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庫存即將進入尾聲,但三四線樓市依然面臨著風險


去庫存即將進入尾聲,但三四線樓市依然面臨著風險


從此輪房價上漲來看,去庫存政策的大背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兩年來的去庫存數據還是各地的房價數據都得到了很大的變化,相關統計機構也給出了目前樓市庫存已經跌回了7年前的水平,而且部分城市也進入了補充庫存的週期裡,然而去庫存是即將進入尾聲,但是對於樓市來講,一些過度去庫存的三四線樓市依然面臨著風險。

新房放量減少或許是三四線的共性,而且由於土地交易依然在增多,但是開工受阻的情況下,三四線房源和兩三年前比起來真的有很大差距。然而這些庫存只不過是從房企的手中轉移到了購房者的手中,真正承擔風險的還是這些購房者,尤其是隨著炒房者的大量進入,庫存數據減少了,相關部門根據數據調控樓市,但實際上市場上的房子卻是大量空置和過剩,一旦發生拋售的情況,三四線樓市將面臨著更大的風險。

昨天一個新小區高層一戶漏水了,接下來可以用水漫金山來形容,從這戶開始到樓下基本上全淹了,原因就是這家人買來房子之後就空置著,而且冬天雖然是辦理了停暖的手續,但是卻沒有排空其中的水,由於房屋窗戶沒有關閉,經過爆冷之後,水管破裂,接下來就是水淹小區。當樓下的住戶開始反應過來時,由於購房者不是本地人,工程,物業等等開始了搶修,雖然最後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接下來受水淹的住戶卻提出了賠償的問題,而且這樣的情況大概有十幾家。三四線樓市房子賣出去了是不假,但是用來住的並沒有多少,而且這也僅僅是個例,對於那些已經住進來的人來講,這樣的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未來是否還會發生,誰又能說的清楚,而這樣的問題並不在少數。

房子沒有人居住才是最大的問題,雖然賣出去了,但是從資源的角度來講就是浪費,用外來入侵雖然有些言過其實,但是三四線樓市不就是這些外來人催高了房價嗎?而且外來的大房企接連進入,本土小房企越來越難以生存,地方為了短期的業績而不顧長遠的發展,三四線樓市依然面臨著風險。現在樓市開始降溫了,房價上漲的動力消失,大量的空置房無處安放,房企卻還在開發新區和遠郊樓盤,未來會形成什麼樣的局面?或許用人口分散更加合適,而這樣的三四線又拿什麼來發展,拿什麼來支撐接下來的房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