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親弟兄俄羅斯和烏克蘭,為什麼會走到如此劍拔弩張的地步?

幸福地帶2


俄羅斯的對外政策一如既往,它繼承了沙俄、蘇聯的東西,只是當下無力擴張,唯有維持,且已畫出底線:除波羅的海三國外,其他前蘇國家入北約。

烏克蘭歷任領導真的沒有戰略眼光,自己歷史脈絡、教訓不懂不汲取,自家分量不掂不牢記,自身地位不識不會用,自己兩區域不和不彌合。

地區全球爭霸都是明局,就烏克蘭看不清,一陷再陷危局險境,難道它想“置之死地而後生”?

有人把烏俄反目歸因於俄羅斯,一個巴掌拍不響,俄國全是明牌,烏克蘭本有好牌,打亂打丟真的不該俄國啥事!


ruixuezhaofeng


請大家記住,在歷史上俄羅斯和烏克蘭,雖然同屬於基輔羅斯的東斯拉夫人。但是在十三世紀到十五世紀,這個基輔羅斯公國像前蘇聯一樣解過體。解體後的東斯拉夫人有一部分被蒙古人統治,形成現在的俄羅斯人。有一部分人被波蘭人統治,形成現在的烏克蘭人。有一部分人被立陶宛人統治,形成現在血統最純正的白羅斯人。所以,從民族感情上講,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都認同白羅斯人。但俄羅斯人在文化和血統上受蒙古人的影響,一直對有波蘭血統的烏克蘭人橫加欺壓。
從近代講,蘇聯時期的烏克蘭大饑荒,也形成基輔對莫斯科的仇恨。

蘇聯解體後,因為烏克蘭人的短視和對時局評判的失誤,把自己世界第三的核武器擁有量,全部給了俄羅斯。當然,當時的葉利欽是位親歐美的俄羅斯總統,所以俄烏兩國其本上不受地緣政治的影響,相對平安無事。
但萬事萬變,棋局無常。當葉利欽把俄羅斯總統這頂皇冠給普京戴上時,這位擁有彼得大帝般雄心壯志的


人物,就喊出了“給我二十年,我還你一個偉大的俄羅斯”。普京站在俄羅斯的立場上,喊出這樣的話很正常,但是在歐美和北約的耳朵裡,聽到的卻是前蘇聯轟隆隆的坦克聲。

普京上臺後,經過一系列對俄羅斯的改革和整治,確實讓世界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俄羅斯。但是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對歐美來說,是一種威脅,因為強大的俄羅斯肯定要跟歐美搶這個世界的主導權,俄羅斯歷來有這種傳統。


馬上俄羅斯跟西方的關係就降下來了,北約東擴開始了,顏色革命也來了,烏克蘭跟著變天了,她變得越來越不親俄,卻跟歐美關係緊密了。


俄羅斯人有個特點,就像我們歷史上的曹操一樣,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能叫天下人負我。在現實的威脅和心理上的猜忌恐慌下,俄羅斯人出手了,他們用公投的方式,強行將烏克蘭的克里米亞給奪了過去。然後,又在烏克蘭的東部地區,建立起了親俄勢力,造成烏東部事實上的獨立。

有些時候好的地理環境,是國家政治和外交上的優勢,當然這種優勢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要有強有力的政府領導才行,土耳其就是榜樣。

但可憐的烏克蘭政壇上出不了一個埃爾多安,像季莫申科和波羅申科這樣末流政客卻層出不窮。

就這樣,烏克蘭在親西方政客的引導下,和俄羅斯的仇恨是越來越深。當然,烏克蘭沒有錯,畢竟是俄羅斯霸佔了她的國土。


李硌硯


曾經的烏克蘭和俄羅斯親如兄弟,但是現在卻走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俄羅斯這個國家的控制慾太強,並且它一點都不講信用,所以烏克蘭才會走到和它翻臉的這一步。


曾經和俄羅斯親如兄弟的國家有很多,但是最後卻並沒有幾個國家能夠和俄羅斯維持長久的親密關係,即便像白羅斯這樣的國家也是對俄羅斯憋著一肚子的怨氣。其實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為什麼有些人總是不招別人喜歡甚至他們的朋友都一個個拋棄了他們呢?最主要的原因其實還是因為這些人的人品太差,國家亦是如此,如果一個國家的行為總是非常蠻橫霸道,那它還能獲得其它國家的真摯友誼嗎?

