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是怎麼知道韓信有將才的?

健文陳德新


蕭何是意外發現了韓信的才能。

一、認識蕭何前,韓信混得很慘!

韓信是淮陰人(江蘇淮安),年輕時又窮又不肯種地、做點小生意,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縣裡的人都瞧不起他。

著名的“胯下之辱”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秦末大起義,韓信投奔項梁的義軍,在軍中默默無聞。項梁戰死,韓信又歸屬項羽,做到執戟郎中。

韓信多次獻計獻策,項羽不予採納。\r

  韓信轉而投奔劉邦,做了倉庫管理員。不知什麼原因,韓信等人犯下死罪,同案的其他人都被處斬,就要輪到韓信了。

恰巧太僕夏侯嬰經過,韓信立即抓住這個救命的機會,大聲喊:

“漢王不打算得天下嗎?為什麼殺掉壯士!”\r

  夏侯嬰聽見韓信出語不凡,再看他相貌堂堂,就釋放了他。\r

  同韓信談完話,夏侯嬰覺得韓信是個人才,就把韓信推薦給劉邦。

夏侯嬰是劉邦的沛縣同鄉,年輕時玩在一塊,關係很好。

劉邦只當是老朋友介紹的關係戶,讓韓信幹了個管糧食的肥差——治粟都尉,並沒有放在心上。

二、蕭何怎麼認識韓信的?

蕭何是丞相,分管後勤,因此知道了有韓信這個人。\r

  漢中氣候溼熱,糧倉高大,糧食存放久了容易發黴壞掉。韓信命令倉庫前門進糧、後門出糧,既節省人力,糧食又不容易壞。

這是現代成本核算中“先進先出法”的雛形。大神就是大神,韓信不僅解決掉糧食倉儲問題,還順手創造了一個新成語“推陳出新”。\r

  蕭何聽說後暗暗吃驚,找韓信來丞相府談話。

兩位同時代最優秀的人見面了!

他們立刻互相吸引,相談甚歡。

送走韓信,蕭何難掩興奮,一個勁地感嘆:“國士無雙!國士無雙!”

國士無雙,這是一個極高的評價,歷史上能得到這個評價的人,兩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三、蕭何月下追韓信\r

  蕭何多次向劉邦舉薦韓信,都沒有引起劉邦的重視。韓信知道後灰了心。正巧趕上離職潮,韓信也跑路了。\r

  蕭何聽說韓信走了,來不及向劉邦彙報,騎上馬就去追。

這就是傳奇故事“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由來。這則故事還被後人編成戲曲傳唱,京劇名段《蕭何月下追韓信》多次被名家搬上舞臺。\r

  事發突然,人們不明就裡。有人報告劉邦:“丞相蕭何跑了!”\r

  “老兄弟蕭何也跑了?”

劉邦頭一回感受到啥叫茫然失措,像沒了左右手。\r

  他愣了一會,方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賭氣說道:“跑了就跑了吧!不必驚慌。”\r

  說是這樣說,實際上,劉邦心裡難過極了。他氣得喝悶酒,喝醉了就亂罵人。

四、韓信登壇拜將\r

  過了兩天,蕭何帶著韓信回來了,求見劉邦。

劉邦又生氣又高興,急忙傳蕭何來見。\r

  劉邦見面就罵:“你不是跑了嗎?怎麼又回來了!”\r

  蕭何趕緊解釋:“我沒跑,我追韓信去了。”\r

  劉邦又罵:“騙誰啊!跑了十幾個高級將官,也沒見你追過誰。韓信算什麼什麼東西!”\r

  蕭何肅然回答:“別的人跑掉再多也不要緊。至於韓信,國士無雙!如果您只想在漢中稱王,用不用韓信無所謂,如果您想爭奪天下,非用韓信不可!”\r

  劉邦消了氣,說出心裡話:“我當然想回去了,哪能老悶在這個鬼地方啊!”\r

  在蕭何的強烈建議下,劉邦決定任命韓信為大將軍,先保密,擇日舉辦隆重的典禮,築壇拜將。\r

  漢王要封一位大將軍的消息傳遍全軍,高級軍官們聽說後,個個暗自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會被任命為大將軍。等到舉行儀式的時候,才知道是韓信,全軍上下都大吃一驚。


