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爸爸積極參與到育兒中來?

書香花開1


給寶爸培訓:

照顧寶寶沒有什麼太難的事情,除了母乳餵養這樣非寶媽不可的事情外,寶爸可以替寶媽分擔的工作有很多。

但為了減少對寶爸工作成果的抱怨,建議寶媽們都給自己的老公做個育兒“培訓”比如如何給寶寶換尿布、拍嗝、洗澡、剪指甲、衝奶粉、洗衣服、哄睡覺等等。

你能想到的所有他可以幫忙的事情都要“培訓”,“培訓”一次不成就兩次,兩次不成就三次,只要用心學習,就沒有學不會的事情,只是需要寶媽們多點耐心,等他可以通過您的“考核”,可以“上崗”了,您就輕鬆了。

不嫌棄不抱怨:

很多寶爸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會被寶媽們嫌棄、抱怨,這可不是聰明的舉動。

相信爸爸們在照顧寶寶的時候也是很用心的,但是因為他們與生俱來的弱勢,讓他們做不到面面俱到,難免會出現紕漏,不能做到體貼細緻;如果媽媽們在這時嫌棄他們的行為,罵他們笨手笨腳,爸爸們的積極性就會受挫,慢慢的他們就不肯插手照顧寶寶的事情了。


寶爸們也需要被肯定、被尊重、被信任的。孩子是您的也是他的,他也自然會用心照顧,如果孩子交給了他,您還是各種擔心、各種介入,照顧寶寶的工作最後還是要全部落到您自己的身上。


多鼓勵:

人在被誇的時候都是高興的,如果寶爸完成了您吩咐的事情,希望您可以多給予他鼓勵和誇獎,這也會提高他育兒的積極性,讓他在育兒的過程中更有自信;慢慢的他就會認為帶孩子是他的責任,而不是在幫您。


兒科醫生鮑秀蘭


我感覺如果家裡有老人,娃爸一般在育兒中都置身事外的感覺。如果沒有老人幫忙,只有媽媽帶孩子,娃爸就會更有存在感。

我家老二出生後,我媽媽來幫忙帶了三個月,三個月中爸爸幾乎隱身了。後來我媽媽回老家,大寶也開始上幼兒園。我帶老二脫不開身,娃爸負責每天接送。幼兒園有活動也是爸爸帶去參加。這個過程中,爸爸和老大親密很多。孩子也會說些話哄爸爸開心。孩子說話比我好使,爸爸為了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也更加積極主動學習育兒知識。也會主動和其它同學家長溝通。

所以,我覺得媽媽不要大包大攬,必要時考慮不用外援,找理由放權讓爸爸去做,並且鼓勵包容。孩子有一種本能就是讓養育Ta的人愛上Ta。讓孩子去改造爸爸。

現在娃爸帶起孩子來已經有模有樣啦,圖中是老二。


蛋卷媽


有句俗語是“父愛如山”,現在幾乎成了一句戲謔語。爸爸回到家就往沙發上一躺,開啟“葛優癱”模式,活脫脫一座大山。

但是,如果做到以下幾點,讓爸爸參與到育兒中來,也不是難題。

1.媽媽學會放手,適當創造機會讓爸爸參與進來。

比如洗澡,換尿布,喂輔食等,給爸爸一些嘗試的機會。即使做的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但是做的次數多了,爸爸就會覺得“原來這也不難,讓我來!”的自信,參與度自然會提高。

2.多鼓勵,多表揚,少挑剔,少抱怨。

爸爸們幾乎都帶點男人的自尊,不喜歡被指手畫腳。當爸爸們做完帶孩子的事情後,無論做的如何,媽媽都要多表揚,讓爸爸得到媽媽的肯定,小小的虛榮心得到滿足,說不定下個月給娃兒洗屁股,爸爸一挽袖子全包了。

3.創造爸爸和孩子獨處的時間。

週末儘量和閨蜜出去放鬆,留幾個小時或者半天給爸爸和孩子,開啟“爸爸去哪兒”模式,全然信任,放手,不懷疑,即使回家以後家裡像遭了搶劫般,也要不動聲色先肯定爸爸的辛苦,再慢慢收拾。



4.家裡準備一些和爸爸有關的繪本。

準備一些繪本,比如《我爸爸》《誰把森林叫醒了》《我愛工程車》等,讓爸爸陪孩子看這些繪本,可以互動,孩子會逐漸愛上和爸爸相處。這些時光是媽媽不能代替的。



5.做一些體力遊戲。

比如踢球,騎車,爬坡奔跑等體力活動,讓爸爸多參與,孩子也會喜歡和爸爸互動。而且這個過程中爸爸也看到自己被孩子需要,存在感自會爆棚。


哈皮媽媽親子閱讀


每一個積極育兒的爸爸都是媽媽耐心培養出來的。只要媽媽肯放手,對爸爸多些信心,相信爸爸肯定也能做得更好。


我姑娘11個月的時候,我老公獨立看過10多天,把孩子照顧也很好,家裡收拾得也不錯,我晚上回家還能吃上了現成的飯菜。以前都是我婆婆,或者我媽,和我一起照顧孩子的,平時老公最多也就是逗逗孩子,一整天讓他看孩子簡直是我難以想象的。


但是通過這次,我發現以前不是老公不能帶孩子,只是我們都沒有給他機會,讓他參與到育兒中來。所以媽媽們,發到放手,放權給爸爸,多些讚美,寬容,相信爸爸一定能積極主動參與到育兒活動中來,媽媽們,加油!