前蘇聯原本給俄羅斯留下了不少政治遺產,但這些政治遺產隨著時間的推移卻幾乎快要被俄羅斯給敗光了。以烏克蘭為例,獨立之後的烏克蘭並沒有立即走上親西方的道路,它一直在跟著俄羅斯一起混日子。不過俄羅斯有一個特點,跟它好的國家它絕對不允許對方跟西方國家好,尤其是俄羅斯周邊的那些小國,一旦對方有親西方的傾向,那俄羅斯甚至有可能以武力對相關國家進行威脅。
(俄烏兩國領導人)


烏克蘭跟著俄羅斯混了幾十年,但烏克蘭經濟卻一直上不去,俄羅斯搞經濟不行,於是烏克蘭人出了自己經濟利益的考慮想要靠攏西方國家。不過也正是因為烏克蘭想要靠攏西方,烏克蘭國內的危機也才由此引爆,普京根本無法接受烏克蘭倒向西方國家的事實,為了報復烏克蘭,於是普京出兵介入烏克蘭東部地區衝突並且兼併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

俄羅斯曾在勸說烏克蘭放棄自己大規模戰略性武器的時候承諾會保障烏克蘭的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但如今俄羅斯卻並沒有遵守自己當初的承諾,這乃是嚴重的背信棄義的行為。克里米亞本是俄羅斯送給烏克蘭的領土,但俄羅斯卻輕易介入克里米亞事務並主導克里米亞通過公投併入俄聯邦,這乃是對國際法的公然挑戰和踐踏。僅從以上兩件事兒來看,烏克蘭還怎麼和俄羅斯和氣相處?
(烏克蘭拆毀自己的轟炸機)


俄羅斯自己搞經濟不行,它還非得逼著自己的小夥伴跟自己一起混日子,如此不講道理的國家怎麼能夠獲得其它國家的真摯友誼呢?烏克蘭人民也要過日子,融入歐洲更有利於烏克蘭的經濟發展,但俄羅斯卻難以接受這樣的事實,僅從這一點來看,俄羅斯和烏克蘭早晚也會反目成仇。總之如今俄烏兩國關係搞得劍拔弩張,這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俄羅斯的行為很不厚道。


