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龍川是坑口村的古稱。龍川,又稱坑口,距績溪縣城約10公里,是一個古老的徽州村落。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綿長的歷史文化淵源,形成了其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現,現為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如今的龍川已經是一個國家5A級旅遊景點,每年來此旅遊的人很多,在景區裡已經興建起了一座座民宿農家樂等等。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龍川,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山環水繞,景色秀麗。龍川村地形如靠岸之船,東聳龍鬚山,緊依登源河,南有龍川彙集,西偎鳳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嶺,獨具特色。東晉散騎常侍胡焱鎮守歙州,愛其風水勝蹟,於鹹康三年(公元337年)舉家遷於此。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如今的龍川還算是在完整保留從前樣貌上小的維修和整改,這裡的建築還是以馬頭牆為主,很多小樓都是從前留下的,牆面都斑駁著歲月的痕跡。牆早已不復從前雪白,木門上的紅色對聯到還是一如往常顯眼。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在兩邊民居中間有條河,河中有不少鴨子和天鵝,悠哉的像前游去。河水還算清澈,可以看的出來這裡的居民都比較愛護這條河道。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古時候的人有建牌坊的習慣,功績越大越會想要修建,一般來說牌坊分為3種,最高檔的自然是皇上批覆准許然後國庫出資修建,第二種也是需由皇上批准後由當地財政出資修建,第三種也是民間商人用的最多的,當然也依然需要皇上批准後由自己出資修建。

目前我們看到的這一座是第二種,皇上批准後當地財政出資修建的。原本在龍川共有14座,文革時期毀了13座,這是唯一留下的一座牌坊,紀念的是兩位尚書,兵部尚書胡宗憲和戶部尚書胡富。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因為天氣好,藍的沒有一絲雜物,所以就莫名的喜歡拍攝水中的倒影。馬頭牆倒影在水中,倒是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呢。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胡宗憲少保府以抗倭紀念館的新形式向遊人展示他的生平事蹟,它共分四個展廳:第一展廳為胡宗憲生平;第二展廳為倭寇肆虐,臨危受命;第三展廳為智勇雙全,建功東南;第四展廳為劍埋冤獄,魂繞白雲。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績溪古屬徽州,文風鼎盛,宗祠建築遍佈。龍川胡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後3進,以山帶水,氣勢飛動。祠內裝飾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類木雕為最,有“徽派木雕藝術寶庫”之稱。龍川胡氏宗祠位於古徽州的發跡地——績溪。為明代戶部尚書胡富、兵部尚書胡宗憲、清朝紅頂商人胡光鏞的族祠。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績溪的木雕很漂亮,這四扇門上雕刻的基本都是同一主題,荷花。不過配著的別物都各有含義,表達的則是胡家的治家謹言。也正是如此,所以才能這麼多年人才輩出吧。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這個桌子很有意思,俗稱夫妻桌,如果丈夫外出做生意,那麼桌子就會分開告知男主人並不在家,於是來的客人就不會進屋打擾,只有當男主人回來了,這張桌子才能合在一起。我們都笑稱古人真有意思,一張桌子而已還有這樣的講究。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有河道的地方就有很多橋,高高低低長長短短錯落有致。有修建的比較好的石頭拱橋,也有這樣簡易的木板橋,主要是方便當地人出行,清晨在這些橋上來來往往的人真多。

探村徽州績溪|龍川古村,1680年時光穿梭,胡氏一門英才輩出

夏天過去了,席子可以收起來了,當地的婦人就近就在河邊清洗。從前的人家都是這樣洗菜洗衣服的,只是我們如今不會這樣,所以大概心裡上就會覺得這樣能洗乾淨麼。不過千百年都這麼過來了,又有什麼不乾淨的呢。

古村記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