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海南自貿區(港),從把“地”掃乾淨做起——關於萬寧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幾點思考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11.5”進博會主旨演講、中央12號文件精神和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關鍵時期,省委劉賜貴書記親率黨政代表團赴浙江、上海學習考察。考察團先後考察學習了杭州市行政服務中心、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遞鋪街道魯家村,上海張江科學城、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等地,並先後與浙江、上海召開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交流座談會。在學習考察期間,省委劉賜貴書記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營商環境、產業轉型升級、基層黨建等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我們推進海南自貿區(港)建設指明瞭方向、明確了重點。

建設海南自貿區(港),從把“地”掃乾淨做起——關於萬寧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幾點思考

萬寧市區

作為一名市縣委書記,我有幸參加了此次考察學習。此次考察學習時間安排緊湊,內容充實,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提升了水平。短短4天時間,我受益匪淺,既有對滬浙兩大東部沿海省市的高速繁榮發展而深感震撼;也有對滬浙兩地開放的程度、改革的力度、創新的維度之大而深感振奮,更有對滬浙兩地黨員領導幹部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和實幹敢幹的擔當精神而深感欽佩。特別是考察學習期間,劉賜貴書記率領大家瞻仰中共一大會址,並親自主持集體重溫入黨誓詞,在追溯紅色源頭、追思建黨初心的過程中接受了深刻的黨性教育,讓我更加堅定地維護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更加堅定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更加勉勵自己要在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實踐中勇當先鋒、做好表率。

考察學習期間參觀的每一個點,雖都有不同的代表性,卻有一個最大的共性,就是都有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安定祥和的治安環境、文明友善的人文環境,這是我參加此次考察學習最深刻的印象之一。良好生態環境是推進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安定祥和的治安環境和文明友善的人文環境是提升海南自貿區(港)內在吸引力和區域競爭力的重要保障。近年來,以劉賜貴書記為班長的省委常委班子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推進“多規合一”改革,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和社會文明大行動,確保了海南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為自貿區港建設積累了最寶貴的財富。所以我認為,建設海南自貿區(港),要像掃地一樣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先把“地”掃乾淨,重點解決好三個問題:

一、由誰來掃“地”

建設海南自貿區(港),從把“地”掃乾淨做起——關於萬寧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幾點思考

牛路嶺水庫

在“兩山”理論發源地餘村考察學習期間,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有兩點:一是村裡的主幹道上竟然見不到一點垃圾,也看不見垃圾桶和垃圾投放點;二是把村民行為文明與股份分紅聯繫起來,約束村民遵紀守法、倡導文明之風 。如果沒有餘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沒有餘村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沒有餘村全體村民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就不可能有餘村今天的環境之美、風尚之美、人文之美、秩序之美。劉賜貴書記反覆強調,“要集全省之力確保海南的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長期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大眾工程,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是海南黨員幹部群眾的一致追求,讓守望相助、忠孝禮義、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遍地開花是海南黨員幹部群眾的共同願望,生態文明建設沒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參與者。對萬寧來講,我作為市委書記,必須堅決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親力親為推動壓力層層傳導,責任層層壓實;市委市政府是執行中央、省委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決策部署的推動者和實施方案的制定者,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省新出臺的市縣發展綜合考核評價辦法這個“指揮棒”的引領下,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嚴守生態環境保護底線,決不再走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老路;全市黨員幹部要增強主人翁意識,牢固樹立綠色政績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拿出一天當三天用、不惜脫幾層皮的幹勁,把中央和省委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到位;投資企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堅力量,必須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減少資源消耗,推行綠色生產,變被動監管為主動防治;人民群眾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人人都應該樹立環保意識,從工作和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自覺摒棄不文明的陋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共同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協同、公眾參與”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格局。

二、要掃什麼“地”

無論是阿里巴巴西溪園區、上海張江科學城的綠色高效產出效益,還是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的精細化、人性化管理,以及安吉縣餘村、魯家村構建的生態經濟模式,都讓我感受到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場全方位、系統性的變革。我將時刻牢記省委劉賜貴書記調研萬寧時關於“保護好萬寧的生態環境是保護全省生態環境的要求,是為保證全省整體生態環境質量只能越來越好作貢獻”的諄諄教誨,從以下幾個方面抓好生態文明建設:


建設海南自貿區(港),從把“地”掃乾淨做起——關於萬寧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幾點思考

1月19日,2018年ISA世界長板衝浪錦標賽暨第八屆萬寧國際衝浪賽在海南萬寧日月灣激情開幕。


(一)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模式。堅決摒棄過去以犧牲環境、破壞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在“多規合一”引領下,在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基礎上,依託萬寧優越的生態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壯大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生態旅遊業、新型工業和遠海捕撈業等綠色產業,逐步降低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擦亮世界長壽之鄉、世界衝浪勝地、中國檳榔之鄉等“金字招牌”,精心實施“百日大招商”活動,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用最好的生態資源、更優的營商環境來吸引一批生態效益好、畝產效益高的投資,在12月28日前確保百日大招商成果——大唐電力燃氣發電廠在萬寧正式開工。