餘明講歷史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之前韓信從未打過仗,蕭何也從未帶兵打過仗,不怎麼懂軍事,他怎麼就知道韓信是一個能統帥三軍的將才,而且還讓劉邦築臺拜將,把軍隊的最高指揮權交給他呢?我試著來解讀一下。

(韓信劇照)

第一,韓信小時候的表現讓蕭何對他刮目相看。

韓信在和蕭何的交往中,蕭何肯定知道了韓信小時候的事情。比如他受淮陰屠夫胯下之辱的事,還有他把自己的母親安葬在最開闊的地方,便於有龐大人馬祭拜的事。這些事,讓蕭何看出韓信是一個從小就有大志向,同時又有強大忍耐力的人。在當時人們的價值體系中,大志向和忍耐力是一個重要的價值評判尺度(比如陳勝從小就有功名心,張良就受過忍耐力的考驗),因此蕭何認為韓信不是一般的人。

第二,韓信豐富的學識讓蕭何對他很是佩服。

韓信小時候肯定讀過不少兵書,因為他小時候雖然家貧,但經常帶著劍四處晃盪,到有錢人家蹭飯吃,可能是這樣,讓他接觸到不少兵書。不過因為他成名後,對這些事守口如瓶,歷史上就沒有過他學習的記載。他既然讀過兵書,他在和蕭何交往的時候,肯定極力向蕭何展示自己的才學。蕭何雖然不懂軍事,但是他和張良陳平這樣的人有交往,知道韓信說的是比較靠譜的。

(蕭何劇照)

同時,韓信是一個長得很高大強壯的人(淮陰屠夫羞辱他時,曾有“若雖長大”的話。韓信最先在劉邦那裡,犯了事,要被殺的時候,也有“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的話,可見韓信確實很高大強壯),因此,這樣能文能武的人,是最適合當將軍的。

第三,韓信在項羽那裡呆過的職場經歷讓蕭何極為看重。

韓信曾經在項羽那裡呆過一段時間,而且是項羽的秘書那一類。他給項羽提過很多建議,但項羽都沒有采納。最後韓信才離開項羽,投奔劉邦。這一段經歷,讓蕭何極為看重。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以說,在劉邦的陣營裡,韓信是最瞭解項羽的人,差不多相當於“潛伏在項羽身邊的間諜”。那時候,劉邦面對的對手,主要是項羽,其餘六國諸侯都不足道。如果讓韓信帶兵,憑著他對項羽的瞭解,一定能夠制定針對性的戰爭方略。所以,讓韓信帶兵,是沒有錯的。

第四,韓信比劉邦所有的將領都強。


劉邦雖然起兵,打下了一些地盤,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因為項羽的咄咄逼人,劉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身邊的將士都在逃跑。這時候,劉邦極需要有個大將來統帥三軍,提振士氣。這樣的大將不可能去別的地方找,只可能內部開發。周勃、曹參、樊噲、灌嬰、盧綰這些人,就是劉邦身邊的將領。這些人是從小跟著劉邦混的哥們兒發小,蕭何對他們知根知底,知道他們是什麼樣的水平。而韓信和他們顯然不一樣,顯然都比他們強。蕭何就算並不確定韓信真能打勝仗,但如果一定要選個大將來穩住局面的話,肯定只能選韓信。

(劉邦劇照)

因此,蕭何極力向劉邦推薦了韓信(就算他自己有猶豫,他也要極力推薦,他不能讓劉邦心中有猶豫),而歷史證明,蕭何的眼光是不錯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一次蕭何去巡營,發現路邊有人剛拉了一泡屎。問旁邊的士兵誰拉的,士兵慌忙稟報是那個叫韓信的傢伙拉的,不關俺的事……蕭何吩咐趕緊把他召來!不一會功夫,幾個士兵就把韓信五花大綁的綁了過來。蕭何一看,這傢伙尖嘴猴腮,一頭黃毛髮,看外表太普通了。蕭何仔細看看,發現韓信外表像只猴子,可是目光炯炯有神,精光四射,絕非池中之物……原來蕭何看到那泡屎,很像一個篆字的“帥”。蕭何心裡馬上明白,這個人繡口錦心,肚裡有貨。絕非沛縣來的那幫老粗可比……於是就稟報劉邦,這人就是你需要的“將才”!


