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繼曹丕後稱帝,當時的山陽公劉協知道後,為何複雜至極的大笑?

Wiil_wei


劉協笑了嗎?他真的笑了嗎?原諒我孤陋寡聞,真的沒有聽過這件事情,起碼在正史之中並無記載,或許在野史之中有所杜撰吧。

好吧,姑且算是劉協笑了,他一生笑過無數次,這一次卻是最複雜最詭異的一次。

如今的劉協已經不再是皇帝,而成了山陽公。雖然下崗了,但是待遇不錯,不但好吃好喝好伺候,而且還讓他擁有自己的一小塊封地,並且讓他保留漢室皇族的祭祀儀式,要知道,山陽公的地位在眾諸侯以上。曹丕給他這樣的待遇已經仁至義盡了,自古“無德讓有德”,漢室江山已經氣數已盡,改朝換代並不為過。

自古以來,新朝皇帝登基之後殺掉前朝皇帝的事情比比皆是,但曹丕就真的沒有這麼去做,他要殺劉協易如反掌,只需要一句話就有無數人幫他去辦。正是曹丕的仁德和厚道給了他生存的機會,還讓他享受富貴,這對於一個廢帝來說是莫大的幸運。只要劉協安安穩穩的當自己的山陽公,他完全可以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直到死的那一天。

而那個被他封為“皇叔”的劉備,就沒有曹丕這樣的仁德了。劉備表明上是個正人君子,而實際上比《笑傲江湖》中嶽不群強不到哪去。不可否認,劉備有著雄心大志,他以自己為中山靖王之後為幌子忽悠了不少人,還不花一分錢就得到兩個死黨-關羽、張飛。從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團隊拼死拼活熬成大公司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自己的公司還沒有上市,反倒曹魏集團強行收購了漢室集團後率先上市,而且自己成為CEO。

劉備很眼紅,很著急,他不能讓所有的好處都歸於曹魏,漢獻帝是死是活對他來說比不過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合法性。如今漢室沒了,自己的皇叔稱號就是一張空白支票。於是在劉協活的好好的時候,劉備竟然給他來了一個活出喪,對天下人宣告劉協已經 game over 。他自己要重開一局,並且自己要做老大。就這樣,劉備成了皇帝,他打著為獻帝報仇和振興漢室的幌子開始了自己的反壟斷之戰。

而劉協呢,在聽到劉備給自己活出喪並且自立為君的事情後,他的心無疑是痛苦的、憤怒的、又是無奈的。自己一生被忽悠過無數次,飽受屈辱和磨難,本以為有個皇叔會保護自己,會拯救自己,沒想到這個大耳朵的怪蜀黍忒不是個東西。

想起以往的經歷,以往的點點滴滴,劉協笑了,複雜的笑了,詭異的笑了......


大獅


劉協在笑自己的幼稚啊,內心獨白應該是這樣的,“罷了,罷了,枉我還相信劉皇叔為匡扶漢室而努力,誰曾想都和天下人一樣,盯著高高在上的那個位置,漢朝從此亡了,嗚呼哀哉,哈哈哈哈!” 笑中帶淚。


如果漢朝不滅亡的話,劉協應該算是一個好皇帝,比曹,劉,孫強很多。


劉協稱為山陽公之後,廣施仁政、親民愛民,輕徭薄賦,劉協還精通醫術,經常救死扶傷,好像劉協是華佗的徒弟。


自從不當傀儡皇帝之後,劉協是深入民間,體察民間疾苦,和妻子曹節一起採藥,施醫救民成為一段佳話,劉協病逝時,百姓皆含淚前去送葬,可見民心。


劉協死後,後人劉康、劉瑾、劉秋先後嗣襲山陽公。


劉協的笑也是一種解脫吧,個人認為劉協在當了山陽公之後的日子裡,才算活出了自我,活出了自在,活出了幸福。



霍凌渡


誠邀,劉協知道劉備稱帝后,估計腦袋裡第一個想法就是“本以為滿堂都是忠臣,沒想到滿堂都是奸佞”

劉備一生打著漢室宗親的旗號,也許劉協還以為他是真的要光復大漢呢,沒想到,他的確是想光復大漢,可也想自己當皇帝,皇位有這麼好嗎?

