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國家不能多印鈔票來換取外匯?

海外視角


我們先來講講一個故事:

從前有2個小島,扇貝島和小魚島,扇貝島有3個人,每天能撈6斤扇貝,吃一半,留一半;小魚島3個人,每天撈6條魚,吃3條,留3條做魚乾。

後來兩個小島的人決定換食物,以3斤扇貝換3條魚,這樣可以增加各自的食物種類。

後來,小雨島每天能產9條魚,有6條魚可以交換。扇貝島產能並沒有上升,但扇貝島的人又想要更多的魚,於是想出了一個法子,寫借條,一張借條相當於一斤扇貝。

但是,當小魚島一位島民收到的借條越來越多時,發現扇貝島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償還,於是,這位島民開始向其他島民出售這張借條,只要半條魚就能換。

好了,故事講到這裡。這個故事的借條可以簡單理解為貨幣,當一個國家的貨幣變多,生產的產品並沒有那麼多,那麼貨幣的信用就會下降,能買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少。

舉個例子:委內瑞拉,曾經是個富得流油的國家,因為原油價格高,用石油換了大量的外匯。


後來石油價格下降,委內瑞拉通過大量印超環節外匯較少的危機,結果導致貨幣暴跌,只能用一車錢換到一車紙巾,委內瑞拉人上街買東西,不是帶幾百塊就行,買個紙也要上幾萬塊。

委內瑞拉貨幣(玻璃瓦爾)做成的工藝品

買一隻雞,需要這麼多玻璃瓦爾

那麼,什麼是外匯呢?我們來說說外匯儲備,外匯儲備,是國內企業將產品賣出國,收到了美元,但是企業並不能直接使用這些美元,而是要經過銀行換成本國貨幣;那麼這些美元就可以供國內其他企業在國外購買產品。

想要得到更多的外匯,是不是出口更多的產品就行呢?理論上就是這樣的,所以,目前中國有3萬億外匯儲備,就是依靠中國人民辛苦換來的。

外匯儲備是個好東西:因為有了外匯儲備,就可以去國外買生產線、賣技術、買人才、買航母、買香奈兒···

外匯儲備是個壞東西:外匯儲備的形成主要是國際通用美元,而不是人民幣,如果世界上主要國家都願意使用人民幣交易,那麼,我們還要這個外匯儲備幹什麼。

一個國家貨幣想要佔據主導權,最主要因素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貨幣背後的信用就是政府,而政府所依靠的就是國家綜合實力。

想要人民幣加快國家化,讓更多的國家使用,那麼除了我們國家實力強大外,人民幣的穩定也非常重要。一個國家,每天憑空印出大量貨幣,這樣的貨幣哪個國家敢要呢?


小白讀財經


這個想法,一般人都知道肯定不行,但是具體是為什麼不行呢?這就涉及到了經濟學裡,一個著名的公式,費雪平價公式。先別蒙圈,不復雜,且聽投帥細細道來。

費雪平價公式,也叫費雪效應,為了便於理解,我們把它分成兩個部分來講。



首先是國內部分,按照費雪平價公式,一國國內的名義利率=實際利率+預期通脹率。假設,按題主提到的,當一國瘋狂開動銀超級的時候,群眾對未來的預期通脹率,肯定是上升的;那麼,這時候國內的名義利率也會隨之上升。

這個很好理解吧,錢飲多了,就那麼不值錢了,物價就貴了,如果預期未來,錢會越飲越多,物價會越來越貴,那麼理性的做法就是趁早把手裡的現金花掉,而不是存進銀行,坐等貶值。

相應的,銀行為了應對這種變化,只能把利率提高,只有利率高到可以抵消預期通脹部分,才有可能繼續吸引到存款



其次是國際部分,就涉及到匯率的概念。大家知道,匯率就是兩國貨幣之間兌換的比例。比如,7龍票可以換1美刀,那麼兩者之間的匯率就是7。炒過外匯的都明白,匯率這個東西,是不斷變化的。所以,當前的匯率,我們叫做即期匯率;未來的匯率,叫做遠期匯率。

前方預警,可能稍微有點點繞,一次看不明白的,請自備紙筆跟著計算下,別犯懶,多學點知識,沒壞處。實在不想動腦筋的,就拉到最後直接看結果,然後點贊走人吧。

假設這時候,天朝和老美的利率都是3%,實際上不可能是這樣的,就是為了便於計算哈。那麼,我手裡如果有700龍票,我現在存到銀行,一年後的到721塊;我再把這連本帶息的721全部換成美刀,假設這時候匯率還是7不變,得到103刀。沒錯吧。

那麼如果我從最開始,就先把這700塊換成100刀,然後再存銀行呢?一樣的,到期,連本帶息,還是103刀。換句話說,這個時候,我是先存龍票,到期後換美刀,還是先換成美刀,再存銀行,最後的價值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損失。

