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幾年有些鄉鎮衛生院在招正式編制時招不到人,甚至還有些人選擇離職?

四大皆歡


我有兩小學同學,他們一起考入了哈爾濱醫科大學。畢業後一個留在哈醫大二院工作,一個是有志青年響應黨的號召,到農村去、到邊疆去,他來到了一個偏遠的鄉村,當上一名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十年後,一位成了全省名醫,一位當上了鄉鎮衛生院院長。但是,他們的醫療水平相差甚遠,那位省內名專門接全省來的患者。每天治療的大部分是疑難雜症,那位院長除了管理方面,在鄉鎮每天治療大多是常見病、多發病。

所以,為了今後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學生畢業後考慮的不是工資高低,待遇好壞。首先是選擇技術水平高,接觸各類病人多的大醫院。有利於提高自已技術水平,只要達到一定高度,名利會雙收的。再就是現在年輕人想法更加現實,靠激情調動不了他們的積極性。



用戶臨江樓主


這事不是一刀切,而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

據本人所知,現在的鄉鎮衛生院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工資待遇並不差,差的就是“名聲”,差的就是“工作環境”。

招不到人有以下原因,1,有的鄉鎮衛生院,地處偏僻地方,雖然交通方便,待遇也不差,但是不符合現在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也就是難耐寂寞,故此選擇不去。

2.有的衛生院雖然國家大力扶持,但是基礎設施,醫療條件依然難以和縣級醫院、市級醫院相比,也就是設備簡陋,現在的年輕人根本看不上,所以不願應聘

3.國家提倡小病小治,大病大治,而且用醫保報銷比例分級來遏制或者引導患者,不要一個普通感冒也要上省城找專家看的錯誤做法,儘量是小病在鄉鎮衛生院治療,大病進城市治療,如此,既不浪費鄉鎮衛生院的醫療資源,也不讓大醫院人滿為患,但是,因為近幾十年來,對鄉鎮衛生院的忽視,造成大量有經驗的大夫流失或者退休,導致人們已不信任鄉鎮醫院的治療水平,加上醫生不願也無法擔責,更是留不住患者,所以對醫生的技術提高沒有幫助,相反,因為患者少而荒廢知識。醫生本來是經驗的積累之大成者,多久不見患者,學到的也會丟失,所以,年輕人怕碌碌無為而不願應聘。

4.鄉鎮衛生院好高騖遠,招聘的條件定的高,把有些願意紮根基層的擋在門外;而高學歷者不願屈就。這在現實中有許多——同樣一班的同學,一旦一人就業鄉鎮衛生院,一人就業市級醫院,一人就業省級醫院,多年以後,省級醫院的有可能就是專家,市級醫院的也可能是名醫,鄉鎮醫院的就是“土大夫”。

總之,隨著人們的認識改變,一些情況會慢慢改觀!


見腫消世界


我是一個從城市回到老家衛生院,又不得不辭職出門打工的一名醫師!說句真心話,基層衛生院最近幾年國家政策扶持的比較厲害,但是又有幾個醫生享受到了這種政策帶來的紅利!大學畢業響應號召回老家衛生院上班,一個月800元的生活費,天天公共衛生造假應付檢查,填寫各種表格!連吃飯錢都要跟父母要,更別提同事同學之間的應酬!結婚了生娃了連孩子奶粉錢都不夠!雖然現在工資高了點了,但是一個年輕的醫師在衛生院業務水平很難有大的提升,都想著往大醫院跑!這就是現實


建輝133178194


這是鄉鎮衛生院當前非常現實也非常尷尬的問題。一方面國家對基層公共醫療服務的政策和資金投入正逐步加大,特別是鄉鎮衛生院,依舊將其保留在公益一類事業單位行列,為了引進人才,部分地區還從原來的差額撥款調整為全額撥款,與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取消編制的態勢截然相反,足見對鄉鎮衛生醫療機構的重視。但既使如此,鄉鎮衛生院還是留不住人才,但凡有點本事或背景的,只要有機會,哪怕不要編制也會毫不猶豫走人。

這種與政策初衷背道而馳的狀態,讓地方政府是相當頭疼。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究其原因在於三個字:待遇低。相對於縣市大醫院動輒上萬元甚至幾萬元的月收入,鄉鎮衛生院三四千的工資收入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根本不值一提。這還是在有全額撥款的前提下的收入,如果是差額撥款,現在又不準以藥養醫,恐怕還要低,效益不好甚至獎金都發不出。同樣是五年七年的醫科畢業生,為什麼人家可以拿一萬兩萬,而我只能拿三千四千,而且工作環境還不見得好,沒有成熟的生活配套,子女想上個好點的學校都是個問題~~~

在巨大的收入差距,福利差別面前,企圖用一紙編制留下人才,留住人心,幾乎是笑話。鄉鎮衛生院是基層醫療服務的重要保障,承擔著農村醫療防疫、保健等重任。作為農村分級診療的重要環節,國家在重視身份用感情留人的同時,恐怕還要在福利上多下功夫,用待遇留人才是正道。

假如有一天,鄉鎮衛生院的工資收入和大城市的醫生不相上下,甚至國家為了保障農村醫療在政策保障鄉鎮衛生院的醫生收入比大城市還高,同時在配套上做足文章,就像城市大醫院招攬人才那樣,要錢給錢要房給房,在軟硬件上培育人才窪地,人才的迴流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當然這是個願景,短期內估計無法實現。但無論如何,在政策和財力允許下,逐步給鄉鎮衛生院醫生增收、創惠,籍此彌補城鄉間的不平衡,應該是未來各級政府需要持續堅持的實事,否則,這種人才失流的局面不會有絲毫改變。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現實並不是鄉\\鎮衛生院招不到人,而是編制的限制,有的衛校畢業在鄉鎮衛生院工作多年都不能轉正,有的甚至以臨時工的身份幹一輩子!

當然,特別優秀的人才鄉鎮衛生院是招不到。滿足醫院基本要求的人才並不少。而且很多鄉鎮醫院沒有關係是進不去的。要轉正那就更難!

但是隻要有真正的優惠政政,哪有招不到人的道哩?

和鄉村教師一樣,天天喊招不到人,但又對招人設置各鍾各樣的條件限制!

這就是招不到人的原因!


山野村夫3879


這可能是說你們沿河發達地區才會這樣,看重實際收入,而不在意編制帶來的福利。我們這種中西部落後地區,有編制就等於金飯碗。每次招聘都是無數人去應聘(今年一個縣招聘鄉鎮的檢驗4人,有三百多人報名;一個縣招聘一個檢驗去了七八十個考試)。

當然我不否認有些有關係的人就是以此作為一個加入體質的調班,但是這難道不是說明在我們這編制的重要性嗎?

我們這種落後地區就算離開了體質,還真的沒什麼有多少工作崗位比這好的


悠悠盪盪51172168


鄉鎮衛生院,差.差


手機用戶53332477575


工資待遇低 醫鬧也多 一句話 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白雲5119930905998


我女兒內蒙古醫科大學畢業,現在私人診所打工


老夫有話說5


基層衛生院工作15年,唯一的成就還是媳婦配合生了兒女一雙,(老爸出錢給我取得滴媳婦,慚愧……😓😓😓),車是媳婦打拼買的五菱宏光神車,房價縣城一平米4300,買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