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祕怎麼辦?吃點什麼好?

迴歸自然


  便秘是指排便次數明顯減少、大便乾燥、堅硬、秘結不通、排便時間間隔較久(>2天),無規律,或雖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便秘患兒常常出現腹痛、腹脹、食慾不振、嘔吐等胃腸道症狀,長期便秘可繼發痔瘡、肛裂或直腸脫垂。這對寶寶身體發育是極為不利的,一旦寶寶出現排便異常,需要積極調理治療。

  寶寶便秘時,寶媽應該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母乳餵養寶寶,平時還需要按摩一下寶寶的腹部,經常按摩可以刺激寶寶的腸蠕動,使排便更加順利。

  二、寶寶三四個月大後,平時要注意讓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這樣能有效避免寶寶便秘。

  三、寶寶便秘時,千萬不能隨意用瀉藥,寶寶的身體比較脆弱,瀉藥的刺激容易使寶寶的身體對藥物產生依賴性。

  四、做好寶寶的補水工作,適當喝些果汁可以刺激腸道蠕動,對寶寶便秘有一定的療效。

  五、少量多餐,寶寶的胃部容量很小,吃粗糙、大塊或過量的食物,容易阻塞腸胃,出現便秘症狀。

  六、巧補益生菌,補充益生菌可以刺激腸蠕動,促使排大便。

  七、適當加強腹肌活動,有助於改善便秘的症狀,如蹲,身體往前、後彎曲或轉腰的動作,可以扭轉腰部肌肉,加速腸蠕動。

  八、藥物調理,偏於熱積便秘者,可服小兒七珍丹、小兒保赤丸、通便靈等;偏於體虛者,可備啟脾丸、靈菇合劑等。

  對於寶寶便秘,平時注意給寶寶多吃點香蕉、西瓜、葡萄、荔枝、獼猴桃、白梨等有助於排便;4個月以上的寶寶,可喝些果汁或菜汁,如蘿蔔、胡蘿蔔、芹菜等煮水喝,橙子、蘋果、西瓜等榨汁喝,有利於寶寶排便。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便秘真的讓人非常的頭疼,尤其是小孩。寶寶憋紅了小臉兒排便也排不出,難受又不會說,作為家長也只能跟著乾著急。怎樣通過飲食調節讓寶寶的臭臭拉得更輕鬆?健識君在這裡教您幾條通“便”法則。

將粗糧融入主食,可以考慮把米粉換成大麥或燕麥,或者在寶寶的日常穀物食品中添加水果汁(泥)或蔬菜汁(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以緩解寶寶便秘。如:燕麥粥,以磨碎的燕麥為原料,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可以加牛乳、奶粉及果汁,加熱成燕麥粥。同時要注意輔食增加的順序,開始時要一樣一樣地加,給寶寶的腸胃有個適應的過程。

增加孩子對高纖維素水果蔬菜的攝入,比如可選用蘋果、鴨梨、胡蘿蔔、西藍花、白菜等。

多喝水,多給寶寶補充液體有助於使寶寶的大便變軟。水的來源可包括粥、奶、湯中的水和飲水。飲水推薦溫的白開水,家長要循循善誘,鼓勵寶寶少量多飲,也可在飲食中添加少量西紅柿汁、橘子汁、菜汁等,促進腸道蠕動,不要等到孩子要水喝時時才喂水。

運動量不夠有時也容易導致寶寶排便不暢。對於還不能獨立行走、爬行的寶寶,爸爸媽媽要多抱抱,經常給寶寶活動小手小腳,或適當揉揉他的小肚子,稍大一點的孩子也可在家長的監護下適當增加運動量。

如若飲食調節效果不好,就應該引起重視趕緊去醫院就診了。


健識局


爸爸媽媽常常會擔心自家寶寶排便次數少,懷疑是便秘,然後亂了陣腳。但常見的便秘往往是功能性的,也就是說便秘不一定意味著寶寶生病。

功能性便秘是指外腸道或全身器質性疾病及藥物性因素所引起的便秘,如飲食結構、心理因素造成的便秘。

以下是寶寶各年齡段每週和每日的排便次數表。

觀察寶寶的排便次數,如果在表格範圍內都是正常的。注意的是,母乳寶寶因為攢肚,幾天沒拉粑粑的情況也是正常的。

而如果寶寶的排便次數不在表格數值範圍內,你就應該諮詢醫生的意見、找出便秘的原因和治療,而不要迷信民間療法。

除去器質性便秘(臟器疾病引起的便秘,如藥物中毒、消化道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後,一歲寶寶便秘的原因可能是:

