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化(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怎樣才能教育好下一代?

浮誇4724


孩子出生後,第一個老師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事的方式,就像一面鏡子在孩子的身上提現出來。要想教育好孩子,除了給她吃好穿暖,提供良好的環境,更多的要在平時的言傳身教。給孩子正能量的思維,引導孩子健康成長,以身作則培養孩子興趣愛好。尊老愛幼,有缺點一定要指出來,幫助孩子改掉壞毛病。不能溺愛,溺愛的孩子長大後,會自私自利。孩子就像樹苗,能不能長成大樹,園丁的責任很大。要想培養一個陽光快樂,對國家有用的人才。首先家長要給孩子一個榜樣。養父慈母共同培養好你的孩子。


愛笑的影子姐姐


相比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起到了更大、更關鍵的作用。舉了例子,拿我們縣每年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父母有百分之八九十是老師,至少是父母雙方有一方是老師。雖然不能說考入清華北大,孩子以後一定會成才成功。但相對來說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怎麼去做好家庭教育,這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同時對於這一概念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下是我個人的一點粗鄙見識。

首先父母要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以後成長的重要性。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努力去實踐做好家庭教育。

第二、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必須首先做到。也可以說成是父母要為孩子立正確的榜樣。就比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請父母們拿起書,坐得離孩子稍遠的地方看書,不管是真看或者是,或者是假裝。想讓孩子早睡早起,父母就不能夜裡熬夜,早上懶床。

第三、找到孩子的興趣,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積極鼓勵。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他的興趣和天賦也都是不一樣的。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和閃光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某件事情有興趣,才能持之以恆。孩子小,經常會犯錯,但是要從錯誤中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去鼓勵誇讚孩子積極的方面。

第四、陪伴。有這麼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父母是孩子最親、最信任、最依賴的人。這裡所說的陪伴不是說陪著孩子做他經歷的每一件事情。而是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夠及時的在思想方面給予孩子建議,能夠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去一起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以後有一個好的未來。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們的耐心和極大的投入。謝謝!

圖片源自網絡,若涉及到侵權,請聯繫刪除!


哈嘍kids


怎麼樣培養好下一代,這個問題挺大的。包括好是什麼個定義?也是因人而異的。有人覺得有錢好?有的覺得讀書出仕比較好,有的家庭軍人世家又以入伍為榮。培養不如家長的預期,就真的是不好了嗎?我看也未必。

教育下一代是一個很系統的工作。需要不斷的跟孩子鬥智鬥勇,我的建議是不論你想怎麼去培養孩子,都請跟著孩子一起成長。也分階教育孩子,0-3歲保護天性為主,3-7歲培養好習慣為主(比如說閱讀習慣,就是睡前故事堅持讀給孩子聽),7歲-12歲思維訓練,邏輯訓練,(通過家務常態化和戶外遊玩)。在以後13歲到高中就是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時候了,青春期得注意尊重個人意願。哎。建議大佬以後基本信息多給一些,問題問得細緻一點。不然光往大方向說,也不知道能不能幫上忙。



酷影藍魔


Hello,我認為家庭文化對一個人未來的影響非常大,校園教育只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父母的言傳身教是素質教育的部分,無形中會影響人的一生。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能教育好一代呢? 我認為,父母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不好好寫作業,痴迷於玩手機、打遊戲,卻沒反思過自己,其實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看到什麼學什麼,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其次,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比如遇事自主思考、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和朋友友好相處的習慣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為孩子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及閱讀習慣,這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家庭教育是一個值得好好學習的課題,學問很大。希望我們都能做優質的父母,為孩子的一生建立積極的影響,加油!


小鮑讀書


我是一位課程設計老師。為孩子設計過很多課程,也與一些孩子生活在一起過。

目前,已經不想為孩子做課程了。

因為,一年一年的實驗下來,我發現一個可怕的現實:無論我教會孩子們多少學習的高效方法,也改變不了他們的心性。

無論在我這裡孩子變得多好,回家3個月之後就被打回原形。

而且近兩年來,送來的孩子暴力、抑鬱、無原則軟弱的性格越來越明顯,比例也在增加。調查之後發現,原生家庭有問題,孩子無論如何都很難教好。

這倒不是說家庭是否完整。而是家庭父母的德行素養。

比如有個孩子很暴力。5年級,他一旦對事物有反對意見,是不會通過語言來表達的,而是直接打架。與同學打,與老師打。

但我與他溝通的時候,發現他其實很懂事。但是不懂如何讓別人相信他,認同他。

因為他在家裡,他的父母要他認同觀點的方式就是暴打。剛開始用肢體,後來用棍棒。原生家庭裡,媽媽是負責愛的。可是在他家,爸爸打完媽媽打。所以他的成長之路都在研究怎麼反抗與打架技巧。

另外一個男孩子六年級。動不動就下跪。只要別人不同意他的意見,他堅持的,就下跪,求求你。因為他在家裡下跪是有效的。父母會心軟。但是在與他父母的溝通中,我發現他的父母是非常不知道“言出必行”的。他父母心裡明顯是不同意的事情嘴巴上卻會答應得很好。後面開始賴賬,孩子就下跪。

孩子回家後天天打遊戲。父母根本無法管。因為父母的“身教”出了問題。講話在孩子眼裡已經如同空氣。

這些父母的經濟條件都不差。但是孩子卻教不好。為什麼?

