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改變命運從改變心念和行為開始,您有何見解?

我說桃花依舊笑春風


1.明朝的時候,有個叫袁了凡的人,這個人去世前給子孫留了本家書叫《了凡四訓》。《了凡四訓》記載的是袁了凡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生命感悟。書中記載,了凡童年時,母親希望他學醫。後來了凡在慈雲寺遇到了一位姓孔的長者告訴了凡,他命裡是做官的料。並告訴他:考童生,當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第二年赴考,結果三處名數皆合。於是,了凡又找孔先生算命。孔先生就把他哪年會做什麼官、哪年會拿多少俸祿詳細地告訴了了凡。最後,孔先生告訴了凡,他五十四歲壽終正寢,一生無子。了凡詳細地記錄了下來。後來,了凡的經歷與孔先生所算分毫不差。了凡想:既然命運天註定,再怎麼努力也無用。自己就慢慢地把一切看得淡了。

2.有一天,了凡在雲遊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叫雲谷的大師。雲谷大師告訴他:“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意思是說:人改過行善,就不會受命運的拘束。自此以後,了凡 “終日兢兢,便覺與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戰兢惕厲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毀我,自能恬然容受。”改過行善之後,了凡的命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孔先生原來算定了袁了凡無子,壽不過五十四,寫這本書時,袁了凡不但有子,且壽已六十九了。

3.歸納起來,這本書其實說了一個道理:命運天註定,後天可改變。如何改變呢?袁了凡給出的答案是:改過行善,自強不息。

4.這本書綜合了儒釋道三家學說,包含了唯心主義和部分唯物主義的觀念,堪稱一部奇書。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回頭。《了凡四訓》的內容是真是假,數百年之後已無從查考。但是這本書所傳授的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思想仍值得我們借鑑。特別是對於仍抱有命運天註定觀念的人來說,尤其值得一看。

本答案純粹是本人原創,希望對你有幫助。





俗語與哲理


命運可以改變,從改變自己的心念處著手。最能闡述這個主題的書籍,莫過於明朝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訓》。該書大篇幅的案例和融通儒、釋、道的說明,並通過了凡先生親身實踐,證實了“改變心念,便可以改變命運”。改變心念,其實就是以世人遵從的倫理道德為標準,以世人敬仰的古聖先賢為楷模,從自己身上找毛病,找問題,從自己身上最不容易改的習慣上改,做到“寬為限,緊用功”,苟日新,日日新,正所謂,福自我求,命自我造。改變心念,改造命運,是以個人修為和聖賢為標尺,而非以個人私慾,否則,即是南轅北轍,相去甚遠。在新時代,我們改變心念,為別人多想點,為別人多做點,就是在改變我們的命運,正所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在新時代,我們改變心念,就是專心做好自己能做好的的,享受自己能享受的,這樣所有人都做好自己,彙集起來就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實現中國夢;我們享受自己能享受的,不嫉富,不欺窮,各守其道,各尊其位,最後就是和諧社會,大同天下。




培根教育唐啟剛


命運可以改變,從改變自己的心念處著手。最能闡述這個主題的書籍,莫過於明朝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訓》。該書大篇幅的案例和融通儒、釋、道的說明,並通過了凡先生親身實踐,證實了“改變心念,便可以改變命運”。改變心念,其實就是以世人遵從的倫理道德為標準,以世人敬仰的古聖先賢為楷模,從自己身上找毛病,找問題,從自己身上最不容易改的習慣上改,做到“寬為限,緊用功”,苟日新,日日新,正所謂,福自我求,命自我造。改變心念,改造命運,是以個人修為和聖賢為標尺,而非以個人私慾,否則,即是南轅北轍,相去甚遠。在新時代,我們改變心念,為別人多想點,為別人多做點,就是在改變我們的命運,正所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在新時代,我們改變心念,就是專心做好自己能做好的的,享受自己能享受的,這樣所有人都做好自己,彙集起來就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實現中國夢;我們享受自己能享受的,不嫉富,不欺窮,各守其道,各尊其位,最後就是和諧社會,大同天下。

摘自(培根教育唐啟剛)


毛毛蟲傷痕文學


上帝給人類規定了命運,但給每個人卻只給他的身體,而並沒有規定每個人的命運。所謂改變命運,其實是不想走先人們的舊路,你自己的命運還要靠你自己去填寫,因此,改變命運當然也要從你的改變開始。

不過,改變命運不僅僅是心態和行動的事情。事實上,在我們的一生中,都在不停地面臨選擇、用心分析、和選擇行動上。行動不必說,心態也很重要,但是人生的選擇卻還與學問、見識、溝通、態度、和努力密切相關的。

有人說志向決定人生,有人說知識決定人生,其實說的都有道理,但卻不完全是這個理。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生這東西是包含了心態行動還有運氣的。坦然面對失敗堅持踏實做人,或許才是改變命運的真諦。


追求一句中的


不要傻乎乎珍惜什麼朋友,無非是一張又一張的二皮臉,可為友者無一二。我從不願把思想被動於誰,不會給他刪除我的機會,我先刪除它,利益我也不要了…否則也是各種互相糊弄,假笑,誤導,各種湊過來,卻生怕你好過它,你合適的他故意帶歪,你不合適的卻勸你去落坑。…杜甫


直言會冒犯裝模作樣


其實,你心中所想,想去做,並且去行動了,會產生不同的後果,所以如果心存善念去做了善事,你得到的肯定是快樂.反之你心存惡念並做了惡事,你就會擔心,恐懼,煩惱,所以人是可以決定自己選擇快樂還是選擇煩惱的.


空空銣也


俗話說行動隨心動,提升自己的心境,放大自己的視野,由內到外會有一個大的變化,所以說修身養性,內心世界變了,行動也就會跟著改變!


南島晚風丶


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改變自己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思想也就是正常說的內在。思想驅動著行動,行動才能有結果


寶貝成長愉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