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公司只給員工交“五險”,卻沒有“一金”?對此你怎麼看?

程先生4488


目前民營中小型企業都有很多未給員工繳納社保的,而這是法律規定強制性義務和責任,何況住房公積金還不是法律規定強制性要繳納的,所以很多企業從節省成本來考慮,當然就不給繳納住房公積金。

1、繳納住房公積金雖然對員工來說有利,但對企業來說會推高企業用工成本。

按照現行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5%-12%來計,一般公司的比例是全單位統一的,個人比例與公司的比例相同,且住房公積金繳納後不像社保進入統籌賬戶。住房公積金繳納後,公司和個人繳費部分全部進入個人公積金賬戶,可以用於買房、還貸、裝修、租房、房屋維修甚至是離職後取出來。

如果月繳費基數3000元,按照12%比例來繳納的話,單月公司和個人合計繳納720元,這是完全進入個人賬戶的,而公司單個員工一年就需要多承擔4320元的費用。如果公司人員規模在30人的話,一年住房公積金公司承擔部分就是129600元,這對一箇中小型企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很多中小型企業一般都不會給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

2、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是應當為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但法律意義上的“應當”並不完全等同於“必須”,並非完全意義上的強制性。

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十四條:新設立的單位應當自設立之日起30日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並自登記之日起20日內持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審核文件,到受委託銀行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
第十五條:單位錄用職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30日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繳存登記,並持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審核文件,到受委託銀行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或者轉移手續。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中未員工繳納公積金用詞都是“應當”,但不完全等同於“必須”。“應當”在法律規範中很近似於“必須”,但和“必須”相比,是一種原則性的規定或者說一般性要求,允許在執行過程中有一定的靈活性。但必須就必須無條件遵守,不論主體的意願如何,而應當是引導性的義務規範。

因此,作為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來說,他對用人單位繳存公積金並非強制性的義務,而是引導性的。法無強制規定且並不會由此觸發承擔法律後果的,用人單位當然不會去繳納。


eyeballNs


因為“五險一金”裡面,五險總共加起來交的費用,有可能都比不上一金多,而且很多人對“一金”都不瞭解,認為交不交無所謂,然後入職的時候也不會強調,公司站在節省成本的角度考慮,肯定能省就省了。

我們先來普及下這個“一金”的作用及如果不交為公司節省的成本。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是單位在員工在職期間繳存的長期住房儲蓄金。那麼繳納住房公積金有啥作用呢?

1 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在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時,可以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按照公積金的繳納比例,可以貸款最高60萬元。

2 如果不需要買房貸款,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餘額: (一)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離休、退休的; (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係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規定比例的。

那麼公積金的繳納比例是多少呢?也是很多人最關心的,一般情況下公積金單位及個人的繳納比例均為5%到12%,可以自行選擇。個人的繳納比例要高於或者等於公司的繳納比例。

假如說你的工資基數是一萬元,那麼我們取中間值的比例8%計算,一個月個人繳納的公積金就是800元,個人繳納的部分從工資中扣除;公司再幫你繳800元,這800元是不算在你的一萬塊錢的工資裡面的,這樣算下來你一個月就要繳1600元的公積金,一年12個月就是19200元,如果你在這個公司工作五年,工資不漲的話,那麼五年之後你的公積金裡面的錢差不多將近10萬元。如果公司不幫你繳公積金,那麼五年你就要幫公司省了將近五萬元。

大公司員工比較多,假如說一個公司有500人,人均工資基數為兩萬元,繳納公積金的比例為8%,那麼如果不交公積金,一年一個人為公司節省的成本就是將近兩萬萬元,500個人的話一年光公積金節省的成本就是1000萬元,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呢。


夏小半的江湖


現實就是如此,估計80%的公司都只有“五險”沒有“一金”。慌言說一次是慌言,說千次萬次就習以為常,以為是真的。這“一金”也是如此,沒有買本身是不合理是違法的行為,但絕大多數的公司都沒有買,所以大家都覺得正常了,如果沒有買社保估計很多人會反對,但沒有買“一金”反對的人就不是那麼多了。


“一金:是指住房公積金,是住房改革,企業與房動者各繳納一定的住房基金,符合條件可以提取也可以在購買商品房時享受更低的住房貸款利息,減輕勞動者負擔。


住房公積金不管是個人繳納還是公司繳納都由勞動者個人所有。這與社保有區別。所以換句話來說,這更像是企業給到員工的福利。


但事實上,單位不幫員工繳納公積金,是明顯的違法行為。因為《公積金管理條例》中有明確規定:

第十五條:單位錄用職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30日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繳存登記,並持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審核文件,到受委託銀行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或者轉移手續。


好的單位都有五險一金,現實中很多單位都沒有這一金,甚至有些連五險都沒有,這隻能說明現在社會中好單位太少了。但是如果沒有買這一金怎麼辦?員工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當然可以投訴,可以打官司,有法律依據。但要是都這麼較真,這樣的員工估計就會被大多數公司拒絕錄用。因此,法律是法律,現實是現實。只能期待更加有強制性的政策出臺,只能期待中國的企業在國際上更有竟爭力。換句話說只有企業能賺到錢了,員工的福利水平才能有保障。


楊梅花醉


所謂五險一金中的“一金”就應該是住房公積金了。

不知道什麼大公司不給員工繳住房公積金,個人認為,不繳住房公積金的公司算不上什麼大公司。現在很多中小公司都繳住房公積金了。

言歸正傳,為什麼有的公司不願意為員工繳住房公積金呢?關鍵還是錢的問題。公司為了省錢而已。住房公積金算起來還是不小的投入呢。每個人每月五百,一年就是五六千,十個人就是五六萬,一百人就是五六十萬,繳上十年就是五六百萬……

所以說,老闆為了省錢,不給員工繳住房公積金看上去就比較合情合理了。


太極雲飛揚


為什麼有些公司只給員工交“五險”而沒有一金呢?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解答,來看看我的分析。

首先,最簡單直接的回答就是企業想省錢,不給員工繳納一金,其實這是違法行為。

但目前大多數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了招聘的崗位並沒有一金(部分可能五險都沒有),員工在入職的時候瞭解過了,還入職的話,就是你情我願了。

能正常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的公司基本上都算是好公司了。但目前80%以上的公司多數只為員工繳納社保(五險),並沒有一金這個說法,主要原因還是“一金”繳納費用可能比社保還高。如果是幾百人的公司,不幫員工繳納“一金”,公司一年可以省下千萬費用,這對於公司來說,是一筆非常大的費用了!

其實我們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會先看清楚企業有沒有包五險一金的,但大多數情況是企業有幫忙繳納五險就不錯了,自己也覺得能將就。

雖說公司是違法操作,但是你上崗後總不能把公司告了吧,畢竟是在入職前說明有沒有繳納五險一金的。就算告贏了,也鬧得不好,總體來說還是國家對企業沒有強制性措施,只能等這類制度完善吧!


閒餘電競館


“五險一金”是五種社會保險以及一個公積金


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三種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

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
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十四條:新設立的單位應當自設立之日起30日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並自登記之日起20日內持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審核文件,到受委託銀行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第十五條:單位錄用職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30日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繳存登記,並持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審核文件,到受委託銀行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或者轉移手續。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五險是強制繳納,一金是應當(不是必須)

那麼五險一金繳納的比例是多少呢?

養老保險:單位21%(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醫療保險:單位9%,個人2%+3元,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
工傷保險單位0.5%~2%之間,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1%
住房公積金: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0%,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從企業的角度考慮,公積金是很大的成本開支

在法律未強制要求的情況下,很多中小型企業沒有相應的責任和義務,為節約開支,自然不會為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的。


合川中公教育


題:為什麼有些公司只給職工交“五險”卻沒有“一金”,對此你怎麼看?

給員工只交“五險"卻沒有“一金"的,恐還不是個案,大多企業都存在這種現象,或說除比較正統的企業外,其它企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如果說“一金"屬福利性質,繳與不繳企業可據情況自抉,可有的企業甚至連“五險"都沒為員工交齊,這一方面說明了我國的企業管理很不規範,不是從發展的角度在管理企業,往往做不大,做不強。另一方說明企業很少考慮員工的利益,而是公司利益至上的觀念主宰了一切經營活動,是想盡千方百計來盡最大可能謀取蠅頭小利,這點上,一些私營股份企業、家族企業尤為突出。

交“五險一金”如果說是國家勞動保護法的規定,企業不交,我認為其性質與偷稅漏稅是一樣的,偷稅漏稅是侵害了國家的利益,給員工不交或交少“五險一金”是侵害了個人利益,或許有企業會為沉受與負擔不起來搪塞,我想說的是你既然承擔不起,辦企業幹什麼呢,辦企業不僅僅是為了你個人的利益,也是為社會廣開就業門路的一個方面,雖辦企業允許多元化,但在員工利益享受上卻當一體化,不然政策的亂套實是管理的亂套。沒有企業規範的管理,就不可能有有序的市場。