和光同塵76971658


蕭何知道韓信的將才首先得益於夏侯嬰的推薦。

韓信出道後,選擇的第一任主子是項梁,隨後又追隨項羽,因為得不到重用,感覺永無出頭之日,韓信才選擇跳槽到劉邦這裡。

結果劉邦卻給了他一個連敖(招呼客人的接待員)的職務。

韓信本以為憑自己的才華,肯定會得到劉邦的重用,但沒想到就討了個端茶倒水的活兒幹,還不如從前呢。對此,韓信當然不滿意了,為了消除心中的苦悶,他開始放蕩不羈起來,結果很快就犯下了罪行,還倒黴地被判了死刑。

就在行刑這天,韓信突然清醒過來,意識到過了今天自己就人頭落地了,所有的遠大夢想便就此煙消雲散了。

“不,我不能死。我不能就這樣平白無故地死去,不能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死去。”一種強烈的求生慾望湧上了韓信的心頭。

眼看著死囚犯一個個被砍掉了腦袋,一眨眼已有若干人頭掉落於地,劊子手的刀很快便對準了韓信。那雪亮刺眼的刀閃出一道冰冷的光,深深刺痛著韓信。韓信知道如果再沉默、再猶豫,自己便再無機會了。

於是,在這關鍵時刻,他昂首挺胸,大聲喊道:“你們漢王難道不想奪天下了嗎?你們為什麼要斬殺壯士呢!”

可能是他聲音太大,那個劊子手被震住了,呆了幾秒。等劊子手反應過來,準備再次運氣揮刀時,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

“且慢,刀下留人。”韓信獲得了一次難得的保釋機會,受到了監斬官夏侯嬰的格外接待。

夏侯嬰把韓信帶回去後,與他進行了一番交談。結果就是這一談,讓他發現韓信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他馬上向蕭何推薦了韓信,並給出了評價極高的推薦詞: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有定國安邦之策。

夏侯嬰都出馬了,蕭何很是重視,他通過望聞問切發現韓信的曠世之才後,馬上向劉邦進行了推薦。

出人意料的是,一向對蕭何言聽計從的劉邦,這次一反常態,遲遲不提拔重用韓信。

而心高氣傲的韓信決定再次炒了老闆的魷魚另謀高就。於是,在一個月光如水的月夜,韓信提起自己的行囊,飄然而去。

當蕭何聽到韓信不辭而別的消息後,大驚失色。隨後,他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策馬去追韓信。

就這樣,在上演了“蕭何月夜追韓信”的戲碼後,被震撼到的劉邦最終選擇了妥協,聽從了蕭何的金玉良言,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的人生從此徹底改變,迎來了燦爛的豔陽天。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話說蕭何識才韓信的故事是這樣的:當初韓信自覺有雄才大志,在項羽哪裡沒有得到重用,於是趁著月黑風高夜,計劃投奔劉邦。但是蕭何早就看到韓信是個將才,於是派人就去追韓信。韓信當時是逃離項羽兵營以後,在一個土溝裡面睡覺,睡覺很特別,腳朝上,頭朝溝底。項羽人馬追來,一看,是個傻瓜,哈哈一笑就打馬回營。

話說追兵回去報信說,韓信是個傻瓜,睡覺不知道頭朝上,腳朝下。蕭何一聽,大腿一拍說,立即去追,一定把韓信給抓回來。追兵再次去追韓信,不料這次韓信把追兵好好惡心了一番。原來這次是韓信故意在溝里拉屎,當時有大風,逆風拉屎,自己聞臭味。這次追兵一看,這傢伙是個傻瓜,拉屎不知道香臭,再次拍馬回營。回營以後,又是蕭何的一頓臭罵。

此時,韓信也在向前趕路。於是逃在一個三叉路口不知道如何走。此時看到一個農夫,就問該怎麼走,農夫告訴他以後,順便抽出寶劍把農夫殺害。

此時,第三次追韓信的追兵,再也沒有看到韓信,韓信其實已經跑到了劉邦的漢營。

後來劉邦在蕭何的推薦下,很快統領所有將領。為劉邦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名老中醫養生匯