糯米麻麻Coco


看到很多人提到喪偶式育兒,說明現在的爸爸在很多時候都是在育兒生活中缺席的。爸爸真的不願意參與到育兒中來嗎?覺得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

  1. 從孕期開始,讓丈夫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了爸爸,開始參與到胎教及後來的育兒中來。

    很多人都聽說爸爸其實是很遲鈍的,他們一開始都會意識不到自己已經成為了爸爸,還像個孩子一樣,有的時候甚至孩子兩三歲了,突然意識到身上的責任。那我們一開始就應該提高爸爸的參與感,在孕期的時候,媽媽做什麼事情都不太方便,這個時候可以讓爸爸來幫忙。尤其是胎教可以積極的讓爸爸參與進來,因為胎兒對媽媽的聲音比較熟悉,如果這個時候,有男人的聲音加入進來,可以有效的刺激孩子大腦。

    孩子出生之後,要從一開始就讓爸爸參與到護理孩子的過程中去。媽媽也是第一次當媽媽,也是新手,爸爸和媽媽可以一起來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促進夫妻感情的升溫。如果一開始不讓爸爸參與,那麼爸爸會逐漸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會,反正什麼都弄不好,還不如不做。


  2. 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可以有效的提高爸爸的成就感。

    一開始參與到育兒中來,爸爸可能會手忙腳亂,但千萬不要以此為緣由就把爸爸驅逐出境,而是要適當的及時的給予肯定和鼓勵。就像培養老公做家務一樣,如果好不容易他做一次飯你就潑冷水,那麼自然下一次不會再做。 除了媽媽的鼓勵之外,寶貝對爸爸的親暱也會讓爸爸更喜歡參與到育兒中來。比如大部分孩子睡覺的時候一定要跟媽媽睡,爸爸是無法哄她睡覺的。而我有一位鄰居,他們家的女兒喜歡讓爸爸哄睡覺,爸爸感覺非常的有成就感,覺得女兒和他很親,對於這項工作也是樂此不疲。


小魚老師88


找到爸爸的興趣點和特長的地方,以這個為切入點讓他參與的寶寶的過程中來。例如爸爸會畫畫讓他教寶寶,爸爸回手工讓寶寶跟著學,愛運動就讓帶著寶寶一起去運動啥的。

作為爸爸其實也和媽媽一樣具有天生的關愛寶寶的原始衝動,只是很多第一次當爸爸,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和寶寶相處。 做媽媽的可以多鼓勵,慢慢的就有興趣參與到裡面來了。

另外,爸爸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很多寶寶的性格養成,學習的榜樣都是父親,一定得讓爸爸積極的參與進來。平時媽媽可以和爸爸多交流。

另外幾個小技巧就是:

1、多和爸爸說一些寶寶和媽媽互動的小趣事,讓爸爸有嫉妒心理,自然就主動參與進來了

2、買點和爸爸育兒相關的書放家裡,潛移默化的讓爸爸參與進來;

3、爸爸和寶寶有良好互動的時候,多鼓勵刺激;

4、寶寶大點的時候讓寶寶主動去找爸爸,並教會寶寶誇爸爸,有奇效哈。


更多關於育兒的分享,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賢妻良母麼麼噠。打擊一起交流學習,如何做合格的父母;


賢妻良母麼麼噠


首先,要放下心,不要總擔心人家爸爸這做不好,那做不好。媽媽們一定先要信任爸爸,把娃交給爸爸。


以前,我也總擔心,後來一次,我必須出門學習,把娃教給爸爸帶,結果,三天下來,人家也把娃帶的好好的。

其次,創造獨處的機會,寶媽或其他的家人迴避下,老公才有機會帶娃。

如果你老公不參與帶娃,你一定要創造機會,讓他獨自帶個一兩小時,不然半小時也好,千萬別不放心。

你不在了,其他的家人不在,他就帶娃了。不得不帶,千萬別當超級媽媽,媽媽也要有私人時間,就算去洗個頭,散個步也好。

再次,讓老公帶娃最好從月子裡開始,只有一開始形成好習慣,才能有良性發展。幫忙換個尿布,抱會娃,喂下水,都行。

更別覺得要讓老公睡好覺,讓他去別的地方睡,這樣只會養成老公不習慣。只有讓他和你呆一起,他才明白帶娃的辛苦。

最後,多肯定,多表揚,老被批評,老公哪裡有心思帶娃,只會覺得帶娃還被罵,不如不帶娃。

所以,一定讓老公知道你的辛苦,又體會到和孩子在一起的快樂。他便願意帶娃了。



朔齊媽咪談家庭教育


如果想要爸爸積極學習養育孩子,

不妨試試這幾招:

1. 把孩子放心地“扔”給爸爸

爸爸和孩子相處時,很多媽媽只要在場,就會看不慣爸爸的一些行為。所以媽媽可以試試偶爾偷懶,將孩子託付給爸爸,讓他經歷一下焦頭爛額的時刻,反而能激發他的改進之心。

2. 學會向爸爸示弱

媽媽們每天要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總有力不從心的疲勞時刻,這時如果主動示弱求助丈夫,並藉機向他取經,會增加爸爸的價值感和保護欲。

3. 先給爸爸一顆“糖”

雖然很多新手爸爸帶孩子不夠溫柔細膩,但是他的冷靜和理性卻是媽媽鮮有的優點,要想爸爸做得更好,不妨多誇誇他們,讓他們先有好的感受,再不斷地去完善自己。

4. 影響比說教更重要

如果爸爸一開始不喜歡學習育兒,媽媽也不必強迫他,嘗試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比如媽媽學習了育兒知識,在養育方面有了大幅度改觀,此時再引導爸爸,他的態度就很容易從排斥到認同,甚至自己主動學習來與妻子同步。

其實,媽媽們若想要讓老公跟緊自己步伐,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就是要捨得用好自己的老公,給他們多多的信任和鼓勵。

我是天天爸爸,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天天爸爸


父親在家庭育兒過程中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爸爸參與育兒帶出來的孩子,往往更勇敢,有創造力,更有責任感,對孩子長大以後的人際關係,婚姻關係都有很大的影響。爸爸不肯參與的原因有很多,不夠有成就感,不夠自信等都有可能導致爸爸不肯參與育兒,所以這就需要媽媽們多多引導,給予爸爸充分的空間。

那麼如何讓爸爸也能愛上育兒呢

1.首先,和爸爸說話的時候,千萬不要以指責或者挖苦開頭。我們不要說,孩子哭了你聽不著啊(因為他可能真的聽不到,即使聽到了也會覺得有媽媽在,就自然屏蔽了)我們要給爸爸清晰明確的指令,孩子現在哭了,你去把他抱起來哄一鬨吧。必須是清晰明確的指令,具體到每一個步驟,比如,你現在去用洗手液洗洗手然後把奶瓶從消毒鍋裡拿出來,給寶寶衝100毫升的奶粉,左右搖晃別上下晃,衝好以後把外面的水擦乾淨拿過來。再拿一個圍嘴。

2.在爸爸帶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和媽媽帶孩子的方式不一樣,他們給予孩子更多的空間,更大的自由。這對於孩子充分探索世界是十分有好處的。媽媽在育兒的過程中往往承擔著安慰哺育的角色,給孩子提供更安全的環境,所以限制會更多。而爸爸的角色就是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和安全感,而不在意一些細節,讓孩子盡情的去探索。這個時候,媽媽不要急於指出和自己的不同,給爸爸充分的權力和自由,爸爸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往往都是和孩子一起瘋玩,不同的養育方式,這樣帶出來的孩子膽子更大,運動能力更強。

3.在育兒的一些具體的護理操作過程中,往往不是因為是爸爸而不會,其實媽媽比爸爸只是做的次數多了更熟練而已,所以媽媽要給予爸爸充分的耐心,給他們機會,多鼓勵少批評。


浣心說育兒


首先生孩子這件事前前後後最重要的是和誰生以及生後如何培養。所以說想要孩子有個好爸爸,媽媽首先要選到一個好老公。我們相信一個足夠愛家、愛老婆的男一定可以成為積極參與育兒的好爸爸。這是不得不說的根源問題。


第二既然爸爸已定不能再變,我們就要想辦法讓這個已經確定的爸爸多多參與育兒,一個孩子只有均衡地得到爸爸媽媽的愛他才會在平和從容中長大。媽媽在育兒過程中切記大包大攬,如果一個女人像超人一樣去包辦孩子的所有問題,別說是老公,估計你親爸親媽都不會主動幫你。


第三如果媽媽想讓爸爸更多參與育兒要多多瞭解男性思維方式。爸爸在很多問題上不是不為寶寶做,而是不知道怎麼做,從哪做起。媽媽要多與爸爸溝通並做簡單指引,不要想當然以為自己能想到的寶爸也應該想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