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千佛山醫院完成山東省首例零造影劑冠脈支架植入術

冠脈支架植入術是心內科的常規手術之一,利用含碘離子的造影劑使血管顯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步驟。11日,省千佛山醫院心內二科李國華主任醫師團隊在不使用造影劑的情況下,利用血管內超聲作為指導,成功實施了腎移植術後腎衰、心衰患者的冠脈內支架植入術,為山東省首例。

手術患者為60歲男性,既往冠心病、2型糖尿病、高血壓病、腎功能衰竭。8年前行腎臟移植術,一年前行前降支、迴旋支支架植入術。此次因心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貧血、胸腔積液、雙下肢水腫入院。入院後患者在完善的藥物治療下,仍反覆有心臟缺血及急性心衰發作,經科室討論後,決定床旁血濾,穩定心功能後予患者冠脈介入治療。但冠脈介入治療需要使用造影劑,而造影劑會使心功能及腎功能惡化,而且患者多種疾病並存,導致使用造影劑的風險加大。為了降低這種風險,使患者最大獲益,李國華主任醫師和家屬及患者充分溝通,經團隊仔細論證後,制定行零造影劑冠脈介入治療的方案。

手術於11日上午開始。在李國華主任醫師指導及介入診療科全力配合下,術者李佳旻、鄭飛及衛生健康委培訓基地學員閆衝醫師等使用血管內超聲分析了冠脈病變:前降支及迴旋支沒有嚴重病變,原植入支架內未見再狹窄,右冠狀動脈中段可見瀰漫性病變,病變類型包括嚴重鈣化斑塊、斑塊破裂、血栓形成、夾層及血管壁內血腫(見圖1、圖2)。與患者及家屬說明患者的病變情況,並徵得了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後,由趙學強副主任醫師臺下操控血管內超聲精確測量了患者血管病變的長度、血管腔直徑以及選擇支架的植入點,在血管內超聲的指導下,成功為患者精準植入了一枚直徑4mm,長度38mm的支架。植入支架後,再次用血管內超聲評估了支架貼壁及膨脹狀況,發現支架貼壁不良,選用了非順應性球囊進行了充分的後擴張,對支架塑形。擴張後,經血管內超聲評估,支架植入位置準確、支架近端及遠端無夾層、支架膨脹貼壁良好、支架內無血栓形成、冠脈內無慢血流(見圖3)。整個手術歷時約40分鐘,李國華主任醫師團隊在未使用造影劑的情況下,成功完成了這臺高難度支架植入術。術中、術後患者未訴不適,目前患者症狀緩解,恢復良好。

省千佛山醫院完成山東省首例零造影劑冠脈支架植入術

近年,由於冠脈介入治療的迅速開展普及,許多縣市級醫院均可進行冠脈介入治療,對冠脈簡單病變進行處理。因此,李國華主任醫師團隊接診的複雜冠脈病變,如嚴重的鈣化扭曲病變、複雜分叉病變、慢性完全閉塞病變越來越多。團隊中的年輕醫師善於學習、勤奮工作、團結協作,在複雜冠脈介入治療領域頗有建樹,使用各種新技術、新器械,精益求精,不斷接受挑戰,完成了大量高難度冠脈介入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