關於這一點歷史,還真的是沒有詳細的說明,至少在史書上找不到相似的記載。

我們從蕭何和韓信相接觸的這段時間,可以推論出蕭何能發現韓信的才幹大概是從他的言談舉止中推斷出來的。

我們可以從韓信的事蹟記載中大概推斷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首先他是一個有大志的,他的大志向不是當時那些平民百姓可以顯現出來的,所以在一群意志消沉的漢軍當中,韓信就顯得更加矚目。韓信的一些傳聞,也讓蕭何對他更加的關注。

因為在當時之世,有大志向的人是很少的,而且有大志向也有執行力的人,往往都會成功。在當時,比如說陳勝就是這樣的人。

第二,我認為韓信在談吐中能夠顯露出讓蕭何感興趣的地方,比如說他對某件事情的看法,以及他對事情的處理過程等等,這些都讓比較務實的蕭何感到十分的有趣。

蕭是出生於秦朝的小吏,而秦朝特別注重於對辦事的邏輯,辦事的條理等等的關注。所以說蕭本身就是一個幹實事的人。能夠欣賞韓信肯定是發現了韓信同樣也是一個幹實事的人,但是比起蕭何自己,他對大局的看法以及他的志向更讓人敬佩,而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肯定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

至少比起韓信,蕭在很多地方做不到。他有著和自己相似的素質,卻又有優於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這才是讓消費者看重的地方。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同。


歷史麻辣鍋


是按需,而不是明面上講的按才。這裡頭有幾個意思呢?咱細細說。首先咱來看,蕭何認識韓信也不是一兩天了,他之前知不知道韓信是個人才呢?為什麼臨到韓信憋屈得要甩袖子跑人,這才來一招月下追韓信呢?

這就得分析分析了,蕭何,是劉邦的副手,他的職責,其實也就是服務好劉邦。劉邦如果不想打回關中去,而是願意在漢中窩著過過小日子,那韓信就沒啥用,相反樊噲這些人的作用可能更大,因為劉邦要在漢中游山玩水,樊噲就是個好車伕。

歷史如此,現實中也是如此。你的領導,若是隻想著吃喝玩樂多撈點好處,那懂這個的人就能受到重用獲得提拔;而若是想著好處又想巴結上層以求更上一層樓,那就得提拔點懂人事、擅通關係的人。而若是他既不想撈好處也不想巴結,只想做點政績出來,那就是必須找點有真才實幹的人。

蕭何就是如此,他的人才庫中,顯然韓信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員而已。會溜鬚拍馬的,有一大群;會搞關係的,也有一大群;會陪酒陪聊的,更有一大群。

但問題是,劉邦不是一個滿足於自個幸福美滿,整日裡有一大群人圍著他便自以為天下第一的這種類型。

劉邦想著要和項羽爭天下,這便是他與其他諸侯王的不同。

於是蕭何便說了,你若不想爭天下,韓信便是無用之人;要爭天下,就非韓信不可。

為什麼蕭何這麼說?因為蕭何有他的觀察力,這便是所謂“識才”——生活當中,你遇到的更多情況是領導不識才,還有很多人不但不推薦你,還拼命打擊你,這是常態,像蕭何這樣的很少,但即便是蕭何,用韓信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領導想用。

至於蕭何如何看出韓信是個在這一方面的有用之才?那顯然是與平日裡的接觸有關,韓信此前是個低級軍官,但他的談吐已然與眾不同(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韓信顯然是受到了極大的排擠,而上層也沒有用他的意思,所以才無法繼續呆下去,以至於選擇離開)。

但即便是如此,你說蕭何已然知道韓信有將才,那是不可能的。事實上,蕭何僅僅是認為:在劉邦帳下這些人中,唯有韓信,會談論軍事謀略、對未來的項劉戰爭有自己的規劃設想、偶爾還會吐露一些小小的智謀(但也是空談而已,因為此時他完全沒有實施的可能)。既然如此,在蕭何想來,為何就不讓韓信試試呢?萬一行了呢?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韓信因為蕭何的推薦,在劉邦這裡弄了一個大將軍職位,開始走上人生的巔峰之路的。

那麼蕭何怎麼就知道韓信是將才呢?

