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國產自主品牌,韓系車的發動機和技術怎麼樣?

Zach高


60秒懂車,回答你的汽車問題。

要想說清這個問題,一定要理解四個字“技術積累”。


韓國造車比中國的領先幾十年,所以在技術方面以及技術工人和產品研發方面,大概有幾十年的積累高於中國,但是中國車企以及中國人做任何事都比國外的速度要快,


所以同樣在奔跑中國人的起步晚,但是加速度更快,所以相信持續做一段時間之後,中國有機會趕上韓國,甚至在個別領域超過韓國,這個是有絕對可能性的。

第一,中國人口基數大,第二中國的品牌多,科研投入整體要比韓國大,所以持續發展,中國有機會超過韓國,而且汽車發動機以及外觀在中國的現在的汽車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和基礎。

具體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小編是真實的汽車達人,在網上說的所有話都是真話,經得起任何人的推敲,從不說假話。


60秒懂車


說到韓系車,天然的有一種鄙視的感覺,但說到韓系車的發動機和技術,自主品牌與其相差甚遠。

世界四大大變速箱廠

全世界變速箱生產廠商,實際上只有三個,一個是德國ZF,一個是日本愛信,一個是日本杰特克另一個就是韓國現代PowerTech。ZF大家都熟悉,德國BBA都有用這個牌子的變速箱;日本愛信則是豐田旗下品牌,供給全球所有汽車品牌,幾乎誰都用過,甭管多牛逼的汽車。日本杰特克,以CVT變速箱為主,世界上大多數CVT變速箱都是來源一杰特克,比如日產。

POWERTECH是什麼鬼

非業內人士對這個品牌一無所知,但沒有哪個自主品牌不知道這品牌的,幾乎中國所有的自主品牌最早的自動變速箱採購都是採購的這個牌子,而這個牌子就來自於韓國現代。這個牌子旗下從4AT到8AT全有,而且還有CVT。除了供給韓系車型、中國車型外,還未很多美系車提供變速箱。

中國現在所謂的自主發動機變速箱

中國現在所謂的自主發動機和變速箱,幾乎都不是自主,而且你會發現現在很多自主品牌都開始佈局雙離合變速箱,這是因為中國的自主品牌有個聯盟,聯盟內成員共同購買了國外一家變速箱長,共同享用這個廠家的變速箱技術。同時,自主品牌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也都來自一個場子的知識產權,因為大家合買的,所以都宣傳自己有獨立知識產權。哎,這就是中國跟韓國的技術差距。


白希文


這是我在首爾拍的照片,







蒸蒸日上966


以時間來說。

韓國車技術領先國產5年左右。落後法國 意大利5年。落後美國日本10年。落後德國15年。

底盤駕駛感受。韓國車不如奇瑞。

發動機技術 韓國落後德國日本美國很多。

底盤技術明星落後歐美。也不如日本。

變速箱方面落後德國 日本。

製造工藝與德國日本相差懸殊。

安全設計方面不如歐美日。安全配置方面非常吝嗇。不如國產品牌。

操控性能。不說與歐洲比。與美國日本差距也明星。

經濟性方面。與德國日本比不了。

由於這20年來。中國和新興市場經濟發展迅速。汽車市場廣闊。剛性需求強烈。導致韓國汽車不需要在技術上發太多力就能取得非常好的業績。所以韓國忽視了消費者對品牌技術的要求和升級。



用戶25925537264


韓系車的質量和技術在合資車中,還是屬於主流水平,比自主品牌要好一些的。比如9代索納塔混動版的動力系統,是2016年的全球十佳發動機。現代第四代伊蘭特(國內為領動)上的1.4T 直列四缸發動機,是2017的沃德十佳發動機。

再回到質量上,根據JD POWER的質量研究報告,韓系車在國內合資車企中,新車質量和車輛可靠性,均能排在國內合資品牌的前列。

在新車質量上,合資韓系的北京現代,除了2014年排在第2名以外,2013年,2015年,2016年,均排在第一,在車輛可靠性上,則已經3年連續第一了。

在美國市場2017的質量排行榜上,韓系車的代表,現代也僅次於雷克薩斯、保時捷、豐田、別克、奔馳,位列第六。

更多詳情,可見公眾號或者頭條號

有車大師 的文章《站著喊愛國不腰疼!辛苦搬磚錢,買韓系車值不值?》


有車大師



16款的k5,剛上市不久就買了,目前開了一年多了。跑了4萬公里。一點毛病都沒有,什麼異響什麼的,目前為止沒有,而且按公里數保養,發動機聲音還越來越小了。動力依舊,買k5沒後悔