劉協不得不回首看了看自己的一生,他是漢靈帝的次子,漢少帝的弟弟,與皇位本八杆子打不著,如果就這樣作為一個王子活下去也是不錯,可惜世事無常,黃巾起義,漢朝岌岌可危,後董卓入京殺漢少帝被,於是他被董卓扶持為帝,這是一切苦難開始的來源。

後來董卓被殺,劉協本以為自己可以真正做一回皇帝了,沒想到董卓部下卻攻入長安。逃吧,在逃亡的路上,他遇見了第二個權臣曹操,後來一直被曹操所控制,成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玩具,連自己的愛人,孩子都保不住,本以為劉備乃漢皇后裔,能幫自己統一天下,沒想到他也叛變了,一個皇帝做到如此地步,自己也是該退位了吧。想到此劉協不禁哈哈大笑,至於這笑聲中的酸甜苦辣,外人就不知道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首先說一下我的觀點,本人不算是什麼歷史大家,但是三國志、裴注三國志、後漢書、世說新語等等幾部關於三國的史書還是看過的。請問漢獻帝得知劉備稱帝后複雜的大笑語出何典?


關於這個問題以史為鑑之前寫過好幾篇回答。我的觀點是,當時由於條件所限劉備得到曹丕稱帝的消息後附帶的消息是曹丕殺了漢獻帝。

所以當時劉備麾下都義憤填膺的表示漢室已亡,漢統不再。強烈要求劉備稱帝,繼承漢室正統。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才得以率領群臣,設壇祭天,昭告漢室列祖列宗,自己為了繼承漢室決定稱帝,建立漢朝正統政權,是為季漢,也稱蜀漢。



為什麼說劉備會誤會曹丕殺了漢獻帝呢?會不會是劉備故意傳遞假消息呢?

以史為鑑認為不是的,有兩個原因。

一是當時傳遞情報非常遲緩,而且因為戰亂、識字率等的原因往往同一政權之內都不能準確傳遞消息,更不要說敵對勢力之間了。

二是不僅僅是劉備,甚至曹植也是這麼認為的。

曹植在聽到曹丕稱帝后也以為曹丕殺了漢獻帝。於是曹植還替漢獻帝披麻戴孝,大哭一番。結果被曹丕記在了小本本上狠狠整治了一番。

你看,連自家親兄弟都這麼認為,何況是外人呢?


要是按照電視劇、小說演義中的說法,我們就可以玩穿越代入替漢獻帝分析分析,漢獻帝雖然禪讓了皇帝,但依然被曹丕封為山陽公,享受皇帝待遇。漢獻帝得知,不對,應該是山陽公得知劉備稱帝的消息後也只能默默接受這一現實。

不論是漢獻帝是有才難施,還是碌碌無為,大漢總歸是亡在他手中了,能以山陽公的名義善終已經是歷史上少有的能活下來的亡國之君待遇。

要是真的有證據證明題目所問的問題,也請大家不吝指出,讓我學習一下。

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這位仁兄,電視劇看多了吧!史籍上並沒有記載,山陽公劉協知道劉備稱帝,會鬼魅的大笑,因為山陽公劉協,還在曹丕的控制之下,他連大笑和痛苦的資格都沒有。


電視劇的編導,就是用這樣的,膚淺的鏡頭,贏得吃瓜群眾,聚攏在電視面前。我們站在曹丕的角度,看待問題,雖然在他眼裡,山陽公劉協狗屁都不是,但他畢竟是個招牌,含金量很高的金字招牌,一旦這塊金牌,流落到民間,敵對勢力手裡,一定會掀起腥風血雨,因此,把他牢牢的壓在屁股底下,是最保險的,反正朝中有的是人,抽調50人,每天形影不離,吃飯上廁所都給我盯著,連他每天喘氣多少回都得給我報告!作為一個君王,如果曹丕連這一點都做不到,是絕對不稱職的。

回想曹丕的老子曹操,為了監視漢獻帝,連自己的女兒都可以送過去。


作為山陽公劉協,已經做了幾十年的傀儡,慣看秋月春風,一條狗在他面前晃過,他都能知道這條狗中午吃的什麼骨頭,而況人乎?其實他早就想死,只不過他的身份不能讓他就這樣死,如果他自殺,丟失漢朝的責任,完全在於他本人,其實他內心最希望的是被曹操一刀砍掉,這樣曹操就要承擔弒君的罪名,當然,曹操是聰明人,才不會這麼幹呢。如果他被袁紹裹挾,沒準還真的可能被砍掉,因為袁紹的大腦,時常短路。

其實我們也不要為劉協感到委屈,他一生下來就地位尊崇,錦衣玉食,歷史賦予了他政治地位,也得讓他承擔個人痛苦。相比較,同時期的很多草頭百姓,飯都吃不飽,就被流寇砍死了,他算是運氣超好的了。


我沒有覺得劉備稱帝有什麼不妥,既然漢朝那杆大旗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我另立山頭,有何不可?中原逐鹿,尤未可知。在這件事情上批判劉備虛偽的人,才是真正的虛偽。

………………

這裡是諸葛小村姑為您報道,歡迎關注!


