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亞運經濟圈”,杭州還需什麼?

在當今世界上,重大體育賽事作為一種外生因素,已經成為促進城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各國的實踐證明,奧運會、亞運會等大型體育賽會往往成為舉辦城市產業結構、空間結構調整的重要機遇,引領城市結構全方位的蝶變。

雅加達亞運會閉幕後,亞運會進入了“杭州時間”。杭州,對標“世界名城”的建設目標,開啟建設“亞運經濟圈”的征程。

“亞運經濟圈”,杭州準備了……

建“亚运经济圈”,杭州还需什么?

綠色亞運

33個新場館全面開工

杭州亞運會場館及設施建設總體堅持“綠色、智能、節儉、文明 ” 的辦賽理念,力求做到能改不建、能修不換、能租不買、能借不租,力求節儉、決不鋪張。同時,亞組委還會充分整合紹興、嘉興、湖州等杭州都市經濟圈範圍內,以及寧波等濱海城市現有的場館資源。

☑ 主場館交付使用

錢塘江畔,一朵綻放的白色蓮花與杭州老城區隔江相望,這朵“蓮花”正是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主體育場——杭州奧體中心。它的不遠處坐落著G20峰會主會場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兩座醒目的建築已經成為杭州市新地標。

杭州奧體博覽城核心區佔地154.37公頃,建築總面積272萬平方米。八萬座的主體育場和一萬座的網球決賽場通過平臺相連。其中主體育場,在2017年全國大中學生運動會召開前交付使用,今年下半年網球中心也將建成。

☑ 新場館全面開工

除此之外,分散在杭州各區縣的場館也初露雛形——根據《2022年第19屆亞運會主辦城市合同》和已初步確定的競賽項目,目前杭州市屬第一批33個場館及設施建設任務已經明確。其中,新建場館5個、續建場館7個、改造提升場館12個、臨建場館7個、新建亞運村1個,利用現有資源改造提升亞運分村1個。

去年10月,杭州亞運會市屬第一批33個場館建設已全面啟動。歷經8個月時間,新建場館順利完成選址立項、設計、出施工圖和招投標等前期準備工作,並在今年6月正式開工。5個需要新建的場館分別是拱墅區城西體育公園體育館、富陽區射擊射箭館、富陽區水上運動中心、富陽區激流回旋場地和淳安縣場地自行車項目。

建“亚运经济圈”,杭州还需什么?

便捷亞運

10條地鐵線+2條城際鐵路線

為更好保障亞運會籌辦,方便外地遊客在各賽場之間穿行,杭州市正加快城市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到2022年計劃建成10條地鐵線和2條城際鐵路線,使杭州成為“地鐵城市”

截至2018年6月,杭州地鐵已開通1號線53.6公里,車站34座;2號線42.9公里,車站32座;4號線20.8公里,車站18座,三條線路共117.3公里,車站79座,並在地鐵上覆蓋了4G網絡,這是全球首個覆蓋4G網絡的地鐵系統。

而傳了近兩年的杭州西站也正漸漸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杭州市將投資約246.2億元在老餘杭老宣杭線倉前貨運站附近建設杭州西站。由於不少亞運會比賽將在杭州城市西部進行,杭師大倉前校區也是杭州亞運會排球和橄欖球的比賽場館,西站建成後,這大大縮短了觀眾前往亞運會倉前、富陽等地場館的距離。

建“亚运经济圈”,杭州还需什么?

智能亞運

“賦能亞運”APP上線

亞運會進入“杭州時間”的前一天,一款叫做“賦能亞運”的APP上線。

打開這款APP進行註冊後,你可以體驗杭州亞運會所有的線上活動——通過參加活動成為杭州亞運會的火炬手,通過綠色行為兌換能量值換取亞運周邊等等。

“賦能亞運”APP上線後第一時間,杭州亞組委還在全杭州設立了十餘個“與亞運同框”合影區,照片拍完後在APP上傳你與亞運的合影,便能在杭州8分鐘文藝演出之後出現在全亞洲最大的戶外屏——位於延安路龍翔橋的西湖天幕的大屏上。作為“杭州時間”的盛典組成部分,”賦能亞運“將在未來4年內營造濃厚的亞運氛圍。

此外,2022年之前,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杭州馬拉松等知名賽事在杭州陸續舉行,這些賽事將充分利用高科技互聯網特色,為智慧杭州亞運會“試水”。

“亞運經濟圈”,杭州還需……

建“亚运经济圈”,杭州还需什么?

杭州,以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為目標,然而城區現有的產業結構、空間結構還有一定的距離,如在三大產業結構中,服務業的比重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在服務業內部結構中,傳統服務業還佔有相當的比重,現代服務業比重亟待提高。在主城區內,還存在一些與城市現代化、國際化功能不相適應的產業。

為此,把握“前亞運”機遇,充分利用亞運會的“杭州時間”,杭州需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打造良好“亞運經濟圈”,促進城市的現代化、國際化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推進核心功能強化

加快非核心功能疏解

隨著杭州地位的提升與城市國際化的推進,城市的核心功能正在發生新舊轉換。為了促進新舊功能的加快轉換,需要充分利用杭州全城迎亞運的氛圍,將現在佔據主城區的那些已經退變為非核心功能的產業,從主城區疏解出去,從而為新核心功能的產業騰出發展空間。

與城市新核心功能相適應、需要強化的產業主要包括:國際旅遊休閒服務功能相關聯的產業、現代國際商貿功能相關聯的產業、國際文創交流功能相關聯的產業、高端製造創新功能相關聯的產業等。在土地供應、稅費減免、水電價格等方面的差別化政策,通過各種經濟手段促進新產業的成長與老產業的退出。

推進產業向高端演進

亞運會產業體系與建設結合

將亞運會驅動的產業體系與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建設相結合,推進各個產業向全球產業價值鏈高端演進。

☑ 在電子商務、物流網、雲計算和大數據、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提高創新要素的集聚能力,搶佔產業鏈的高端環節,打造國際製造的“杭州標準”,培育本土的國際品牌。

☑ 以開放帶動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展,積極參與打造通向世界的“網上絲綢之路”。

☑ 以蕭山機場為依託,推進建設空港新城,構建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和生態鏈。推動智慧物流、會展經濟、臨空商貿及臨空製造產業體系的集聚,加強空港地區的國際化功能集聚。

杭州城市空間結構優化

亞運場館的合理佈局

亞運場館的佈局及其建設常常成為城市空間結構調整的原動力,並對城市空間結構產生觸媒作用

,因此,需要借舉辦亞運會契機,積極引導體育場館空間合理佈局,結合城市空間結構形成多中心多功能的賽區佈局,構建地區性的體育中心,形成專項體育功能互補兼容的多中心、多功能的賽區佈局。同時,以合理佈局亞運場館為契機,優化杭州城區人口和功能佈局。

城區、腹地經濟協調發展

構建“亞運經濟圈”

為了增強杭州城市經濟發展的潛力,需要在現有的“杭州都市圈”的基礎上,進一步向江西的北部、安徽的南部等廣大區域拓展腹地,構建“亞運經濟圈”,通過帶動腹地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來加快杭州自身的發展。依據區域經濟梯度發展規律,可以將“亞運經濟圈”劃分為核心圈層、次圈層和外圈層,確定杭州主城區產業向腹地擴散的空間方向。

資料/浙江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