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為何不經過泡養再出售呢?

漩渦寒米


紫砂壺只有在經過泡養只有才會更加的美觀,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銷售紫砂壺的人不把紫砂壺養好了,再出售呢?這豈不是更加的有價值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為什麼紫砂壺不泡養就出售。

這個問相信是很多愛壺的友人們都想知道的,確實是被泡養過的紫砂壺光鮮亮麗、秀色可餐,也是相對價值會更高一些,但是,我們玩壺玩的就是過程,並不是在乎它的價值連城,紫砂壺是靠我們慢慢來養的,只有自己體會了養壺的過程,你才會從中得到樂趣,所謂“養壺就是養性”,我們溫婉而大氣的性情很有可能在養壺的過程中所養成,從養壺的過程中體會到的樂趣、從養壺的過程中學到人生的真諦、從養壺的過程中體會到我們祖國紫砂文化的強大,這都是在一把未被泡養的紫砂壺中所感受到的。

試想那你購買了一把被泡養過的紫砂壺,或許你就不會那麼的用心去“泡養”它,也就不會從中感受到任何的樂趣。 在這裡請切記一點:好的紫砂泥料的紫砂壺在短時間內是很容易被養出來的,那麼由於泥料好,它也很難燒製,不好的紫砂壺反之,難養,短時間見不到什麼效果。 買一把已經包漿的壺,不如自己親手養一把壺,不但能有成就感,讓你對紫砂印象更深刻,在喝茶玩壺的過程中對泥料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瞭解。


鳳姐翡翠資訊


這個問題看似淺顯,靜思細品確有深意:紫砂壺自初創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可玩性、可賞性、可感性,獨領茶器風騷!已然漿色把玩沁染如玉的紫砂壺,再行流轉收藏,就不再被藏友玩家追捧了嗎?而這,並不能成為坊間,大多以新品紫砂壺流通推廣的理由:

一、已包漿就失去了可玩性?

有朋友說:把玩包漿的紫砂壺,再玩就沒意思了,玩壺就在於漿色沁染的過程和實感。先不論持有此觀點的人是否有王婆賣新瓜之嫌,殊不知,古及今,最有價值、最值得收藏把玩的紫砂壺,被稱之為:名人茗壺。名人,自然是名家所創;茗壺,就是指衝茗把玩過,漿色如玉的紫砂壺。原因嘛,其實很簡單:對於老玩家來說,紫砂壺的包漿,只要壺於存世,無損無毀,即便是後期不再上湯滋養把玩,僅做靜置擺賞,漿色的沁染、厚重也會永無止盡,而非一日功成而漿就即止;對於初涉的新手玩家而言,最苦,莫過於沒有對把玩的漿色效果的甄別和預判能力,與其摸著石頭玩新壺,無以避免的去試錯、吃藥,莫不如直接上手已被實效驗證過的,顯見漿色已然如玉的紫砂壺,並加之逆向思維去學習、考究,何樂而不為!

二、包漿對於可賞性有何負效應?

無論是遠觀器形塑造之美,還是近玩質感肌理砂色沁染的層次變化之妙,可賞性的前旨盡在漿色如玉的增益、附加效果。試想,乾澀的新壺能有什麼移步換影的視覺衝擊力?要是沒有時間把玩,漿色漸染,而只是喜歡擺賞,會選擇非漿還是已漿呢?非要對把玩包漿的紫砂壺爭點什麼,覓一把沒有小磕小碰的完美品,確非易事,豈不是更難能可貴!有些紫砂泥料已經難再,就算有微瑕又有何妨?豈不知家財萬貫,不如汝窯一片,說的不就是完美器的缺失而造就了一片的價值麼!

三、最大的爭議是伺茶可感性嗎?