適度7


不管我們對韓國車有什麼成見,他們所領先的,我們必須承認,就像我們隊日系車一樣。買車是個很私人的事情,別用愛不愛國來教訓人,在中國,韓系車就是說現代-起亞。

其實,作為全球累計銷量超過1億輛的全球第五大汽車巨頭,現代的發動機還是比大部分自主品牌要強的,因為它有一個比較完善的配套商摩比斯,摩比斯幾乎除了車玻璃之外其它的車用部件它都能生產,這不過,這幾年,現代沒有將好東西拿到中國來,被大家忽視了。從菲斯塔開始,現代將最先進的技術導入中國,自主品牌得打起精神來了。

怎樣才能衡量發動機的好壞呢?業界有個標準--每年的沃德十佳是個很好的參考標準,現代那是完勝中國的自主品牌,雖然沒上沃德十佳的發動機不一定就不好,但上沃德十佳的肯定是不差!

早在2010年現代的4.6L V8 Genesis頂置雙凸輪軸發動機就已經入選了沃德十佳!而在兩年後的2012年現代的1.6L L4 Gamma雙頂置凸輪軸缸內直噴自然吸氣發動機再次入選了沃德十佳!2017年,搭載菲斯塔240 TGDi發動機則擁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曾獲得沃德十佳發動機稱號,百公里綜合油耗低至5.2升,自主品牌服不服?

現代高性能車i30 N搭載的2.0T發動機,在選裝性能包後,最大功率達到了275匹,百公里加速僅為6.1s,極速為250km/h。

如果論及代表未來的新能源車技術,那現代汽車集團更是領先了,它是僅次於豐田的全球第二大新能源車技術製造商,現代的第一款量產FCV是ix35 FCV,2013年就下線了,比豐田Mirai還要早,是世界上第一部量產的氫燃料電池車。第二代FCV-Nexo的NEDC工況續航里程達到500英里(約合805公里),超過了豐田Mirai和本田Clarity FCV(這兩款FCV的NEDC工況續航里程分別為700和750公里)。

在美國EPA公佈的能效排行榜上,電動車能效第一的,不是特斯拉,不是豐田,不是寶馬,而是現代。現代Ioniq純電版以136eMPG的綜合能效(摺合百公里15.4度電)在電動車中遙遙領先,大家驚訝吧!(鹿鼎記)


DearAuto


相對於自主品牌來說,韓系車的發動機技術可以說是完勝自主品牌,無論你是怎麼吹,無論你是有多麼多的水軍,我都要說韓系車的發動機和造車技術是領先於自主品牌,但是就因為那一個系統,大家都懂的,我就不說了,容易屏蔽關鍵詞,我不買韓系車,不過得承認他比咱強。


現在的自主品牌所走的路子,完全就是以前韓系車趟過的路子,最早的時候自主品牌靠東拼西湊造出來的很多汽車裝配不精良,質量問題百出,導致大家對國產車,對自主品牌的認識就是拼接的車型,殊不知韓系車以前也是這樣,不過後來有了自己的變速箱技術有了自己的發動機技術。


韓系車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現代汽車,現代下設摩比斯公司,摩比斯公司是現代的全資控制企業,不僅僅是變速箱發動機比較好,而且四驅系統也是非常有名的。無論是領動悅動還是名圖,它的6at的變速箱比國產車要好很多。


但是韓系車即使是有這麼高的技術,汽車發展的也比較好,但是沒有死忠粉,而且相對於德系車日系車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導致它的銷量現在是急劇下降,但是不能就此片面的認為超越了自主品牌,那是很可笑的。


66號車坊


現代以前都是在國內銷量5到20萬車,基本都中規中矩的家用車。讓很多國人認為現代就是比國產強點。這就讓很多國產車認為超過韓國車了,然後北京現代和現代是不一樣的,現代是全球銷量前五的企業。世界其他國家銷量都是前幾的現代在海外是和日系,德系同臺競爭的對手,而且年年世界十佳發動機,全球銷量第二的混動。還有世界第一的氫燃料汽車這些都是在國內沒宣傳到位。,現在現代也開始認識到了國內的品牌低,所以從菲斯塔開始,現代將會吧最新科技從北美到國內首先搭配,明年開始現代技術將會是 第三代伽瑪1.6T ,北美K5 2.0T 勝達 8At 飛思N 配8檔雙離合,明年開始在索10 普及 2019年開始現代將主打性能比。。現代N系列也會慢慢在國內推廣。混動,插電,高端品牌捷恩斯 都會一一引進,


