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中畫幅相機真的受歡迎嗎?

東至陽生


發售超過2年的富士的中畫幅無反相機GFX50s的定位不是大眾機型,也不是為了銷量高而推出,目前的鏡頭群僅有4款定焦鏡頭以及一款變焦鏡頭,並且光圈都不是很大,最大的是GF110mmF2,實際上入門中畫幅相機的定位是走商業圖片的拍攝,更多的需要高分辨率不是為了電腦放大看細節,優勢是沖印成大尺寸海報時具有較高的解析度,目前富士GFX50s在線上線下的銷售效果不錯,銷量直追賓得645Z系列;

但是實際上富士GFX50s的銷量已經遠超預期了,消費者脫離了產品的定位,有接近80%的消費者並非專業人士,而是攝影的業餘愛好者,只有20%才是真正的攝影師群體,比預期要好的銷量證明國人的消費能力已經有了大幅度提升。

在各種攝影論壇以及攝影入門課程上一句“大底為王”更加深入人心,有能力的消費者往往本著這句“大底”富士GFX50s剛好重點宣傳了其33*44mm的CMOS尺寸比全畫幅24*36mm要大上接近1.7倍,一些不求甚解的消費者盲目的認為“底大一級壓死人”等攝影圈的話術而被消費誤導。

實際上富士的GFX系列中畫幅相機擁有一些缺點,甚至要適用面遠小於佳能尼康的全畫幅旗艦產品。大尺寸感光元件非常限制鏡頭的搭配,也就意味著視角與構圖不如全幅相機適應面廣,GFX50s的對焦系統為反差式對焦,這已經算是當下微單中過時的對焦技術,比較緩慢,更適合商業攝影的擺拍,在日常使用中有一定的侷限。另外包括閃光燈同步速度低,摩爾紋現象明顯,高感偏色等等都需要更為專業的攝影師通過前期燈光佈置、後期處理等手段解決,而作為普通的攝影愛好者,則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來處理,同尼康佳能全畫幅旗艦相比有些得不償失。

富士的創新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專注於旁軸相機的復古系列雖然小眾但是很有特色,但是在如今的中畫幅市場,GFX的畫幅還只是噱頭與宣傳的手段,當然大底能夠出高解析力的作品,但是相比於高昂的價格與適用範圍,並不是適合普通攝影愛好者。

而在18年10月發售不久的第二款中畫幅相機GFX50R定位與售價都要比50s更加親民一些,雖然在取景器、翻轉屏、肩屏略有縮水,並且更加輕便,這說明富士看到了GFX50s的需求人群,需要向用戶做出一定的妥協,50R相比於50S更適合大眾消費者,但是僅僅是對比50s而已,比市面上的全畫幅單反除了大底還是有很多的不足。

雖然中畫幅相機看起來高大上,比135mm全畫幅相機要高上一個檔次,實際上富士的GFX系列比傳統的中畫幅飛思、哈蘇等還有一定的差距,單從價格上來看是極具性價比的中畫幅相機,但是缺點明顯,尤其是當下最為熱門的視頻功能僅支持1080P 30幀的錄像效果,完全輸給了當下的APS-C級別的微單甚至支持4K錄製的手機。

所以認清自己的需求,消費不要盲目應該是現在的攝影愛好者需要關注的。


我會分享一些有趣數碼觀點,

體驗一些新奇的數碼好物,

歡迎批評指正,

請關注數碼自媒體《盧旭》


盧旭


作為富士全球簽約攝影師,飛俠第一時間體驗並使用富士GFX中畫幅相機,進行了冰島-挪威的拍攝。文中圖片,均為本次攝影作品。

總體說一下富士GFX吧:畫質完美,細節震撼。畫質大幅度提高。高像素,5140萬像素,滿足高質量輸出和高端圖片庫銷售需求;上手快,和普通相機使用沒有異常,容易上手;特色的膠片模式,色彩漂亮;RAW格式寬容度高,錦上添花;感光度很好,中畫幅直接拍極光;對焦點眾多,多種對焦方式,準確;LCD取景,翻轉屏方便構圖。觸摸屏;外置電子取景器 光線強的時候使用;鏡頭素質高。



網際飛俠



這個相機現在熱銷到不行,經銷商拿到貨,就等於拿到錢。


作為富士用家,我也很喜歡富士。其實最近也有衝動想買中畫幅。


可是想想120相機,帶著長鏡頭實在吃不消。以前玩哈蘇,也就三個鏡頭,最長150mm,實在不夠用。但是再帶上250mm就很重了。勃朗尼卡ETRSI我有兩個變焦,重的受不了。最長才220mm。還是不太夠用。現在富士G卡口最長焦距120mm。這個怎麼玩的起來?


我一位玩大畫幅的朋友跟我說:如果上一套中畫幅的數碼機其實比上一臺8X10的大畫幅相機的總投入要大得多。想想也確實如此!


91拍照聊相機


富士中畫幅相機是否受歡迎,一是看攝影愛好者的拍攝創作需要,二是看資金是否允許,三是攝影愛好者對品牌的取向。多年從事攝影工作的朋友都知道,在數碼相剛剛起步時期,2002年富士就發佈了富士S2 Pro數碼單反相機,2004年又發佈了採用SR技術,617萬S-像素;617萬R-像素富士S3 Pro,2006年發佈了採用Super CCD傳感器的S5 Pro,之後再無單反發佈。2017年富士發佈了微單中畫幅GFX 50S無反相機。

富士微單中畫幅GFX 50S無反相機體積重量比全幅單反還輕,光學防抖,觸摸旋轉屏,啟動時間約0.4秒,5000萬像素的畫質給攝影愛好者帶來了無限遐想。和哈蘇X1D-50C是目前市面上僅有的兩款微單中畫幅數碼相機。

年長點的都知道富士是生產膠片的,要說在成像、色彩和還原技術等領域,富士有悠久的歷史。在膠片攝影為主的時代,從小畫幅到大畫幅,從鏡頭製造到CCD研究開發,從醫用產品到印刷產品,從攝影到攝像等等都覆蓋得非常全面,要說富士的色彩很獨特有偏頗,其特點十分鮮明還是能達成共識的,富士中畫幅相機秉承了富士對色彩技術歷史沉澱。






臥龍山人攝影


從期望值看,非常受歡迎。從市場反應快看,哈蘇,賓得,三款中畫幅都是好相機,哈蘇太貴,性價比不高,賓得太重,畫質弱一些,就看好富士中畫幅相機。從擁有者來看,都是錢多的人購買,真正的攝影家反而不會購買,他們如果需要大畫幅就使用膠片機。如果數碼中畫幅相機的感光元件再大一些,整個配件再多一點,價格只比單反旗艦貴一點,就會真正受歡迎,被購買。


一把夏糧


這個機器其實更像是跟單反對壘的,重量大小都完全和全副單反差不多,性價比極高,但是如果從實用角度來說,全副相機目前還是比這臺中畫幅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