李姓先生



一隻巴掌拍不響!同為東斯拉夫兄弟的俄烏兩國之所以走到如今劍拔弩張的地步,其責任並不能用立場來歸罪於哪一方。各打五十大板雖然過於簡單,但雙方確實都有推卸不了的責任。烏克蘭盲動又矯情,俄羅斯亦有“不講究”之嫌。人們常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可是,它們兄弟之間卻為了另一種“利”而一再的背道而馳。由於歷史的仇怨,烏克蘭竭力想掙脫俄羅斯本也無可厚非,但“出走”的時候沒有顧及它這位俄羅斯大兄弟的感受,所以,烏克蘭走可以,但總要留下點什麼作為“紀念”,這個紀念品就是克里米亞。這還不算,祖上分家時帶走的烏東地區也要“再議一議”。為此,兄弟倆整整吵了4年多時間。不僅沒有彌合分歧,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上個月25日,烏克蘭和俄羅斯在“曾經的烏克蘭現在的俄羅斯海域”發生了衝突事件,孰是孰非尚無定論,但局勢顯然更趨緊張了,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俄烏海上衝突事件發生後,雙方除了各自指責外,更是各自發力加劇局勢的惡化。烏克蘭是到處搬救兵,俄羅斯卻是發出了嚴重的警告。烏克蘭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俄羅斯也是陳兵邊境以防不測。海上對峙同樣也是針鋒相對。烏克蘭海軍方面12月5日宣佈在黑海進行了巡航導彈實驗,而俄羅斯同日也在黑海和克里米亞海域進行了軍演。可謂是針尖對麥芒!說白了,俄烏雙方已經到了隨時都可能擦槍走火的境地。俄烏這對東斯拉夫兄弟鬧騰到今天這種比仇人還仇人的地步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俄羅斯和烏克蘭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地步,有歷史恩怨,有價值觀取向,更有現實的環境和利益等因素。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是9世紀形成的基輔羅斯的三個分支。俄羅斯和烏克蘭在歷史的長河中分分合合,對於俄羅斯來說是“美好的回憶”,但對於烏克蘭來說可能就是痛苦的記憶了。烏克蘭其實是東斯拉夫人的發端之地,由於封建軍閥的割據,逐步分成了三個分支,即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14世紀以後,烏克蘭分別被波蘭王國和波蘭立陶宛王國統治。在這期間,烏克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化體系。18世紀,經過大北方戰爭,烏克蘭的部分領土被俄羅斯佔領,及至19世紀,烏克蘭除了一小部分被奧匈帝國佔領外,其餘大部分領土都併入了俄羅斯。1922年烏東地區併入蘇聯,1939年二戰爆發後,烏西也被迫併入了蘇聯。回看烏克蘭的歷史,也不得不替烏克蘭人悲哀。因為在它的歷史中基本上都是被別人佔領著。

烏克蘭和俄羅斯雖然是同宗同源,但由於在兄弟分家後烏克蘭經歷了太多的變故,在語言、文化和價值觀上早已發生了變異。加之在沙皇和蘇聯統治期間與俄羅斯人結下了仇怨,所以在蘇聯解體之前就宣佈脫離了蘇聯,並與俄羅斯、白俄羅斯一起助推了蘇聯的解體。從蘇聯解體中脫離的烏克蘭如釋重負,慶幸自己有了自由發展的機會,並對烏克蘭的未來充滿希望。確實,以蘇聯解體時烏克蘭的現實情況來看,烏克蘭確實有驕傲的資本。烏克蘭有4500多萬人口,國土面積60多萬平方公里,在原加盟共和國中僅此於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烏克蘭是世界有名的黑土地之國,河流密佈,自然湖泊多達3000多個,水利條件極為優越,素有“歐洲糧倉”之稱,曾是世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而烏克蘭的工業更是慕煞了世界上很多國家,不僅有世界聞名的煤炭工業體系,其重工業和軍工業更是令世人羨慕不已。而現在呢?由於烏克蘭自己的折騰,以及美俄博弈的傷害,昔日那個令人羨慕嫉妒的烏克蘭已經不存在了,現在已經淪落為了歐洲最貧窮的國家。

烏克蘭人有權選擇自己的政治道路,但烏西的政治精英們卻又明顯缺乏戰略智慧。在倒向西方國家時,忽視了俄羅斯的感受,忽視了烏東與俄羅斯割捨不斷的關係。更忽視了自己倒向西方給俄羅斯帶來的現實威脅,低估了俄羅斯的反彈決心。終致淪落為美俄案板上的“魚肉”,任憑俄羅斯和美國在它們身上一刀一刀的“切割”。精英們過足了官癮,但遭殃的卻是烏克蘭的國家和民眾。現在的烏克蘭由於丟了克里米亞,實質上丟了頓巴斯地區,其國家的統一性已經不完整。而以波羅申科為首的一幫政治精英們卻仍然和俄羅斯硬頂。受傷的只能是烏克蘭自己,因為不理智的挑戰只會給烏克蘭帶來更大的傷害。而在俄烏衝突的問題上,俄羅斯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管怎麼說,烏克蘭畢竟是俄羅斯的東斯拉夫兄弟,畢竟同宗同源。如果力量足夠大的話,可以與西方國家硬幹,何必對弱小的兄弟烏克蘭出手太重呢?況且,假如衝突擴大,對俄羅斯也並無好處。因為西方的連年制裁已使俄羅斯不堪重負!


