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我是農村孩子。

小時候,除了課本,幾乎沒有課外書籍。

後來一段時間,連課本也沒有了。《老三篇》、《毛主席語錄》就是課本。

那時記憶力特好,我曾經一字不漏的背過《老三篇》,連標點符號都記得一清二楚。因此,被評為學習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還去公社做過經驗交流。

除此以外,老師還教我們學習《毛主席詩詞》,好像是36首,我也全部背會了,雖然並不理解。

這些就是我最初的閱讀,不管怎樣,它引導我進入了閱讀之門,是我的人生財富。我很感謝那個老師!

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小學三年級前,偶爾看一些革命故事的連環畫《小兵張嘎》、《地道戰》之類的。很便宜,一兩毛錢一本。可也買不起啊!同學們之間交換著看。都很珍視,看了一遍又一遍。

四五年級時,就覺得不過癮了。

有一天,借了同學一本《青春之歌》。前面的背景描述,我很漠然。隨後的故事情節,卻像天體的“黑洞”,一下就把我吸進去了!

除了上學,我捧著書,白天看,晚上看,吃飯也不放過。連著四五天,終於看完了。同學也沒催我。於是,我又揀感興趣的部分,看第二遍,第三遍,直到同學催要,才戀戀不捨的還給人家。

我這個同學的姨夫,是鄰村的民辦教師,家裡有很多書。同學也喜歡看小說,隔幾天,總要去姨夫家裡,拿一兩本回來。他看完後,我接著看。就這樣,那時的流行小說,我基本上都看過。例如:《苦菜花》、《林海雪原》、《三家巷》、《野火春風斗古村》、《敵後武工隊》、《苦鬥》等等,一二十本呢!

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我住的是三間舊瓦房,一間靠窗盤了一個大炕。吃飯時,我搬個凳子,爬在炕沿上,左邊放著小說,右邊放著飯碗,一邊吃,一邊看。時間長了,竟成習慣。左邊若沒書,便急得到處亂找,隨便拿一本放在那裡,吃一口,瞄一眼,這樣才能安生!

下午放學回到家裡,我就爬在炕沿上看。光線逐漸暗淡,便從炕沿上挪到炕中間,接著,又移到到窗臺上。母親把飯做好了,三番五次地叫,嘴裡答應著,就是不動彈。直到在窗邊看不清字為止。

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有一次,母親在鍋灶前燒火做飯,不記得叫我去給她拿啥東西,叫了幾次,我都無動於衷。母親很生氣,過去一把奪過書,就要往灶火裡扔!我急了,拽住母親的手,跺著腳,哭著說:“那是我借人家的書,燒了,你要賠!”母親也只是嚇嚇我,聽我這麼一說,便把書又扔給我,我趕緊藏起來。然後,急忙去幫母親取東西。

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還有一天早上,我去同學家,看見桌上放著一本《三家巷》,隨手便抓過來,央求說:“讓我看看吧?”

同學說:“不行!明天早上,我表弟要過來拿書。”

我說:“明天早上,我一定給你!怎麼樣?”

他想了想,說:“那好吧,明天早上必須給哦。你要說話不算數,以後咱倆都看不上書了!”

為了信諾,我給老師說謊請了半天假,在家看了一個下午,只看了一半。吃過晚飯,點著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燈,接著看,一直到晚上十點多,上下眼皮打架,實在瞌睡了,才吹燈休息。

心裡有事,凌晨四點多就醒了。又起身,用火柴點著煤油燈,繼續看,一直到天亮,總算囫圇吞棗地看完了,一墨水瓶的煤油也熬幹了。

吃早飯時,全家人都看著我笑!一問,才知道,自制的煤油燈沒罩,油煙把我的兩個鼻孔和眼圈,燻的烏黑。

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如此痴迷閱讀,有功利心嗎?沒有,一點都沒有。就是喜歡!

高爾基曾說: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這話我深有體會,年輕人可能不信,但是,那個年代,確實就是這樣!

現在吶!家裡好幾個書架,滿滿的都是書,可連一半都沒看過,裝潢門面而已!

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