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眼AI丨阿里巴巴A.I.實驗室:智聯網時代,是機器適應人的時代

> 觀看往期視頻

“當技術再往前發展時,AI產品會關注老人、孩子的需求,會更關注不同人群的需求,針對每個人給予定製服務。” 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智能終端負責人茹憶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提到,AI技術能讓機器理解自然語言,用人類的方式與人類溝通,以此服務更多的人。

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立於2016年,主要研究如何解決用戶的需求痛點。茹憶這樣介紹實驗室的工作:“ 把AI技術與用戶需求結合,做出to C的產品並落地。”對比偏向於研發機構的騰訊和百度人工智能實驗室,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更偏向於業務部門。茹憶想起了馬雲的指引:“馬老師關注的是如何讓技術落實到解決用戶的問題上。他希望科技普惠更多的人。”

AI加上萬物互聯等於智聯,物聯網的下一代是智聯網。茹憶認為:“在智聯網時代,機器第一次學會用人的方式與人溝通,機器第一次適應人。”

智能語音領軍人的成長之路

2007年,任職於摩托羅拉的茹憶去美國出差的時候發現了iphone. 他本來認為這可能會顛覆手機行業。“實際上,它顛覆了所有人的生活。一款好的產品真的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茹憶那時候負責摩托羅拉Ming系列智能手機Linux內核研發,他在摩托羅拉這個傳統硬件公司學會了如何做好的產品。在移動互聯網興起之際,他加入了小米,成為小米電視創始團隊中的一員,在這個“為發燒而生”的創業公司,茹憶學會了如何做面向消費者的產品。

找到用戶的需求開始成為茹憶經常思考的問題。他發現年輕人越來越喜歡在筆記本上觀看視頻,不能主動選擇自己想觀看的電視節目成為年輕一代逐漸遠離電視機的一個主要原因。基於對用戶需求的深度思考,2013年,小米盒子上線,用戶可通過它在電視上免費觀看網絡電影和電視劇。茹憶認為:“小米盒子把年輕人從前傾15度在筆記本電腦上看電影的體驗變成後仰15度在沙發上看的體驗。” 此外,小米電視推出了中國第一款藍牙遙控器。茹憶察覺到語音功能在逐漸變得成熟,團隊嘗試著做語音遙控器。但當時技術還沒有到位。

藍牙Mesh助力智能家居

也許是這一次的嘗試使得茹憶對語音功能產生興趣。2016年,茹憶加入阿里巴巴,負責天貓魔盒和電視系統的產品和研發,開發了阿里第一款A.I.語音助手天貓精靈。

2017年7月,天貓精靈的出現意味著機器開始用人類的方式與人類溝通。天貓精靈的創始團隊調研了用戶需求,關注天貓精靈用戶的使用場景,關注天貓精靈能不能服務家人。

在具備聽說、視覺能力的基礎上,天貓精靈的大腦AliGenie 3.0具備感知能力,甚至給以後的行動力打下基礎。同時出現的藍牙Mesh技術對於天貓精靈與其它家居聯通有意義。傳統WiFi 的一大缺陷就是有距離限制,就是說一旦離開這個區域,設備就失去用武之地。除此之外,WiFi 還有耗電問題,就智能音箱而言,耗電量也非常大。

而“藍牙 Mesh”找到一個聰明的解決辦法。這些裝置彼此間連接,並將信號傳遞給附近另一個裝置,形成元數據傳輸的互連裝置網絡或網格。這意味著訊息從一個裝置傳遞到另一個裝置,再到下一個裝置,可以實現接力傳輸,茹憶提到:“基於現有的藍牙進行協議站的升級改造,藍牙Mesh技術理論上可以支持無限個智能家居設備”。同時,值得一說的是藍牙 Mesh 網絡不需複雜設定、配對或使用路由器等存取裝置,因此並不會造成安裝負擔。

所以想象如果當你打開最外面的大門時,玄關燈亮起,警報系統的傳感器關閉、冷氣自動打開、客廳播放你喜歡的音樂,這些都在你踏入家門前智能音箱自動完成,這將是一種全新的智能家居體驗。

智能音箱背後的支撐

阿里巴巴研發的智能音箱產品背後的支撐力量是Ali聲學實驗室,它是確保智能音箱硬件基礎的關鍵。 茹憶提到:“阿里聲學實驗室支撐研發出優秀的智能音箱產品,同時實驗室對麥克風進行測試和研發,保證在研發階段能夠做出質量好的產品。這對用戶體驗是非常重要的。用戶拿到手裡產品好不好,交互好不好,這完全取決於硬件的基礎。”另外,在產品研發後期,阿里聲學實驗室測試產品、制定標準,具有測試和驗證的作用。

茹憶介紹了消音室和混響室,他說:“在純淨環境下,消音室測試硬件本身設計,確保硬件本身在理想狀態能不能達到要求”。據公開資料整理,消音室原理在於,一種名叫“尖劈”的特殊吸聲材料,摸起來有一種塑料感,但又比塑料表面柔軟,能夠把所有入射聲波在沒有反射發生的情況下全部吸收掉。尖劈的截面設計與空氣抗阻比較匹配。聲音被射入尖劈與尖劈的間隙後,就如同光線射入捆在一起的密密麻麻的針尖之間一樣,不得不經過無數次反射,能量反覆消耗,最終衰減趨於零而讓聲音有去無回。混響室是在模擬家居環境下,模擬不同材料的環境,測試喇叭的質量等等。

在採訪結束的時候,茹憶談到了人工智能的未來,準確地說,現在研究地人工智能其實應該被稱為機器智能。“我們用機器智能,讓機器能夠服務人,能夠幫助人,延展人的能力,而不是和人對抗”。套用阿里巴巴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那句話:“我們希望是給機器以智能,給人性以光輝”。

智眼AI丨阿里巴巴A.I.实验室:智联网时代,是机器适应人的时代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