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些老人十分霸道?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偉偉在鄉村


大實話:雖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比較霸道,但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肯定會多少有些不講理的。

當我們在網上看到一些老年人的不文明現象的時候,我們就會在評論區看到一條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評論“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起初,我也認為這句話是對的,甚至是就是真理。但是,後來我想了,這句話的邏輯是有問題的,或者說是不符合事實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永遠的好人,也沒有誰是永遠的壞人,人都是會變的,可能變好,也可能變壞。而如果你經過觀察和思考,你會發現,當一個人上了年紀之後,確實會變得有點不講理。

咱們可以舉一個我們大多數人都經歷過的事情,比如說,當你在家和你上了年紀的父母發生矛盾了,你們在爭執的過程中,是誰會更加不講理一點。至少,我很客觀地說,當我和我的父母對某件事的看法發生爭執的時候,我媽從來不跟我講道理。當我明確地指出他們的邏輯和事實錯誤的時候,他們就會給你來一句,有些事,你不懂。然後我說,那你說應該是什麼樣的,他們又支支吾吾說不上來。甚至有時候,我媽還會給我來一句,我是你媽,你就得聽我的。拜託,難道不是應該誰是對的就聽誰的嗎?

雖然,可能如此不講道理的情況只是發生在我們家庭生活中,我們的父母在外邊肯定不會如此霸道不講理。但是,不可否認,當一個人上了年紀之後,確實會以自己的人生經驗作為自己的談資,以年齡大為自己的核心優勢,認為自己經歷的多,見得多,自己說的和做的就對的,哪怕有時候被證明是錯的,也肯定會存在某個不可言說的原因來支撐自己是對的。

而通常我們經常會聽到的一種說法就是“老子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這些話給人的潛臺詞就是,無論我做什麼,都是對的,你必須認可,這種心理我相信是絕大多數老年人都會有的。無論他自己是不是真的如他所說的那樣很有本事。

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一種“共生心理”,通俗一點解釋就是全世界都要聽我的。這種心理其實從我們一出生就有了。比如說,當我們是個嬰兒的時候,餓了想吃東西了就會哭鬧,不舒服了也會哭鬧,稍微大一點了,想要某個玩具而父母不買的時候也會哭鬧。這就是一種自己和環境的共生心理,認為自己就是全世界。而當我們長到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年紀,如說,20歲到40歲之間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其實這個世界並不是我們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的,我們不是全世界,這也是我們最理性的時候。而當我們年齡再大一點,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我們又會回到一種共生的狀態,不過這時候我們只會對我們感覺自己有能力掌控的事情共生。比如說,老子教育兒子,因為老子能打得過兒子再加上倫理道德束縛,所以就會使用強權管教,無論對與錯。

所以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霸道”的時期,只是因為現在大部分年輕人早已經是被房貸,車貸,孩子教育生活等壓得喘不過氣了,並且也能夠很明顯地認識到自己能力非常有限,自己並非就是全世界,所以才表現得理智而已。這也就是解釋為什麼那些富二代也會給人感覺很霸道了,因為,很多事真的用錢能解決。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個別的老人,脾氣真的很暴躁。歸根結底,不外乎倚老賣老,為老不尊。

前些天看到一新聞,三個老大爺,坐公交,正好車上就有個美女,穿著時尚,結果有個老頭就伸出了“鹹豬手”,被該女子男朋友發現,發生口角,繼而鬥毆……老大娘們更是巾幗不讓鬚眉,公交車進站之前先佔據有利地形,車門一開,呼啦一下子,做一個,佔一個,每次都是敢怒不敢言啊。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呢?

無休止的縱容。沒有人去跟老人較勁,遇到老人犯錯的事,大家都會主動的去原諒,也沒有人出來指責,規勸,相反,一旦出來指責規勸別人還可能數落你的不對,這是中國目前國情。所以,老人佔據了年齡優勢,他們是弱勢群體,其實,他們不弱,在輿論上,老人有優勢。

個別老人素質低下

這個沒有辦法解決的,可能是受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等等影響,導致個別老人明明在需要別人的幫助時,卻變成了主導別人給予幫助。這個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可偏偏這樣的事時有發生,在公交上不讓座的年輕人被罵的視頻至今應該能搜的到。

凡事只要是跟老人沾邊,我們從來都是站在被審判的角度,“他一個老人,你跟他計較什麼,你也有老的那天”,這就是赤裸裸的助紂為虐,以至於像我這樣的年輕人,通通的“逼良為娼”。


快樂的汪四哥


霸道的人其實不是老了才霸道,這些人在年輕的時候應該也是比較不好相處的。而現在似乎很多關於老人霸道的報道,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部分老人確實倚老賣老,甚至在公眾場合有些欺負人。但要說明的是,這種老人應該只是老人中的一部分。仗著年紀大,對年輕人想罵就罵,想打就打。因為吃定了年輕人不敢怎樣,敢還手怕是醫藥費出不起,敢罵萬一心臟病犯了,才是吃不了兜著走。所以一些老人霸道地有些過分了,例如公交上強迫別人讓位子的。

其二法律拿這些老人沒辦法。老看到一些老人碰瓷的報道,司機只能好說歹說,勸老人起來。報警了,也沒什麼辦法,年紀大了不適合拘留,更是一點轍都沒有。



其三這其實也和網絡傳播有關。大部分老人還是很和善的,但是和藹的老人沒人報道,一些反面新聞廣泛傳播,這就導致社會錯覺,老人都是霸道的。


律師獨角獸


當年的流氓變老了!