寶寶覺得拉粑粑疼痛所以不肯拉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寶寶0-3歲,表現方式大多有:每週的排便次數少於或等於兩次,大便成軟糊狀,排便時有抗拒的姿勢,如雙腳僵硬,抓緊周圍一切物品等,還可能會食慾不振。

導致寶寶不願意拉粑粑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 寶寶如廁訓練不順利

2、 寶寶日常飲食不規律、消化不良

3、 身體不適

4、 曾經有過排便不暢的經歷

那麼,瞭解寶寶便秘的原因後,如何緩解便秘的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一、調整寶寶的飲食管理


1、 多吃膳食纖維的食物

膳食纖維能加快腸道蠕動,增加腸道水分從而讓大便變軟,從而達到通便的作用。

一歲大的寶寶可以多吃蔬菜水果(胡蘿蔔、芹菜、蘋果……)、粗糧雜糧(糙米、小米、燕麥……)、豆類(毛豆、豌豆……)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提醒:一歲大的寶寶,牙齒咀嚼能力未完全,爸爸媽媽可以將食物煮成糊狀,便於寶寶嚼食。


2、 多喝水

身體缺水,便便就會變硬,排便會不通暢。


3、 讓孩子多動

很多家長就愛抱著孩子、用小車推著孩子,如此一來,寶寶的胃腸蠕動就會緩慢,從而導致便秘。

二、父母指導寶寶如廁訓練

爸爸媽媽應該要做寶寶的情緒管理員,安定寶寶排便不安的情緒,激勵寶寶定時排便,比如當他拉不出粑粑時,要在旁溫柔地撫慰他:沒事,慢慢來,不痛的喔;當他拉出粑粑時,就應該誇獎他:寶寶真棒喔。讓寶寶在爸爸媽媽的安撫和鼓勵下,解除對排便的恐懼,形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可以用開塞露或甘油醛,在用前最好塗上潤滑油,避免傷到寶寶。

長時間便秘可以用小劑量的聚乙二醇瀉劑,促進腸道蠕動,將便便軟化,利於通便。

父母要密切留意寶寶的排便次數,調整寶寶飲食結構,從而緩解寶寶便秘情況。

希望可以幫到你!


萌芽研究所BUD


便秘是現代成人的困擾之一,成人可以自己想辦法對付,可孩子便秘自己想不了辦法啊。

引起寶寶便秘主要有兩個原因:纖維素不夠、腸道菌群失衡

針對這兩點我的建議是:

儘量母乳餵養,母乳的寶寶是很少便秘的,因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而配方奶中含纖維素較少;添加輔食後,多吃水果蔬菜等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避免高蛋白飲食,綠葉菜剁碎即可,不要用輔食機打成泥。

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腸道菌群基因檢測,根據檢測結果來服用合適的益生菌製劑,平衡腸道菌群。

儘量多喝水,保持在90-100ml/kg左右,這也是很重要的。

偶爾可以使用開塞露或乳果糖,但確實不建議長期使用,因為開塞露雖然安全無害,但長期使用會使敏感度下降,對藥物產生依賴,不利於自主排便。

部分寶寶便秘時伴有脫肛或肛裂,這種情況下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關注“藥物諮詢師軍”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若有其他問題或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藥物諮詢師軍


便秘是寶寶經常容易出現的病症之一,新爸新媽們需要了解寶寶出現便秘的原因,及時做好預防工作,寶寶便秘的原因主要體現在:


1、媽媽飲食不當。

母乳餵養的寶寶發生便秘多與媽媽不正確的飲食有關,如哺乳期的媽媽過多吃辛辣的食物則很容易通過乳汁引起寶寶便秘。

2、餵養方式。

一般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寶寶出現便秘的機會比較大,主要是由於喝配方奶粉而導致寶寶補水不足,進而造成大便乾燥。

