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人生的四個階段,讀懂這幾句,就算死亡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黃帝曰:“精神入其門,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嬰孩,氣專志一,和之至也,物不傷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壯,則血氣飄溢,欲慮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其在老耄,則欲慮柔焉,體將休焉,物莫先焉。雖未及嬰孩之全,方於少壯,間矣。其在死亡也,則之於息焉,反其極矣。

南懷瑾:人生的四個階段,讀懂這幾句,就算死亡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黃帝曰:精神入其門,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精神、肉體,各自歸位,各自變去了,哪裡又有個自我呢?平常我們以為有個我,把這個肉體、這個思想情緒看做自我,其實經不起推敲。中國文化在上古時已經知道本來無我了。“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人這個肉體生命的變化有四個階段,“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等於生老病死四個階段。

“其在嬰孩,氣專志一,和之至也”,與《老子》講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異曲同工。人在嬰兒階段還沒有分別意識,心氣是合一的,精氣神是飽滿的。“物不傷焉”,所以打坐修定,氣脈歸位,恢復到剛剛生出來的嬰兒那個狀態,萬物傷害不了你,因為他是無心的。“德莫加焉”,就是講嬰兒這個境界好極了,德行天然圓滿。

“其在少壯,則血氣飄溢,欲慮充起”,到了青春期,這個思想慾望都起來了;“物所攻焉”,因此被物理世界、慾望、思想情緒困住了,煩惱不斷;“德故衰焉”,心理行為道德就越來越退步了。

“其在老耄,則欲慮柔焉”,老了,沒有力氣了,慾望啊、思想啊,都減弱了;“體將休焉”,身體快要壞了;“物莫先焉”,萬物的力量比自己身體的生命力強了。“雖未及嬰孩之全”,德行天然圓滿的狀況比嬰兒差很遠;“方於少壯,間矣”,但是比起青壯年階段,當然又不同了。

“其在死亡也”,到了死亡的時候,“則之於息焉”,就是回到休息狀態,換句話說等於睡覺;“反其極矣”,回到原來的本位去了。道家將這個肉體的生死看做是個物理的變化,很自然、很普通,沒有什麼了不起。

——南懷瑾先生《列子臆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