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呼籲應該允許城裡人去農村買地建房子,大家怎麼看待?

天賜中醫


如果村裡人去城裡買房子,首先家裡面的土地必須得放棄,這對村民來說就要放棄祖祖輩輩生存的根本。

到城裡村民沒有啥謀生方法,男的除去工地女的去超市和當家政別的也不會,但是對於長期生活在村裡的人來說在很短時間內不可能習慣城市的生活。

最基本的一日三餐就有根本的不同,平常在家自家菜園想吃啥種啥,不花一分錢,而在城市張嘴就是錢,可以說今天沒有錢你就會餓著。

2.娃們上學這塊

對於村民來說原來在村裡和鎮裡上學的孩子來說費用基本上沒有,可是在城市不同了,就拿南陽來說,每個月一個孩子在學校吃飯得200元飯錢,還不說特長班費用。關於特長班和託教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家長們都是搶著報,然後人家還要限制人數,說到這裡應該都懂了吧。


清爽一下子


我的看法很簡單。首先證實一下,這些所謂的專家是不是人類!

農民工種地不賺錢,去城市裡打工,幾乎包攬了最髒最累的活!有時候坐公交都遭人白眼!當我們在外面,傷了,累了!可能回家是對自己來說最大的安慰!土地也是我們最後的保障和依靠!如今反過來,讓城裡人來農村買地,建房。

請問,當年交公糧提溜時,你們怎麼不下來?如今,我們農村的一些老房子,列入了危房,扒了重建,政府都不允許,他們這個時候來建房,難道,他們長了四條腿嗎?請問這是想要把農民置於何地?

頭條裡每天都在喊,中國的經濟已位居世界第二!超過了北歐多數國家。那麼!睜開眼睛看看,人家國家的農民生活和待遇,再看看我們。還在絞盡腦汁壓榨農民!

是啊!中國十三億人口,農民幾乎佔了八億之多!這是一個最大的弱勢群體!無論怎麼壓榨他們,他們都不會掀起風浪!因為他們是弱勢的代表!


莫問133358028


先給大家說個實例吧:

2018年下半年,農村老家門前靠近公路邊的幾畝地被人買來建酒店,總體售價10W/畝

(村裡拿走4W/畝,然後組裡每戶也分了點,最後落入私人腰包的大概是5W/畝)

而在2013年的時候,靠近公路邊的地基總體售價也就2W/畝左右。

土地概況:

1. 過去幾年,農村房子舊了,自家有地的,你再去建個新房,沒人管。

現在土地管理嚴格了,農村不允許隨便建房,一戶只能有一處宅基地,想多建是不可 能的,不批准只能算是違建。


建房目的

2. 自己住: 是本地人還好,上下關係搞好,多花點錢,估計問題也不大。

外地人跑農村建房想要久住,多少會被地方勢力排擠,甚至是欺壓。異地他鄉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啊。


建商品房:在農村賣商品房,太不現實了


有關磚家不要老是提議城裡人去農村建房,爭奪農民耕地。

農村地是多,可以山也不少啊,磚家有本事讓城裡人去農村承包荒山,搞開發去。


耕地就是農民的搖錢樹,金飯碗,賣耕地無異於殺雞取卵,得不償失。


布二先生啊


我也想過,退休後,去農村湖邊買個房子,租塊地,每年去過幾個月,釣釣魚,種種菜,養個狗什麼滴。尤其是我曾扶貧過的一些地方,也和當地一些人結下了友誼,有的孩子結婚還給我說,我也去封禮喝喜酒。去那裡,也不會很孤獨。但有從農村出來的同事說:你想簡單了,光蒼蠅蚊子你就受不了!現在想想,也有道理。我的新房就在新城區湖邊,只是不能種菜種地養狗什麼的,釣魚還比較方便。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到全國一些喜歡的地方租房,住上一段時間(深度體驗式旅遊),想換地方了,再找,玩他個十年,再老實回家待著。農村雖然大多較落後,但有城市不可替代的東西。有些人想多了,即使城裡人想去農村買房建房,也得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會對農民不利的,只能帶去人氣和商機等。國家也不會不考慮農民的基本權利和生存根基的。


十年前就叫涯客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是震住了,還差一點被震倒了,不得不服磚家的腦子,腦洞真大,太大了,大到都沒有腦子了。不知是哪位有如此遠見大俠說的:少養磚家多養豬。這還真一語言中,恐怕這樣的豬農民也不願意養。

來看看這個提出讓城裡人到農村買地建房的磚家,是吃飽了撐得嗎?袁隆平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讓這些磚家吃飽了沒事幹,盡出些大膽的餿主意,來嚇唬純樸存善良的農民。

細想之下,既然磚家提出了讓城裡人到農村買地建房,絕不是吃飽撐得這麼簡單。

經歷這麼多年的城市化發展,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從大中小城到縣城鄉鎮,高樓、洋房、別墅鱗次櫛比,城市人口急速膨脹,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大批農民被逼無奈,只好進城,農村就剩老人和小孩留守了,甚至都出現了無人村,農村宅基地也停批了,不讓建房了。在這樣的背景下,磚家提出這樣的餿主意有深意啊,是不想讓進城的農民回農村了嗎?