3、添加輔食後的飲食不合理。

如給寶寶吃過多熱性、油膩的食物以及沒有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多可能導致便秘。

4、不良的排便習慣。

排便習慣不好,容易使寶寶憋住大便,進而導致便秘。


餵養建議

1、哺乳期的媽媽也需要調整自己的膳食結構,忌吃辛辣、熱性、刺激性的食物。

2、人工餵養的寶寶發生便秘,可減少吃奶量,增加吃奶次數,以少吃多餐為原則,並且適時地給寶寶補充水分。

3、添加輔食的寶寶,需要調整膳食結構,適當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胡蘿蔔青瓜汁、蘋果香蕉泥。

寶寶吃飯的問題解決了,能否正常消化吸收也很重要。寶寶的日常飲食決定了他的腸道環境,而便便則反應了他的腸道健康。


如果寶寶便便出現乾硬狀、泡沫樣、糊狀、奇臭無比,甚至幾天不便便都是不正常的,是寶寶的腸道在向你預警了,在這裡我就不詳細說了,文章有寫過此類問題,大家可以去翻翻我之前發佈的文章瞭解。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六級妙招讓寶寶遠離便秘

一級妙招 飲食

蔬菜水果 富含纖維素的綠葉蔬菜是通便的好助手,包括菠菜、芹菜、白菜、捲心菜、韭菜等,自然熟透的香蕉、蘋果、冬棗等水果也利於排便。

粗糧食品 寶寶胃腸功能較弱,因此飲食上最多可添加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粗糧,如玉米粉、小米、麥片、紅薯等可用於調節糞便的性質。

二級妙招 運動

全身運動 對於喜靜不喜動的寶寶,應當增加他的戶外運動,這樣可以起到增強腹肌力量的作用,便於腹部加壓排便。

胃腸運動 腸道蠕動緩慢,糞便就會存留時間過長,媽媽可以輕柔地自上而下、按順時針方向來按摩寶寶的腹部,有助於糞便的運輸。

三級妙招 偏方

蜂蜜水 1 歲以上且不過敏的寶寶清晨飲用蜂蜜水不僅能潤便滑腸,還能幫他養成多飲水的好習慣,特別適宜於脾胃虛弱造成的腸燥便秘。

捏脊法 從大椎至尾骨端呈一直線,拇指在後,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時用力拿捏皮膚,雙手交替捻動,緩緩前移,3~5次即可,能疏通經絡,調節寶寶虛症。

四級妙招 微生態調節

奶品 有些奶粉添加了雙歧桿菌增殖因子,可以使奶粉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和排出,從而能避免便秘的發生。

藥品 雙歧桿菌、乳酸菌、枯草桿菌等許多藥物都能調節腸道菌群,如思密達、培菲康都是不錯的腸道微生態調節劑,能幫助寶寶在腸道內儘快重建微生態環境。

五級妙招 藥物排便

中藥 排便清降片、清降丸大多含有金銀花、麥冬、連翹、大黃、板藍根等成分,製成藥片或蜜丸,氣味微苦,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軟便祛燥。

西藥

排便一般不建議採用西藥協助寶寶排便,但必要時可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某些具有促進腸蠕動功效的藥物,如多潘立酮(嗎丁啉)。

六級妙招 應急通便

肥皂頭 如果寶寶很小(不滿3 月齡),且已經超過3 天沒有排便,在排除了消化道畸形等其他問題後,可以削一個大小適中的圓錐形肥皂頭塞入肛門,幫助其排便。

開塞露 超過3 天還不排便的大寶寶可以使用開塞露幫助排便,藥物擠入後應捏住肛門3~5分鐘,然後鬆手,讓其排便,不過千萬不可經常使用,以防形成依賴性。

果汁 果糖有使便便軟化的作用,對治療便秘有一定功效。

香蕉

富含纖維,能增強便便的軟度,有助於排便。

黑米 含有豐富的纖維,有利於排便,但給寶寶食用時,一定要煮爛哦。

大豆 含豐富的纖維,有助排便,但豆漿沒有大豆有效哦。

紅薯 含豐富纖維,且口感香甜,是治療便秘不錯的食材。

香菇 含有豐富的纖維,是值得推薦的食材。

牛蒡 含纖維最多的蔬菜,但一定要煮爛後再給寶寶食用。

果乾 含豐富纖維,但糖分過高,最好用少量開水浸泡後再給寶寶食用。

海草類 含豐富纖維和礦物質,但要切碎後再給寶寶食用。

白糖水 能消除長久的便秘,但在給寶寶喝時,要稀釋成5%~10%,每次50ml左右。

《時尚育兒》雜誌,為孕、0~3歲家庭提供權威育兒、生活消費指南,點擊右上角關注


時尚育兒圈子


  小寶寶的消化功能尚不完善,容易出現腹脹、便秘現象。當寶寶一旦發生便秘時,父母們該怎麼辦呢?下面就告訴父母寶寶通便的4法則5妙招,讓你輕鬆給寶寶通便!

