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微講習所」匯聚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磅礴精神力量

「新时代·微讲习所」汇聚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磅礴精神力量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8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這是繼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8·19”重要講話之後,黨中央對宣傳思想工作的又一次戰略部署,對新時代開創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以“九個堅持”深化對宣傳思想工作的認識,明確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對宣傳思想工作隊伍提出了增強“四力”等一系列深刻論述,將我們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講話總攬全局、視野高遠、內涵豐富、思想精深,是指導新形勢下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綱領性文獻。

民族新聞宣傳工作是黨的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民族報是黨和國家在民族領域的重要輿論陣地,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力以赴抓好各項部署落實。

1、深化意識形態建設,壯大民族團結進步主流輿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這一科學論斷為做好新形勢下的意識形態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意識形態工作關係黨的前途命運和國家長治久安,關係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民族領域,我們同國內外敵對勢力的鬥爭歷來比較尖銳複雜。當前,面對國外國內環境的深刻變化,民族領域各種思想文化交鋒碰撞愈發頻繁,這些聲音或多或少、或輕或重地影響了一些人的是非判斷。民族宣傳主流媒體要與境內外敵對勢力和錯誤言論展開針鋒相對的輿論鬥爭,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保持清醒頭腦、保持政治定力,牢牢掌握民族工作領域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作為黨的喉舌和意識形態主陣地,民族宣傳主流媒體要始終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將導向意識深度融入到辦報和新媒體傳播中,貫穿到採編工作的全過程、各個環節,確保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最根本的是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把“九個堅持”作為民族宣傳工作的根本遵循,並不斷髮展。黨的十九大召開以後,中國民族報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全面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持續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落地生根,以更加堅定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不斷提升輿論引導能力和水平,壯大民族團結進步主流輿論。

2、切實肩負起民族新聞宣傳工作的使命任務

“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分析國內國際形勢、意識形態領域態勢、信息化發展趨勢,提出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這為我們立足新方位、找準新座標、展現新作為指明瞭努力方向。

第一,舉旗幟,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鼓勁。旗幟就是主義,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指路明燈。舉什麼旗、走什麼路,關係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也決定我們前進的方向。舉旗幟,就是要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旗幟。民族新聞宣傳工作舉旗幟,就是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旗幟,特別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的重要創新,是新時期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各民族在交往交流與思想碰撞中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大家庭。“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都要求我們必須把握中華民族發展大勢,不斷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建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凝聚力更強、包容性更大的命運共同體。

第二,聚民心,凝聚起同心築夢的磅礴力量。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民族團結說到底是人與人的團結。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時強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團結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

聚民心,首先要懂民心。民族新聞工作者要心裡裝著百姓,深入民族地區,才能反映好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狀況,傳遞好少數民族群眾的心聲和訴求。我們既要宣傳好中央的政策,又要體現少數民族的實際,還要致力於解決各種矛盾和困惑,不斷提高民族新聞輿論引導的及時性、權威性和公信力、影響力。聚民心,更要強民心。讓主流聲音、核心價值在輿論場中更加響亮,讓人民群眾的思想狀態和精神面貌更加敞亮。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讓各族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充滿信心。要引導各族群眾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作為最高利益,同心同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

第三,育新人,激發少數民族青年肩負起民族復興大任。中國夢只有在一代代人的接力奮鬥中才能變為現實。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把“育新人”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一項重要使命任務,要求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民族地區青少年擔負著民族和國家的未來,要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歷史觀、民族觀。為此,民族新聞宣傳工作要發揮好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把優秀的精神文化產品帶到廣大青少年的身邊,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踩實人生第一級臺階。要創新話語體系,濃墨重彩地宣傳展示各族人民昂揚向上、攜手並進的精神風貌,不斷增強全國各族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進青少年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激發青少年努力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大任。

第四,興文化,推動民族文化創新發展。縱觀歷史,各民族都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華文化是各民族的集大成。只有豐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枝繁葉茂,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才能根深幹壯。民族新聞宣傳工作要致力於推動各族群眾在文化上互相欣賞、互相學習,增強親近感和認同感。

第五,展形象,講好民族好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圍繞講什麼中國故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怎樣展現好中國形象作出深刻論述,提出了明確要求。民族新聞宣傳工作要精心打造獨有的故事特色、敘事特色,變單向的宣傳思維為雙向的傳播思維,要創新話語體系,以小見大,打動人心,針對不同群體,講出觸動心靈、引發共鳴的民族好故事。當前,講好民族好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就是要著力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著力宣傳闡釋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道路正確性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優越性的深刻內涵,著力宣傳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動實踐。

3、增強“四力”打造過硬隊伍

“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這“四力”,既是構成本領能力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本領能力的方法路徑。

民族新聞發生的現場,往往在偏遠的民族地區,如果邁不開腳步,就到達不了基層;如果不善於觀察,就發現不了問題;如果不勤于思考,就抓取不了問題;如果不善於表達,就講不出打動人的故事,寫不出“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文章。因此,民族新聞宣傳工作者必須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民族新聞宣傳工作要努力做到把體現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有機統一起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工作隊伍。民族新聞一線的工作者要去最貧困的鄉村,進最貧困的人家,聽最真實的聲音,邁開雙腳丈量大地、開動腦筋深入思考、練就妙筆書寫時代,用心、用情、用功採寫一篇篇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