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5年後,同學們之間的差距都有多大?

太極宗師陳小旺


我大學畢業了7年,所以我來說說我身邊同學的情況吧!

因為我們是讀師範專業,所以絕大部分的同學都是做老師,有的是在鄉鎮做老師,有的是在市裡做老師,有的是做小學老師,有的是做初中老師,有的是做高中老師,有的是做中專老師。這大部分的同學都是當了老師,所以人生軌道都是很相似,都是當了老師,然後結婚生子。不過也有一小部分當老師的同學還沒有結婚。

還有一部分的同學他們不甘於當老師,所以在外面闖蕩,有的人去當了外貿員,有的去培訓機構裡上班,有的自己創業,有的考了公務員。在同學群裡,貌似不甘於當老師的同學的生活過得更精彩一些也更富足一些,因為他們有些人在一線城市買了房買了車,看著像是過上了成功人士的生活。


人教無類


我12年大學畢業,後來我選擇了考研,其他沒有選擇考研的同學提前進入了社會工作。有一個隔壁班的同學當年考上了村官,如今過了6年,他現在升了副科,成了領導。

我因為躲過了12年的求職大軍,緩解了3年的就業壓力,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等我研究生畢業之後就業壓力比之前更大,我在外面打拼了一年,最後由於自己找不到未來,不得不回家考公,經歷過一年的時間,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考進了夢寐以求的體制內工作。

但是生活就是充滿驚喜:以前畢業的同學恰巧就是我現在的領導,而我只能從底層做起……我的生活本來想活出一出勵志劇,但是立馬反手再把我編進了一部荒誕劇……而我則無奈的成了這出戏的主角!


膠捲記憶


大學宿舍6人,畢業後就我一個人考上了北京985研究生,目前已經研究生畢業去了一家央企,工資不高但很穩定也不累。發展嘛,在這種地方,發展靠的從來不是能力。

而我們宿舍的其他幾個姑娘有一個跟著男朋友去了深圳,剩下幾個人也都來到了北京做了北漂一族。去深圳的是我們幾個裡第一個結婚的,可是不到一年就離婚了,現在自己一個人在深圳,上班之餘偶爾接點私活,收入可以養活自己也能讓自己過上點小資的生活。但是平日裡看到我們其他幾個人在北京時不時就來一次聚會,而自己在那邊孤單單一人還是挺傷心的。

第二個姑娘剛畢業時可以用顛沛流離來形容,工作換了好幾個,都不如意,一年搬了四五次家都租不到合適的房子。但好在生活是越來越好的,前兩年去了一家創業公司,一直做到現在,還成了公司元老,公司領導為了報答她,幫她弄了個北大的在職研究生,現在的生活很忙,週一到週五要上班,週六日要上課,但看得出來她很開心。

第三個姑娘畢業後一直在做一份自己喜歡也適合她的工作,開始工資很低,也很累,出差還要倒貼,我們都勸她要不換一個吧,但是她一直堅持到現在,已經做的風生水起了,掙得很多,儼然小富婆一個,但是依舊很忙,壓力很大。

第四個姑娘,畢業後原本回到了家裡的三四線城市一個國企,後來她不甘於每天渾渾噩噩度過,辭去了工作,和男朋友到了一個三線城市,後來她和男朋友分手了,此時我們已經畢業2年多了,她毅然決然要來北京找工作,我挺佩服的,現在她在北京一年多,跳槽一次,偶爾還接點私活,月收入1w+,養活自己也不是啥問題。

最後一個我們都不太理解,家裡條件很不好,但她一直有個北大夢,任性的考了2年研都沒有考過。工作一直再換,中間還曾經有一年多沒有工作,沒有任何收入來源,也不太願意我們說她,已經很久不怎麼跟我們聯繫了。

就是這樣,宿舍的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小生活奮鬥著,這個宿舍也是我大學收穫的最寶貴的東西,雖然畢業快5年了,但是我們依然都在北漂,依然可以找個週末就開心的聚在一起吃飯逛街看電影,開懷大笑


