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稻穀收購價幫助貧困戶增收 5家米企實施水稻產業幫扶助力精準扶貧

提高稻穀收購價幫助貧困戶增收 5家米企實施水稻產業幫扶助力精準扶貧

日前,龍門縣農產品行業協會發起水稻產業幫扶專項活動,組織龍門縣順喜來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龍門縣雲鵬雙豐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惠興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龍門縣黃沙元光精米廠、龍門縣平陵金燕米廠5家企業聯合提價10%~20%向該縣貧困戶收購稻穀。近日,記者來到龍城街道王坪村、城西村稻穀收購現場瞭解有關情況。

5家企業分片上門向貧困戶收購稻穀

據縣農產品行業協會秘書長、龍門縣順喜來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集雲介紹,縣農產品協會組織5家企業開展水稻產業幫扶專項活動,旨在進一步響應縣委、縣政府精準扶貧工作,發展水稻農業產業幫扶,發揮“公司+基地+農戶”運行機制的帶動作用,提高貧困戶收入。

據瞭解,從11月16日至11月30日,5家米企根據分片掛鉤區域各自上門向貧困戶收購,現場收購現場結算,讓貧困戶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對於達到標準要求的稻穀,我們將在市場同等價格的基礎上,按一級稻穀上浮20%,二級、三級稻穀上浮10%的價格向縣內在冊貧困戶收購。”張集雲在王坪村稻穀收購現場向記者介紹,收購價格以水稻的品種來分類,如米香粘、象牙粘等優質品種作為一級稻穀,市場價不到200元/50公斤,而5家米企將以225元~230元/50公斤的價格向貧困戶收購。“希望通過高價收購,能更好地幫助貧困戶解決稻穀銷路和價格問題,帶動貧困戶提高收入,看到水稻種植的出路。”張集雲說。

張集雲認為,當前種植水稻成本高、利潤少,農民種植積極性近年來明顯受挫,土地丟荒現象越發嚴重。另外,由於優質品種水稻的畝產量較普通品種水稻低,農戶更傾向於種植普通品種水稻。企業應當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鼓勵和帶動更多貧困戶種植優質品種稻穀,緩解土地丟荒現象,有利於打響龍門縣優質品種大米品牌,推動農村農業發展,助力龍門縣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龍門絲苗米產業園)。

幫扶單位向貧困戶發獎勵金

記者在龍城街道城西村稻穀收購現場看到,在駐村“第一書記”以及村幹部的帶領下,多家貧困戶紛紛用三輪摩托車把一袋袋稻穀拉到收購現場,樂呵呵地與收購公司進行買賣。據瞭解,在龍門縣農業局、縣扶貧辦、駐村幹部以及各村委有關負責人的共同努力下,積極發動眾多貧困戶參加,引起貧困戶熱烈反響和追捧。

市住建局駐龍城街道城西村“第一書記”段利彪介紹,長期以來,城西村以水稻種植為主,高標準農田種植面積約3000畝,水稻種植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為提高村民收入,自2016年起,城西村與龍門縣順喜來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合作,由該公司通過水稻產業幫扶城西村,以高出市場價的價格向村民收購稻穀。“為吸引更多貧困戶參與其中,我局每年還會給予每戶村民500元至3000元不等的獎勵金,以調動貧困戶生產積極性,鼓勵他們多賣稻穀提高收入。”段利彪說。

“由於今年晚造水稻生長期間天氣不太好,嚴重影響了水稻的收成,畝產量與往年相比有所減少。”村民伍紅波說,他今年種植了63畝水稻,目前正在陸續收割中。當天,他以高出市場價售出一級稻穀1401公斤,共得6284元,增收近900元。“高價賣稻穀當然開心!”伍紅波緊緊攥著手中賣稻穀所得的錢,難掩喜悅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