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首發《我在中關村》是首部記錄創業故事的圖書

今天下午,海淀區首部記錄中關村創業歷程的《中關村——四十年的足跡》紀錄片,和海淀區首部創新創業故事的圖書《我在中關村——親歷者、見證者、追夢者》共同首發。在改革開放40週年和中關村創新發展40週年之際,講好海淀故事,詮釋中關村精神。

北京海淀首发《我在中关村》是首部记录创业故事的图书

《我在中關村——親歷者、見證者、追夢者》由海淀區委宣傳部編著,由新華出版社出版。該書主編、海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佟志偉介紹,這是海淀區組織創作的首部反映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創新創業故事的圖書。全書分為“卓越篇”“見證篇”“革新篇”“情懷篇”“活力篇”共五個篇章,共記錄了40名“中關村人”創新創業的身影。書中人物既有創新創業、高科技大數據等方面的創業先行者,也有不少創業失敗再創業的連續創業者,還有服務海淀中關村的保安、書店老闆等小人物,全書力圖呈現出中關村發展的複雜性,有主流有支流,有正面有反面,有成功有失敗,有陽光有陰影,呈現一個真實、立體、多面、多元色彩與價值的中關村。

《中關村——四十年的足跡》紀錄片是近年來海淀區委宣傳部與北京電視臺共同策劃的規模最大、製作最精良的紀錄片。該片總共6集,每集約30分鐘,分別是《醒來》《漢字長城》《螞蟻雄兵》《向北1500米》《十倍速》《世界如此之新》。該片以改革開放40年來中關村創業歷程為線索,以時間為軸線,系統梳理了各個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故事。總體局部清晰完整,採取編年體例,從改革開放初期到新時代以來,全面生動再現了中關村從無到有、從自發到自覺的發展歷程。內容素材豐富翔實,以人物訪談方式為歷史和現實提供佐證,部分歷史畫面系首次公開展映,具有巨大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

海淀區委宣傳部部長張勁林介紹,這兩部作品於今年年初開始謀劃,經過近一年的精心創作,累計採訪人物近百人,採訪時間近500小時,查閱資料千餘種,積累文字素材近百萬字。在這兩部作品中,既有中關村第一批“下海”創業者陳春先、王洪德等的創業故事,也有新生代企業家李彥宏、雷軍等的奮鬥經歷,更有為中關村創新發展打下厚重根基的賈春旺、張福森、胡昭廣等老領導的親身講述……這兩部作品力求通過不同年齡、經歷的人物回顧往事來呈現中關村創新發展40年的精彩畫面。

《中關村——四十年的足跡》將於12月17日(週一)早8:00起在北京電視臺衛視頻道播出,將每天在同一時間播出一集,總共持續6天。《我在中關村——親歷者、見證者、追夢者》圖書將在新華書店等實體書店和噹噹、京東、天貓等網絡書店同步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