可能普遍較低,這樣的話學生的原始分換算成等級分,分數就有可能增加了;反正,則可能減少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來看看等級考的計分原則: 假設你考了

61分,屬於C+等級,這個等級的原始成績區間的最高分為69分,最低分為58分,要轉換分數區間為61到70分,那麼你成績為63分,具體轉換公式為:假設你的轉換後的等級成績為X,(69-61)/(61-58)=(70-X)/(X-61),求得X=63.45≈63。可以看到通過等比例轉換去除四捨五入的影響因素,每門等級考試科目內,考生的成績排名順序是不變的,這樣的話,你的高考分數實際上是增加了,當然,也有降低的情況。

這樣的話,加入你的高考最後分數是600分,那麼根據你的學科組合,你的原始成績很可能高於或者低於這個分數,如果運氣比較好的話,就是低於這個分數。

二、原則上選擇物理的組合最好,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這麼回事!

大家都知道,選擇物理的組合,大學可選專業最多,所以有些學生會隨大流,明明這一科實力不強,但是選擇了這一科,那麼很可能他的成績就成了比較低的等級,如果他選擇生物可能是B等級,選擇了物理就可能是D等級,在這種情況下,是選擇生物還是選擇物理的組合呢?這確實是一個比較糾結的事情,也許有的學生為了考取更好的分數,上更好的學校,就會放棄對專業的要求。

三、3+3到底怎麼選?

選課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興趣愛好、學科特長、學校師資、專業需求等,很難簡單的說哪種最好。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具體來說:

如果考生有明確的專業要求,就要考慮大學專業對這一學科的要求,比如學醫學,當醫生,必須學生物,那麼即便你的生物相對較弱,也必須選擇這一科。

如果考生沒有明確的專業要求,那麼就要選擇自己最強組合,獲得更高的分數。比如我的政史地的排名明顯高於其他組合,即便這個組合的專業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可以考慮這個組合,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綜合考慮,調換某一學科,比如把政治調換成化學,可選的專業就會更加廣泛。

選課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選擇,對於高中生來說,很難做出理性的選擇,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但是因為各省剛剛推行新高考改革,尤其是第二批試點省份,還沒有經歷新高考,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對於新高考都是模糊的,也可能提不出很中肯的建議,這確實給選課走班形成了很大的挑戰,導致有的學生在高二選課後一個學期,還想重新進行選擇,這必然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所以,對於即將實行新高考的省份,老師和家長需要提前進行學習,以便有更專業的指導!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我兒子今年也是高一,在迎接新高考一開始一直很迷茫。兒子語文一般,英語中上、最好是數學理科類初三考上市重點高中,原因可能高中招考只考語數外加物理化學一張試卷所以提前入取了,到了高一上學期月考就跟中考基本上全年級前100名,我一直搞不懂初中基本上不會這麼差,後經過家長會到:老師瞭解是政治歷史掉分太多,老師對我說沒關係的到高二就好了因為高一名次是看總分,高二就只選自己拿手的就不一樣了,聽老師這一說我也輕鬆了,兒子對我說他已經放棄政治歷史了,選3的話選物理化學,生物跟地理到時看一下哪門好一點就選哪一門,我也很支持因為現在只是2選1容易多了,無論那一種選向大學專業都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希望高一家長提前規化跟孩子商量好,在高一成績不好的哪科提前放棄浪費時間和精力!看的懂的點個贊,有不同觀點的留個言,看有對我兒子有什麼幫助。


民福糖業


您好,新高考改革後,6選三總共有20種選擇,這20種學科組合情況以及專業比例如下:




各學科對應的專業情況如下:













從表格我們可以看出,物理化學歷史的組合情況最為激烈,這個是屬於理科組合,一般不建議學生報考,除非是拔尖學生!

傳統的政史地組合屬於純文科,而且可選專業比例太少,也不建議學生報考。

其他專業組合情況學生可根據專業比例以及興趣愛好學科優勢等進行選擇,還是得慎重!


