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覺察是指什麼?

西芒


正念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活在當下。人們常說當下才是全部。除了要學習如何關注當下,我們還需要學會如何不加評判、保持中立的關注當下。

我們需要利用自覺意識和注意力進行觀察,而且是隻進行觀察,不做其他事情。

正念的內容就是在我們的覺知範圍內觀察此時此地發生了什麼事情,並且要求我們對正在發生的事情不做評判和妄斷,而是坦然接受。

接受是正念的另一個層面。

接受是指慎重地體驗自己的真實感受、情感和想法。當選擇接受時,也就意味著我們不再試圖控制或操縱自己的體驗,我們敞開心扉,接受改變。

正念注重個人體驗,即感受、想法和情感。

在生活中,有時候,正念狀態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比如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讚歎落日的美景,在那一刻,你忽略了自我,融入到美景當中,體驗著當下。

正念是一種力量,是進行自我療愈的方法之一。


智來智往


什麼是正念覺察

正念本質是一種覺察力,它源於東方古老的禪修文化。指的是有意識的一刻接一刻地對當下進行覺察,有的地方會翻譯為“靜觀”。 正念是一項自我療愈的冥想技術,近2,30年來在醫學和心理學臨床領域迅速崛起,並以非宗教化的形式被人們廣泛接受。用通俗的話講,就是“活在當下”。

正念覺察的意義

正念通過近40年的發展,結合禪修靜觀的智慧和現代科學,個體通過正念練習來探索自我,進一步發掘自身的資源,聯結內在智慧。通過長期的練習,能夠有效能地應對生活、工作中的壓力和挫折,緩解身心疾病和痛苦,增強心理調節能力。

正念可以讓我們擺脫反覆思考帶來的消極情緒,把我們拉回到當下的這一刻,停止對過去的糾結和悔恨,以及對未來的擔憂和焦慮。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提高專注力,走神的時候可以更快的覺察到,並調整自己。最終可以更好的完成當下的任務。

生活中的覺察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騎車走路到達目的地後,其實根本不記得路上經過了幾個路口。這是因為我們經常性的,甚至自動化的在思考過去或者擔心未來,而並非把注意力放在了當下。

如果我們有意識的把注意力拉回到當下,例如:吃飯時只關注吃飯本身;刷碗做家務時只關注自己每一個動作;出門走路時只關注自己感受到的一切(路面,路旁,微風拂面)試試看也許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哦~


健心家園


正念是一種覺察到當下的方式,在正念的世界裡,是懷著一顆不加任何評判的、包容的、接納的心去看待當下的事情,允許事物按照它本來的樣子去發生和消失,自己不去強加任何改變。

或許你正在尋找一個讓自己緩解壓力和焦慮的方法,而擁有舒適的睡眠也成了現在你難以實現的目標。

因為對於成功的追求,對於夢想的實現,都讓我們每天處於高負荷的運轉狀態中。

當一天結束後,我們只想躺在床上,希望能夠緩解一天的疲乏,盼望著週末的來臨,又擔心這周還未完成的任務和下週即將面對的挑戰。

就這樣,短暫的夜晚在焦慮中匆匆而過。

這也使得正念在心理學專業領域內,成為備受推崇的課程,人們能夠從正念中提高自己的專注力,能夠更清楚的瞭解自己,並且學會更平靜的生活。

腦科學已經證明正念、冥想對焦慮抑鬱等情緒有很好的穩定作用,通過長期的正念練習,可以使大腦組織有良好改善。

正念適合我們每一個人,和任何宗教都無關,並且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可以練習。

希望大家都可以嘗試正念,體驗正念,正念的生活。

於際敬,《身心正念療法》創始人,《易思維問題解決》創始人,知名心理專家,《愛情保衛戰》等多家電視節目邀請嘉賓,從業20餘年,上千小時諮詢個案,擅長領域:身心健康、婚姻家庭、親子教育、職業發展等。


臨床心理專家於際敬


【正念覺察】就是《心經》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就是《道德經》講的道法自然;就是《楞嚴經》講的“知妄即真”;就是六祖大師講的“明心見性”。正念覺察就是智慧觀照,即真理,即真實,即自然。十方三世,古今中外,一切聖賢皆因正念覺察而開悟,而證道,與真實相應,與自然感應!