梁軍79024724


提這個問題的人,尼瑪有病啊?那麼多霸道的青壯年你視而不見,為什麼老盯著老人呢?你家沒有老人嗎,你不想將來成為老人嗎?我們譴責那些倚老賣老、為老不尊者。但他們只是老年人中極少的個例,他們絕不能代表整個老年群體。拿這類人說事,喋喋不休地詆譭老人,是極其卑劣的惡行,是要遭惡報的!哪個年齡段的人中都有敗類。


一百姓676


額,怎麼說呢。我爺爺今年87歲,他就是一個脾氣很怪的人,沒什麼利益衝突的時候呢,跟別人都客客氣氣的。但是一有什麼不好的事,比如小商販缺斤短兩,有個物價上漲太快,說什麼話不合他心意了。哇,直接就炸了,又是拍桌子又是跺腳還使勁罵人(他有老慢支)。

今年假期我還跟他說,我馬上開學走了,你一大把年紀出門不要那麼大脾氣,家裡人讓著你,外面人可不一定。

他說你別管,我那麼大年紀了,誰也不敢把我怎麼樣,反正快死的人了誰碰我一下試試。

我陪著笑臉說,爺爺你別這樣想,你上年紀了,本來就一身病,氣死了吧,算是解脫,氣不死病嚴重是不是更受罪了。

他說嘁,我那麼大歲數了,和你不一樣,前面買油條就那麼一點點面,炸一下看著大了,成本才幾毛錢,賣那麼貴,我就當著他面罵他,他就心虛不敢還口,灰溜溜回店裡面去了。

我說,你別這樣,現在東西早就和你那會不一樣了,前面一直都是我買菜,你買的比數少覺得比以前貴,你想想,你現在工資都漲多少了,能不貴麼。再說了,躲著你,說明他脾氣算好的,真有那年輕氣盛的推你兩下,你還能站穩麼?摔一下可能就癱了。

他反倒笑著說,他敢推我麼,換你,你敢不敢推我。

我說,我不敢,推你就算沒事你也會訛我,但是逼急了人家可以報警啊,影響人家正常工作。

他說,警察來了,能抓我麼?警察也不敢抓我!敢抓我,打他個七孫,說著又笑了,你去找,我現在就敢打。

我說,你還敢打警察呢,真給你抓進去,關兩天出來弄個正常死亡。你就沒了,何必呢?我就想勸你出門收收脾氣,咋那麼難,我可是為了你好啊爺爺,我也拿你沒辦法,不說了,不然你又要生氣。

這事就真實的發生在我身上,很無奈。他小時候正好饑荒,餓死了很多人,被逼無奈要過飯,經常說起在大年三十要飯別人給了他幾個紅薯這件事,感恩之心他是有的。脾氣大還是法律意識不夠,畢竟他們那個年代都沒什麼文化,有爭端都是誰聲音大,誰有理,誰拳頭硬,誰有理。而且到了這麼大年紀以後破罐子破摔了,天大地大他最大所以不講理,為老不尊倚老賣老,這兩個詞形容生氣時的他確實不過分。怎麼說呢,時代前進,可是經歷已經是過去式,不會隨著時間輕易改變。只能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教育,在文化水平提升的推動下,相信以後這些暴躁老人會越來越少的。


MJ9001


★一個大問題,兩個小答案。現在有些老人十分霸道,與正氣日上的社會格格不入: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暴走團霸佔機動車道致一死兩傷,廣場舞活躍在烈士陵園門口,爭搶廣場舞場地,圍攻未讓座小夥,不滿被要求出示老年卡直接罵哭司機,老人一家三口暴打讓座後抱怨的女子,等等。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達2.41億 佔總人口17.3%,關注老年已是一個大問題。探究“霸道老人”,與各位分享兩種原因:


★一種是從小養成,壞習性或秉性難移了。“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老話,正在被一些現代科學研究所印證。美國一心理學家曾對近千人進行追蹤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孩子智力的獲得,4歲前50%,4~7歲30%,7~17歲20%。早在南宋時期,官員兼學者王應麟就認為“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10年前,有學者還出版過《3歲看大7歲看老》,認為7歲前是孩子一生的關鍵期,決定大腦發育,學習態度、性格塑造等。也就是說,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或能看到他們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從7歲的孩子身上,或能看到他們以後的成就和功業。現在的老人,都經歷過我國曆史上“知書達禮”的斷檔時期,有的從小缺少教養,一生信奉“霸道為尊”。遭遇這樣的“霸道老人”,敬而遠之為上策。但是,也有不少網友認為:不能讓歲月成為老人的“霸道卡” 對“倚老賣老”的“霸道老人”不能遷就縱容,法治社會人人平等。孩子有著天才般的吸收能力,開發孩子大腦潛能不能忘了“做人”的教育,尤其是家長的言傳身教,當好孩子的一面鏡子極其重要,以免孩子被“霸道”苦纏一生。

★一種是因病所致,應給予充份理解關照。每個人都會邁入老年,各種生理機能的衰退帶來疾病抵抗力的減退,導致有些老年人喜怒無常、情緒不穩,有些脾氣、有點“霸道”。這一切,或是因為患了甲亢,抑鬱症、老年痴呆症,血糖不穩,缺鐵,缺鋅,老年焦慮症等疾病,以及一些心理問題造成的。比如:甲亢患者會有代謝增加及交感神經高度興奮的表現,對外界的反映會過分緊張;血糖升高會影響B族維生素的吸收甚至導致人體內B族維生素的缺乏,就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穩定性;缺鐵的老人會感到精神萎靡不振、睏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急躁易怒、性慾低下等;老年期神經症常表現出抑鬱、焦慮,並伴有心腦血管疾病,會致老年人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加上退休後的不適感、失落感等,有些老人會心生情緒,變得煩躁、不滿,缺少情緒發洩出口。這一切,都會導致暴躁情緒,出現易怒現象,甚至會讓一個脾氣平和的老年人變得的喜怒無常。對此,請老人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請廣大網友給予充份理解與關照,因為老人的今天就是你我的明天。

★感謝點贊,歡迎關注。生態號願與各位分享“生命生產生活”種種觀察,謝謝!   

 


生態號


首先要聲明一點,素質高低和年齡無關,哪個年齡段都有素質差的人。

至於說為什麼現在有一些老人十分霸道,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個別老人在年輕時素質就有問題,老了老了也沒改正,反而利用自己的年齡當做了撒潑耍橫的籌碼。別的不說,我就曾見過這樣的老人。蠻不講理,胡攪蠻纏,動不動就上別人家裡大吵大鬧,可是年輕人一般也不敢拿她怎麼樣。前幾年過世了,附近的鄰居竟然沒有一個人去她家幫忙。這種人是個例,方圓幾十裡也就出了她一個。

2,還有一種原因就是老人病了。有些老人患了阿爾茲海默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痴呆症),出現性格大變的情況。本來善良慈祥的老人,突然間變得蠻不講理,還會罵髒話。我一位朋友的奶奶就是那樣,她還會臆想有人偷她的東西或者有人幹了什麼對不起她的事情,進而大吵大鬧,誰勸都不行。有一次拉住一位剛剛放學的小學生,非說人家偷了她的茶杯。把孩子都嚇哭了,最後還是家裡人向對方賠禮道歉,解釋了情況。

如果你身邊有的老人突然性格大變,最好去檢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患病了。不要在字面上理解老年痴呆症症,很多患者並不僅僅是健忘痴呆,而是有其他的類似精神疾病的症狀。

3,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我們對待老年人犯錯一般都是批評教育,這就讓個別人變本加厲。也可說是“破窗效應”,在一些大貨車側翻現場,往往能看到老人去搶貨物;在超市的試吃場地,還有老人連吃帶裝;甚至被曝光的多起公交車上搶奪方向盤甚至拉拽司機的事件中都有老年人的身影;還有之前沸沸揚揚的列車霸座事件,也有老年人的加入。不得不說,這些老年人給整個群體抹了黑。如果把他們放到當下2億多老年人的基數中來看,這種素質低下的行為畢竟還是少數。

總的來說,素質低下者不應該按照年齡來貼標籤。人人都會老,想要在將來減少此類現象,我們要從提高自身素質做起。


夜雨如書


現實社會原因造成的,倚老賣老,一個錢字,讓有些素質低的老人霸道啦,個人認為



綠葉依然


不要老用眼睛盯住幾個壞老人,題主家沒老人了?中國有一億多老人,壞老人不到千分之一,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好老人為什麼看不見呢?再說,那個年齡段都有好人也有壞人,從熊孩子到製毒販毒,人販子,電信詐騙犯,搶劫犯,殺人犯,製假藥,等等,青少年,青年,中年,壯年,那個年齡段都有幾個壞人,上帝造人跟工廠造產品一樣,每批產品都有次品,每年出生的人都有幾個壞傢伙,這是自然現象,也是生態平衡的結果。好與壞總是共生共存,自然界中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純物質,再好的金子中也有雜質,再高素質的社會也會有幾個壞人,美國那樣文明發達的社會,還有校園槍擊事件,天上的神仙也有幾個壞的,何況凡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