(二)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養的生態環境。堅持問題導向,立行立改,舉一反三,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確保按照中央和省委整改工作目標要求、質量要求、時限要求,清倉見底,整改到位。目前最要緊的是把中辦回訪督查組督查萬寧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華社曝光非法採砂問題重要批示精神和中央環保督察及國家海洋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指出的問題整改到位。動真碰硬推進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加強對日島月島、青皮林自然保護區、小海和老爺海等重點區域的綜合整治,加大對非法採砂、土法燻烤檳榔、違法建築、秸稈焚燒、露天木材加工等破壞環境行為的專項打擊,加快墟鎮、旅遊開發區汙水處理廠和雨汙水管網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萬寧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確保乘勢而上創成國家衛生城市。

(三)打造穩定有序、平安祥和的治安環境。海南自貿區(港)建設在帶來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同時,也給社會和諧穩定帶來了一些潛在的不確定、不安定、不穩定因素。我們要認真落實省委劉賜貴書記關於“不斷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全力建設平安海南、法治海南、和諧海南”的批示精神,著眼於建設更高水平、更高標準“平安萬寧”,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源頭預防與面上整治相結合,加快推進“雪亮”工程、視聯網工程建設和市、鎮、村三級“網格化”群防群控, 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推進禁毒三年大會戰、緝槍治爆專項行動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確保社會治安防得更嚴、打得更準、效果更好。當前最重要的是以省掃黑除惡督導為契機,加大打擊力度,擴大打擊戰果,真正做到有黑掃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

(四)打造誠信友善、兼容幷蓄的人文環境。以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為契機,在全市深入開展社會文明大行動,推動“事事關乎萬寧形象、人人都是投資環境、個個都是旅遊大使”的理念深入人心。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旅遊市場欺客宰客等不誠信行為,打造“誠信萬寧”。加快落實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出臺一攬子人才新政來築巢引鳳,積極營造“尊才、愛才、惜才”的社會氛圍,推動人才紅利與人文紅利互促共進,力爭到2025年引進五湖四海的人才50000人。

建設海南自貿區(港),從把“地”掃乾淨做起——關於萬寧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幾點思考

興隆咖啡谷


(五)打造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認真學習踐行“兩山”理論,把握好發展與保護、“面子”與“裡子”的關係,遵循“不搞大拆大建、不求同樣的建設模式、不套用城市標準”的原則,突出規劃引領,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著力抓實脫貧攻堅戰、產業發展、共享農莊、鄉風文明等重點事項,確保今年高質量完成2491戶10140人穩定脫貧和5個貧困村整村出列。著力解決農村房子亂建、垃圾亂扔、汙水亂排、死人亂埋等亂象,著力破解村集體經濟薄弱、內生動力不強等難題,打造一批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麗鄉村。目前要著重抓好社會文明大行動和生態文明村建設,確保創成5個5A級美麗鄉村和2個五椰級鄉村旅遊點。

三、怎樣確保掃好“地”

無論是餘村的“垃圾不落地”模式、魯家村的田園綜合體模式,還是杭州市行政服務中心“不見面”審批模式、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T+5”交易模式,給我的一個共性啟示就是,做好任何一項工作,都需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都需要主動作為、擔當實幹,唯有此才能走在時代前列。同樣,抓生態文明不僅要有方向、有主體、有載體,還需要通過理論指導、理念引領、制度創新、履職盡責來實現管根本、管長遠、管到位。

一是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用習總書記“4.13”重要講話、“11.5”進博會主旨演講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武裝頭腦、指導生態文明實踐,深刻汲取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的教訓,主動作為,實幹擔當,確保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生態文明重大決策部署,確保中央環保督察及國家海洋督察反饋問題一件不落、一招不讓徹底整改到位,確保中辦回訪督查組指出問題已整改到位的鞏固成效,絕不死灰復燃。

二是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全面加強市委對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實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度。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打造基層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心骨,確保拆違控違、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掃黑除惡、農房報建等基層重點工作高效化、法治化推進。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把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假作為的幹部調整下去,把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使用起來。強化生態環保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用嚴明的紀律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三是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推動。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嚴格實行環境准入制度,對資源消耗大、破壞環境的企業一律不得引進,對不認真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的企業一律不得經營,對不符合環評要求的項目一律不得上馬,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增長。建立環境汙染“黑名單”制度,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建立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全面落實河長制,推行灣長制,加強流域、海域精細化管理。

四是堅持以責任落實為保障。堅持明責為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把省委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30條硬措施落地落細落實,教育黨員領導幹部把責任扛在肩上。堅持考責為要,健全生態環境績效評價考核機制,推動責任落到實處。堅持追責為重,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特別是對監管不力、環保問題頻出、環保案件頻發的單位和黨員領導幹部及時追責問責,以強有力的問責倒逼責任落實。

此次考察學習是給自己一次強有力的“充電”。我將盡快消化吸收考察學習過程中先進的理論與實踐經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11.5”進博會主旨演講、中央12號文件精神和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認真履行市縣委書記的崗位職責,敢於擔當,像掃地一樣,從基層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善作善成,繼續在海南自貿區(港)建設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注:作者系中共萬寧市委書記 張美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