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的降本增效“密碼”

未來的物流行業,一定是各種場景下智能化綜合應用的行業。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國內物流業轉型升級的“質變”正在發生。

國家發改委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2.1萬億元,社會物流成本(物流總費用佔GDP比重)為14.6%,今年上半年進一步降至14.5%。

一方面,物流成本水平進入下降通道。另一方面,相較於主要發達國家8%~9%的水平,國內物流業降本增效仍有廣闊空間。

靠什麼進一步降本增效?在近日舉行的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京東物流CEO王振輝認為,其中的關鍵是智能物流。

他介紹,京東物流正全力搭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在全球範圍內優化採購、生產、設計、物流等全鏈條,依靠技術和模式創新貫通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攜手更多夥伴致力於提升整個社會的供應鏈效率,節約供應鏈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未來京東物流業務的目標是將社會物流成本降到5%以內。”王振輝說。

基礎設施智能化:

機器人上陣,效率比傳統高10倍

無人機、配送機器人、無人重卡,無人倉中的各式機器人……京東自主研發的各種物流黑科技產品在峰會上悉數亮相。

京東物流的降本增效“密碼”

吸引大量觀眾駐足的同時,這些黑科技正在讓無人倉儲、智能分揀、無人配送等場景落地並逐步實現常態化運營。

“這些智能化設施和技術,是未來供應鏈最核心的基礎設施,也是未來零售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滿足用戶消費體驗最根本的來源。”王振輝說。

截至目前,京東無人機已在陝西、江蘇、海南、廣東、青海、福建6省內實現常態化運營,配送機器人觸達北京、西安、雄安、長沙等全國20餘個城市,巡檢機器人則在茅臺酒庫和京東北京亞一倉庫投入使用,成為倉儲巡檢安防利器。

京東物流的降本增效“密碼”

在倉儲領域,京東物流已經投用地狼、天狼、天馬、分揀AGV、交叉帶分揀機、AGV叉車、機械臂、巡檢機器人等近20種自主研發機器人,無論是存儲揀選、倉內搬運還是分揀碼垛,均可以進行方案定製,滿足全流程無人或人機協作等多種需求,大大提升了京東的訂單處理效率。

據介紹,在京東智能化倉儲體系內,智能機器人設備已經實現了家用電器、美妝個護、電腦辦公、服飾內衣、醫療保健等五大訂單品類的應用場景覆蓋。

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說:“在武漢倉庫,我們實現了地狼和揀選機器人的配合,處理所有標準品,一個倉庫一天約10萬單,倉庫只需不到10個人處理異形品即可。”

訂單處理效率提升的背後,是智能物流設備的高效運轉和人機CP配合的高度默契,也離不開“智能大腦”的後臺操控。以京東地狼倉為例,與傳統的倉庫生產模式相比,京東地狼倉可以在面積節省一半的情況下,揀貨出庫的效率達到傳統倉庫的5倍。

而在京東物流在上海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搭建的全球首個全流程無人倉,智能控制系統能在0.2秒內計算出300多個機器人運行的680億條可行路徑,並做出最佳選擇。從倉儲到揀貨、打包,再到分揀出倉,所有環節的無人化操作都由這一“智能大腦”自主決策,為京東迎戰“618”、“雙十一”等促銷節龐大的訂單考驗提供了技術支持。據瞭解,亞洲一號每日包裹量可達20萬個,實現無人化後,效率是傳統倉庫的10倍。

今年“618”期間,京東不同層級無人倉項目已達到27個,日訂單處理能力同比增幅達1415%,據悉,今年將投用規模增加到50個。

“未來五年,我們的目標是實現入庫、搬運、打包、分揀等倉儲所有環節60%的自動化和智能化。”肖軍說。

技術的突破,物流服務的降本增效,來自於京東對技術研發投入的不斷加碼。集團財報顯示,京東今年第二季度在技術研發上投入27.81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79.8%。

這意味著,繼2017年四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分別創下74.5%和87.2%的高增速之後,京東集團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呈現持續高速增長的態勢。

“將來的物流行業一定是智能在各種各樣場景下應用的最綜合的行業。”王振輝表示,智能最關鍵的就是技術的實施,過去一年多,京東物流牽頭,投資了幾十家的物流技術公司,幫助物流企業快速發展,提升效率。

隨著京東智能科技的不斷強大,為全面降低社會物流成本,開放賦能成為京東物流的重要方向。在當天的峰會上,肖軍宣佈京東無人科技將全面開放,面向製造、倉儲、配送、零售、服務等五大環節全鏈條提供多場景智能機器人、大數據與機器學習、定製化無人系統解決方案、無界零售解決方案等,推動各行業成本優化和智能水平提升。

“短鏈”供應變革:

搬運次數從5到1的突破

從烘焙店到配送小哥接貨,再到消費者手中,只進行一次搬運,中間沒有任何中轉運輸環節,消費者下單後最快可在幾個小時內收到商品——這是徐福記旗下“呈味空間”現烤鳳梨酥所創下的“最短”物流記錄。