晨昏蒙影


首先選專業,你嚮往將來從事什麼專業的工作很重要,自己喜歡的,將來個人發展快,容易出成績。而這種專業需要考哪些學科,好好精心準備就好了。

以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選擇專業,這樣就業容易。然後選取考這些專業對應哪種組合。

如果自己還沒有明確將來的目標,也不在意社會需求,那就按平時感興趣,成績高的學科綜合評判,找出怎樣組合你的成績高你就怎麼選。

如果自己只想考一所知名大學,又不好判斷自己究竟哪個組合對自己有利,你可以把平時大考(其中,期末)與模擬考的成績發出來(最好帶名次),大家幫助你選擇。

不過希望你以國家,社會需求,以及個人喜愛的專業為第一選擇,併為之奮鬥,刻苦努力,最終實現為好。有目標的人才有動力。這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

記住,將來一定要從事一個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勝任的工作,這樣你才會相對問的我,就業也不難。

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人生輝煌。


一箇中學教師


就我一個想說浙江還有技術一門的嘛。

切入正題。本人於一個月前正式選科完畢。回憶起來真的是一把辛酸淚。因為在你下定決心選文科的時候,老師跳出來說要考慮專業啊!在你下定決心要選理科的時候,老師跳出來說分數也很重要的!所以你懂那種選科三天(時間有點趕,因為下學期馬上學考了),天天失眠的感覺麼😭

然後,說說我選的科目吧。我最終選擇了生史技這三門科目。主要考慮到物理化學實在沒有優勢。其實我所謂的沒有優勢並不是成績差哦,我屬於物理成績中偏上的水平,但除非物理特別頂尖的同學,否則其實都不太建議選物理的。其一是競爭很大,在很多重點高中物理基本上成了必選。其二是物理的難度會漸漸加大,而普通的成績到了後來反而會學的比較吃力。所以權衡之下,儘管不選物理會吃虧比如說很多熱門專業無法選擇,但我還是毅然決然的放棄了物理。然後化學,這輩子都和我無緣了。可能我就沒有學化學的命。但是從同學那裡瞭解到,其實化學在高一主要是多背多記,當然到了後階段化學這門學科思維也是要求敏捷的,理解力不能太差。然後選擇生物當初是因為沒有一門理科所以想著生物不是很難,即便它是理科,也是號稱“理科中的文科”。然後在政史地這三門中地理算是難於政治和歷史的。政治歷史主要是背誦為主,一定要仔細背,特別是歷史,考試老是考邊邊角角。然後根據自己的成績穩定和興趣最後選擇了歷史。技術這門課程其實裸分拿高分是不簡單的,但是在新高考尚未成熟的背景下,許多人不瞭解技術,看不上技術,所以選擇技術,賴於賦分制,如果是重點高的學生選擇技術那優勢是很明顯的。(我就是這樣的心裡)

😏而且,我們技術老師還打包票,不選對不起他ಥ_ಥ

以上就是我選科的真實感受。對於學科的分析,僅個人觀點。😄


槿玖玦


這個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選擇,最好根據興趣愛好選,別看別人選什麼,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孩子沒主意,對這幾科也沒什麼特別的偏愛,我覺得就擇優選擇吧,也就是哪科成績好,掌握的學習方法或理解的更好,就選擇哪科。

如果拋開剛才說的兩種情況,第一科我認為必選物理,如果你有一顆上985,211的心,你有一個上重點專業的願望。那麼學好物理,你的選擇性和被選擇性都會大很多。至於第二科,我覺得選擇歷史比較好,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學習歷史就如同讀故事,在枯燥的高中生活中找到與語文寫作之間的聯繫,給孩子自己一點放鬆的空間。

剩下第三科就不好說了,是我的話我建議選擇生物,畢竟生物科學是未來世界研究的主流之一,從學習的角度來考慮,之前的理科生都認為生物是理化生裡最簡單的學科吧,小編從自己的學習經驗來說也感覺高中生物學起來簡單。至於政治我不建議學,第一我討厭政治,第二政治唱的都是高調,高中生理解政治真正的內涵難,全靠背,佔用時間多,累。地理這科我不瞭解,不好亂說。至於選不選化學,個人自己定,學的好就選。學的不好就放棄,我是覺得化學挺好學,不過與歷史比起來。我覺得學歷史更好一點。與生物比起來,化學方程式的組合和電離啊什麼的也夠麻煩的。

所以,我建議物理+歷史+生物。

覺得正確嗎?


學習的秘訣


我女兒今年初三,秋季入學上高一,她的成績還可以,大概能考的上重點高中,今年也是河北高考改革的第一年,一切都是未知數,但我看過許多浙江高考改革的文章,因為賦分制,我可能不主張女兒選物理,雖然現在看她物理成績還可以,我怕她成為高級學霸的炮灰,我可能推薦她選化生史,或化生地,反正到時候是成績說話,有好的成績才有好大學上。


萬事如意


看自己的傾向性吧。

無非文理。

但不建議高考時就考慮專業選擇。考上一個好學校更重要。高等教育關鍵在“高等”,指的是對年輕人學習能力的培養,三觀的塑造,眼界的拓展。

高中期間,關注分數先。切記,考一個好大學。


新觀點評說天下


一看自身成績排名,二看報考人數多少,成績差的考生報的越多的建議優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