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的意大利炮,二營長是如何得到的?

吃貨小小站


《亮劍》是一部抗戰知識大全,這源於作者都梁對軍史和戰史的瞭解,把導演是否給拍成了抗日神劇拋開,劇中每一個梗其實都是有戰史原型的。八路軍在山西並沒有繳獲“意大利炮”的記錄,真實事件是發生在山東的“梁山戰鬥”,八路軍115師代師長陳光指揮部隊一舉消滅日軍長田大隊,繳獲兩門完好的“意大利炮”。




林彪師長被晉綏軍誤傷後,轉回延安再送蘇聯治療,第115師主力則在政委羅榮桓和代師長陳光的率部下挺進山東,創建了山東抗日根據地和山東軍區。1939年8月1日,師部正和群眾在梁山孟家林舉行慶祝建軍十二週年聯歡會,上午9時偵察員來報,日軍600餘人從汶上縣城出發向梁山地區“掃蕩”,陳羅首長根據地形分析和周邊敵情,決定吃掉這股孤立之敵。

向梁山進犯之敵為日軍第32師團長田大隊,大隊長長田敏江少佐據稱還是日本皇族,除大隊所屬步兵炮小隊外,所部又加強了一個野炮小隊(二門意大利炮),這種炮多半是日軍繳獲東北軍的,由於彈藥補給方面的問題,一般都配屬給了警備師團。野炮小隊長的名字也是可考的,叫做野尻博,軍銜為炮兵少尉。



為了在水泊梁山好漢的故鄉全殲該敵,第115師動員了附近所有的部隊,計有686團三營、師部特務營兩個連、師直屬騎兵連和重機槍連,共七個連600多人的兵力,與日寇幾乎是一對一的兵力比。優勢在於青紗帳密佈便於伏擊,且日軍並不掌握梁山地區有八路軍主力部隊的情報。

1939年8月2日上午,八路軍擔任誘敵的特務營一個連與敵在前集村接火,長田敏江判斷遇上了游擊隊,隨即以意大利炮猛轟,步兵發起進攻。我誘敵部隊打了就跑,日軍一直追擊到中午也未見蹤影,人困馬乏,於是在梁山南麓的獨山村及村邊高地宿營。



羅榮桓和陳光一直在後集的制高點上觀察敵情,確定四周再無其他日軍後,天黑時分下達了總攻的命令,115師各作戰部隊利用青紗帳等掩護隱蔽接敵,甚至可以聽見了日軍的鼾聲。晚上8點戰鬥打響,686團三營迅速消滅了獨山高地的日軍警戒部隊,隨即居高臨下向村莊發起攻擊,毫無防備的日軍陷入一片混亂。

機槍火炮到後面已經完全沒有作用了,八路軍戰士與鬼子在村莊裡進行了慘烈的巷戰和白刃戰,兩個小時後雙方均傷亡慘重,長田敏江率領殘部退守一處石灰窯和大車店院內負隅頑抗,在八路軍手榴彈的轟擊下勉強堅持到天明時分,絕望的鬼子開始強行突圍,被嚴陣以待的115師騎兵連基本砍殺在田野間,長田敏江自殺,兩門意大利炮也被繳獲,115師創造了同等兵力下全殲日軍的戰史記錄。



據考此款“意大利炮”應為法制1897式75mm野戰炮,俗稱“法75”,一戰時期產量高達20000門,相當一部分提供給了意大利軍隊,戰爭結束後精明的意大利人又把它賣到了東方,這是世界上第一款現代化速射炮,射速高達15發/分,在抗日戰場上屬於直瞄型攻堅和野戰利器。缺點是自重較大,長田大隊是用兩輛炮車拖曳來的,而以游擊戰和運動戰為主的山東八路軍,顯然不具備這個條件,在日軍的報復性掃蕩下只能暫時埋藏起來。

至於李雲龍獨立團二營長沈泉嘛,當然是copy第115師686團三營的戰績,屬於文學演繹,晉西北的八路軍也以山地游擊戰為主,是不可能配備和攜帶如此沉重的大口徑火炮的,果真有的話,別說平安縣城,山西全境的日本人炮樓早轟光了。


度度狼gg


其實不是李雲龍的意大利炮,是人家二營長沈泉的,這個只能是參照電視劇《亮劍》中的片段來回憶了,當時李雲龍為救他的媳婦,罵了一句,原話是“你他孃的意大利炮呢,給我拉來”。

意大利炮是二營長沈泉在攻下小曹莊鬼子的據點的時候繳獲來的,後來就用到解救李雲龍媳婦的行動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