還有行軍打仗,這麼重要的事情,劉邦怎麼會這麼輕易地相信蕭何或者說韓信呢?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再說韓信之前,我們要說蕭何是什麼人?劉邦為何相信他?

蕭何是劉邦的老鄉,都是沛縣人,而且兩人還是同事,都在大秦公司任職。當時蕭何是縣長秘書,劉邦是泗水亭長。

蕭何的級別比劉邦高很多,因為蕭何幫助縣長處理政務比較好,他每年都會被朝廷選為第一名,而且是泗水郡第一名。


這說明蕭何是個做事靠譜的人,劉邦對蕭何的才能是無所懷疑的。

再就是蕭何有識人的眼光,這一點劉邦比誰都清楚。

當初蕭何為何放著縣長秘書不當,非要給著劉邦出生入死鬧革命呢。原因就是因為劉邦能成大事,跟著劉邦有前途。

蕭何看劉邦比較準,那麼他看韓信也差不了那裡去。

蕭何對劉邦說,韓信是國士無雙。

這個詞,天下人這麼多,蕭何只是用在了韓信身上,而且還是他親口告訴劉邦的,可見,蕭何多麼重視韓信。

蕭何重視的人,也容易引起劉邦的好奇。

所以,劉邦對蕭何的話,言聽計從,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麼我們再說蕭何是如何知道韓信是個將才的?

大家都知道韓信在秦末大亂之前,是個屌絲,待業青年,除了混飯吃,什麼都不會。

到了秦末大亂,他覺得有了施展自己抱負的舞臺。

他先是投靠了項梁,不被重用,又是投靠了項羽,還是不被重用。

最後他不得不投靠劉邦,在劉邦這裡,韓信和蕭何拉上了關係。

這期間韓信給蕭何說了自己的經歷,以及他對當年戰爭的看法。

這些看法在蕭何聽來,絕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


蕭何有識人之才,他覺得韓信是個將才,只是被埋沒了。因為出身比較低,沒有人重用他,所以,他沒有施展抱負的舞臺。

雖然他也有給劉邦說過,韓信這個人不一般,給他個將軍噹噹吧。劉邦都是當做耳旁風,沒有在意。

直到韓信逃跑,蕭何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趕緊把韓信給追回來。然後,鄭重其事的告訴劉邦,韓信是國士無雙,你若是想爭奪天下,就用他。若是想一輩子待在漢中,那就放韓信走。

這句話很有殺傷力,劉邦不得不重新考慮,重新看待韓信。

劉邦把韓信叫到了自己的身邊,談論了一番。他也覺得韓信對如今天下的大勢,分析的頭頭是道,尤其是對項羽的看法,鞭辟入裡。

劉邦這才開始讓韓信當上大將,帶領他殺出漢中,角鹿中原的。後來證明蕭何的眼光果然沒有錯,劉邦就是在韓信的幫助下,奪得的天下。


史學達人


剛開始沒有人能夠發掘韓信的才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韓信天天什麼事也不幹,就在思考著如何影響天下、影響歷史。換句話說,即便有人給了韓信一官半職,可韓信依然啥事也不幹,整天就想著如何指揮千軍萬馬。

這就好比咱們現在的某些鍵盤俠,自己單位的本職工作都做得一塌糊塗,卻整天在網上批評馬雲、馬化騰等商業大亨,更是整天想著自己如果能夠進入阿里或騰訊,一定會讓公司更上一層樓。

如果現實社會中,有人就這樣過日子,恐怕誰也會告訴他,哥們你趕快醒醒,千萬不要在意淫了,還是先乾點正經事吧!總而言之,先把手頭上的工作做好,賺點錢買房買車娶老婆。在這種背景下,韓信自然是活得越來越失敗。

但問題是,當韓信有機會和蕭何直接對話後,他的意淫就不再是意淫。因為,蕭何當時所做的事情,就是影響天下的大事,而蕭何每天思考的問題,就是韓信所意淫的東西,所以當他和韓信溝通後,自然能夠很準確的判斷出韓信的真實水平。

正所謂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在蕭何那種大行家眼中,什麼是花架子,什麼是真功夫,人家自然是一眼就能看出來。雖然蕭何並沒有直接指揮過軍隊,但他負責軍隊的後勤,又跟隨劉邦南征北戰多年,所以,韓信關於軍事方面的見解,到底是不有紙上談兵,蕭何自然也有足夠的判斷力。