因為自己就沒做好。

老子說:行不言之教。

父母只會嘴上說,自己卻不也做得不好。

比如:

自己打牌,讓孩子在邊上做作業;自己不愛看書,卻讓孩子好好看書;自己講話不算數,卻要孩子聽話,孩子都搞不懂究竟該怎麼聽話;父母常給孩子施壓問成績、與別人家的孩子攀比,卻總是希望孩子能沒有壓力地快樂成長…

有二胎的還總喜歡拿兩個孩子比較。

孩子就是大人的複製。

天性好的孩子,會把父母的行為當成反面教材來看待。越來越好。

天性弱一些的孩子,會一模一樣複製。所以,孩子不好別怪孩子。就讓孩子成為自己的鏡子。通過孩子看看自己是不是哪裡沒做好的。

父母經常找自己的問題,想改進方案,孩子也會養成找自己問題的習慣。如此,家庭就和諧啦,孩子學習自覺,父母也可以省心。

當然啦,這世間大多數人從不認為自己有問題,而都是別人的問題、社會的問題、教育制度的問題。

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態,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因為改自己的問題是主動的,想改別人的問題是被動的。被動地生活,便只能聽天由命。


refreshingq


一個家庭的教育,首先,作為父母以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向上,且健康的心態對待生活中每一件事。父母是孩子的人生標杆,更是引導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良師益友。

父母的語言和行為直接影響孩子成長。如果說,老師是孩子知識與文化的領路人,父母則是孩子精神與情感的守護者。

一個人的成長,環境與家庭,家庭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我們每個人都寄希望孩子是聰明可愛,討人喜歡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變化,生長與網絡時代的環境裡,孩子們不僅在學習之餘有了多樣的方式製造一些樂趣,而且對網絡充滿了好奇之心,於是乎,一些遊戲便很快得到了孩子們的青睞,甚至著迷。

作為家長,不是剛一發現就大發雷霆,大聲指責,甚至欲大打出手,而是以正確的引導,董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作為一個身體和心靈正在發育的兒童,我們不該以成年人的思維與標準去要求他們,約束他們。假如一味以這樣的方式教育您的孩子,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您有敬畏之心,而非恐懼與害怕之心。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無論哪方面都優秀,望子成龍固然是好事。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種鞭策。但人無完人,事無具全,只要孩子們生活的愉快,給他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讓他們在沒有干擾與壓力的環境下學習成長才是每個家長應該考量的事情。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周之處,可以評論區留言共同探討。


虎子愛詩詞


這個問題太大太難了,不是三言兩語和一時半會兒能夠說清楚的呀!何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育對象不同,教育方法方式多樣,誰能夠說誰能夠吃準呢?!你的問題是教育問題中看似一個小問題,可是歷史幾萬年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都不能保準湊效,現在這個瘋狂的世界,變化的情形,網絡信息時代……哪能夠這樣不知深淺的問這麼個高大上的問題呢?!就連孔孟之道等高人也不敢說一定能行,何況難道沒有:“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也”……情況,有的人天生就是賊頭又怎麼說呢?!不然的話歷史長河中,各個社會上怎麼都會出現很多偷搶扒拿,這也說明文化影響教育的作用有時候也有負面的。我想了又想,不敢輕易正面回答,因為我知道我只不過是千千萬萬平凡人中的一個,我的回答只能夠讓人感到無他之論。恐怕還會引來嘲笑,罵我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水深魚大!更何況大師們都智慧呀!緘口不言方知境界,我還是儘早保持沉默吧!實在不敢恭維。


教育萬能嗎


家庭是孩子成才的基點。父母既是孩子的製造者,更是孩子生存的第一任老師。《三字經》講,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所以,當雙重身份加身時,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而言,責任重大了。可以說,父母是孩子成長的設計師。“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這是我們常說的。家庭中,一個志向遠大,意志堅強,腳踏實地的父親,如大山一樣支撐著家庭,擔負著能力所及的社會責任;母親敦厚仁慈,溫和勤勉,如水般滋潤著周圍的人。這樣的父母從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傳遞給孩子的是“仁”。父母更是孩子成長中的傳道者。0-3歲,父母精心養護,更要悉心觀察孩子的性情,並加以引導和訓練。4-7歲,父母要有意識帶孩子走進自然,走進人群,讓孩子更多的體驗生存的快樂和艱辛。同時父母要更加仔細的辨別孩子的優勢與劣勢,想辦法幫其修整。8-12歲,父母開始有意識適當的放手讓孩子獨立面對社會,接受讚美,忍受痛苦,承擔責任。13-18歲,父母要給予孩子家庭擔當的機會,財務管理的機會,以及自我自我設計的機會。如此這般,孩子一定是一個合格的公民。


維恩佳


父母好好學習,

孩子天天向上。



易學辭典


我的理解:家庭文化就是家風。

一個家庭中,父母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事的方式都會影響到孩子,孩子無意識地模仿父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家庭氛圍,也可以說是家庭特色,比如我們常說的,老張家其樂融融,感覺很溫暖;老李家人都熱情大方,很好相處;老王家人有點小氣,喜歡斤斤計較……這能不能理解為家風呢?

好的家風是什麼?每個人的理解可能不同,但是,好的家風一定是孩子健康成長需要的,所以,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