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與商業銀行的渠道競爭策略(連載之一)

序言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其力量來源於金融機構在信息不對稱基礎之上作為信息中介、支付中介、信用中介的競爭優勢。

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以其平臺化、端到端、去中介化的特質,對商業銀行的傳統經營管理模式形成了顛覆性的影響,金融脫媒的速度、力度和深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快演變。

金融科技與商業銀行的渠道競爭策略(連載之一)

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技術突破和場景創新,激發金融市場參與者及其監管當局對於各類金融科技的不同理解和應用,各個商業銀行在獲取信息和數據不對稱方面的能力正在分化。

要應對互聯網時代金融科技的嚴峻挑戰,大型商業銀行必須加快渠道創新和轉型,以重構和提高自身獲取信息和數據不對稱的競爭優勢,提高新技術條件下同業跟隨競爭的門檻。

這種新的能力,來源於萬物互聯下的多渠道信息獲取能力、跨渠道信息整合與協同能力以及基於大數據、商業智能的挖掘分析能力。

主要金融科技及其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潛力

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金融行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金融科技的發展從會計電算化起步,已經走過了金融電子化的第一階段以及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第二階段,目前正在邁入大規模場景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運營的第三階段。

一般將金融科技概括為“ABCD+場景化應用”

,A就是AI(人工智能),B是Blockchain(區塊鏈),C就是Cloud Computing(雲計算),D就是Big Data(大數據)。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提出圍繞“BASIC”五大核心技術能力進行佈局,BASIC分別是Blockchain(區塊鏈)、AI(人工智能)、Sercurity(安全)、IoT(物聯網)、Cloud Computing(雲計算)。

金融科技與商業銀行的渠道競爭策略(連載之一)

主要金融科技及其關係


上圖是對主要金融科技及其關係的簡要概括。

在渠道層,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互聯技術,極大地拓展了銀行獲取信息的自動化水平,信息的規模化(Vast)、多樣性(Variety)和及時性(Velocity)[1]也得到前所未有地提升,其代表是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和智能化設備等新興電子渠道和場景化應用的蓬勃發展。

在產品層,自然語言處理、生物識別、圖像識別、專家系統、機器學習等商業智能技術得到推廣應用,極大地增強了銀行信息處理和挖掘的智能化水平,銀行服務的表現更加豐富多彩,產品內容更具差異性和個性化,其代表是客戶身份識別、精準營銷和大數據風控等技術在各個渠道的部署與應用。

在存儲層,以雲計算、區塊鏈為代表的分佈式計算,極大地增強了銀行海量數據存儲的可靠性和擴展性,為進一步提升信息獲取和信息處理能力提供了更為強勁持久的技術支撐。

注: [1] 一般認為,大數據應具備規模化(Vast)、多樣性(Variety)和及時性(Velocity)三個特徵。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