SunnyDn


我來說說我和我的同學們吧。

我是12年畢業的,鄭州一所還算可以的二本院校,現在畢業6年,我並不願意用差距這個詞,只能說生活狀態確實有很大差別吧。

先說生活狀態比較好的:

01號男同學,畢業後在家裡資助下開了廠,現在是小富豪啦;

02號女同學畢業兩年後自己創業做實體店,後來做微商,現在已經有在鄭州有兩套房;

03號女同學畢業後考了研究生,畢業在華為幹了1年,然後辭職創業做外貿,年入幾十萬吧;

04號女同學在媒體行業裡摸爬滾打4年後創辦自己的雜誌公司,年入也不少;

05號女同學嫁了個富二代,幫助老公打理紅酒生意,收入不菲;

06號女同學畢業回家繼承了家裡邊的生意,在三線小城市月入2萬,也可以吧;

07號男同學畢業做房地產,趕上爆發期再加上個人能力比較強,現在也年入三五十萬。

生活狀態比較差的:

這就不逐個去說了,總之有的人現在有的人還在漂著、有的人還沒自己的房子也沒自己的車、有的人甚至月薪還不到5000、3000,也有的還在家啃老。

我們發現,那些混的好的就真的過的好嗎?混的不好的就真的是過的不好嗎?

其實未必,因為每個人的起點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對生活、對事業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有些天生就是事業型強人,有些就比較喜歡安逸。除了個人起點不同之外,每個人的生活狀態其實都是個人選擇的結果,無論怎樣,生活是自己的,自己覺得幸福才是真的幸福;要是自己覺得不幸福,那就去嘗試改變。不被外來的觀念看法拘束,遵從於自己的內心就好。


老沈說房


我來說說我自己和我同學吧。

我們畢業安徽一個二本院校。臨近畢業,我到處找工作,先後辦過輔導班,在杭州龍文教育集團做過教師,在家鄉私立學校幹教師。12年正式畢業,考上特崗老師,14年考回家門口的編制教師。去年考進城區,畢業已經第六個年頭了,而我還是一名窮教師。

我的同學在最後一學期,參加了選調生考試,如願的的考上了家鄉的公務員。工作默默無聞,和他基本不聯繫。五年期滿,去年考上了全國人大,進京工作。附他和賈平凹的合照一張。

其實,真的像很多人說的,有時候選擇大於努力。一樣的努力,不一樣的選擇,最終導致不一樣的人生。或許有時候不經意的一個選擇,就改變了你的一生。


教育界的解惑王


某著名985畢業,班裡30人,畢業24人,剩下6人被淘汰。出國留學+技術移民16人,讀研的就是我們剩下幾個,有兩三個本科畢業工作,還不錯,外企工資高,十幾年前也就十幾萬美金吧。

五年後的差距忘記了,就說現在的差距吧,怎麼說,其實單從收入看,差距拉的不大。現在有的留校任教,有的去別的高校,也有去研究所的,比如鄙人。當年班裡5個選調生指標,免費送不帶考試那種的,沒人去。好像我看有個回答裡,某二本師範畢業的曬照片以考的選調生為榮……,呵呵!

就這些吧,可能差距會越來越大。其實錢真的夠花,主要看誰成果多一點吧。


詩和遠方517


的確五年差距不大,我們畢業十年班級聚會,就會比較明顯了。我是一個二本院校英語專業畢業的,全班7個男生,剩下都是女生。

有錢的絕對不是學習好的,一般都是成績差但是腦筋活兒的人。學習好的都在學校,政府機關裡面。而學習一般的反倒是自己做生意,或者去了跨國企業。最直接的感覺就是上學學習好的人腦筋不是很活。到現在快奔四了,還在做翻譯,在做老師,混跡於事業單位,工資一丟丟,兩口子還沒有我們一個人賺的多,每天圍繞著孩子房子貸款,買個車也是在10萬左右。

