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老子所说的大道至简,真正的“道”存在于无形之中

《道德经》:大道至简,真正的“道”存在于无形之中。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是道德经中开篇的第一章,天地之始中。

在这一章节中就出现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句很多人都听过,叫做: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德经》:老子所说的大道至简,真正的“道”存在于无形之中

这一句话的释义,就是说道可道,非常道是道德经中的中心思想。这句话出现了三个“道”字,这三个“道”字引起了后人很大的一种困惑。很多人对于这句话,甚至对于整个《道德经》来说,都有不同版本的一种解读。

到底谁解读的更深通一点,我们在这里不予讨论,我们只希望让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儒学文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有用的东西,让我们活得更纯粹。

在这里面,第一个“道”和第三个“道”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一个哲学范畴。第二个“道”字是动词。也就是说,以此为言语来说明的那种道。

《道德经》:老子所说的大道至简,真正的“道”存在于无形之中

那么第二句叫名可名,非常名。在这句话的释义中,老子就认为名是人类根据不同事物,很多事物的表面特征,而做出的一种责任,一种代表。“名”也代表了老子对于事物表面的一种认知,那么天地之始,也就是说用物来表达,即为混沌未开。万物之母呢,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可以拥有来表述。

其实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最大的内涵就是在于,它是一种无形的,永恒的一种力量,能够形容的出来,言语不能够表达的感觉。

《道德经》:老子所说的大道至简,真正的“道”存在于无形之中

在这里,我们插一个题外的话:道和术的区别,“术”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技巧,是一种可以用来使用的一种方式。而“道”是无形中的一种智慧,在于一个人的人格之中的东西,叫做道。

这个解读和老子对于道可道非常道中的解读,有着不谋而合的一种意思。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老子所说的大道至简,真正的“道”存在于无形之中

什么意思呢?就是这句话的释义,就是说万物之母,天地万物之间的一种本源和本性,可以用“有”来表达。“妙”呢,就是一种深奥,一种奥妙,玄奥而不可理解,不可预知的东西。“众妙之门”:就是说精深而又奥妙的天地万物之间,变化规律,由此出现的总的一个门。

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就是一种无的状态,一种有的能力,他的本源是无而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是一种有的形式,可以生出天地万物。就是这样,我们采取一种无的态度去认识一种大道的一种玄妙,可以抛去心中的杂念,把自己恢复到一个毫无思想意识的一个孩童时期,就能体会到真正的大彻大悟的奥妙和玄机,也就是“道”的精髓。

《道德经》:老子所说的大道至简,真正的“道”存在于无形之中

最后那一段话所出现的“恒有”就是永恒的,这一段话中所说的几个概念就是道的概念,名的概念,有和无的概念,玄的概念,这些概念组合在一起,统称为“名”。

用老子的一句话叫做名可名非常名,这些内涵并没有真正的接触到了一个真正内涵。道可道非常道,在任何语言和文字中都无法解释到的真正的含义。

这些概念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道,我们把这样的一种方式,这样的一种行为,也可以理解为道的一种方式,道德一种桥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