所以這個時候,當前匯率和一年後的匯率都是7不變。即期匯率=遠期匯率。



但是如果開始猛印龍票了,會發生什麼?按照前面國內部分講的,預期通脹率上升,名義利率上升,龍票的利率不是3%,比如變成6%了。700塊存一年,得到了742,如果一年後的匯率,還是7不變,我將換到106美刀。而如果我先把錢換成美刀呢?一年後到期,還是隻有103美刀。

大家想想,這種情況下,持有美刀的人都會先把美刀換成龍票,存進銀行,到期後再把龍票換成美刀,淨賺那額外的3美元。這種無風險套利的好事,當然在實際中是不可能出現的。

因為一年後的匯率,會隨之變化,使得你先換美刀和後換美刀,最後結果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一年後的匯率,就變成了742除以103=7.2。

--------------------------------------無耐心的分割線---------------------------------

所以費雪效應的意思就是,匯率的變化會抵消掉利率的變化,使得市場不會出現套利機會。說直白一點,就是印炒,錢就貶值了,在國際上就需要更多的龍票,才能換到之前能換到的美刀了

我是仁義禮智投,國有商業銀行總行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有關投資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相互探討交流。碼字不易,各位老鐵都看到這了,不妨點個贊再走吧。PS:我不是什麼小編,如果嫌ID太長,一定要起個暱稱的話,就叫我投帥吧。。。


仁義禮智投


市場上流動的貨幣資金必須與實際經濟需要相結合。多印出的鈔票一旦流通,且不以實體經濟的需要為本,將會引發通貨膨脹。

題主的提法,將印的鈔票換取外匯,貨幣實際發生了流出,少量的貨幣互換可以促進雙邊貿易,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鈔票換鈔票的行為,但是它的出發點是為擴大雙邊貿易服務的。 一旦脫離了這個背景,多流出的貨幣就會引發通貨膨脹。





融衍聞道


貨幣是一國央行憑國家信用,在國內強制發行的。老百姓要買賣物品不可能不用,在國內:適度貶值也願持有。但是現在要流到國外就不一樣了,沒有了管理制度,在市場上隨行就市了。

什麼樣的貨幣可以成為國際貨幣呢?經濟強國貿易大國,在國際市場上幣值穩定的貨幣。

企業和居民在無強制條件下持有的流到國際市場的一國貨幣,是因為可以隨時購買想要買的東西。你的國家只能生產別人也能生產的,你的貨幣就不值錢。你的貨幣在國內通貨膨脹,幣值就不穩定,國際上就沒有人接手。一國儲備的外匯也肯定是本國居民和企業要用的外匯。

所以,你印的是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還有澳元,港幣你會隨隨便便換土耳其里拉,俄羅斯盧布嗎?你支付國際貨幣時,肯定要換回你需要的商品,或者以獲得利息的貸款,到期收回本息。那你印的朝鮮,伊朗貨幣想換歐元,英鎊,人家願意換給你嗎?

國庫的外匯儲備,是企業和居民為在國內用款,用外匯向商業銀行兌換本幣,而商業銀行又必須按規定把外匯再兌換給央行的。

一國央行能用印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嗎?有的好換,如美國可以。有的不可以,如越南。有的有時可以有時不可以,如韓國。假如有美國婦女此時想去韓國整容,那韓國銀行就把韓元換該婦女手中的美元。那沒有生意,一般情況還沒有人願意將美元歐元等主要國際貨幣換成韓元持有。一切自願,一切以市場自由交易為原則。這也是一國貨幣與國際貨幣的區別,這也是已經成為國際貨幣在國內(叫在岸貨幣)與在國外(叫離岸貨幣)的區別。


天道即人


津巴布韋印了很多鈔票,最後一部分是一萬億津元對一美元,現在印不了,國家改用外幣作流動貨幣,美元或人民幣。


Tak3670


印出來跟誰去換?跟你換?

現在連美國都不敢濫印美元了。美國現在是把美元吃回去。吃回去的美元還擔心消化不了,再印鈔,那就是自殺了。


Beepbug


物資對應著貨幣,原有的物資就那麼多,你多多的印刷紙幣錢是多了,可物資沒有增加,那麼你印的錢想買物資就只能少買點了,


百尺樓主人


要知道貨幣印的多了會造成通貨膨脹,那錢的價值就降低了,這個時候誰還會跟你換。說明一點鈔票只是一種信用貨幣,不具備現實意義的價值,要想換取外匯只有通過交易或者銷售商品等方法獲取,但是增發貨幣是不行的。


靜心93329


怎麼不能?美國和日本就玩的很高明!!!!


一劍飛天8


換外匯需要實物資源或者實物黃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