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周公瑾無謀,諸葛亮少智”這句話?

清風半夜鳴蟬one


此話為《三國演義》裡,曹操敗於赤壁逃亡時所嘆,即曹操撤軍路上,看到可設伏兵之地卻未設伏兵,於是大笑三聲,部下問丞相為何發笑,便有了這句“我笑周瑜無謀,孔明少智”,而後伏兵便齊聲殺出,曹操又是轉身就逃。可謂是給曹操的反面形象刻畫的惟妙惟肖。但實際上這只是虛構,赤壁之戰後的真實情況如何呢?

曹操在赤壁被周瑜火攻大敗,全軍陣腳大亂,曹操見敗局已定,當即自焚餘船,引軍沿華容道向江陵方向退卻,周劉軍水陸並進,乘勝追擊。曹軍死傷過半,曹操回到江陵後,考慮到赤壁已敗,擔心後方不穩,遂即自還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留守南郡,後委任樂進守襄陽、滿寵屯當陽,以防孫劉北上。所以曹操撤軍還是很從容的,並且做了詳細的戰略部署,可以說這是一個軍事家應有的素質。

而根據《三國志》記載,劉備是親自率軍去往華容道追擊曹操的,曹操也確實是從華容道撤退的,並且趕上風雨天氣,道路泥濘,人馬無法通過。曹操下令讓士兵們割草墊在華容道上,讓人馬通過。於是他仰天大笑,認為劉備如果在他過華容道時順風點燃地上的乾草,便能使曹軍全軍覆沒,曹操嘲笑的是劉備,不是周瑜、孔明。但事實上劉備真的追了上來,並在後方順風縱火。可是這時曹操已經全軍通過華容道撤向江陵了。也就是說劉備壓根就沒有追上逃亡的曹操。也沒有關羽在華容道義釋曹操的事件。演義只是為了突出曹操的狼狽和關羽的義薄雲天吧。


棍哥觀史


我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是曹操在敗退華容道時,三哭三笑中的經典片段,其中三笑是一笑張飛現,二笑趙子龍現,三笑關羽現。看似是打臉行為,但終歸是各人有各人的理解: 有的人說曹操裝大神太丟臉,變臉快也趕不上人家的伏兵快,憑啥給自己圓呢?其實在我看來,我太佩服曹操了,在如此困境下,還能指點對手,從心理上和戰略上藐視對手,這正是一個梟雄成功的最大特質。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反而從容大笑,天下有幾人能做到?並且如此表演,也是安撫將心的本意。雖然沒有起到這個作用,但這就是普通人和梟雄的境界區別。並且隨後的三哭中,曹操也不丟人,能大能小是條龍,能大不能小是條可憐蟲!


聽不煩的鄉里鄉親


周公瑾無謀,諸葛亮少智。“這句話是《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後,曹操潰敗。收拾殘兵敗將沿途奔逃,每經過一重要險地或隘口,伏兵未現時仰天大笑說的話:”要是我在這裡設上一支奇兵,管保叫某……“。而每在此時,諸葛安排的伏兵即從天降。

我以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瞧別人,自以為是,要知道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現實的對人接物,或處理矛盾中我們能想到的,別人未必想不到,幸許比我們想的更周全,處理得更得當。


秋嶠


應該說周瑜還是比較有智謀的,不能成就大事的根源在於他心胸狹窄、為人陰狠,心裡容不得比他高的人。陰毒又沒有氣量的人註定短命。諸葛亮智謀全具,只因趕上三國人才輩出的時代,三國中倫智謀沒有人能勝過諸葛亮,只是劉備的命不好,諸葛亮知道劉備不行,本不想跟劉備去,劉備死魔硬泡把諸葛亮拉上賊船。諸葛亮一看劉備這個樣子,統一臺灣是沒希望了,只能三分天下三足鼎立了。就劉關張的本事,整天被人打的狼狽逃竄,幸虧遇見了趙雲諸葛亮,才有了落腳之地。換三國當中任何謀士去輔佐,連三國鼎立都沒他的份。


顏東


古代人雖然各方面沒有我們先進,但是特別的有智慧,有勇有謀,能文能武,此話為《三國演義》裡,講的是曹操敗於赤壁逃亡時所嘆,即曹操在撤軍路上,看到可設伏兵之地卻未設伏兵,於是大笑三聲,部下問丞相為何發笑,便有了這句“我笑周瑜無謀,孔明少智”,而後伏兵便齊聲殺出,曹操又是轉身就逃。可謂是給曹操的反面形象刻畫的惟妙惟肖,諷刺至極!



靜姐家的生活


在華容小道上曹操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但連笑三聲,就殺出了三撥人馬。如果不是裝可憐、拉關係,最後連小命都得丟在了那裡。😄😄


吉祥三寶140747048


這句話是曹操赤壁之戰失敗後在逃跑的路上說的,話音剛落便殺出諸葛亮埋伏的三路人馬!

周瑜無謀嗎?為了把殺曹大仇扔給劉備故而放曹一條生路!

諸葛亮少智嗎?最後一關派關羽把守,知關羽仁義必不殺曹操,曹在三國對立之勢仍存,這樣彼此相互牽制,誰也耐何不了誰!

曹操向來妄自尊大獨斷專行目空一切,他說周無謀諸葛少智只能證明他無知自狂罷了`


靈官廟人孫玉龍


這句話說的似乎不對!真實的歷史!也不是這樣!曹操跑的很匆忙不假!為了跑自己人踩死自己人!真是慘劇!而且曹操下令讓走不動的,去填溝渠!能動的士兵,踩著那幫老弱病殘就過去了!曹操此舉也是很殘忍的…?!

諸葛亮和周瑜!確實有一點相同的缺點!就是工作狂不要命!周瑜最牛逼!死的也最早!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死了!二人都不懂養生!


萌大叔來了


小說裡的話,豈能當真。東吳拜周瑜為大都督,劉備請孔明做軍師,都是量才任用的。怎會用無能之輩?再說,曹操也是胸藏雄兵,腹有良謀的英明之主,打敗仗,自然無法避免,但也不會在吃敗仗後,就如此糊塗。寫小說的人,為了貶損曹操,所以才設置這樣的情節,編這樣的傻話,來遭踐曹操,欺騙讀者。


看透古今


周俞孔明,刁蟲道計;

專算別人,不算自己。

司馬傻子,忍辱自謀,

仁禮沉著,三國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