一壺伺一茶,毋庸置疑。泡養包漿的老壺,先前的主人喝的具體什麼茶,不一定是後繼者的同好,會串味影響品茗的可感性。經過詳情交流,深入瞭解、研判之後,並非不可救藥。救藥的方法稱之為改嘴:

①如果先前沖泡的是低沸點香氣物質富含的茶品,相對再行處理,就簡單多了:先當做新壺對待,從頭洗澡開壺,然後再用自己準備換泡的茶品,做公道壺打底泡養一段時間;改嘴的過程中,只需要把溫潤茶湯灌滿老壺,正常泡茶過程中,時不時地給公道壺淋點熱水,經過反覆的熱脹冷縮過程,加速茶的滋味沁入、老味的清除。

②如果先前沖泡的是高沸點香氣物質富含的參香陳韻的老茶,建議先直接泡一壺自己準備用來泡品的參香陳韻老茶,切身感受一下具體有多大的影響:沒有負效應而有增益,也就不需要改嘴,直接把玩品茗了;如果有明顯的雜味串擾,那就按照①的方法,徹底改嘴清理,也就是多花點時間而已。

在改嘴的過程中,不僅不會影響漿色的進一步沁染,同時還可以試品改嘴過程中的茶湯滋味的變化,強化理解紫砂壺的宜茶性,可感中兼具可玩、可賞性。

是不是老玩家,會不會收藏,在於是否懂得如玉老壺的價值:人生百年如白駒過隙,而紫砂千年不腐,漿色恆持重。擁有一把老壺,是傳承,也是生命的延續……

圖一所示:黃龍山紫茄泥西施壺,高山古普沖泡在先,後用若木之華千年古樹紅茶做公道壺打底泡養改嘴。

圖二所示:黃龍山大紅袍西施壺,若木之華千年古樹紅茶做公道壺打底泡養漿色如玉,直接換泡天御雙溪。

圖三所示:黃龍山老朱泥西施壺,具體用養改嘴情況同圖一所示。





紫砂泥的傳人


這個問題問得好,其實很多紫砂壺實體店就有賣泡養過也就是使用過的紫砂壺。事實證明開好的壺,使用了個把月那是最容易被買走的,當然前提是得原礦的紫砂壺。

回答這個問題先來說說一茶伺一壺吧。在我看來一茶伺一壺就是賣壺商忽悠買壺客戶的偽命題。它的依據是紫砂壺具有吸水性,能不斷吸收泡茶過程中的茶湯,泡多種茶味道就混了。事實如何壺友自己試試便可清楚。

有人說已包漿的紫砂壺就失去了可玩性。這更是無稽之談,他的意思是有包漿的古玩紫砂壺壓根沒價值了。然而我要說的是紫砂壺泡養它一年半載的根本就不會有包漿,(想了解紫砂壺包漿可以關注我,然後看看我頭條前面有關包漿的問答)但是如果是原礦的紫砂壺,那它就會變,變得老陳但不會舊,呈啞光澤。大家看看下面照片兩把壺:

這兩把壺,一把是新的,一把使用了三個月。然而這把使用了三個月的紫砂壺繼續使用半年是下面照片這樣:


這就是原礦紫砂壺。說到這裡壺友們應該知道為什麼大部分壺商不願意把紫砂壺泡養一段時間再銷售了吧。我衷心的希望今後市場上賣的紫砂壺大部分是經過泡養了一個月以上的紫砂壺。這樣喜歡真正原礦紫砂壺的朋友可以放心購買。


福記紫砂壺滋養館


紫砂壺有泡養過或沒有泡養過,無關其價值的高低。








古之屋珍藏


你逗我了?你以為買二手車能開就行啊?大哥!壺都懶得自己養,想買養好的?玩紫砂壺的樂趣是什麼?就跟撫養一個孩子一樣,一次次的沖泡,溫養出來的紫砂壺才是你的紫砂壺!別人養出來的壺就跟別人養大的孩子一樣,你看著親麼?急功近利!失去了玩紫砂原有的樂趣,有什麼意義!玩紫砂是一種生活,磨練你的耐心,讓你有一種從容的心態,鍛鍊自己的內心,是自己平和!直接買養好的,你泡茶泡的跟養它的茶一樣麼?你這不是國際玩笑?最後估計你還得罵人家賣你的是假壺,對不對


蠟Amber頑主


現在人們大多都願意買一把新的紫砂壺回去自己養,享受養壺過程中的各種樂趣。但是在民國時期情況是截然相反的!民國時期在宜興和上海等地,有一個特殊的職業“養壺師”。養壺師幫上海等地的賣壺之人在規定時間內把壺養好,一把名家費收取1至3個銀元的養壺費,這在當時是一筆很大的數額。原因就是在當時人們只買養好的壺,新壺是無人問津的。這個小知識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


紫晏齋


每個人喝的茶不同,不同茶葉品種泡養出來的效果也有差異。如果和客戶喝的茶不同,會影響以後泡茶效果。不建議泡養後出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