卞競婉


假如地球是一個小鎮,蘇美就是這個小鎮中兩個相互看不順眼且想獨霸小鎮的兩家大戶,當然這兩家大戶能夠成為大戶是因為曾經的大戶們之間的相互攻伐造成的彼此沒落,這兩家一個離那些攻伐的大戶得比較遠(美),另一個最初佔領的地盤那些大戶別人看不上(蘇)!



結果呢?那些相互攻伐的大戶沒落了,美國就成了那些曾經的攻伐的大戶債主和老大,以預防蘇聯這家大戶為藉口,將小鎮的大戶們分成了兩個陣營,兩幫大戶們築高牆架大炮,大有滅掉地球鎮的趨勢!



最終蘇聯還是不堪重負轟然倒下,他的一幫兒子們就分了家,他們天真的以為再也不會被美國這個大戶惦記了,一方面紛紛的親近美國,另一方面儘可能的佔一點已經到手的家產,但是美國並沒有完全接納他們的想法,忽悠分到一些大炮的烏克蘭,把大炮銷燬殆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讓其自生自滅!



另一個分的蘇聯最多遺產的大戶俄羅斯也看明白了,保留了大量的大炮,但奈何曾經依附蘇聯的小戶紛紛改投美國大哥,好在烏克蘭兄弟還在!



然而美國聯合其它鎮上的居民,對俄羅斯等兄弟進行封鎖,烏克蘭繼承著蘇聯地盤的城門位置,也是西方極力拉攏的對象,眼瞅著曾經和自己一樣投奔美國的兄弟衣食無憂,自己跟著俄羅斯被困的衣食無著,日子難過啊!



尤其是自己的大哥俄羅斯憑藉著繼承蘇聯的資源,成了重要物資的供應方,雖然日子也不好過,但也是衣食無憂,當然給烏克蘭也提供了一些機會,例如供應天然氣通道經過烏克蘭,並廉價向烏克蘭供應交燃氣,但是杯水車薪也無濟於事啊!廉價天然氣也被烏克蘭家裡的家賊剝削乾淨(天然氣寡頭季莫申科),烏克蘭就不平衡了!



於是乎烏克蘭打算仿效吳三桂讓出山海關讓美國老大帶著小弟進來,自己也當美國小弟去,手中的地盤,無疑是投名狀!然而俄羅斯清楚這些地方對自己的重要度,趁著烏克蘭家裡鬧動亂就強硬收回了克里米亞!當然還有一些事實上已經在俄羅斯控制下的烏克蘭東部各州!



烏克蘭向美國大哥投誠的投名狀就這麼沒有了,沒有辦法只能與俄羅斯大哥鬧,越激烈美國老大越樂見,烏克蘭只能繼續試圖要回投名狀才可能被西方接納!



但是美國老大已經滿滿不對俄羅斯那麼有意見了,當然並不是和好,只是短時期進行戰略默契平衡,因為美國大哥正在忙自己家建設的問題了,當然鎮上又有一些新的大戶正在崛起或者形成合力!


涇水書生


道不同不相為謀,這是中國的一句老話,俄羅斯追求的是振興國家經濟,再豎強大俄羅斯的世界的形象。而烏克蘭在蘇聯解體後卻採取了一系列錯誤的舉動,來彰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述求不同。先是自廢武功,把大批核武器或銷燬或轉送俄羅斯,從世界第三核大國逆變成零核國家,為什麼要這麼做?就是要自證清白。