間朗


說起韓國車,不少消費者會嗤之以鼻,這兩天因為外界因素,韓系車的銷量也有一定的下滑,不少無良媒體甚至打出韓國車倒閉的口號扭曲事實真相,放出韓系車技術不如國產車,質量差安全性差賣車全靠忽悠的言論扭曲事實誤導消費者。韓系車是不是真的很差,核心技術是不是真的不如國產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韓國發動機與國產車比起來,到底如何。
韓系車其實是由現代集團主導的車系,起亞作為現代的父子產品依託於現代強大的生產能力以及研發體系,也在短期內獲得非常大的成績,現代集團曾經被評為世界第四大悽惻和集團,下設獨立研發中心,從變速箱到變速箱,從整車的匹配到四驅系統的研發,現代集團的核心技術儲備,遠遠超過了任何一個國產車企。核心技術的差距,不是一句愛國可以趕超的。韓系車崇尚技術獨立,基本上很少採購外企,發展幾十年已經獨立研發出來一整套的核心技術體系,雖然與日德還有一段差距,但是超越國產車不在話下。

聊發動機的話,咱們不聊高深的,只聊身邊的產品,名圖是現代旗下賣的最好的一款車型,它搭載的1.6T發動機我想不少消費者已經有所感受,無論是動力爆發還是油耗的控制,都有不錯的表現,1.6T發動機最大馬力175ps,最大扭矩265/1500-4500,高馬力強扭矩的數據已經讓很多自主品牌無法趕超,而且他最大扭矩出現在1500轉,渦輪1000轉開始介入,整段加速表現動力源源不斷。
圖上為現代1.6T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圖下為現代5.0V8引擎,裝載在雅科仕上,大排量引擎是老牌車企歷史進化的產物,自主品牌沒有大排量引擎說明我們發展較晚,錯過了曾經的大排時代,直接跳入了小排量渦輪時代。當然我們的生產工藝以及核心技術方面,還沒有能力生產出如此超大排量的引擎,因為V8引擎對車企的核心技術,設計,生產工藝以及匹配是一種嚴格的考驗。現代集團可以生產出來V8引擎,說明其基礎工業優秀,而且精工以及核心技術靠譜,最關鍵的是他有拿得出手的變速箱進行匹配。
現代發動機的優秀,已經邁入主流一線車企。沃德十佳發動機裡,韓系車佔了一個名額,現代1.4T發動機憑藉著小排量強動力的優勢獲得全球的認可,不管國人認不認可,歐洲以及美洲都已經得到了證實。只是我們還有一部分消費者掩耳盜鈴不願意承認現代比我們強勢罷了。說完現代發動機,還是來提下國產發動機,三菱時代剛剛過去,在2012年之前,打開國產車的發動機艙,不是三菱發動機就是以豐田為原型逆向開發的發動機,長城也好,吉利也罷,他們在2012年之前都依託著國外技術發展,長安CS35第一批產品是三菱引擎,長城現在的1.5T發動機還是逆向豐田1nzfe研發打造,東南、北汽、華晨等品牌現在還在使用三菱引擎,國產發動機也就奇瑞堅持正向研發,但是從動力爆發以及匹配上來說,仍不及韓系車。國產車發動機質量、研發參差不齊,現階段難以與韓系車正面對比。
說完發動機,我們聊聊變速箱,現代集團現在已經形成了完善的變速箱佈局,從DCT到CVT、從CVT到AT、從AT再到混動系統的變速箱研發,現代都掌握了核心技術,早期的4AT以及現代的6AT變速箱,甚至還出售給國產車使用。我們連變速箱都在採購韓系車,還想超越韓系車?當然我們可以避開韓系車,但是動力總成的匹配上,我們是不是可以跟自產自足的現代抗衡?

小結:我並不是一味的吹噓韓系車貶低自主品牌,誠然我們的國產車現在進步非常大,核心技術儲備在慢慢的積累,但是與世界第四大汽車集團抗衡,我們是真的超過了韓系車?還是民族情結主導我們超越了韓系車?我想從發動機技術儲備以及變速箱研發能力上來說,我們與韓系車的差距,依然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