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的好不好?兵器名字很重要!名將都有個威風凜凜的兵器名字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著名的打鬥場面叫做“三英戰呂布”,說的是虎牢關前,張飛、關羽、劉備三位英雄大戰呂布呂奉先。

混的好不好?兵器名字很重要!名將都有個威風凜凜的兵器名字

三英戰呂布

呂布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棉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坐下嘶風赤兔馬,弓箭隨身,手持方天畫戟,與十八路諸侯反董卓聯盟中的劉、關、張三位英雄戰在一起。

張飛手持丈八點鋼矛,也叫做丈八蛇矛,與呂布鬥了二百回合,隨後關羽提著青龍偃月刀也加入戰團,最後劉備提著雙股劍也衝了上來,四人如走馬燈似的轉著圏廝殺,把旁邊人都看傻了,最後還是董卓鳴金收兵讓呂布撤了回去這場大戰才罷場。

混的好不好?兵器名字很重要!名將都有個威風凜凜的兵器名字

燕人張翼德在此!

那麼,有人就要問了,為什麼這四位英雄用的兵器都不一樣,為什麼都有個霸氣十足的名字呢?

而且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可能都會有這種感覺,但凡是有點名氣的武將,那麼他的兵器一定有專屬的名字,比如趙雲的涯角槍、程普的鐵脊蛇矛、曹操的青釭、倚天寶劍、典韋的鐵戟等等,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混的好不好?兵器名字很重要!名將都有個威風凜凜的兵器名字

孤也能橫槊賦詩

我們首先來看《三國演義》它的全名叫做《三國志通俗演義》,它是羅貫中根據《三國志平話》以及民間大量的評書故事等改編而成的。

在靠說書人口口相傳的時代,如何讓英雄人物的形象更立體,就需要說書人在這個人物的形象造型上下功夫,起碼他給一個人豎立了一個大概的形象以後,他只要一提人物名字,聽眾腦海中會自然腦補人物形象,說白了,也就是將人物臉譜化。

這也是後來戲劇為什麼分角色扮演和臉譜的主要原因,因為那個時候也沒有旁白,比如說《三英戰呂布》,四個人在那打架,觀眾怎麼來分誰是誰?

好辦,紅臉的拿大刀的是關羽、黑臉的拿長矛的是張飛、拿雙劍的是劉備,頭戴紫金冠手持方天畫戟的是呂布,這麼一看,四人特色多鮮明。

混的好不好?兵器名字很重要!名將都有個威風凜凜的兵器名字

關羽:吾虎女焉能配鼠子?

所以,在說評書講故事的時候,也要把人物特徵說明白了,縱然大部分人說不明白,那麼關鍵的幾位人物肯定是要特意描述一下的,比如關羽的丹鳳眼、臥蠶眉,劉備的雙手過膝雙耳垂肩,張飛的豹頭圓眼絡腮鬍,曹操的面白長鬚,諸葛亮劍眉星目手持鵝毛扇,人物形象活靈活現。

混的好不好?兵器名字很重要!名將都有個威風凜凜的兵器名字

我有一言

同樣的手法在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和《西遊記》中也有體現,《西遊記》中猴子用棍、八戒用耙、沙僧用鏟、唐僧用禪杖、小白龍用劍等等同樣是為了區別人物,讓人物形象更立體。

混的好不好?兵器名字很重要!名將都有個威風凜凜的兵器名字

西遊記

梁山中盧俊義棍棒天下第一、林沖槍術天下第一、小李廣花榮神射、大刀關勝用刀、雙鞭呼延灼用鐵鞭、霹靂火秦明用鐧等。

混的好不好?兵器名字很重要!名將都有個威風凜凜的兵器名字

梁山好漢

這些修辭手法對後世的武打場面的形容和人物形象的設計有著非常深的影響,後來的《隋唐演義》、《說岳全傳》、《楊家將評話》等都深受影響。

混的好不好?兵器名字很重要!名將都有個威風凜凜的兵器名字

楊家將必須用楊家槍!

反隋的十八路好漢幾乎是各有趁手兵器,什麼李元霸用大錘、宇文成都用鳳翅鎦金鏜、裴元慶用一對八稜梅花亮銀錘、雄闊海使一根熟銅棍、楊林使一對囚龍雙棒、單雄信使一把金釘棗陽槊,其實他們大部分都是使用馬槊來作戰,但是說書人為了形象立體,不得不讓他們有所區別。

混的好不好?兵器名字很重要!名將都有個威風凜凜的兵器名字

西府趙王李元霸

因為《三國演義》畢竟是明朝人寫的小說,所以唐朝才流行的大刀會提前給了關羽,而青龍偃月刀也幾乎成了關二爺隨身兵器的代名詞,尤如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