企業不交或少交“五險一金”實際上與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這一社會發展目標是背道而馳的,應該是社會亂象中的一種,不僅嚴重侵害了員工利益,也不利於建立穩定的公共秩序,國家勞動管理部門有責任去管去查去規範去督辦。

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需要人們遵紀守法,也需要權利者嚴於律己,更需要企業依法循規,這是我們在向法制社會邁進中,必須緊跟的一點,也是必須明確的一點。


楚人一丁952


說一千道一萬,最主要還在於成本的問題。

我用計算機算了一下,以北京稅前10000的員工計算,按12%的繳存比例給員工繳存公積金,企業就要為每位員工多付出1200元的用工成本,這還不算補充公積金,如果都交的話,那就會超過養老保險,成為五險一金中最貴的稅種。

現在的企業不是很好做,國家也在想辦法給企業減稅,雖然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企業要為員工繳納公積金,但是在具體操作中,還是有企業沒為員工繳納,對於員工來說,不繳存公積金的話,每月到手的工資會多一點,但長遠來看,損失的還是自己的利益,這個時候要是舉報一下,也是一查一個準。

最後,繳不繳存住房公積金,也是判斷一個企業正不正規的重要標準。

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冰叔的小眼世界


公有制企業,民營集團級企業是替員工買五險一全的,中型企業也大多替員工買五險一金,不買的困難民營企業,微小民營企業不替員工買一金,有的可能還只買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其餘的不買,對此怎麼看?

有什麼好看和議論企業不替員工買一金,只怪自己沒有本事找到更好的廠和公司,天下之大那麼多央企,國企,集體企業和民營集團企業你進不了又怎可能怪別人呢?怪來怪去只狠自己無學歷,無能,無本事,年齡大,無技術不適用這些想進而進不了的有"五險一金"的企業。

人家中小企業和微小企業能收留你己經是萬幸,私有制企業給了你飯碗在這個城市有落腳點從事工作,雖說有些工資待遇和未有一金及其它少交的保險,但替交了社保也算是老來有養老金的依靠,心裡感謝這些老闆還來不及呢,是老闆們給了這些生活在低層人的就業,從而有了經濟來源,有了正常生活的經濟支撐,解決了人生所遇到的困難,理順了家庭關糸,鄰里關糸和社會關糸,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夫妻感情關糸,他們不圖名,也沒有更多的奢望,只是踏踏實實做事,規規矩矩做人,對於想不到的也不去想,同時也深知當老闆也不易,也有風險,賺錢了就是老闆,虧本了追債的就不少,銀行,審計,稅務和民間有借貸關糸的都要上門,房東更是盛氣凌人討要房租和逼人走,其情其境對於一個經營不善的企業又能說什麼呢?畢竟他讓我們度過了舒心鬆懈的時光,謝謝一聲老闆是打工者知念圖報的一種心靈表達,沒有什麼。


應願2


感謝問答者,我是聚焦中基層管理的微管子。五險一金作為國家為員工福利保障中的重要舉措,然而部分企業只給員工繳納五險,還有企業只為員工繳納三險,需要說明的是,從國家政策角度考慮,‘任何企業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是強制的,沒有商量餘地的’。那麼在實操過程,仍然有為數不多的企業為了降低稅繳成本不進行繳納。


一線城市大中型企業基本實現全面推行。因為之前幾年在北京工作,2010年最開始頭兩年很多人因為工資低,意識淡泊就自主選擇不繳,截止2012年國家強制推行,那時個人意識也很大認知,員工看到了五險一金的重要性,尤其是住房公積金,實打實的個人福利。

三四線小資企業依然處於空白。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選擇不繳,員工也習慣性的有也好,沒也無所謂,因為畢竟要工作,所以員工的反應就是,企業給繳納了更好,別說公積金,很多一線基層工作人群除了工商意外保險必備險種外,其餘幾乎什麼都沒有。

隨著國家發展加速前進,在不久的未來幾年‘五險一金’也必然會大力強制推廣,現在不能完全實施,還在於全國聯網平臺不能搭建完成,只有北京周邊部分城市可以公積金異地購房,由於基礎工資也不高,所以員工在看待公積金貸款購房問題上,可有可無,實際更多的也是無奈,畢竟要生存,上班工作就是前提,至於福利待遇,退一格也就接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