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財經:4只基金年內均發出超10億元“紅包” 你get到了嗎

号外财经:4只基金年内均发出超10亿元“红包” 你get到了吗

基金分紅一直以來為大家不屑,但《號外財經》注意到,今年年底的基金分紅卻備受關注,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基金分紅是指基金將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方式派發給基金投資人,這部分收益原來就是基金單位淨值的一部分。從本質上來說,基金分紅不是基金公司白送錢給你,它不過是把你的錢以一種好聽的說法分給你,就好像把羊毛剪下來做成衣服給羊穿一樣。”業內人士認為,不過,這個分紅的動作對於基金本身的意義就比較大了:一方面是基金合同規定,當基金收益達到一個標準時必須進行分紅;另一方面,如果基金管理人不看好後市,且目前基金本身資產太重,那麼就很有可能通過分紅的方式來降低資產,調整倉位,便於後續的操作。

既然是拿出基金單位淨值的一部分來分紅,是不是就無所謂了呢?

《號外財經》認為,今年年底的基金分紅格外有意義,分紅等於給了你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你可以通過選擇“現金分紅”來落袋為安,也可以選擇“紅利再投資”繼續買買買。換句話說,若基金沒有分紅,投資者就沒有選擇落袋為安的機會。後市來看,基金經理普遍預期市場將在當前底部區域震盪,挖掘結構性機會為主,更多投資機會要出現在明年下半年。

那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最近誰的“紅包”大吧!

據《號外財經》統計,截至11月底,今年以來共有1220只基金合計分紅871億元(含A類和C類),這些產品基本覆蓋了所有類別,其中,以靈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為主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有526只進行了分紅,合計分紅393億元,佔比超45%。從分類基金的分紅情況來看,債券型基金分紅熱情相對較高。有分析人士指出,債券型基金成為分紅市場的主角,與基礎市場的走勢密切相關。今年以來,中證全債指數上漲8.3%,債券基金平均回報率為4.35%,是各類基金中平均收益率水平最高的,這也是債券型基金能夠多次分紅的主要原因。

具體來看,526只權益類產品(靈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在今年以來合計分紅393.5億元,其中興全基金的興全趨勢投資混合全年分紅近37億元,也是該基金今年以來唯一的一次分紅。業績數據顯示,該基金近2年、近3年回報率分別為5.59%、7.24%,均跑贏同期同類基金平均回報率-4.88%、-7.71%,均居同業前1/4;但近一年、今年來以及近六個月的業績,卻跑輸同類基金平均業績水平,該基金近一年、今年來以及近六個月回報率依次為-12.19%、-14.22%、-13.13%,同期同類基金平均業績為-11.41%、-12.28%、-11.05%。

公開資料顯示,興全趨勢投資混合屬於偏股混合型基金,其基金經理為董承非、喬遷,其中董承非為興全基金基金管理部投資總監,累計任職時間11年又287天,現任基金資產規模251.26億(3只基金);截止今年三季度末,該基金重倉股有中國平安、三安光電、永輝超市、宋城演藝和保利地產等。“在三季度末,我們增加了重倉股的集中度。主要考慮未來的經濟的不確定性下與其投資分散開,還不如將比重配置在優秀的龍頭公司上面去。而目前這些公司的估值也是大幅度的下降。本基金還是會堅持原來的投資風格,為持有人爭取好的回報。”董承非在三季報中表示。今年9月4日,該基金進行了首次分紅,其基準日基金份額淨值為0.83元,可供分配利潤為61億元,截止基準日按照基金合同約定的分紅比例計算的應分配金額為36.8億元(每次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於該次可供分配利潤的60%)。

此外,博時主題行業今年也進行了唯一的一次分紅,分紅18.52億元,在權益類產品中分紅排名第二;東方紅睿華滬港深以分紅14.13億元排名第三,南方成份精選A以10.02億元分紅排名第四。這三隻基金由於分紅,使得單位淨值出現大幅下跌,《號外財經》注意到,今年以來三隻基金的累計淨值增長率分別為-6.35%、-18.47%、-13.7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