我是趙帥鍋


一、蕭何有卓越的洞察力。


俗話說:慧眼識寶,狗眼識草。蕭何是一位目光敏銳的卓越政治家,他對時局、對人物有著非凡的洞察力。謂予不信,請耐心讀完下文。

據《史記.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蕭相國何,沛縣豐邑人,高祖同鄉。通曉法律,任沛縣功曹椽,後升泗水郡吏,政績考核名列榜首。他在沛縣就認定劉邦是個人物,高祖還是平民時(高祖的渾,黑社會的潛質,地球人都知道),蕭何以吏職保護(應該是庇護吧?)他。高祖當亭長後,蕭經常幫助他。高祖以官吏身份到咸陽服差役,縣吏們人均資助三百錢,蕭何資助五百錢,多出二百錢,開國後為此被劉邦多封二千戶,這就是眼光。

高祖起兵時,沛縣縣令被幹掉,劉季部下也就區區百人,劉邦本人已不是大秦最基層公務員(亭長),而是大秦通輯犯(私放驛卒),但作為縣裡功曹椽的蕭何和曹參一起認定有黑社會潛質的劉邦能做老大,推他上位,後來劉邦(這時早已華麗轉身叫沛公了),一路狂飆突進,在項羽掩護下,攻下秦都咸陽。

蕭何不貪金帛珠寶,直撲秦宮封存律令圖書,劉邦後來對各地軍事要塞、戶口多少、地方強弱、民眾疾苦,瞭如指掌,都是蕭何功勞,蕭何極具丞相之才。

漢王東進平三秦,蕭何以丞相職留守關中,成為優秀的後勤部長,兵糧供應充足。我再講一個細節:漢王多次派使臣慰勞丞相,鮑生說:“漢王風餐露宿,卻多次派使臣慰勞你,這是對你有疑心。不如派你成年子孫兄弟上前線效力(做人質)。"蕭何全部採納,漢王極為高興。

開國十一年,陳豨反叛,劉邦親赴邯鄲前線,內應韓信被呂后、蕭何合謀幹掉後,相國蕭何被加封五千戶,被加派衛尉帶的五百人衛隊,賀者無數,惟原秦東陵侯召平哀弔(這時的召平已是鳳凰掉毛不如雞啦,家貧,在長安城東種瓜,他的瓜味道鮮美,俗稱“東陵瓜",和國民黨元老、四大家族之一的陳立夫被蔣氏父子排擠,十個指頭捻不開,去美國辦小農場,生產出的立夫蛋有一拼。),告訴他:陛下開始懷疑你了,望把全部家長捐做軍費,皇上會高興。蕭何納其言,高祖大喜。

後來蕭何又採納門客意見,廉潔的相國用低價多買田地,還要賒借來自汙(這一套近墨者黑,他跟黑社會出生的劉邦早學會了。)

蕭何從諫如流,有一個因素不要忽視:英雄所見略同。

蕭何購置田地、房屋,必定在窮鄉僻壤,建園不修圍牆,免得權貴豪奪。他還向惠帝推薦從來不尿他的曹參,蕭規曹隨成為政壇佳話。

蕭何生前被封功臣第一,孝惠帝二年終,諡號文終侯,極盡哀榮。

我列舉以上史實,就是想告訴大家:蕭何有著非凡的洞察力!

二、蕭何和韓信應該有過深入的交談。

據《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韓信叛楚投蜀,做了個管糧倉的小官,後來與十三人犯案依法當斬,其他十三人已經被殺,輪到韓信時,他抬頭仰視,正好看到滕公,說:“漢王不是想統一天下嗎?為什麼要殺壯士呢?滕公見他氣宇軒昂,刀下留人,又向劉邦推薦,做了治粟都尉。

滕公不可能不和蕭何談韓信。

韓信曾多次與蕭何談論事情,行家一席話,便知有沒有,蕭何應該對韓信有了較深入全面的瞭解,憑蕭何的非凡洞察力,不難發現他的卓越才能,才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佳話,才有了漢軍在兵仙韓信率領下橫掃千軍如卷席!

望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