烏克蘭用行動向西方國家表衷心,不僅是核武器,大型船艦,遠程打擊戰略轟炸機都在清除之列。瓦良格號航母被當成廢鐵賣給了中國,就是今天的遼寧號,嶄新的圖一160性能優秀的戰略轟炸機砸成了廢鐵,這次中國人給錢也不賣,理由是怕西方人不高興。
威力超強的航母殺手俄羅斯的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還有一艘姊妹艦工程已接近尾聲,由於堅定西行信念也在船塢中爛成了廢鐵。烏克蘭由強大到沒落其實都與北約東括有關,幼稚的烏克蘭親西方民眾用廣場革命趕走了親俄的亞努科維奇,去俄化和排俄舉措迅速撕裂了烏克蘭穩定的社會。

堅定的西行嚴重傷害了俄烏的傳統友誼,烏克蘭新政府在俄烏衝突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讓東西部烏克蘭人開始互相仇恨,這一弱智行為沒有換來加入西方的門票,相反還丟了克里米亞。成了世界笑柄,西方的棋子。悲哀的是付出了這麼大代價的烏克蘭不但仍徘徊在西方門外不能進入,就連西方從前的承諾也不見了蹤影。從向西轉開始,烏克蘭被西方耍了一場又一場,每一次都損失慘重,得罪了俄羅斯是自已選擇怪不得別人,而甘做棋子卻被西方曬在刻赤海峽,進退兩難沒人理。烏克蘭是自已把手指伸進了磨眼裡,要怪也只能怪自已。


亓官仁


曾經是親兄弟們,但分了家後,大家又是民族國家,各個民族國家都有權選擇自己國家發展道路,但俄羅斯就不願意烏克蘭自由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烏克蘭去核武器化,去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裝備的目的性非常明確了,就是不願意去與俄羅斯搞對抗,烏俄國家友好條約的簽署,就是想打消俄羅斯的疑濾,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用書面形式來確立克里米亞的歸屬權。

但俄羅斯現在認為自己繼承了前蘇聯的一切,當然想全面控制住自己的兄弟們。大搞沙文主義那套霸權主義色彩哲學。

實際上俄羅斯與烏克蘭今天的矛盾尖銳,就是控制與反控制關係緊張,俄羅斯不準烏克蘭有自己的選擇,必須要與俄羅斯保持一致性,但又不願意去經濟上援助自己的昔日的兄弟們,在烏克蘭經濟困難上,天然氣欠款上,一分都不能少,這讓兄弟們如何想,兄弟們有困難不找大哥嗎?而大哥根本就沒有大哥的風範,斤斤計較的。

當兄弟有難,大哥又不幫助,烏克蘭只是去找西方國家了,但俄羅斯這時又不願意了,因為懼怕自己的兄弟以後,成為自己的敵人的兄弟。

因此在2014年利用兄弟家庭不和,內部矛盾引發的動盪中,眼看自己扶持的代理人亞努科維奇總統不行了,俄羅斯就開始武裝干涉,搶奪了克里米亞併吞並,支持親俄羅斯的武裝,奪取了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自治獨立,烏克蘭很快就選出新總統,但圍剿頓、盧兩洲反叛武裝衝,俄羅斯又秘密派兵支持,使兩州的圍剿完全破滅。地方武裝能多次打政府軍,而且能維持分裂現狀長達四年之久。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為了克里米亞與頓、盧兩州分裂,作為烏克蘭來講,既然俄羅斯大哥不仁不義,就別怪小弟不記得昔日的兄弟情義。

烏克蘭肯定會反目成仇,這是國家仇恨的開始,國仇家恨之時,往往會比外人還過激行為發生。

俄羅斯完全將烏克蘭一步步推向對立面,能不發生衝突嗎?正是烏克蘭處於劣勢之中,才向美國及西方尋求幫助,西方國家過去也是因為俄烏是兄弟關係,又多次反覆無常,俄羅斯又是G8成員國,因此不願意去參和,但這次不一樣了,因為俄羅斯在全面與美國為首的北約搞全面對抗賽,北約已經將俄羅斯作為戰略性對手,能不參和嗎?

拉攏烏克蘭完全符合北約的戰略性利益關係,能不去幫忙嗎。能不派兵阻止俄羅斯的軍事壓力嗎?

