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長江上第一座過江橋是哪座橋?有什麼歷史意義?

宋朝茶樓一夥計


古代長江上的過江橋大多數是浮橋。根據《資治通鑑》記載,公元33年東漢光武帝劉秀曾經在長江附近作戰,利用岑彭等人火燒了長江上浮橋,成為了歷史佳話。這座浮橋便是當時公孫述派遣大司徒任滿建造的。當時公孫述力量是遠不及劉秀的,不過他想要依靠這個浮橋,佔據險要的地勢和劉秀決一雌雄。不過這個浮橋資料相對較少,因此它是不是古代最早長江大橋,目前來看還是有爭議的。

現在來看,我國最早的長江大橋是能夠追溯到宋代的。開寶七年(公元974年),宋太祖趙匡胤派大將曹彬、潘美等人率兵進攻南唐。在當時南唐的國都金陵(南京)之西的長江江面上,用上千艘的大船連接在一起,修建成了一座大浮橋。

這座浮橋是怎麼建立呢?當時宋朝人利用冬天的枯水期,在採石磯建成了浮橋。這在古代是一件非常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當時南唐的君臣聽說的時候都是認為這是不可能的。詞人皇帝李煜甚至說“吾亦謂此兒戲耳!”可見在當時,趙匡胤修建這座長江浮橋必然是相當有難度的。

趙匡胤建造的這座浮橋是在現在的採石磯,這是長江的重要渡口。粗略估計,宋代浮橋的長度大概有6000米上下。宋朝的船隻為2到2.5宋丈,每宋丈為3.1米。這座浮橋大概需要船隻773到967艘船隻。所以宋朝人的記載“黃黑龍船數千艘”,是完全符合的。

後來,趙匡胤靠著這座浮橋迅速的攻佔了金陵,成功消滅了南唐。

歷史上長江類似的浮橋是很多的。比如太平天國的時候,他們便在龜山和蛇山建立過浮橋。元末明初,莫仁壽甚至還在翟塘峽建立了一座飛橋,類似於瀘定橋。這個橋通過鐵索連接兩岸的石壁,然後上面鋪上木板,全長達到了925米。

民國時期,著名的橋樑專家茅以升曾經建造了舉世聞名的錢塘江大橋。這在當時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不過很快日軍侵華,這座橋樑便被只能無奈的炸燬了。

歷史上真正第一座長江大橋是建國後修建的武漢長江大橋。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修建成功,全長為1670.4米。毛主席曾經為寫過一首詞,其中“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武漢長江大橋最初的使用年限為50年,目前來說已經超過使用壽命,不過現在依然能夠正常使用。從建成到現在,武漢長江大橋承受了4次特大洪水、遭遇了77次輪船碰撞。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史記·秦本紀》記載:昭襄王五十年作河橋。河指黃河,即黃河上第一座橋建於公元前265年。長江上第一座橋建於1852年,是太平軍為奪取武昌在漢陽建造的一座浮橋。

現在一般認為長江上第一座橋是武漢市長江大橋,畢竟武漢長江大橋號稱萬里長江第一橋,而太平軍建造的浮橋早已灰飛煙滅,而且浮橋功能有限,既無法保證橋面穩定,又不能使船隻通過,與一般意義的橋樑不同,因此也可以認為歷史上長江上第一座橋就是武漢長江大橋。

不論是武漢市長江大橋還是太平軍建造的浮橋,中國黃金水道上第一座橋都離不開武漢這座城市,可見武漢戰略地位之重。

武漢長江大橋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橫跨龜蛇二山,將京漢、粵漢兩條鐵路連接成完整的京廣鐵路,真可謂“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武漢長江大橋全長1670米,上層為雙向四車道公路,下層為複線鐵路。兩端橋頭堡有7層,高35米,整個大橋氣勢宏偉,至今仍在為武漢人民服務。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