諸葛小村姑


或許他笑自己太幼稚,輕信劉皇叔是大漢的忠臣,會與他一起匡扶漢室,中興大漢。或者是在笑曹丕代漢的心思落空,劉皇叔繼承了大漢的衣缽,延續了大漢的國詐。亦或者是在笑劉備和曹丕這些大漢的奸臣們終於要兩虎相爭,他在看,看他們這些小丑為這個帝位鬥個你死我活。甚至或許他的笑,是一個解脫的笑,是一個釋然的笑,他終於不用再膽戰心驚的過著那個傀儡般的生活,他再也不用帶著一張虛偽的面具過著這個虛偽的生活,他終於可以做回那個曾經的他。



“冬十月乙卯,皇帝遜位,魏王丕稱天子。奉帝為山陽公,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都山陽之濁鹿城。”。公元220年隨著魏文帝曹丕代漢建魏,漢獻帝結束了其31年的傀儡皇帝生涯,大漢也正式結束了長達四百餘年的國詐。獻帝被降為山陽公,但好在曹丕還算厚道,給予了獻帝很多的優待,位在諸侯王之上,奏事不稱臣,見君不拜,在封地內可以用天子儀仗,可以以大漢的名義祭祀天地,總之在封地內一切都尊循漢制,唯一的區別就是獻帝不再是皇帝,漢朝也不再是那個漢朝。



而就在獻帝被廢不久之後,公元221年劉備並迫不及待的坐上了他曾經夢寐以求的帝位,美其曰恢復漢室,國號漢,改元章武,定都成都。史載:“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置百官,立宗廟,祫祭高皇帝以下。”。我想獻帝聽到這個消息該是如何的悲涼,這還是曾經和自己立志一起匡扶漢室的皇叔嗎?這還是曾經對自己痛哭流涕發誓要幫助自己復興大漢的劉皇叔嗎?世人皆道帝王者,人間之最尊者,可是又有幾人知道獻帝這位傀儡皇帝的淒涼生活,所有人都把他當做工具,有用並拿,無用並扔,可有幾人真的為他所想,這或許就是獻帝最大的悲哀。



劉備登基之時,諸葛亮、許靖、黃權、王謀等大臣們為他編造了各種登基理由,先是說道武陽出現黃龍這等祥瑞,史載:“群下前後上書者八百餘人,鹹稱述符瑞,圖、讖明徵。間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後又宣稱襄陽有人獻玉璽,玉璽更是潛入漢水中,靈氣逼人,史載:“襄陽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璽潛漢水,伏於淵泉,暉景燭燿,靈光徹天。”。更是對劉備極力推崇,說他仁義無雙,愛護人才,四方的百姓都願意跟隨他,史載:“本支百世,乾祇降祚,聖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總之說了這麼多就是為劉備登基做準備,但是他們似乎都選擇性的忘記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他們口中的那個漢最正統的繼任者漢獻帝還活著呢,這是獻帝的大漢朝,而不是那個不知真假的皇叔劉備的漢。可是即使是這樣劉備卻還是心安理得的繼承了這個所謂的漢,他早已忘記曾經跟獻帝說的那些豪言壯語,他早已忘記他曾經許下要救回獻帝的那個諾言,這一切在帝位面前早已變得無所謂了。



獻帝的那聲大笑,也許是上天給予獻帝最好的禮物吧!至少他現在能放聲大笑,至少他現在還活著,至少他現在比以前自由,至少他再也不用做他不想做的事情,至少他再也不用被人利用。至於其他的也許獻帝早就不關心了,31年的皇帝生涯,他早已看透人世間的冷暖,早已看透朝堂上的爾虞我詐,早已看透人心的險惡,總之現在這一切都與他無關,或許他的笑只是笑,一個普通人那個最平凡的笑。


澳古說歷史


一笑笑自己不用背鍋了,劉備續漢自己就不是末代皇帝。以後見了高祖也沒那麼大負擔。二笑笑自己可悲,被死亡竟是讓漢家國祚延續的唯一辦法。


茂楊106


山陽公大笑,誰見了?法統有繼,何故不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