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現場新娘不願下跪行禮也不願意鞠躬,對新郎說“那是你父母憑什麼要我行禮”,對此你怎麼看?

血薇


都說新娘的不孝和不知感恩,我想說的是:一、新郎父母的恩,法律上都規定是新郎的養育之恩,兒子應盡的孝,的確與新娘無關。二、要說感謝新郎的父母培養了自己丈夫一場而心懷感恩,那這家人娶了別人辛苦培養的女兒,到家來生兒育女還得跟你家姓,還工作幫助補貼家用,甚至有的新娘還帶過來大量的陪嫁,還有的一年都難得回家看望幾次父母,是不是新郎這家人更應該感恩新娘的孃家?!所以有彩禮一說,但彩禮就真的買得來養育之恩嗎?三、夫妻本是平等的。如果新郎去接新娘時,跪謝過新娘父母的養育之恩,拜別過岳父岳母,那新娘進門跪拜公婆也是應有的禮數。四、公婆本是不相識的人,一進門就要跪,多少都有以後在這個家裡要矮人一等、要懂得低眉垂眼的感覺,這恐怕才是要新娘跪拜地真正原因。

誰都有父母,父母的恩情不是莫名其妙來的,都是日積月累來的感情,所以新郎的父母:如果你的兒子跪拜了岳父岳母,新娘拜你受之無愧,如果沒有,還是能免則免吧,畢竟以後過日子的是你們一家人,那些看熱鬧的要讓他們看不到“熱鬧”,而看到是你們家人是善待兒媳的。


娛評天下


我幹婚慶行業八年之久,策劃婚禮1500場次,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在農村娶媳婦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的都要參加,即使沒關係的,在拜高堂時也要瞄上幾眼,新娘不下跪是對老人不尊敬,對新郎不夠愛。這樣的新娘其實是在裝清高,也是被自己父母的疼愛慣壞的後果。婚禮參拜父母證明新人一起過日子要齊心協力,合二為一,誰的父母也都是父母,都是一樣的愛你們,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中華上下五千年遺留下的傳統,這叫文化,是孝道。如果新郎同樣也不參拜岳父岳母的話,你是怎麼樣的心情。既然誰都不跪,何必在一起搭夥過日子呢!緣分促使倆人走到一起,就在互相理解,包容。維繫家庭最不容易,包容很重要。何必在婚禮當天給自己不痛快,更別說把自身的不痛快強加給別人呢。下跪並不代表你下人一等,但是跪下一定代表你是高人一等的好媳婦。


農村李大哥



火星人情感


下跪本來就是封建社會的陋習,人人在尊嚴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要求別人下跪是對他人尊嚴的極大侮辱。如果為了對父母表示感恩和尊敬,完全可以採取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比如給父母買好吃的好喝的,買點補品或帶著父母去旅遊,在婚禮這種場合完全可以用鞠躬這種方式對父母致敬,為什麼非要採取這種封建陋習去致敬呢?新娘的確應該尊敬長輩,但是長輩和晚輩在人格和尊嚴上完全平等,長輩不能要求晚輩用下跪的方式對自己行禮,要求別人下跪就是在侮辱他人尊嚴,在任何場合都是如此。晚輩應該尊敬長輩,但是不能用這種放棄自尊的方式去尊重長輩。

無論長幼,每一個人的人格和尊嚴都是平等的,每一個人都有維護自己尊嚴的權利,每一個人都沒有資格踐踏他人的尊嚴,我們生活在一個21世紀的現代化國家,我們必須把我們歷史上的封建陋習付之一炬。對我們的傳統文化,必須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向著未來前進。

最後我想強調,如果真的有孝心,就請用實際行動孝敬父母,用下跪去表達孝心是最荒唐且最愚蠢的做法,是完全的錯誤行為


war980718


這種新娘能要?下不下跪行不行禮禮咱們先不說,重點是新娘在婚禮現場說的那句:“那是你的父母憑什麼要我行禮?”能當著新郎、當著新郎父母、當著眾多親朋好友說出這種話的人,這已經是沒教養沒腦子的問題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高堂即是父母的意思,


夫妻對拜”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拜堂詞,也是從古延續至今的禮儀習俗,所以鞠躬行禮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都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既然已經同意嫁給你老公,就應該認可和尊重他們的禮儀習俗,老公的父母也就相當於你父母,父母把兒子養大成人,也就是把你老公養大成人,所以承受得起你們這一拜。

如果新娘是覺得自己的膝蓋金貴,不願意下跪,那好。你可以不跪,那最基本的鞠躬行個禮總可以吧。如果連鞠躬都不願意的話,那確實是太過分了。從哪來的滾回哪去吧!

都說賢妻夫禍少,說明一個通情達理的妻子是多麼的重要。照問題的這新娘,絕對不是省油的燈燈,指望她孝順你父母更是不可能了。所以我的建議是重新找一個吧!


