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製造業企業壽命遠遠不如發達國家,這是什麼原因?主要弊端有哪些?

金夜羽


提問者需要學習一下中國歷史和美國曆史。美國有很多百年企業,沒錯,確實有。

至於中國的百年企業,以今天2018年來說,百年,那就是1918年。


你知道中國企業要經歷什麼嗎?

要逃得過當年軍閥的混戰,互相的廝殺。

要逃得過當年日本人兇殘的屠殺。

解放戰爭又是一場大戰。

然後又要經歷建國以後的各種運動。

告訴我,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有所謂的百年企業?

美國本國從來沒有遭受他國的入侵,一直都是自己發展自己的,哪怕是一時的萎靡,也可以藉助於後來的發展翻身,當然可以產生百年企業。


真正有企業家精神的,還是老鄧在改革開放以後的事。

像魯冠球的萬向集團,到現在還在,發展的還不錯。

其實一個國家並不在乎所謂的“百年企業”有多少,太多的百年企業只會導致階級固化,階級固化的結果就是後來的企業越來越少,企業越來越差,競爭力越來越弱,舉個例子,當年亨利福特開創了流水線,美國汽車能賣到全世界,福特,克萊斯勒,通用汽車,這三家公司一向是霸王中的霸王,汽車業一共也就一百來年,人家真的就搞了這麼長的企業。


結果現在,福特地位遠不如以前,克萊斯勒在2009年破產,被菲亞特買下來,通用汽車在2009年金融危機打擊下一樣破產重組,美國政府花了500億美元才救下這個企業,被華爾街摘牌後,到2010年才重返華爾街,現在市值只能說呵呵。

三大汽車商被日本豐田,本田打的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甚至連韓國現代這種企業都可以在美國車市作威作福,你敢信這是當年稱霸全球的美國汽車?


一個國家需要的不是所謂的百年企業,需要的是持續不斷的新企業,新血液。


李建秋的世界


中國目前企業發展還有兩大硬傷急需要根除,這些硬傷也是耕值於中國千年傳統文化留下來弊端,否則企業很難做大做久:

1,傳統的人情世故文化和對法治的漠視。以小見大,常見的表現是過節家長送禮給學校老師,家長心裡會認為送禮後,老師會對小孩關照些;做個手術要塞個紅包給主刀醫生,不然心裡總不踏實;闖了紅燈,要被扣分,先找關係聯繫是否有熟人在交警隊… 放大到商業層面-貨款到期,一些企業業不及時支付貨款,能拖多久就拖欠多久,供應商也礙於情面,也不會去法院控告,這樣導致中國企業間三角債務嚴重,一旦某個債務鏈條上企業資金鍊斷裂,後面跟著一大串企業受影響。如果是歐美企業,基本上過了付款期,再經歷催款期,後面就是律師函送過去了。

2,中國很多企業不注重自我創新,看到其他企業暢銷產品,馬上模仿,在其他企業產品上微改進,再低價銷售,最後的結果是,大家一窩蜂的上某個產品,最後產品變成低價,大家都沒有錢賺。一些企業為了生存,又不斷偷工減料,導致品質下降。舉個例子,十年前蘋果iPhone剛面世,一個手機殼出口到海外市場出廠價可以買上百元,零售價可以翻4-5倍。到後來,中國廠家一窩蜂上手機殼產品,產品迅速變得非常廉價,手機殼出廠價按斤算,一袋手機殼有多少斤賣給海外買家…這與賣白菜有何區別?所以有個段子講,有中國廠家出沒的地方,哪裡產品基本上幾年內就爛大街-同質化,低價低品質。歐美企業一旦發現某個產品別人已經有創新專利,要麼花錢購買專利,要麼自己換條路創新,所以廠家產品質量高,又保持了一定利潤率,為後續持續創新留下足夠資金。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解:

1,遵守法治,按合同照章辦事。建立企業信用評級機制,按合同約定時間按時付貨款。

2,尊重他人創新成果,嚴厲打擊專利侵權,保護創新。企業建立良好創新機制,杜絕模仿。


金夜羽


發家靠貸款國家銀行的錢,發財了就轉移財產移民國外,這個就是中國的富人和所謂的精英階層的人的真實嘴臉,撈一筆是一筆,談什麼長期發展。


津門春早


中國的私營企業家,由於目光短勢,坑蒙拐騙,偷稅漏稅,違法經營,不停的更換公司名稱。以躲避追查。


手機用戶22286428734


中國的民營企業是改革開放以後才建立的,國有企業也經過改制,因此許多企業的歷史比較短。但是也有一些歷史長達一百多年的,比如江南造船廠是以前的江南製造局,清朝時建立的大型國企。


嘉慶192163642


這個觀點是無厘頭,中國的工業化歷史才69年,西方的工業化歷史200年,中國工業企業的壽命當然比西方短。中國的骨幹企業從建立絕大部分都活到現在,沒有根據說中國的製造業企業活不過西方的企業。


鬼穀道場


中國的製造業要看是國有還是私有,這不能概而論。私有制造業因資本家不可能大量投入科研研發經費,因此與西方製造業相比處於劣勢而造成壽命短。正如中國一句老話:打牌無巧,贏了就跑。這正是中國資本家的真實寫照。


老箭頭


被公有制了唄


用戶54402825512


豬怕壯……人怕出名!


用戶5481149004608


弊端在於:乏善可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