正念覺察是真實而自然的狀態。正念覺察從來不多一念,也不少一念。當我們把自己放空,置身與大自然中,如實觀照,我就是自然;把自然放在心中,自然就是我;當下圓融為“一”,運離顛倒妄想,與天地同體,與日月同輝,與萬物同在;萬法皆一體,一體即萬法。大道自然,大道至簡,大道至易。

正念覺察不是什麼發明創造,奇思妙想;也是什麼神乎其神,更不是封建迷信;正念覺察是最簡單,最樸素,最真實,最自然,最基本的覺知。每個人當下就能契入,與萬物同體。

正念覺察不離生活,不離自然,不離萬物,不離生死,正念察覺圓融了一切,天地萬法皆在其中。

正念覺察,不懷疑什麼,不否定什麼,也不執著什麼,因為他觀照到一切都是“我”,除了自己沒有第二個人;自然之中,本無生滅,增減,淨垢,來去;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念心”隨緣變現、隨緣展現而已。

一切的紛紛擾擾,昏昏噩噩,無量的迷惑顛倒,無窮的塵勞苦悶,無盡的生死輪迴…皆止於“正念覺察”,止於“正知正見”,止於“自我覺醒”。





今令我見


現在想起來覺得可笑,但是當時我是真的很痛苦。初中三年,我和我們幾個同學一直幾個家裡有錢的學習還不錯的同學嘲笑,這樣的噩夢持續了三年,現在有的時候甚至我還會在這樣的夢中醒來。


小牛肉2234


一、個人解釋

正念來源於佛教八正道,是一種佛教的修行形式。說人話呢,就是日常裡每個人能感覺到的一切人事物,情緒、思想、各種感官等。PS:雖然來源於佛教,但我本身不修佛。

察覺,我個人的理解,是體驗。

正念察覺,強調不帶負面牴觸情緒的去看待感受當下的事物。

二、有何作用?

對大多數人來說,可以減壓

1、正念強調專注。這是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我們每個人有大把的時間被切割,理解何為正念,便能靜下心來,思考當前最重要的事是什麼,並且可讓人專心於面對處理當下的事情。

2、正念強調接納、寬容。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便是他可以接受不同的聲音,學著接受不同的意見觀點,去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這是有利於個人人格塑造的,讓人更加淡定,心懷感恩與慈悲,去找到個人的存在價值。這個世界有光明也有黑暗,但是不能因為那些黑暗而去拒絕擁抱光明。正如不能因為碰瓷頻發,我們就可以在路上對一個老人見死不救。

3、正念察覺是鼓勵體驗人生。我聽過一句話,說的是,生命的價值在於體驗。這與正念察覺異曲同工。如果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終點,那麼一定有無數條道路可以通往終點。如果每個人都走一樣的道路,人生豈不是太無趣?

未來如何,取決於過去,而過去則是由無數個當下組成。

正念觀察其實是一種淡然的心態,它讓我們聚焦當下,活在此時此刻,體驗生命的豐富。只有把注意力聚焦在當下了,才能專注於做好當下對的事。


我想不斷的磨練自己,就算低到塵埃,也渴望山頂吹風,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一絲微薄的觸動,請點贊或者評論吧。我相信人生中的一切遇見都是一個美好的開始。

——【美女子進化論】


區塊鏈筆記俠


正念覺察好比小偷來了你能看見,這是做功夫的深淺程度。見有物而受,受而著,著而住,住則識。此時凌然一覺,功夫叫做看念頭,念頭一起,即覺。如唸佛法門,阿彌陀佛佛號一聲聲心念耳聞,忽來一念 即能看見,看見念頭名觀照。念頭一起即用阿彌陀佛佛號轉化 ,若看不見叫隨波逐流即被虛妄而轉,看見你還會跟念頭走嗎?所以宗下說:識得不為冤。方便故名正念。覺察即觀照之義。不知這樣解釋能否理解?


達士目1


試試去感覺自己察驗自己的念頭……你的念頭多如牛毛可無外乎:貪念嗔念痴念!

比如我生氣因為那個人不尊重我……哈哈!你對“尊重”如此看重,也是貪!

舉一反三……你的煩腦均是自找!

正念覺察即是修正自己的起心動念,而每一個當下的起心動念決定了你的快樂或痛苦。或……無快樂無痛苦……


阿嗡嘎定


正念覺察就是兩個字,知道。自己不要騙自己,知道自己身心一切現象,粗的是行住坐臥,在細點要建立在粗的基礎上才能發現自己更細的身心現象。但是說的容易,做到就是聖人了做好就是羅漢了,就能脫離六道輪迴。一切唯心造,從自己做起依四念處。


自由世界波


看著祂變變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