 一、寶寶通便4法則

  生活法則——便便是否通暢,跟寶寶的生活習慣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導致便秘,所以要幫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按時排便:想想看,腸胃就那麼點大,不及時排空怎麼能騰出地方放新的食物呢?而且所有的食物堆積在一起,肯定會引起堵塞,長此下去,不便秘才怪呢。小寶寶還不能隨意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有時候有了便意也不知道去解,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督促寶寶及時排便。可以每天固定一個或幾個時間段,然後提醒寶寶去排便,如果超過10分鐘還沒有解出來就不要再強迫他,要知道,強迫排便也會引起便秘的。

  2、不要挑食:每種食物都有它自己的作用,如果寶寶一味挑食,這個不吃,那個也不吃,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或者消化不良,破壞了體內平衡,就會造成便秘。所以要給寶寶嘗試每一種食物,飲食不能單一,更不能讓寶寶養成挑食的壞毛病。

  食物法則——寶寶之所以便秘,是因為吃進去的食物不能消化,或者因為不易排出導致便秘。因食物而引起,自然可以用食物來化解。

  1、合理搭配食物:食物的成分直接影響到寶寶是否能夠消化,可以多給寶寶選擇一些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較多的食物以及一些潤腸通便的食物。因為碳水化合物中含有糖蛋白和蛋白多糖,具有潤滑作用,能夠使寶寶的大便潤滑,容易解出。

  2、少吃多餐:小寶寶的胃容量小,消化功能不健全,如果給他吃過多的食物,容易讓食物在體內積壓,造成腸胃堵塞,引起消化不良。所以每次給寶寶準備的食物量要少,少吃多餐。

  3、多吃蔬菜水果:爸爸媽媽應該多給寶寶吃蔬菜和水果,因為寶寶便秘還有可能是因為體內燥熱引起,蔬菜和水果能夠消除寶寶體內的燥熱。

  運動法則——運動不僅能夠健身,還能夠加速腸胃蠕動,所以要讓寶寶多多運動。

  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每天早晨起來以後,跟寶寶一起活動一下。也不用太過正式,就在房間裡跑來跑去,捉迷藏也能達到效果。

  吃完飯以後,可以跟寶寶一起在小區裡散步,有助於食物消化,不過不要進行太劇烈的活動。

  如果寶寶已經有消化不良的情況出現,那麼可以採用按摩法來加速腸蠕動,幫助寶寶排便:四個手指併攏,在寶寶肚子上輕輕地以順時針方向揉推;或者在寶寶吃完飯1小時以後按壓足三里穴(位於髕骨下緣3寸,脛骨外側1寸處)和支溝穴(手腕背部橫紋上3寸處,尺骨與橈骨之間),用手指下壓即可,注意力量不能太大,時間控制在兩分鐘以內。

  藥物法則——要是上面幾個法則都做到了,寶寶還是便秘,並且已經超過3天,按摩也沒有效果,就只能求助藥物了。

  1、使用開塞露:選擇兒童專用的開塞露,而且小寶寶要慎用,因為開塞路有可能產生依賴性,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使用開塞露。

  2、使用通便的藥物:如果寶寶已經滿週歲,那麼可根據醫囑使用通便藥物。

  3、使用肥皂條:將肥皂削成小細條塞進寶寶的肛門,能夠刺激排便。

  二、寶寶通便的5大妙招

  1、簡易通便法:簡易通便法是簡單易行、經濟有效的方法,可協助小兒排便以解除便秘。通便製劑多為高滲液和滑潤劑所製成,具有吸出腸腔水分,稀釋、軟化糞便,潤滑腸壁,刺激腸蠕動的作用。

  2、開塞露通便法:開塞露呈錐狀扁圓形,密封的塑料膠殼內裝50%甘油或山梨醇。小兒用的為10毫升/只,藥房有售。小兒取左側臥位,將開塞露尖端剪開或剪去頂端並修光滑,先擠出少量藥液潤滑開塞露頂端及肛緣,然後輕輕插入肛門,用力擠壓塑料殼後端,使藥液全部注入肛門內,然後退出空殼,棄去。讓小兒儘量保留藥液,到不能忍受時才排便(一般要求能保留10分鐘左右),即能達到通便的目的。