邕城小龍


不跪拜可以,各地有各地的風俗。但千萬千萬不能說“他們是你的父母又不是我的父母,我為什麼要跪"這句話,已經過線了。你不尊重我父母,我更不能尊重你父母這種惡性循環。還是趁早離了吧。長痛不如短痛。


振鵬920


對於新娘口出狂言:“那是你父母憑什麼要我行禮”的言論,非常詫異!

這位新娘,想來也是受過教育的人,應該明白父母恩重於山的道理。縱然是丈夫的父母,但也是自己的公爹和公婆,也是自己的父母。

人家養育了二十幾年的兒子,從此以後伴你一生。如果沒有他們,會有新娘你今天站在這裡的機會嗎?

給長輩下跪行禮,並不代表自己的卑微,反而顯出自己作為晚輩的孝順和禮儀。

拒絕行禮還如此大言不慚,只能說明其素質的低下,知識的欠缺,行為的淺薄。


其實,對父母行跪拜禮,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尊敬長輩的傳統方式。

我們在很多書籍中,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常常看到跪拜長輩的場景。跪拜者虔誠,受拜者安詳,舉家上下一派和諧景象。

作為一個禮儀之邦,有著豐厚文化底蘊的國度,人們常常就是通過跪拜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尊重、愛戴之情。

當然,對於某些新人類,如果實在拒絕這些跪拜禮,也無須勉強。因為尊重和孝敬,也並非是一時可以表現,這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只是,在婚禮之前,在瞭解婚禮儀式步驟後,應該馬上和丈夫商量,取消這一環節,避免當眾尷尬,也免去了三方都難堪的局面。這才是一個智慧媳婦應該做的。

縱然當眾拒絕,也應該有一種委婉的表達,例如:“今天身體不適,請長輩原諒!”

相信長輩也不會有意而為難吧!


子蘭爵


覺得沒什麼,我廣東河源的,我沒見過我們這結婚要下跪的,其實現在都不是古代的時候了,以前見到皇上,那些皇宗貴族是要下跪,但是現在是改革開放了,思想不能那麼封建迷信。

要是你們那要下跪的,事先,可以和新娘商量好,說是你們那的風俗習慣,要是新娘不同意,可以不跪,就鞠躬,這些老封建思想早就該淘汰了。

不是說我個人偏見,因為現在的年輕人結婚不是以前年代,我這很開明的,像有些地方還要什麼改口費,我這沒有,一切從簡。

並不是說跪了才是你的老婆,你爸媽的兒媳婦,不跪就不是。

你硬是要她跪,只會搞得雙方面子都沒有,也許還會變成一場鬧劇。三思而後行吧!


鐵丫頭與小精靈


這個是怎麼看你?100個人有一百種看法吧。我說說我的看法吧。婚禮這件事應該提前商量的吧?比如這個環節怎麼樣?那個環節怎麼樣?這應該是沒有提前溝通的原因吧。假如提前溝通了,應該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在我們這就是鞠躬,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都是三鞠躬,還真沒有下跪的呢。可能這是我們這邊的習俗吧。我們都是提前說好的,去迎親的時候怎麼樣,路上怎麼樣,回來的時候舉行婚禮怎麼樣,這都是要提前溝通的,包括司儀,我想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想要什麼環節,不想要什麼環節。這都是司儀可以掌控的。

不管鞠躬還是下跪行禮,這都是說明對對方父母的尊重。要是在婚禮的時候都不願意,那以後結婚之後可有的看了。女方的家境再好也不應該這樣,這跟家境的關係又不大了,這屬於沒有教養。你既然不想尊重他的父母,那你為什麼要嫁給他?尊重是相互的,你尊敬我的父母,我尊敬你的父母。要是雙方都不尊敬,那這個婚還真沒有結的必要。

諸位看官,可能你們有的還沒有結婚,等你們結婚的時候一定要溝通,提前說好,千萬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還有給伴郎伴娘商量好,什麼樣的環節應該有,什麼樣的環節不能有。

結婚是大事,馬虎不得。


徐0113


新娘為愛嫁給了新郎,新郎的父母養育了新郎,為他們的結婚甚至將來付出了很多,這樣的長輩難道受不起新娘的一拜甚至一跪嗎?新娘在婚禮上表現得如此無禮,可見孃家極度缺乏教養。如果她不滿意男方這個婚可以不結,但既然結了,請表現出最基本的禮儀修養。

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在農村娶媳婦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的都要參加,即使沒關係的,在拜高堂時也要瞄上幾眼,新娘不下跪是對老人不尊敬,對新郎不夠愛。這樣的新娘其實是在裝清高,也是被自己父母的疼愛慣壞的後果。婚禮參拜父母證明新人一起過日子要齊心協力,合二為一,誰的父母也都是父母,都是一樣的愛你們,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中華上下五千年遺留下的傳統,這叫文化,是孝道。如果新郎同樣也不參拜岳父岳母的話,你是怎麼樣的心情。既然誰都不跪,何必在一起搭夥過日子呢!緣分促使倆人走到一起,就在互相理解,包容。維繫家庭最不容易,包容很重要。何必在婚禮當天給自己不痛快,更別說把自身的不痛快強加給別人呢。下跪並不代表你下人一等,但是跪下一定代表你是高人一等的好媳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