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改革後地勘單位怎麼走?

從9月份開始到現在短短2個多月,全國已有29個省區機構出臺機構改革方案,大部分省區的地質局或由地礦局機構形式保留了下來,但實質卻大為不同。機構改革後,地勘單位形勢如何,未來怎麼走,是關乎百萬地勘人生存和發展的大問題,礦材網為大家梳理支招!

1

地勘單位面臨的新形勢

一是地勘單位地位直降。2018中國礦產資源報告數據表明,煤炭、石油、天然氣、頁岩氣、錳礦、金礦、石墨等重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增長,勘查新增資源量超過50億噸,其中煤田3處,超過百噸的金礦2個,探明地質儲量超過億噸的油田2處,超過5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田3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礦產資源家底進一步夯實,目前礦產資源保障力度逐步加大。國內找礦已不是當下和未來的重點,在這種形勢下,傳統地勘單位地位下降是必然也是現實。

二是傳統地勘任務少效益降。2006~2012年,中國地質勘查投入從133.3億元快速上升到510.1億元,年均增長36.5%。以2012年為拐點,地質勘查開始調整下行,勘查投入逐年下滑,到2017年降至198.36億元,年均下降17%。傳統地勘任務減少,部分地勘單位尤其是東北地區地勘單位效益和地勘人員獎金收益下降。

三是局領導改革動力不足。省級地勘一般都有四五千人,隊伍比較龐大,再加上新老交替,接近退休或已退休人員佔比大,歷史遺留問題不好處理,改革面臨穩定風險大。除遼寧外,各省區省級地質局或地礦局領導以維持現有局面為主,改革動力嚴重不足。

四是地勘人觀望等待。在當下中美貿易戰背景下,中國經濟進入嚴冬,各行各業都不同程度下滑,明年上半年市場也許更為艱難,開闢新市場不僅難度大而且風險高。在這種情況下,地勘人第一要義是保穩定,保持原有工作,保證基本收益,大多處於觀望等待狀態。

2

地勘單位未來怎麼走?

一是早改革早受益。未來5年甚至10年或更長時期內中國不缺礦產資源,暫時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大規模進行基礎地質和找礦工作,但全國有百萬地勘工作者,隊伍巨大,勢必要精簡隊伍。地勘改革是未來的主旋律,地勘單位要投身改革,支持改革,早改革比晚改革好,因為早改革還有調整的餘地和機會,逼到死角山窮水盡不得不改革餘地和機會就會少得多。

二是分流人員。地勘單位除保留少部分公益性地質隊伍外,大部分將轉企。中央組建了以中國地質調查局為主體的公益性地質隊伍,各省區也先後組建了地質調查院、環境監測總站兩支公益性地質隊伍,地調局、地調院和環境監測總站是國家撥款的事業單位;除公益性隊伍外,其他地勘人員將隸轉地礦企業集團,如遼寧遼寧省地質勘探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地礦集團有限公司、陝西地礦集團有限公司、貴州地礦集團有限公司等,地礦集團是自負盈虧的國有企業單位。

三是緊跟政策拓展業務。2018年地質災害防治和綠色礦山建設是熱點,地勘單位要緊跟國家政策開展業務,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廣東總隊地勘院積極開展地災和綠色礦山評估業務,上半年業務量猛增百萬以上就是很好的例證。

四是發揮礦權優勢,經營礦權礦山。過去地勘單位找到礦後,要麼上交國家,要麼由企業辦證開發,自己很少開發利用。今後地勘單位要發揮手中礦權礦山優勢,發揮地礦專業優勢,經營礦權,經營礦山,從鑽頭向石頭轉變。新疆地勘局第一區域地質調查大隊與海南美誠合作,第一區調大隊以西天山某礦權入股,佔30%股份,海南美誠投入資金佔70%股份,四年共投入2個多億,第一區調大隊投入技術,2016年底提交勘查報告,共提交了金88.9噸,銅10萬噸。在這一合作過程中,企業得到了效益,地勘單位盤活了礦權。

五是與上下游企業聯合,輸出找礦及相關技術服務。地勘單位與水泥、玻璃、陶瓷等資源需求量大下游企業合作,或與礦業公司、礦業集團等上游企業聯合,為上下游企業找礦,並提供辦證、年報、擴證、地災、綠色礦山申報、評估及建設、礦山開採、礦山復墾等系列專業服務,捆綁聯合共同發展。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廣東總隊地勘院與華潤水泥、海螺水泥、中材水泥等企業合作,長期為他們提供礦業系列服務,項目穩定,收益不菲。

六是走出去開展一帶一路地勘業務。一帶一路東南亞和非洲等國家礦產資源豐富,工程勘察業務多,地勘單位要勇於走出去,既緩解中國資源緊缺,降低資源對內依存度,也能提高地勘單位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

新一輪機構改革吹響了地勘單位改革的號角,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如此,地勘單位只有直面改革,迎難而上,主動作為,變被動為主動,才能在新形勢下贏得發展新機遇;否則被動應對,採取鴕鳥政策,溫水煮青蛙,只能錯失良機,上演地勘行業或單位發展的歷史悲劇!

機構改革後地勘單位怎麼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