  3、甘油栓通便法:甘油栓是由甘油和明膠所製成的呈圓錐形的栓劑。使用時小兒取左側臥位,操作者將甘油栓包裝紙剝去,手墊紗布或軟(草)紙捏住栓劑較粗的一端,將尖端部分插入肛(囑小兒張口呼吸,可放鬆肛門括約肌),用紗布輕輕按揉數分鐘後壓緊小兒兩側臀部(以防小兒迅速將栓劑排出),使甘油栓完全融化後再排便,以保證通便效果。

  4、肥皂條通便法:將普通肥皂削成圓錐形(底部直徑1釐米左右,長3釐米左右),蘸少許水後輕輕插入肛門內,由於肥皂的化學性和機械性刺激使腸蠕動增加,潤滑腸壁而引起自動排便。但有肛門粘膜潰瘍、肛裂者,均不宜使用此法。

  5、手法按摩通便法:將小兒仰臥在床上,操作者用雙手食、中、無名指重疊置於小兒腹部。依結腸走行方向(由升結腸起始部開始,向橫結腸、降結腸至乙狀結腸)順時針作環形按摩,可起到刺激腸蠕動,幫助排便的作用。


父母世界


我家的孩子以前也經常便秘,我想了很多辦法都沒用,又不敢給寶寶隨便用藥,寶寶還小又脆弱,真的很讓人頭疼。

我給大家總結下寶寶便秘的一些小妙招

一丶多喝水,不要總是等到寶寶要水喝的時候才喂,沒事就給寶寶喂點水就會養成寶寶愛喝水的習慣。

二丶儘量少給寶寶吃高熱量高蛋白的東西,寶寶發育不完善一上火就容易便秘。

三丶可以吃輔食的寶寶多吃粗糧,對腸胃好一些。

四丶養成寶寶的排便習慣,在三四個月大的時候就在早上或者晚上一個時間,把寶寶放在馬桶上,久了寶寶就會養成一個習慣,你不說也會想上廁所。

五丶挑選一個高活性耐酸的益生菌,之前我家寶寶便秘,去醫院醫生說吃點益生菌,我買了很多種益生菌都沒用,我都以為益生菌是騙人的了,後來閨蜜給我推薦了這個產品,寶寶吃了一段時間真的好了許多。

這些就是我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花云云云云雲


寶寶之間的大便習慣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寶寶1天2次大便,有的寶寶甚至1周才排2次大便。寶寶一旦排大便的次數較前減少,大便比較硬,乾燥,拉大便時比較費力,那寶寶就有可能發生便秘了。

1.便秘的原因是什麼?

引起寶寶便秘是原因有很多,比如寶寶的飲食中纖維素豐富的食物過少,喝水少;或需要拉大便時寶寶不願意或不敢去拉大便,比如剛去幼兒園的寶寶不習慣學校的洗手間。便秘是一個惡性循環,當寶寶大便比較硬時,因拉大便時會引起疼痛,寶寶往往不願意拉大便,就造成寶寶大便又存在寶寶腸道內,造成寶寶大便更硬,寶寶就更不願意拉,最後實在忍不住了,就會拉下很硬的大便,甚至1粒1粒的,有時大便較堅硬就會損傷寶寶腸道,引起寶寶肛裂,造成寶寶便血。

2.便秘的可能症狀有哪些?

●排較硬的大便,類似兔子拉的大便或羊拉的大便;

●腹痛;

●拉大便時疼痛;

●不願意或不敢去洗手間;

●便血;

3.家長能做些什麼幫助寶寶改善便秘?

家長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以打破便秘的惡性循環,多吃些含纖維素豐富是食物,喝多些水分,讓寶寶在輕鬆的環境下去洗手間:

●多吃含纖維素豐富是食物:比如水果和蔬菜類,水果中特別是西梅、梨、蘋果、香蕉,蔬菜類特別是青豆、豌豆、胡蘿蔔等;

●給寶寶充足的水分;

●教會寶寶正確使用洗手間:比如在每日固定的時間讓寶寶去洗手間,用寶寶專用的便池,如用成人的便池最好要在寶寶的腳下墊些支撐物,比如小凳子;

●讓寶寶多做運動,可以使寶寶的消化活躍起來;

●做一下記錄,多多鼓勵寶寶:比如記錄下寶寶的飲食情況,喝水情況,拉大便的情況,當寶寶有改善時記錄下來,比如寶寶多吃了纖維素豐富的食品,大便如果改善一些就適當的鼓勵或獎勵寶寶。

4.需要帶寶寶看醫生嗎?

