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分了大批“家產”,中國卻成最大贏家!

因為與俄羅斯的海上衝突,歐洲小國烏克蘭最近屢屢登上頭條版面。想必不少軍迷朋友和歷史愛好者都蠻喜歡這個國家的,雖然烏克蘭跟中國的情誼沒有像“巴鐵”那些深厚,但是不可否認它為我國軍工領域做出的貢獻,可以說是中國軍工領域的“老師傅”。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分了大批“家產”,中國卻成最大贏家!

烏克蘭曾經是蘇聯的加盟國,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當時不少軍工廠和造船廠被設在該國。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也順理成章的繼承了這些“家產”,成為歐洲家底最為殷實的國家。據統計,當時烏克蘭接收的武器有7000餘輛坦克、裝甲車6500輛、各型軍艦350艘、戰機1500餘架。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分了大批“家產”,中國卻成最大贏家!

留在烏克蘭境內的步槍、火炮等常規輕重武器可以裝備100個作戰師。除此之外,烏克蘭還持有1200枚戰略洲際核導彈、2500枚戰術核武器,擁有核武的數量直接超過的中國,讓“五常”夜不能寐。豐厚的家產直接將面積僅有60萬平方公里的東歐國家抬進了軍事強國前列。

毋庸置疑,烏克蘭成了蘇聯解體最大的贏家。資料顯示,烏克蘭人什麼都不幹,光靠賣武器就能非常滋潤的過二十年。關鍵的是,烏克蘭還掌握了這些武器的生產技術,而中國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分了大批“家產”,中國卻成最大贏家!

相比較俄羅斯的偷工減料,烏克蘭在對華武器出售方面的態度一直是所買多送。我國的首艘航母“遼寧艦”就是在烏克蘭低價出售的“瓦良格”的基礎上改造而來,也為國產001A型航母的研製打下了基礎。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分了大批“家產”,中國卻成最大贏家!

雖然搞定了航母,但是艦載機卻成了我國的另一大絆腳石。沒有艦載機就意味著航母沒有戰鬥力,於是中國向俄羅斯求購蘇-33艦載機,無奈俄羅斯“店大欺客”,不僅強制加量還加價。眼看中國要吃啞巴虧,烏克蘭直接將蘇-33的原型機T-10K以廢品的價格賣給了中國,後殲-15艦載機橫空出世。

除了航母技術,中國海軍目前最大噸位的青海湖號綜合補給艦、中華神盾艦所使用的DN/DA-80燃氣輪機、軍用直升機使用的KV-2500系列發動機、9B-1101K型半主動雷達導引頭、戰略巡航導彈X-55、搶灘神器“野牛”登陸艇、伊爾-76運輸機等武器裝備都來自於烏克蘭,並且不少武器是贈送設計圖紙的。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分了大批“家產”,中國卻成最大贏家!

烏克蘭對於中國的態度,基本都是要什麼給什麼,沒有過多的刁難。不要以為烏克蘭唯利是圖,實際上對華出售武器承受了來自美國與俄羅斯的雙方壓力。這些年,中國在軍工技術領域取得了不少重大突破,這裡面少不了烏克蘭的一份功勞。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分了大批“家產”,中國卻成最大贏家!

但現在的烏克蘭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光,不僅背上了700多億美元的外債,與俄羅斯的摩擦也在不斷加大。“泥婆薩過河”的烏克蘭已經無法為我們提供過多的武器技術,但最近傳聞有意將壓箱底的寶貝安-225巨無霸運輸機及圖紙和生產設備整套出售給我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