當國家戰略利益最大化,決定了地緣政治的走向,什麼美國軍事不會介入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危機中,那是自欺欺人的想法。烏克蘭畢竟是最棒的地緣政治扶植對象,又有對俄羅斯的仇恨,完全可以利用。

俄羅斯才是本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本想控制住自己的兄弟們,結果適得其反,如果適可而止,完全可以將烏克蘭變成芬蘭化。至少不會變成波蘭化。

正確認識,一個國家與民族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這是無可厚非的問題,不干涉別國內政,是國與國之間,和平共處的先決條件。如果強行干涉,往往會適得其反,將被搞得如此糾結。因為烏克蘭不是蘇聯時代的兄弟,當初就不該分裂出來,困難時期總會有的,但作為主體俄羅斯,就不該拋棄自己的兄弟們。

現在後悔也晚了,世界上沒有後悔藥賣,如果葉利欽這位歷史性罪人,不為了私利,不逼迫戈爾巴喬夫解散蘇聯,自己替代戈爾巴喬夫的職位,把國家困難自己來承擔責任,今天還有兄弟手足相殘嗎。



隨雨飄渺


【俄烏兩國本是兄弟】


俄國的西進。俄聯邦繼承自蘇聯,蘇聯繼承自(革命)沙俄,叫的名字不同,只是歷史時期的區別,俄國人不論是哪個政權,有一點是一致的:一直對外擴張,原因很多,單說其中之一,“心裡覺得不安全”。莫斯科所在的東歐平原是俄國的核心地區,一路向西,東歐平原—波德平原(中歐平原)—西歐平原連成一片,俄國西部地區的安全形勢基本就是一個“放大版”的波蘭。邊界不斷西進,獲取戰略縱深可以說是俄國的“國策”,加上的惡劣天氣(寒冬),不止一次挽救了國家的命運,拿破崙法國、納粹德國的失敗已經證明了這一理論。而烏克蘭正處在俄國國防安全的重要方位上,一旦烏克蘭全面倒向西方,如同《佈列斯特合約》得以實現,因此,俄國必須要干涉烏克蘭(程度另議)。

【首都莫斯科距離俄國西部邊界的距離】


烏克蘭的分裂。歷史原因,國內本身就分為東西兩派:東部加入俄國早,東正教徒,包括很多烏克蘭族人都以俄語為母語,俄化嚴重,自然親俄。西部加入俄國晚,天主教徒,親歐(親西方)。烏克蘭國內族群在國家認同上本身就有分歧,還有更嚴重的。“經濟問題是一切社會問題的核心”,烏克蘭是世界三大黑土帶,號稱歐洲糧倉,西部農業為主,東部工礦業為主,頓巴斯是代表。早日建成健康的國內市場,也沒什麼大問題,結果是誰競選總統,都以此劃分票倉。西部糧食出口歐洲,創匯農業補貼東部工礦業,西烏克蘭人能願意嗎?反之同理,當選總統要不親俄、要不親西方,自獨立以來,一直搖擺不定,形成今天的亂局。

【烏克蘭的俄歐之爭】


綜上,俄烏兩國聯合300多年,分家不到30年,同屬東斯拉夫人兄弟,最關鍵的還是國家利益之爭,導致發展成當今的局面。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是的,他們本來是親兄弟,而且一個是老大,另一個是老二。曾經在一個叫“蘇聯”老爸帶領下,和另外十幾個兄弟們一起,共同生活。

有老爸做主心骨,下面兒子們服從、聽呵就是了。那時,因為是一家,東西也好,房子也好,土地也好,都是一大家的。所以,老爸也會處理些兄弟們互相的事。比如,有一次老二烏克蘭過生日,老爸一高興,就把老大俄羅斯的靠著烏克蘭的菜園子,叫克里米亞,賞給烏克蘭。老二馬上磕頭謝恩,感謝老爸恩賞!俄羅斯不大高興,畢竟自己家菜園子,哪怕現在只是種的草呢。但也沒辦法,老爸做主嘛。