一般情況下寶寶便秘多不嚴重,有時會持續幾天,家長可以嘗試上述方法看下寶寶大便的改善情況,如寶寶便秘無改善,或寶寶已經出現便血了還是要帶寶寶看下兒科醫生。

5.醫生會做哪些檢查?

醫生一般根據寶寶典型的便秘病史就可以確診,不需要特別的檢查,有時醫生也會做下肛門的指檢。

醫生會根據寶寶的便秘情況開些潤便藥乳果糖,通便藥開塞露;或一些配合的纖維素食品。

7.如何預防便秘?

治療便秘的方法也是預防便秘的方法,鼓勵寶寶多吃些含纖維豐富的食物,讓寶寶多喝水,讓寶寶養成正確的排便習慣。


像風一樣吹過4


我是“一路童行”兒童的健康顧問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以及其他看文章的朋友有所幫助。

便秘算是寶寶經常出現的病症了。

家長是比較關心寶寶的排便次數、間隔時間,但這並不能成為判斷寶寶便秘的標準,真正的便秘表現為大便乾結、排便費力

而導致寶寶便秘的原因可以分為兩種:功能性、器質性,大多數寶寶便秘都屬於功能性。


開始添加輔食後的寶寶容易出現排便困難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很多家長對寶寶便秘存在一定誤解,嬰幼兒的消化系統在經歷母乳奶粉類流食到固體食物存在適應過程

開始添加輔食後寶寶的排便次數會減少便便的形狀也從液體狀變成軟爛的固體狀,這都是正常的排便變化,家長不用太過擔心。


可以參考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來分辨寶寶便便質地和形狀是否屬於正常

正常的便便性狀應該處於 3~5 之間

如果寶寶每次排便過程都很困難,還出現小臉漲紅、哭鬧拉出便便處於1-2之間,就可能便秘了。


導致寶寶便秘的原因很多,通常有餵養過於精細, 膳食纖維攝入不足,飲水量未達標,缺乏運動,過量補鈣等等,都能導致寶寶消化不良,排便困難。

寶寶攢肚和便秘有相似之處,家長要學會如何分辨。

攢肚的特點寶寶在大便的世界間隔延長,排便時順暢,不伴有大便乾結現象。

因為攢肚是寶寶生長過程中生理現象,家長不用做特殊的干預、處理


面對寶寶便秘家長能做些什麼?

1、第一次出現排便間隔長時,可初試開塞露;如發現大便不幹,就不必過度擔憂了,不建議長期使用開塞露

開塞露的成分含有甘油和山梨醇,雖然安全無害,但長期使用,會使寶寶的腸壁神經細胞應激性降低,敏感度下降,對藥物產生依賴,不利於自主排便。

2、給孩子喂一點點西梅汁(用白水稀釋)。水果(特別是西梅和梨)一般都可以幫助便秘的孩子

3、已經開始吃輔食的孩子,如果出現便秘,可能需要在孩子的日常飲食中添加一些高纖維食品,包括西梅、杏、李子、葡萄乾、高纖維的蔬菜(豌豆、大豆、西蘭花),以及全麥麥片和麵包等。同時,儘量少吃米飯、香蕉以及非高纖維的穀類食品或麵包

4、增加飲水量。但寶寶的胃容量小,家長們不能給寶寶拼命灌水;進食米粉後若尿色無色或微黃,只需吃完輔食後喝點水漱口即可,沒有必要額外喝水

5、鼓勵寶寶多爬多動,增加運動量

6、豐富食物種類:給小朋友多種類的全麥穀物,種類豐富的蔬果、奶製品

7、諮詢兒科醫生,通常會建議口服益生菌+纖維素製劑(乳果糖口服液等)


如果按照以上方法調整後,寶寶的便秘還是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就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確定病因,同時排除器質性疾病或事物過敏等問題,對症治療。

覺得本文有用可以點贊、分享,有疑問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復各位的問題,關注“一路童行”有問題問小童,讓育兒更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