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對數學一竅不通,怎麼辦?

用戶9684764057759


多半這樣的家長陪孩子時間較少,更不會去引導和激發孩子探索的好奇心。不能只盯著結果,而不剖析過程!歡迎關注王老師的趣味數學專欄,在生活中拓展認知,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這樣才有助於孩子理解數學概念。

附二年級下冊知識點彙總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乾貨知識


一學堂王老師


小學三年級是一個重要的年級,從這個年級開始,語文增加了作文教學,農村學校增加了英語課程,數學也增加了空間立體圖形部分的計算。內容一下子增加了非常多,對孩子而言真是一個考驗。

如果只是三年級數學知識掌握不好,倒是比較輕鬆應對:平常多與孩子交流,從生活中找到數學知識,比如超市購物,外出MALL購物等等,給10元零花錢用一天等等體驗活動讓孩子知道這些都是數學,增加一點趣味數學知識的故事,慢慢提高興趣。生活中的數學考察孩子的計算,以及今後孩子的數學眼光。

如果從一年級開始就比較麻煩了,家長就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汗水,慢慢地將知識補上去。方法和上面一樣,從生活入手,

祝孩子在您的耐心關心下,彌補問題,趕上大部隊,取得好成績。


一起愛上數學


是孩子一直都“一竅不通”?還是就單純的三年級“一竅不通”?

如果是“一竅不通”,其他都通,那就好好地抓一抓“一竅”。

計算不通?那就多練習口算,一類一類地練習,肯定能通。

圖形不通?那就多擺擺吧!紙拿來剪剪,拼拼,直觀形象更易理解。

文字題不能?那就學會讀題,讀出重點詞,讀出已知條件,讀出未知,再理出已知與未知的關係式。

最後,記著:現在是信息時代,好多地方都有微課視頻,都有針對性的內容講解,可以搜來看看,一遍不懂再看第二遍,好好地努力著,不知哪一天就會給你驚喜——全通了!


六和麥田


一在入學之初沒有打下紮實的數學知識基礎。對數的認識不清,比如基數序數恐怕都搞不懂,那麼數的分與合、數的大小等基本知識應該都沒有通透的認識。怎麼辦?如果沒有專業的教師補打缺欠知識,那麼家長就先翻看一到三年的數學教材,對應學習的知識有個大概瞭解,然後從生活實際入手,融知識與生活,讓數學知識更具體直接,更通俗易懂。比如數數家裡的餐具,幾個盤子幾個碗,擺擺位置,比比數的大小,分分合合,體會數的分與合。利用筷子擺擺圖形等等吧,諸如此類的練習一定會幫助孩子打開思維通道。然後加強訓練,計算能力的訓練,分析能力的培養等,這是需要有針對性的習題演練才能達成的。

二是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欠缺。聽不懂老師的教學,讀不懂問題。如果是這樣,那就從兩方面入手,繼續好好學習語文,提升閱讀能力。其次有目的性的進行分析題幹內容的訓練。

雖然是經驗總結,但是我不得不坦誠的說,有些孩子學習數學真的吃力,語文九十多分,數學七八分的例子是活生生的存在。

正視現實吧


微笑的心752


分享下我的數學之路,小時候母親叫我做數學加減法,就是1+2=幾?這類的。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我3+4=幾和4+3=幾老是算錯,然後算錯一次母親就用縫衣服的針扎一下我的手背。可以說完全是縫衣服的針為我打下了數學基礎。


平凡之路36367436



在線靈童


個人觀點:

如果孩子是不感興趣,就要注意引起他的興趣,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有意的引導,比如他喜歡吃的東西,一次買了幾個,每天一個或者兩個,隔天吃的時候問他剩幾個了等等;

如果是感興趣但是不出成績,就應該進行相應的訓練,也就是做題練習,這就要從基礎開始,逐步加強難度。


一顧則笑


【找準問題,一針見血】

1.孩子不願意學。

2.想學沒找對方法。

第一種,不想學的。進行心理引導。

第二種,提高書寫速度,提高計算能力。

具體方法,可聯繫我交流。


重慶謙禾祝老師


數學不好可以細分為幾個問題。初級階段的小孩數學不好有幾個問題,簡單的基礎計算不過關,不會理解題目,記不住知識要點。如果小孩每次考試都失分在計算當年,就應該適當加強這方面的計算能力。如果失分在後面的理解應用題,那麼有可能孩子看不懂提幹,沒有辦法提取重要的信息,進而無法理解提幹的意思。


小丫桃4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