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改善體質和補充礦物質是真的嗎?市面上各種水也能達到這種效果嗎?

我喺村姑


結論:能補充一點點 ,但是基本忽略不計。

喝水能補充礦物質嗎?

礦物質通常是指無機鹽。有人說,礦物質是人體必需的七大營養素之一,人體每天都需要很多種礦物質。市場上還有各種各樣的礦物質水,不少包裝飲用水也打著“為了你的健康,請喝含礦物質元素的水”的口號關心人們喝水。喝水真的能不礦物質嗎?會更健康嗎?

的確,水裡是含有礦物質的。水裡面比較常見的是鈉鉀鈣鎂的碳酸鹽、偏硅酸鹽等,也存在其他一些元素,比如鐵、鋅、錳、鉬、釩等等。這些元素都是人體需要的,喝水也的確可以獲得一些礦物質。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喝水就能給人補充礦物質,也不意味著必須從水獲得。

實際上,水在人體內的作用主要是作為代謝載體,相當於是搬運工。喝水主要是為了補水,並不是為了補充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人體攝取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主要來源是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米飯、肉類等,而非從飲用水中獲得。要知道,我們普通人一天飲水量不過2升,能夠攝入的礦物質實在太少。

如果要靠喝水補充礦物質,可能要喝非常大量的水。以鈣離子為例,中國人平均每天吃進去的鈣約400毫克左右,成年人每天參考攝入量大約在800-1200毫克(我們就用1000來方便計算),也就是平均有600毫克左右的缺口。而礦泉水鈣含量高的也不過30-40毫克每升,如果靠喝水補鈣,每天需要喝16-20升水,差不多就是一大桶桶裝水的量。

實際上,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的《飲用水水質準則》中明確表示:“儘管某些礦泉水在提供必需微量元素方面,例如鈣和鎂,可能有用,但由於飲用水環境礦物質營養的不確定性,這些準則對水中必需元素最低濃度不作相關建議。”

因此,喝水可以補充一點點礦物質,但水裡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我們的健康其實並沒有很大影響,我們所需的礦物質主要還是來自食物。不論你喝什麼水,都是一樣的。


阮光鋒


其實這個題目是三問:第一個,喝水能改善體質嗎;第二個,喝水能補充礦物質嗎;第三個,市面上的各種水都能達到補充礦物質的效果嗎。

一個人的身體,水所佔的比例為60%左右。水占人體比例如此之大,好水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體質,所以說,水的質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很多亞健康的例子當中,優質的水就充當了改善亞健康的重要角色。

幾十年前,我們喝的水是天然江、河還有水井的水,是適合人體的水,這樣水源中的水並不僅僅只有H2O,還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水的礦物質中,鈣的比例比較高),所以在幾十年前,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人不會因為水源而出現身體問題。

目前市面上賣的成品水,包括瓶裝水和淨化器出來的水,有一部分不具備補充礦物質的功能,例如有些淨水器出來的就是H2O,是完全沒有鈣的,還有好幾種瓶裝水是完全沒有鈣的,牌子我就不說了,請讀者擦亮眼睛。

本世紀以來很多食物(包括植物類和家禽)都是經過催長生成的,生長期短導致其礦物質含量不如幾十年前,所以有很多孩子長著長著就出現缺這個缺那個(礦物質)了,其實成人中缺鈣的人也很多,不過我們不當回事而已(很多人有潛在的骨質疏鬆)。在普遍缺鈣的情況下,我們60%的體重是水,還不用含鈣的水來補充,那是有相當大的潛在危險。我們在中學學化學就知道,水作為溶劑,跟其他的溶質混在一起的時候,那些溶質就進入(融入)水中,所以當我們喝了不含鈣的水之後,身體中的部分鈣會進入水中,然後部分水變成尿液中帶走一部分鈣。相對而言,喝含鈣的水進來的時候,身體有鈣,水中也有鈣,含鈣的水不會奪身體的鈣。所以喝不含鈣的水日子一長,就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缺鈣。


橋牌宣傳競賽部部長


真的,市面上水機大部分是純潔水機,不能達到補充的目的,只有一家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