“呈味空間”是徐福記於今年1月設立的全新品牌,主打保質期不過10天的現烤手工鳳梨酥等短保食品。一般而言,產品流轉過程會經過工廠-倉庫-消費者的環節,由工廠大批量製作,再分配到全國不同的倉庫並進行下一步流轉,這種模式的產品流轉時間較長,市場端的信息難以直達工廠,並不適合這類手工短保產品。

選擇與京東合作,正是為了破解物流配送痛點。

據瞭解,京東物流設計的核心就是減少商品的搬運次數,通過龐大的覆蓋網絡與首創的倉配一體模式等,已將商品搬運次數從5次降至2次,實現了90%以上的訂單24小時內交付。而“無界工廠”則這一理念的突破性創新,搬運次數降低為1次,使短鏈更加極致。

通過京東“無界工廠”項目,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只要於當天下午5點前在京東完成下單,“呈味空間”實體店就會開始製作並負責打包,在1~2天內用京東物流把訂單產品送貨上門。藉此,徐福記正在將“呈味空間”推廣至更多市場。

“品牌商跟我們交流,最多的訴求就是改變多級渠道體系,通過物流直達消費者,瞭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提供精準的服務和供應,並滿足個性化的需求變化。”王振輝表示,京東物流的短鏈,就是希望更多減少搬運次數,縮短搬運距離,讓消費者得到更快更好的購物體驗。通過短鏈高效連接人和物以及各種場景和數據。

全國最大的品牌羽絨服生產商波司登也是京東物流短鏈業務的受益企業之一。

依據多年來在物流管理方面的經驗,波司登提出聚焦消費者打造信息化系統,即通過對消費需求的精準預測,實現“消費者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的目標。

去年6月,波司登開始與京東物流合作。針對服飾行業的庫存難題,京東物流依據全國倉儲佈局的優勢,推出“一盤貨”管理,從產地倉、銷地倉、B2B、B2C等多個倉庫整合以及園區化管理,實現了統一調撥、統一補貨、統一運輸、統一配送,減少了冗餘的庫存和倉間調撥的次數,提升整體效率。

“通過‘一盤貨’的模式,滿足線上線下全渠道需求,幫助企業降低了近20%的庫存成本。”王振輝說。

徐福記和波司登,都是京東物流推進供應鏈改革的縮影。在過去幾年的實踐中,京東物流已經結合自身優勢與特點,針對不同品類、不同行業存在的不同發展痛點,兼顧標準化與個性化的商家需求,摸索出一套以服飾、消費品、3C、汽車後市場四大行業為核心的全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定製化的服務,在降低庫存、減少供應鏈成本等方面發揮優勢。

供應鏈智能化:

八成補貨靠AI,現貨率超90%

“以前是B2C,現在變成了C2B,消費者行為驅動著產品的設計、生產和分銷,如何讓供應鏈變得更加智能、迅速和便捷,是全球物流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DHL全球快遞中國首席執行官吳東明說。

今年“雙十一”臨近,面對即將到來的剁手狂歡季和消費者需求的瞬間爆發,企業供應鏈迎來大考。

而相比其他廠家,雀巢卻要從容得多,這很大程度源於其與京東共同啟動的“聯合預測與補貨”項目。

據瞭解,在聯合預測方面,雀巢與京東進行了數據共享,包括商品基礎信息和銷售數據共享,然後由雙方供應鏈團隊進行歷史銷售數據清理,剔除季節及活動的影響,並採用合理的預測模型實現未來至少3個月的滾動基線預測,再根據雙方銷售團隊給出的未來12周促銷計劃計算各類活動產生的銷售增量,與基線預測合併後,即為銷售預測的總量。

獲取未來的銷量預測後,京東通過智能補貨系統抓取雀巢SKU所設置的補貨參數,包括備貨週期、安全庫存、供應商送貨時長、採購頻率、箱規等,選擇適合的補貨模型計算,為雀巢提供未來1~3個月內的補貨計劃。雀巢則依據此補貨計劃來平衡生產能力,進行原料的補給、生產節奏的安排、做商品的備貨計劃,以及後續運輸到京東倉庫入庫售賣。

由此,藉助京東智能供應鏈,在“618”與“雙十一”等電商大促期間,雀巢得以避免過去出現供貨過多或過少,倉間不均勻補貨等情況。

據瞭解,隨著京東智能供應鏈的擴大應用,截至2017年底,自動化商品補貨在核心品類中已覆蓋80%以上的採購場景。而且,京東正在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等打造更強的庫存管理能力,不斷提升銷量預測精準度,助力採銷提前且高效地進行庫存管理,讓商品現貨率保持90%以上。

“供應鏈優化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數據化,幫助產業端實現從B2C到C2B或C2M的升級,提升效率,助力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的發展。”王振輝說。

以不同要素驅動供應鏈管理正成為京東物流的戰略核心。王振輝表示,京東已從物流視角升級為供應鏈視角,即從簡單的追求點到點搬運的效率,到對預測、採購、生產、物流交付的全鏈條不斷優化,從實現國內的短鏈觸達,到在全球範圍內,將優質供應鏈服務輸送至全球商家、消費者,優化全球供應鏈,加速中國製造通全球,全球商品通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