這麼多年的城市化經驗告訴我們,城市化就是蓋樓造房子,這需要大量的土地供應。多年城市化已消耗了大量土地,城市化的土地儲備量已經不多了。看到這裡聰明如你的一定想到了什麼。

城市土地儲備量的大幅減少將會制約城市化的發展,此時城市管理者們都很捉急,沒有土地,城市化就無法再進行下去,沒有城市化就沒有土地財政,沒飯吃了。這時無所不能的磚家出來了,說:農村不是有大量閒置的宅基地嗎?可以拿來建房再賣給城裡人啊。不知道這是巧合,還是早已有的預謀,於是無限想象的空間又打開了。

更絕的是,當前的城市化進程難以為繼了,因為城市儲備土地不多了,尤其是高房價難以維繼了,房子難以賣出,民怨沸騰,土地流拍,土地財政難以維持,將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好了,磚家來了,提出買農村宅基地建房,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你想哈,農村宅基地量大,成本低價格便宜,維持城市化進程沒問題,特別是土地成本低,瞬間把民怨沸騰的高房價拉下來了,城裡買房的要哭了,土地財政又活了,以房地產經濟為支柱產業的下個二十年發展又開始了。

這個美好的願景,不知道農民答不答應,不過農民說了也不算。


春雨來早


十年前就叫涯客

8天前

我也想過,退休後,去農村湖邊買個房子,租塊地,每年去過幾個月,釣釣魚,種種菜,養個狗什麼滴。尤其是我曾扶貧過的一些地方,也和當地一些人結下了友誼,有的孩子結婚還給我說,我也去封禮喝喜酒。去那裡,也不會很孤獨。但有從農村出來的同事說:你想簡單了,光蒼蠅蚊子你就受不了!現在想想,也有道理。我的新房就在新城區湖邊,只是不能種菜種地養狗什麼的,釣魚還比較方便。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到全國一些喜歡的地方租房,住上一段時間(深度體驗式旅遊),想換地方了,再找,玩他個十年,再老實回家待著。農村雖然大多較落後,但有城市不可替代的東西。有些人想多了,即使城裡人想去農村買房建房,也得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會對農民不利的,只能帶去人氣和商機等。國家也不會不考慮農民的基本權利和生存根基的。


一輩子很短一起走吧1


這個問題正是中國改革再前進,中國農村現代化的著眼點!土地問題!

中國改革的第一開端就是土地,聯產承包制。現在,還是土地問題。要大膽進行第二次土改。

人沒有土地就沒有落腳點和生存點,土地一直是生產生活的第一要素。第一次放活土地承包權,讓農民有了生產積極性。但是土地不是自己的,隨時或被徵用、變用,就沒人做長遠投入。所以,要進行第二次土改,讓耕地使用權一次99年,即三代人連續使用,到期可再續約。同時可上市、轉讓(耕地性質不可變)。你看他有沒有投入積極性?使用積極性?愛護積極性!

宅基地更要放開,城鄉人皆可買賣、租賃,使用期限一次99年。這樣,人們才敢放心投入建設農村住房,投入農業生產,長遠規劃發展,不再擔心政策變化、左右搖擺。你今天建好了,明天又給強拆了,朝令夕改,誰敢投入建設?

土地活,一切活。政府部門不需教農民這幹嘛、那幹啥,只把握政策大方向,把握市場公平公正,服務於民生難題這三件事。民眾自然會放心投入,建設美麗家園,生產豐富糧菜。還用你天天喊“消滅城鄉差別”嗎?


東之水32552593


允許城市裡的人去農村買地建房子,不得不說這是個餿主意,為什麼這麼說,且聽我細細道來:

首先,城市和農村的收入差距依然是非常大的,如果開了土地買賣的口子,那麼城裡的富豪將會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獲取到大量的土地,這無疑擠佔了農民的生存空間,雖然會帶來一些短期的效益,但長遠來講,無疑對社會發展是有害的。

其次,農村的土地是有限的,土地賣出去了,農糧食產量必然會下降,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肯定會減少,而這一部分人可能文化水平相對低一些,不從事農業生產,很可能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這樣又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失業問題。

再次,城裡人來到農村建房,對當地的環境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包括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會引發什麼樣的問題也是未知之數,值得商榷。



青月別墅


清民國時,土豪劣紳資本家肆意橫行買賣田地,強奪強取,民不聊生,結果遇上了毛主席,把他們的命革了!我們才有今天。現在‘城裡人’又想到農村來‘發展’!可以,換個位置思考:農村人在城裡買房,50萬買100平米,他們花50萬的二分之一買100平米,看他們建幾層!專家們,農民始終是弱勢群體!


高山人家988


希望可以幫到你!

專家所言,大多數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或者是大多數的利益。


比如,題目所說。

我個人認為:

是為了更多的人去返鄉村,現在有很多有點錢以後都選擇去縣城安家落戶。那麼專家所言,就是為了讓現在的農村還要繼續回到一副繁榮景象。

讓有錢的人去投資農村,讓更多的農村人選擇回家。最好別在城市逗留,不要在成市增加人口負擔。雖然現在很多城市都在搶人,但還是很少有人去那裡生活定居。對於異鄉工作的人來說,只是城市的一個過客而已。

當然,也有積極的一方面。

希望給農村一些發展的機會,也給農村一些人提供一些機會。這樣也不至於讓那些農村人流落異鄉的街頭。現在很多農村人都會選擇去城市發展,或者是有點錢都會去縣城。

說來說去感覺這些話好廢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