突然1991年一天,老爸暴斃,死了!兒子們也瞬間分家單過,當時都是希望各過各的,沒有捨不得原來大家庭的。只是過了一段時間,老大俄羅斯覺得吃虧了。它想,我是嫡傳長子,整個大家庭應該我來繼承和當家。可是現在弟弟們各行其是,萬一勾結外人,把原來家產給了人家,自己到時也會很倒黴。所以,俄羅斯一直不願意讓弟弟們和別人家走的太近。

但弟弟們不是那麼想。分家單過,就是原來日子困苦。現在已經分家,我們自己說了算。家裡東西、地盤當然也是自己做主了。烏克蘭就要用自家房產,換歐盟北約綠卡,這樣也不用怎麼幹活,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這引起俄羅斯很大的反感,堅決不同意。兄弟之間睡在一起,床挨著床很正常,但現在卻要賣給別人,叫那個“北約”、原來老爸死敵睡過來,不是瘋了嘛!“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

但有一天,二人終於撕破臉,打了起來。老二烏克蘭還是撇下兄長,投靠西方世界和北約組織。老大也忍無可忍,動手先把菜園子——克里米亞搶了回來。之後,又把挨著床扔了出去,佔了那處床位——烏克蘭東部。兄弟二人徹底掰了!

從此,俄羅斯和烏克蘭就成為仇敵了,互相開始做對。老二烏克蘭一直覺得太吃虧,所以,也在拼命討好社會上的人,給自己撐腰。想把損失的房產、菜園子討要回來。只是,老大俄羅斯,也不是善茬,一般人不敢惹它。世界老大美國比它厲害,但出場費很高,烏克蘭現在也就是個貧農,哪有閒錢給別人。所以,美國沒有利,也不幫忙。在過幾天,大家都要過聖誕節了,到時就會忘記這事了。


張139558534


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是真正的東斯拉夫三兄弟。其中烏克蘭和俄羅斯更親近一些,合稱為小俄羅斯。1654年,烏克蘭首次併入俄羅斯。


烏克蘭和俄羅斯鬧到今天,客觀的講,就是美國極力想建立一個美國統治下的單極世界的結果。

冷戰結束後,與北約對抗的華約解散,而北約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

布熱津斯基在巜大棋局》一書中這樣描述:從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託克這個歐亞大棋局,是決定世界今後的穩定與繁榮的關鍵地位,也是保持美國主宰世界地位的中心舞臺;為保持並儘量延長美國在歐亞亦即世界的主導地位,美國要在西線依靠大歐洲的橋頭堡。這個橋頭堡,首先是指北約。"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美國不僅要保留北約,還要把握華約解散、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良機,趁機東擴,填補東歐出現的權力"真空地帶"。

即使主張全盤西化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也指責北約東擴,是典型的霸權主義,威脅俄羅斯的國家安全。

北約一過聲稱東擴不針對俄羅斯,到2002年11月,北約已經擴大到俄羅斯的家門口,與俄羅斯有了共同的邊界。

普京總統上臺以後,多次提出加入北約,但均被美國反對。而烏克蘭也多次申請加入北約,俄羅斯又堅決反對。俄羅斯此時已經清楚地瞭解北約的目的是要繼續瓦解俄羅斯。

2013年,西方勢力煽動顏色革命,趕走了親俄總統,新總統波羅申科決定全面倒向西方,要求加入歐盟和北約。2014年3月,克里米亞舉行公投,決定獨立,加入俄羅斯聯邦,並立即得到俄羅斯議會的批准。隨之,頓巴斯下面的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兩個自治共和國也宣佈獨立,對烏克蘭中央政府武裝對抗,烏克蘭派兵鎮壓,內戰開始。

北約東擴是引爆烏俄矛盾的關鍵。民族矛盾、領土爭端、歷史問題都是北約東擴壓力下的具體反應。

北約只要自己的安全,罔顧俄羅斯的安全需要,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