十年聚會大家沒有刻意地說自己的薪資和生活水平,但是朋友圈加了就說明一切。

沒想到當時全班倒數第12的人竟然是大家羨慕的工作和輕鬆的人生。為人父母和沒結婚的差距也很明顯。


Erics130


大家都說的那麼激情飛揚,我也來湊個熱鬧,畢業五年,只有我一個人留在了省會城市,女孩子都回了老家,月薪還是兩三千,其他不說了,都差不多,說說突出的,當初上學,最不努力的就是男生,分班的時候,也很奇怪,我們女生很漂亮,條件就一個好的,其他的都一般,但是男生長的是一個比一個難看,經濟條件還好,有的時候很羨慕人家不僅家裡有錢,更可怕的是他們身上的優秀品質,骨子裡透露出的自信,都是我們這些窮人家的孩子學不來的,對待學習不求滿分,只求畢業,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卻鍥而不捨,做到最好,專一鑽研,對自己喜歡的人也是真心對待,不虛榮不貪婪,至今抹不去的記憶是,直到畢業了,我們才知道這些男孩子家裡很有錢,我們用智能蘋果手機,他們用翻蓋,我們有筆記本電腦,他們沒有,連遊戲都不打,給家裡打典生意,追自己喜歡的女生,做自己喜歡的實驗,儘管其他科一塌糊塗。敢做敢想,,我們這些,,,,


丫頭7315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就業指導老師總是跟我們說,畢業五年之後,同學們混得怎麼樣就會呈現出來,同學之間的差距也會慢慢拉開,至於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就不敢確定了,不過努力兩個字是一個前提。

我一直記得就業老師跟我們說的這句話,我畢業也快六年了,前幾年我一直在努力為了不在五年後被同學甩開的太遠,但是現實就是很多同學已經甩開我很遠了。所以畢業五年後的差距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不僅僅是努力就可以的,方向錯了,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的,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很重要。

我現在雖然是一名教師,但是也只是民辦學校,沒有編制的,其實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已,越沒有房、沒有車,跟其他同學比起來差的比較遠,不論是初中、高中、大學的同班同學。有一個同學,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現在人家自己開了公司,在海口等地方都有自己的房產了,這個屬於膽子大型的。以前班級很多考上一本二本的同學,都混的沒有他好。

大學有一個同學,浙江人,大學期間我們都是屬於能力一般的人,但是他這個很有自己想法,畢業之後一直在創業的路上,剛開始前幾年很不順,做電商把結婚的禮金都賠進去了,女朋友都離開他了,現在轉別的行業做代理,生意越來越好,

月收入應該有我的十倍多,現在也開始交往了新女朋友,準備結婚。

當然了我個人雖然認同五年之後的收入、房子、車子等可以衡量一個人的成就,但是我也認同有精神歸屬感的人也算是一種成功。平平淡淡才是真,我現在結了婚,把小日子過明白了也算是另外一種成就吧(真不是賺不到錢,才這麼安慰自己,我是真心覺得是這樣的 哈哈)!!


80後看爽爽


五年應該差距不大,除非是富二代,本身差距就大,如果在10年那差距就很大了,我07年大學畢業,現在有些同學還是回到農村了,過著父母一樣的生活,大部分同學還是留在大城市奮鬥,留到不同的城市結果也大相徑庭,就杭州和西安的同學比較多,基本上在這些城市的人都定居了,我和其他2個同學一直在深圳發展,基本上也買房定居了,我和另外一個同學都是2套房子,但壓力都不小,背了500萬的房貸,車也解決了,還有2個同學一個北京,一個上海,也買了房子,但經常聯繫也說壓力很大,再說工作,大部分人收入在20-30萬之間,回農村的就不清楚了,不好意思問,工作比較好的有幾個做服裝設計總監,有些人還在做普通管理層,其餘都是自己創業,收入比較高一點的應該年收入100-200萬之間,但這種是少數,以後的差距應該會越來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